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 由 燕子說歷史故事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1-09-12
簡介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關鍵詞:阿提拉獨掌大權,東羅馬統治危機加重、東羅馬納貢求和前因:阿提拉獨掌大權,東羅馬統治危機加重匈奴人在在阿提拉的帶領下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部落聯盟,而東羅馬帝國卻危機重重

阿提拉是什麼東西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關鍵詞

:阿提拉獨掌大權,東羅馬統治危機加重、東羅馬納貢求和

前因:

阿提拉獨掌大權,東羅馬統治危機加重

匈奴人在在阿提拉的帶領下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部落聯盟,而東羅馬帝國卻危機重重。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阿提拉雕像

後果:

東羅馬納貢求和

東羅馬帝國以重金向匈奴換取和平,利用盟約的形式將匈奴的兵鋒西引。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東羅馬帝國(粉色區域)

過程始末

一、

阿提拉

獨掌大權

公元447年,阿提拉率軍渡過多瑙河一路南進,擊敗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的軍隊,並直接威脅到希臘海岸與君士坦丁堡的安全。

東羅馬帝國用鉅額黃金的進貢來換取匈奴人的退軍,最終守護了東方帝國的安全,也將匈奴“禍水”引向西羅馬帝國。

兩年前,阿提拉襲殺兄弟獨自掌握匈奴王國軍事大權,兵威日盛一日,他們眼前的目標只有一個——多瑙河沿岸的東羅馬帝國。

在阿提拉上一次進攻君士坦丁堡撤軍之後(445),阿提拉和他的部眾們一直在多瑙河北岸監視著帝國的一舉一動。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影視劇中的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二、

奴隸發起暴動

彷彿被匈奴人的鷹眼所詛咒一般,東羅馬在阿提拉離去之後就發生了天災人禍。首先,匈奴人長達五年的不間斷入侵與洗劫將整個巴爾幹化為廢墟,來自內陸亞洲的匈奴人攜帶的瘟疫席捲而來,大量希臘人與斯拉夫人因此喪命,進而導致的糧食危機更讓拜占庭帝國的經濟入不敷出。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經濟瀕臨崩盤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競技場中,飢餓的奴隸發起暴動讓貴族人人自危。更為可怕的是,一場巨大的地震又突然發生在君士坦丁堡,曾經龐大厚實的城牆險些徹底崩塌。

從445年到447年的時間裡,東羅馬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天災人禍。而這一切落在多瑙河北岸的阿提拉眼中,只有四個字:機會來了。

公元447年,匈奴人又一次越過了多瑙河,從默西亞(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一帶)向羅馬帝國腹地席捲而來。狂暴的匈奴大軍對多瑙河下游以南的色雷斯等地,進行了割草式的地毯式洗劫,先後佔領七十餘座城市,致使多瑙河沿岸的商道徹底衰落。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三、

狄奧多西二世還是選擇了妥協

這次阿提拉吸取了上次直撲君士坦丁堡的教訓,在保加利亞一帶擊破了一支東羅馬的哥特騎兵部隊之後,他的部隊就繞過了嚴密防守的東色雷斯軍事重鎮區,轉而向西南方向跨越巴爾幹半島,快速進軍直趨塞莫皮萊隘口。

這裡是希臘北部的門戶所在,一旦匈奴軍隊突入,東羅馬帝國最繁華的希臘海岸就將徹底暴露在匈奴人的弓箭下。對於早已希臘化的東羅馬而言,愛琴海岸的希臘城邦才是命根子。希臘不保,國家要倒。

面對危機形勢,習慣用金錢贖買和平的狄奧多西二世還是選擇了妥協,向阿提拉釋放了求和的訊號。然而,此時的匈奴人部隊卻藉機再次侵襲到君士坦丁堡附近。儘管匈奴人面對羅馬人重建的新城牆無可奈何,但是顯然,東羅馬帝國已經打不起這場仗了。

面對阿提拉提出的恢復“和平”的條件,東羅馬人選擇照單全收,不僅繼續履行納貢的責任(每年2,100羅馬鎊黃金),還將多瑙河以南五日騎兵路程的土地全數割讓給阿提拉,從而讓匈奴人在多瑙河南岸正式獲得了永久領土。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狄奧多西二世

四、

萊茵河

大戰一觸即發

不過,東羅馬皇帝深知自己的國家已經經不起任何敲打,阿提拉也明白巴爾幹半島已經沒有什麼油水可榨。一番你來我往的使節往來下,雙方在前述條約的基礎上達成了互補侵犯的盟約。

作為報償,東羅馬人奉上了一個足夠匈奴人轉向的理由:逃亡到首都的西羅馬皇帝的妹妹,向阿提拉送出了一個頗有曖昧氣息的戒指。這個含混不清的戒指被阿提拉視作了求婚的標誌。

於是,阿提拉馬上宣佈迎娶這位皇帝之妹為妻子,並要求西羅馬帝國給自己一半的領土作為嫁妝。

阿提拉強烈的領土野心自然被西羅馬皇帝直接回絕,而這也直接給了匈奴人進攻的藉口,一場新的大戰也就即將在萊茵河畔一觸即發。

古羅馬通史上帝之鞭!阿提拉進攻君士坦丁堡

▲萊茵河戰役

結論

阿提拉進攻希臘半島與君士坦丁堡的行為不僅震撼了整個羅馬帝國,更讓整個歐洲為之震驚。這場戰爭讓東羅馬帝國徹底放棄了進行軍事對抗的幻想,轉而希望用重金將匈奴人的戰火引向西方,從而保證了自身國祚的持續,因為後續匈奴人進攻西羅馬高盧地區留下了伏筆。

【參考資料】《羅馬史》《全球通史》《中外戰役大辭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