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簡介而建築設計院反映出的這樣或那樣的不同問題,絕不單單只是因為建築設計院本身的各種不足造成的,而應該是上至招標方,中至各種領導,下至施工單位的共同作用下才產生的當代亂象,很多建築設計院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更是加重了建築設計院在運營當中的壓力和負擔

建築設計院幹行政怎么樣

傳統建築設計院在近來似乎一直處於寒冬期,許多資質較新規模較小的設計院都難以為繼,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總結一下我們就知道,其實建築設計院裡面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對現在的建築設計行業發展都是很難跨過的絆腳石。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痛症。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案例1。“結局內定”的招標

這是一個在招投標階段就被某管委會好心勸退的專案。當時所在單位的領導層打算投標這個專案,於是就安排了三個人:建築主管,我,還有另外一名同事一起來做這個專案。人手騰出來後,緊接著就是組織現場踏勘。現場踏勘當天,我們來到其管委會辦公室,跟管委會的相關工作人員聊了起來。

當我們表明了來意後,其中一位主管領導就說了一些關於這個專案的來龍去脈,以及他的一些個人看法。總結起來,大概的意思就是:你們最好不要參與這次投標。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為他們內部已經有一家意向單位了,雖然他們沒有明說,但基本就是這個意思。後來瞭解到,好像是一家上海的設計單位。聽罷,在管委會辦公室,我和主管四眼相望……接著,就匆匆結束了這次現場勘探,回到單位跟領導彙報了相關情況,然後領導表態,這個專案就此打住。

從這個被勸退的專案,直接反應出政府在公共專案裡的話語權,側面反應出設計院在實際專案中的侷限性。很多專案的“內定”“內標”也體現出了政府專案裡,普通建築設計院連參與競標的資歷都沒有,更多時候,這種“內定”是秘而不宣的,很多不瞭解其中緣由的建築設計院辛辛苦苦的準備好了競標資料,收穫的卻是註定不會被採納的結局。

上面的這個事例,管委會還算“比較有良心”的機構,告知了其中的內幕,而無數個沒有知曉這種內幕的建築設計院還在興致沖沖的參與著看上去很有設計前景的“招標”。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展開來講,這種侷限性充斥在各種政府主導的專案中,尤其在縣一級的地方公共專案中,建築方案的落地大都不是由設計院說了算,而是某些局長說的算,局長點頭,大家就紛紛說好;局長搖頭,大家就各種發難。

這種由非專業的部門領導操控著建築的設計源頭,真的合理?更有甚者,少數主管領導為了讓專案迅速上馬,做出政績,他們缺失最基本的時間概念,不論專案規模大小,都要求設計院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圖紙。

案例2。“一切為了利益”

這是個私人開發商的商業建築專案,更是個非常不靠譜的專案。說是私人開發商,其實據說就是光桿司令一個,沒錢沒人,空手套白狼。

這個專案從前期到建築方案不知道折騰了多久,直到我從單位離職,正式建築方案仍然沒有敲定。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依稀記得,前期接洽的時候,這位開發商就要求我們單位用最有能力的設計團隊,用水平最高的建築師,甚至要求把參與該專案的建築師簡歷發給他確認,不確認不放心。建築方案一路做下來,也不知改了多少稿,單位所有的建築師基本都參與過。

偷面積,偷面積,一切為了偷面積!

聽說普通商業層高有限制,開發商就要求我們把建築功能改成電影院,甚至讓我們改成羽毛球館。

又聽說江蘇的商業專案,如果建築有一部分做成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空間,那這一部分就不用算容積率,於是開發商就讓我們做一個這樣的空間,報批時寫城市公共客廳,待專案落成驗收通過後再改造成商鋪出租。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期間,有個小插曲,由於這位開發商實在是太難纏了,單位一名優秀的建築師由於不堪其擾,差點離職了。不論是工作日還是週末,不論是白天還是深夜12點,這位開發商只要有什麼想法就會立即聯絡建築師,各種指示狂轟亂炸,要求建築師馬上改好,最好當晚就把調整後的成果發給他。而最關鍵的一點,這位開發商,到現在,仍然,分文未出。

第二個私人開發商的專案,直接反應出社會上的一些投機分子的投機行為。

在這些人眼裡,專案從來不是拿來深耕細作的,甚至連真實的專案都沒有。他們的世界全憑套路,對上忽悠政府,對下忽悠設計院,尤其是後者,深受其害——要圖必須給,要錢肯定沒。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這類專案就像是阻礙設計院這臺機器良好運轉的腐鏽,必須予以清理。很多無良商人為了獲取更大了利益無所不用其極,想盡辦法在設計中“向政策看齊”“向補助看齊”,僅僅在建築設計環節就想盡辦法能省則省,能賺就賺,那麼在後續的施工中,又有多少投機取巧可想而知。

案例3。“不勝其煩”的投標流程

這是個廢標的醫療建築招投標專案,也是我以主創身份來把控整個專案方案設計。然而,卻也是我離開這個行業的導火索——它讓我失去了耐性。

從接觸到這個專案的第一天起,我就以爭取中標的心態來要求自己,要求自己理性的分析建築場地的各種制約條件,以更合理的方式最佳化功能佈局。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結果,讓人意外的是,這個建築方案在開標當天,直接廢標了。問題不在技術標,問題出在商務標——一個要求提供原件的檔案,我們卻提供了影印件。這一切,我們只能從自身找原因。

更讓人意外的是,開標的第二天上午,甲方打來電話,說他們認真地看了我們的方案,還是想用我們的方案,雖然它已經廢標了。考慮到它已經失去資格了,於是就提出有償購買我們的設計方案,哪怕是為那家已中標的單位提供一種新的思路也好。

儘管,價格不高,但我相信大家都是為了專案的未來著想,而且這也算是對我以及為此專案共同付出過的同事的一種慰藉吧。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第三個廢標專案,反應的是現階段設計行業的競標機制。

列舉這個專案,不是想表達自己的設計方案有多好,更不是想為自己打抱不平。商務標出現差錯導致直接廢標,問題出在設計單位自身,這是不爭的事實,該反思的是我們自己。

但,仔細思考這種競標機制,真的是最合理的選優方式?就不能更簡捷,更高效嗎?

到底是選擇最優質的技術標,還是選擇最符合招標書要求的商務標?有時候連招標檔案本身的描述就模稜兩可。

封面到底要不要寫正副本?要不要寫設計單位名稱?字型到底是黑體還是宋體……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有的專案從公佈招標的那天到專案開標只有十天,時間為何安排得如此緊迫?很難想象這樣能選出好的設計方案。這其中有沒有利益瓜葛,很難說清楚。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低價競標問題,各大設計院為了中標,讓本來就不高的設計費一低再低,惡性競爭。這樣只會大大降低設計及服務質量,原因很簡單:設計院拿的設計費少了,利益層層扒皮,剩下落到中底層的設計人員手裡能有多少?專案現場有問題,想讓他們跑趟現場出出主意,能積極嗎?沒給施工方臉色看,就已經算是道德高尚了。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前段時間,有兩會代表建議取消最低價中標,要我說,不僅要取消最低價中標,應該在招標價格控制範圍內,鼓勵選擇高價中標。高價格未必能保證優質的服務,但低價格的服務一定很糟糕。

還有外省投標專案,有多少專案夭折在異地備案上?大家都知道要想去外省做專案,就得去當地辦理備案手續,這無可厚非。但有些省份對待外地設計單位備案問題,態度非常消極,甚至是極度排外。

以上,主要說的是從政府、開發商、設計行業競標機制這三個外部因素對設計行業造成的影響。

另外,在本屆政府反腐高壓的態勢下,政府專案上馬謹慎再謹慎,加上二三線城市住宅庫存壓力較大,整個中國城市開發速度明顯放緩。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時到今日,建築設計行業市場持續萎靡,雖貌似有回暖跡象,但前景依舊不明朗。縱使受到這些外部不確定因素的消極影響,但設計院自身的內部問題才是設計行業未來良性發展的絆腳石。競標中的各個環節設定這樣或那樣的要求與規範,似乎大家都是要走流程,而這些繁瑣的不必要的競標環節實在讓很多的建築設計院疲於奔命,將很多的時間花費在這些“形式主義”之上,當大部分精力都被放在這些可有可無的“細節設計”之中,又會有多少時間去精雕細琢那些繁瑣的建築設計步驟呢?

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積極改善,那行業的未來將何去何從,傳統設計院還能殘喘多久?

而放眼當下的建築設計院,有幾個顯著問題可以稱為建築設計行業的“頑疾”。

1。掛靠氾濫成災,渾水摸魚者比比皆是

掛靠現象在設計行業相當普遍,沒合法的設計資質但又想掙大錢,好辦,找家有資質的設計院掛靠,按比例向設計院繳納掛靠費。雙贏,何樂而不為?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但是,有些人膽子很大,不考慮專案的技術難度,什麼樣的專案都敢接。反正如果自己的團隊搞不定,再外包,外包的不會,再外包。

最後甲方都不知道和誰去對接,專案溝通效率大打折扣,直接導致責任主體不明確,設計質量也難說沒有瑕疵。所以,有些甲方根本不把設計院放在眼裡,很多時候,這怨不得別人。

好在,政府已經降低甲級建築事務所的申報條件,一名一級註冊建築師就可以註冊甲級建築設計事務所,以前需要三名。希望這一舉措能夠釋放行業活力,緩解因掛靠帶來的種種問題。

2。內部制度迂腐,官僚氣息極其嚴重

可能是由於上個世紀計劃經濟的原因,相當一部分傳統設計院依然殘留著固有的慣性思維。院長,所長等等這些稱呼就可以看出端倪,其實說白了,就是大老闆,小老闆。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院裡的總工牛逼哄哄也就罷了,就連做一些輔助工作的行政人員也鼻孔朝天,走路自帶風。每次審圖蓋章都是笑臉相迎,好話說盡。很想說一句,難道這些人不應該為我們服務嗎?沒有我們廣大畫圖狗用生命熬出的圖紙,你們哪來的工資?

最要命的是,設計院永遠是一個唯經驗至上的地方,不論是在人事任用制度上,還是內部管理制度上,「創新」二字在設計院幾乎不存在。

永遠重複著單調的流程:畫圖→改圖→畫圖→改圖。

3。工作強度巨大,利益分配嚴重失衡

呆過設計院的人都知道,那工作強度不是一般的恐怖。雖然加班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到底是加了。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晚上加班,週末加班,甚至節假日都在加班,熬夜到12點,簡直家常便飯。剛入行時,樂觀的我並不相信那些老員工說的這些話,心想,真有這麼誇張?現在能夠下午6點正常下班,會產生放假了的錯覺,走路都會嘴角上揚。

加班如果能換來高收入也認了,畢竟付出也得到了應有的回報,然而,很多時候結果會讓人失望。

對,設計院就是有這種魔力,讓你鬼使神差的不計回報的加班,不加?你會有羞恥感。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如果傳統設計院領導層不正視自身的問題,依舊任由發展,那麼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很可能是這樣:

除了省一級的老牌大院,其餘大部分設計院最終可能走進歷史。因為傳統設計院早就跟不上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已經屬於落後的行業了,加上新型的甲級事務所制度的實施,未來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二十人左右的優質獨立設計團隊。他們結構組織精簡,有朝氣且極具創新精神,將直接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與傳統設計院一決雌雄。

而建築設計院反映出的這樣或那樣的不同問題,絕不單單只是因為建築設計院本身的各種不足造成的,而應該是上至招標方,中至各種領導,下至施工單位的共同作用下才產生的當代亂象,很多建築設計院機構臃腫,人浮於事更是加重了建築設計院在運營當中的壓力和負擔,其實從本質上來講,建築設計院和建築師,都算作手藝人,精雕細琢一棟建築所要耗費的精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但眼下更多的問題是,很多努力並不能得到回報,也許,這和制度和行業的意識形態有關,可深究來看,讓這些“手藝人”不得不去面對刁鑽的招標方和無數次可以說得上是無理由甚至“外行領導內行”的各式修改意見才是讓建築設計院疲於奔命的真正原因所在。

建築設計院的6大痛症,條條剖析戳心!

過去的那種“只要我有知識,只要我有經驗,只要我有能力,就能設計一棟建築”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更多的建築師面對的是無數遍的修改和夜以繼日的加班,在這樣的折磨和重壓之下,又會有多少人失望的離開這個行業,又會有多少一腔熱血卻被打磨的心灰意冷的建築人出現呢。這不單單是一個普通的問題,更是整個行業要去面對的陣痛,也是那些讓建築設計不再單單是建築設計的“始作俑者”需要去反思的問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