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古代銀器的鑑別

簡介因為金銀器中根據黃金含量不同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黃金成色高低

鍍銀和純銀怎麼區分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收藏熱的不斷升溫,舊銀器——這種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製品,已越來越受到各路藏家的關注,在國外更是受到市場的極力追捧。前不久,在國外一拍賣公司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件清早期的小銀盒器型雖不大,但其精緻典雅的紋飾卻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眼球,經過數輪競拍之後,被一藏家以1000多美元的高價捧走。

古代銀器的鑑別

唐代鎏金魚龍紋銀盤

歷朝銀器工藝呈現不同面貌

舊銀器一直是收藏領域中一個值得關注的門類,目前一些造型和品質俱佳的舊銀器在收藏市場上並不易覓得。

舊銀器一般可分為銀器物和銀飾物兩大類。器物類還可細分為飲食器、盥洗器、陳設觀賞品、宗教祭祀器等;飾物類可細分為髮飾、頸飾、耳飾、手臂飾、胸墜飾等。飲食器中有杯、盤、壺、盞、碗、提樑壺等;盥洗器中有盆等;陳設觀賞器中有薰爐、香薰、瓶、掛屏、盆景等;宗教祭祀器中有造像、葬具、法器等;頸飾有項鍊、頂圈、排圈、長命鎖等;耳飾有耳環、耳墜等;胸腰墜飾有腰鏈、腰帶、腰牌等。

古代銀器的鑑別

唐代三層五足銀薰爐

我國的銀器製作最早出現在商朝

,到了西周,銀器製作工藝已達到相當的水平,

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製作的銀器

,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均比以前有了明顯變化。考古工作者在山東出土的一件帶有“越陵夫人”款的銀匜,以及一隻直徑為37釐米、高55釐米、重量達1705克的大銀盤,堪稱戰國時期銀器的經典之作。

唐代國人對銀的崇拜與追求可以說達到了狂熱程度

,其原因在於人們對銀這種貴金屬價值的認可。當時的白銀製品深入社會各界,皇室及宗教界上層人士更為器重銀器。此時的銀器不但數量可觀,

製作工藝也達到最高峰

宋時銀器從宮廷走向民間,但製作工藝無明顯提高。元代時間較短,存世的銀器也不多。

明清時期銀器的製作水平及精美程度又達到新的高峰

,其製作工藝吸收了歷代精華,出現了相當多的傳世精品。

明清兩代,中國的銀器製作技術不僅在質量上得到進一步提高,而且在工藝上也創造出了許多新的技法,這個時期所製作的銀器,精緻、端莊、典雅,其器形也更加多姿多彩。比如首飾掛件、實用器皿等,因而深受皇室貴胄、庶民百姓的喜愛,被視為富貴的象徵。僅

兒童胸前銀牌、銀鎖上的“喜鵲登梅”、“童子抱蓮”、“天官賜福”、“狀元及第”、“五子登科”、“連中三元”、“金玉滿堂”、“雙龍戲珠”、“丹鳳朝陽”、“長命百歲”

等,無不象徵著吉祥,寄託著思念。

古代銀器的鑑別

唐代鎏金雙耳銀器

銀器的鑑定與未來市場行情

銀器與其他工藝品一樣,同樣存在鑑定真偽的問題。銀器是用貴金屬銀製成的,儘管所用材質純度不一,但

必是用含銀80%左右的材質製成。而確定真偽的最佳方法是識款。

一般來講,在宋以後的銀器上開始有款,

銀器上的款多為中國文字“紋銀”、“足紋”、“足銀”等字樣。凡是帶有此款的均為純銀器。

其次,銀器上還常有銀樓、銀匠等名款,然而有些非銀器上也打有“足紋”、“足銀”字樣,但字型極不規範。這是製假者造的假款,往往打在銅鍍銀器上,此點特別值得注意。另外,要正確區分純銀器與鍍銀、包銀器,這可從銀器重量、外觀上加以鑑別。隨著高科技的發展,人們用新工藝製造出許多“白花花”的金屬或塗料,以此製成的器皿在外觀上極像銀器,但多是一些合金或化學制品。

業內人士張國柱分析說,隨著近年來人們懷舊及崇古心態的萌發,同時也隨著國內藝術品投資市場的理性迴歸,以及舊銀器在古玩市場上的嶄露頭角,各地拍賣公司也開始積極推出舊銀器拍賣,致使舊銀器價格出現了上漲趨勢。2006年12月,香港富得拍賣公司的一套銀器及銅鑲銀盒底價僅為2650港元,2007年香港書畫藝術品拍賣公司又推出一件厚胎銀器坐佛和三尊厚胎銀器滿花釋迦牟尼佛像,底價則分別為7920港元和11880港元。

5年前,一隻清早期小銀盒,在國外拍場上可以拍到1000多美元,但在國內的古玩市場上,四五百元就可到手。再如清代的一隻銀盤,國外要賣到數千美元,一隻小銀碗也要賣到七八百元,而在國內,一隻元代的銀耳環僅花一二百元就能到手。由此可見,隨著國際市場白銀價格的上升,現在吸納銀器正是最好時機。

古代銀器的鑑別

清雍正提樑銀壺

1、 質地辨偽

金和銀以其獨特的材質美,被人們視為珍寶,成為財富的象徵。歷來被皇家權貴製成精美的器物、飾品。金銀器又因其材料的特殊性,穩定的物理效能和化學效能,使之能夠加工改制、花樣翻新。為此,我國古代金銀器傳世的不多,主要來自考古發現,而考古發現又以窖藏和佛教地宮出土為主。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出土的金銀器達萬餘件。這些出土的金銀器數量大,種類多,年代明確,為收藏和研究古代金銀器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有的成為鑑定金銀器的標準器。那麼,收藏和鑑定金銀器從何入手呢?主要是材料質地的辨偽。與其它質地的文物相比,金銀器的材料質地本身具有昂貴的經濟價值,一些作偽者為牟暴利,常用銅,仿黃金材料如稀金,押金,以及鎏金、鍍金或包金材料來魚目混珠。長期以來,人們對金銀質地的認識和鑑別,形成了一套經驗和方法,我們可以分別從其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上入手。

從物理性質上鑑別

(1)首先要看

,這種方法應該說是最古老的方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因為金銀器中根據黃金含量不同會顯現出不同的顏色,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黃金成色高低。

民間流傳有"七青、八黃、九紫、十赤"的口訣。古人認為純金的顏色應為黃色,細看還略有些冷紅色,因此,用"赤金"來表示足金。

但絕對意義上的純金純銀,是不存在的。既是現代採用發達的冶金技術,也只能使金的純度達到99。95%-99。99%。所以我們在辨別金銀器的時候,首先要看它的成色,如果是純金,顏色應為黃色,如果顏色不正,或中間帶有雜質,那肯定是有問題的。比如有一些造假者,在黃金裡摻入其它金屬,這樣肯定影響光澤。一般來說,所摻入的雜質越多,黃金的顏色就越顯得越淡。有經驗的鑑定專家只要看到其成分,就可以大致斷定出黃金的含量,而且八九不離十,要做到這一步,那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多觀察,多積累經驗才能做得到。

當然,從其顏色上鑑別,只是第一步,是比較粗略的方式。要更加進一步的鑑別金銀器,還要從其他方面入手,下面將介紹另外的方法。

(2)聽也是關鍵的環節

。如果平時我們在看這點上下了功夫,不妨也來聽一聽,看看它到底告訴我們什麼。一般來說,

黃金是金屬中密度較大的,其比重為19.3,

只要拿到手裡掂一掂,就會有沉甸甸的感覺,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壓手。正因為黃金特殊的物理性質,落到硬質木板上,會發出“卟卟嗒嗒”比較沉悶的聲音;而諸如鐵銅之列的,掉到地上會有比較清脆的聲響。真金器離地面1米高自然落地,在地上蹦落不超過三下,而偽品則會超過。

(3)注意"扳"

。我們看事物時通常要透過其現象看清本質,其中鑑別金銀也一樣,“扳”也是個重要的方法。我們都知道黃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1克黃金可以拉成直徑0。00434毫米、長3500米的金絲;可錘鍊成厚度僅為0。23奈米的金箔。黃金純度越高,質地就越軟,因此,黃金製品一般易變不易斷,假的就易斷不易變,如果用牙咬,就會在金面上留下印痕。用一根普通的大頭針,也可輕易地劃出痕跡。一件金質器物,那在手中,如果在薄弱處或細小處,

用手指輕輕扳動,就能覺察到柔軟的質感。

如果黃金中加入了其他雜質,那就沒有這種性質了。比如加入了鋁或鐵、銀之類的,不是變得硬脆易斷,就是成色有大的改變。

從化學性質上鑑別

(1)火燒

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純金放入火中燒紅,

取出來後顏色不變。

根據黃金化學性質穩定,

不易被氧化的屬性

,可進行燒試。如果取出來之後顏色有改變,那肯定是由雜質。

(2)酸滴

根據黃金耐腐蝕的屬性,藉助化學試測進行鑑定。金化學穩定性極強,硝酸、鹽酸、硫酸等都不與之發生作用,僅能溶於王水(鹽酸和硝酸3:1的混合劑)中。

一般測試黃金採用硝酸作為試劑。

先用玻璃棒沾上少許硝酸,然後輕輕的滴抹到器物上,

如果面不改色,則是黃金。

我們也可以使用試金石的方法檢驗,我國古代的金店大多使用過這種方法,現美國大部分銀行和金店都使用試金石,並配備了一套已知含金量的標準對牌作參照。

以上所述的

火燒和酸滴的方法,是鑑別金銀器的最有效的方法,

準確度很高,但同時具有較大的破壞性。一件看似真品的精美器件,誰也不會冒險使用這種方法,因此,鑑別金銀器的重點還是應放在物理性質的鑑別上,好在金銀器天生麗質,比較容易辨別其真偽,作偽者要仿冒,是要經過一番功夫的。另外,如果條件具備,還可以使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如X射線熒光分析法、化學光譜定性分析法等。科技手段檢測準確度高,並能知道金、銀的成色。

古代銀器的鑑別

清乾隆銀鏨花梵文賁巴壺

2、 年代辨偽

金銀器不同於其它文物,如錢幣、陶器等,在出土時都有較明顯的時代標記,對於金銀器的斷代是比較困難的,例如,從銘名上判斷,

在唐代以前的金銀器中,有銘文的很少,而到了宋元以後,在金銀器上刻銘文已變得很流行

,如果同時出土的金銀器上無銘文,可以根據有銘文的器物就可以大致推斷出其年代。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捉摸,我們還是可以一件件金銀器上尋覓到歷史的足跡。

最早的商代黃金製品,距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

。商代金器的分佈範圍主要是以商文化為中心的中原地區,以及商王朝北部、西北部和偏西南的少數民族地區。一般地講,

這個時期的金器,形制工藝比較簡單,器型小巧,紋飾少見,

大多為裝飾品。

這時期地區文化的特點十分鮮明,商王朝統治區的黃金製品,大多為金箔、金葉和金片,主要用於器物裝飾。例如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金器。

春秋戰國時期

金銀器有清新活潑的特點。這一時期金銀器的製作有了很大的改進,主要在細上下功夫,其裝飾效果也顯得更加輝煌華里。尤其是

大量錯金銀器的出現

幾乎成為這個時期工藝水平高度發展的一個標誌。

青銅線刻工藝的發展,亦對金銀工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兩漢時期,金銀製品的數量增多,品種增加,工藝也趨於成熟,基本上已脫離青銅工藝,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但是大多數金銀製品仍為裝飾品,金銀器皿比較少見,直到唐朝以後才有較大發展。

唐朝時中國金銀器發展的繁榮鼎盛階段

。這個時期不僅金銀器數量劇增,而且品種豐富多彩。其器型與紋飾的風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唐的汲取域外文化並融於本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金銀器製作終於形成了獨立的民族風格。

唐朝以後,中國金銀器的發展總體上趨於保守,已缺少唐朝金銀器特有的勃勃生氣。

但是金銀製品再次呈現與其他器物相結合的趨勢,出現了大量互為裝飾的合璧產品,其涉及領域之廣泛,前所未有。

掌握各時代金銀器的主要特徵以後,對於辨偽極為重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