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簡介”同樣,或許幾年前也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小破站”會成為最大的遊戲影片社群,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這裡觀看賽事、積極創作,最終成長為了國內電競領域的後起之秀

sng生活是什麼意思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文丨競核

十年,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同樣也是我在《英雄聯盟》中的人生。

高中最早接觸時,才剛剛S2賽季,英雄的頭像有些模糊,技能也背不清楚。

腦海中至今還“殘留”著初次上手英雄的記憶碎片。我的英雄處女秀是“詛咒巨魔”——後來改成了“巨魔之王”。首秀的戰績真心不要太糟糕,共被擊殺11次,剩下的就是兩個鴨蛋。

我當時生氣叫喊道:“沒人玩得明白這個遊戲。”

隨著年輪一圈一圈往外擴,後來我才發現自己錯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玩得明白。

在網咖昏暗的燈光下,我目睹了SKT建立王朝;也在寢室和舍友們共同喊出過“IG牛X”;浴火重生的FPX,以及在巴黎下起的金色的雨。

現在,DWG站在了領獎臺上,以3:1的成績扛起了象徵著英雄聯盟世界最高的榮耀。儘管看著SN隊員的背影心中滿是不甘,但我仍對敢打敢拼的LPL賽區充滿希望。

S10對我來說是特殊的。因為種種原因,此前很多次比賽都曾擦肩而過,抱有遺憾。只有這次,我一場也沒有落下。尤其是在Bin拿下S賽歷史上第一個總決賽五殺之時,整座寫字樓人聲鼎沸,我也跟著B站的萬千彈幕一同喊出了“蘇寧牛X”......

而回顧這次S賽的整個賽程,才發現居然每一場都是在B站觀看的。

最初的起點是UP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創作的《這一次,我想陪你一起看總決賽!》。它讓我在開懷大笑之餘,不由得好奇地翻閱起了其他UP主的S賽衍生作品,譬如國電武術館館長的《老玩家才知道的英雄聯盟電競青春故事》、芒果冰的《S10籌辦的背後故事》等等。

最讓我有觸動的是芒果冰的一句話:“電子競技連同體育比賽,最具魅力的一點就是它存在太多未知的可能。”

同樣,或許幾年前也沒有人能夠預測到,“小破站”會成為最大的遊戲影片社群,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這裡觀看賽事、積極創作,最終成長為了國內電競領域的後起之秀。

三年磨一劍,今始亮寒光

說“三年”,並非買下的三年轉播權,而是B站在過去三年裡穩紮穩打的佈局,一步步從“輔助位”走向了“輸出位”。

很多人將2017年冠以“電子競技元年”之稱。這一年,英雄聯盟總決賽搬進了國家體育館鳥巢;這一年,中國電競使用者規模擴增到了2。2億人;這一年,各類電競賽事的贊助金額成倍增長。

也正是在這一年,B站出手收購了IM戰隊,並以此為基底打造出了後來被網友戲稱為“板藍根”的BLG戰隊,敲響了電競之門。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緊接著,嗶哩嗶哩電競公司於2018年2月份火速註冊成立。效率之高,倒也蠻符合網際網路的速度。當然,這也說明B站入局電競並非一拍大腿的魯莽之舉,而是精心準備的版圖擴張。

2019年B站電競業務駛入Gartner創新加速曲線,入局堅定。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同年12月那起令電競圈為之一振的交易-拿下S賽三年總決賽中國區獨家轉播權。

可是,這真的值得嗎?現在看來,答案是:確實很值。

原因可歸結為三點:第一、S賽本身巨大熱度帶來的價值可觀。據第三方機構資料統計,S9期間共產生話題閱讀量364億、賽事討論量8516萬、熱搜話題254個、熱搜第一更是豪取了4次。S10決賽當晚,隨著SNG與DWG兩支戰隊展開激烈對決,B站直播間的人氣峰值成功突破3億,達到了S9峰值的1。6倍,熱度飆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第二,屬性契合,助力賽事直播更上層樓。

電競,是年輕人特有的社交語言。大學宿舍裡,通宵電競已經成為傳統娛樂專案了。

B站坐擁上億年輕使用者,正是他們絕佳的溝通交流社群。

以本次S賽中著名的“TES讓二追三”一役為例。TES在落後兩局的情況下,譴責與失望自然會有,可B站彈幕更多充斥著“TES如果能翻我倒立洗頭”、“翻了錄影片剃光頭,記住ID”。

結局大家也都知道,TES創造歷史完成讓二追三。那些用彈幕許下諾言的年輕人,沒有選擇忘卻。一時間,B站首頁盡是“倒立洗頭”。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這些影片的評論區與彈幕,也幾乎見不到奚落或是嘲笑,更多是“哥們牛X”、“說到做到真的猛”等類似的力挺。

創作的熱情、青年的朝氣、有趣的交流,構成了B站獨有的特色社群氛圍。根據B站今年的二季度財報,日均影片播放量達到了12億次,月均活躍UP主數量更是有190萬的驚人數量。

越來越多的人被社群氛圍吸引而來,又以作品與熱情反哺B站,使得B站的觀賽熱度、二創數量以及“造梗率”都在以驚人的速度上漲。

官方與UP主合謀“名場面”

愈發濃郁的電競氛圍,以及高漲的二創熱情,也離不開B站官方的因勢利導。

我們可以先看看一組資料:B站賬號“嗶哩嗶哩英雄聯盟賽事”的總播放量已經達到了8.9億次、獲贊數近3000萬、粉絲數一路直逼700萬。

S10開始後,該賬號會在賽事結束第一時間上傳比分、戰報以及賽事錄影,比如TES對陣SN的四強賽,如今已經收穫了近600萬的播放量和9萬條彈幕。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這同時也催生出了一種意料外的彈幕文化:很多玩家在回放中為自己喜愛的隊伍搖旗助威,寫下諸如“下面就是反擊的時刻”等彈幕。懂得玩家,自然會釋放數倍的熱情。

為給廣大玩家提供更良好、更便捷的觀賽體驗,B站也在今年進一步升級了技術。譬如在賽事直播時間軸上,B站增添了一血、龍團等大事件熱點標記,方便玩家隨時回看。

同時,B站還專門針對S10推出了4K60幀的超高畫質晰度實時直播,幫助使用者實現不同線路的無縫切換,保障直播的穩定性。而針對校園網使用者,B站團隊也透過自研技術持續降低直播卡頓率,讓學生黨們獲得更加流暢的觀看體驗。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單就主觀性方面,可以說B站已經調動一起可利用的資源。它的目的也非常純粹,在視覺效果、觀賽體驗、觀賽氛圍等方面進行持續最佳化與改進,為年輕人提供最能接受、最願意看到的互動與傳播方式。

年輕人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和行動力。只要給他們舞臺與資源,便會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

S賽開始後,各類“二創作品”蜂擁而至。

要說誰名氣最大,“上B站看S10”這條影片肯定繞不過。它時長4分16秒,播放量竟高達420萬次。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影片中有太多的人情味與冷幽默,有太多的梗與淚,太多的知名、不知名的UP主。評論區更是大牌雲集,整整排列了167頁,連“英雄聯盟賽事”的官方號都被擠到了第5頁,足以見得B站使用者們的熱情。

在B站組織的“英雄聯盟S10活動稿件大賞”中,更是創造了不知多少的“名梗”和“名場面”。

知名UP主“哦呼w”創作的影片《這是個音樂遊戲??》拿下了733萬的播放量。

有趣的是,評論區排名第一的“亞索”也走紅了。

至於UP主“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由他創作的《這一次,我想陪你一起看總決賽!》貢獻了“彷佛勞力士重新回到了我的手腕”這一名場面。影片本身也收穫近350萬播放量。

這種創作的潮流與“梗文化”演化,是B站從過去到現在都至關重要的核心武器。

賽事終有結局,但“梗文化”不會

S賽期間最出名的“梗”是什麼?“痛苦面具上單專屬”?“表情管理大師比巴卜”?還是“莎士比亞”?

或許很多人看到這些看似毫無邏輯的詞彙,都將會心一笑。相應地,腦海中也會浮現B站使用者在彈幕或是影片中的幽默闡釋。

比如“痛苦面具”,原本是英雄聯盟遊戲中的一件裝備,因為其立繪太過“痛苦”且“魔性”,逐漸成為了“因為某些事太過難受而呈現出的面部表情”的代名詞。

本次S賽中,LGD上單“狼行”與JDG上單“Zoom”都曾露出過類似表情,因此也被稱為“痛苦面具上單專屬”。

“梗”本身沒有褒義或是貶義,它純粹是Z世代群體對特殊事件、人物、逸聞的一種娛樂解構。只不過B站恰好處於“梗”的集中地。

S賽期間,B站觀眾們開啟了“全民造梗”熱潮:“讓二追三!”“飛雷神!”“小楊生煎發力了!”等諸多“梗文化”彈幕瘋狂輸出,極大豐富了觀看體驗

從我個人的潛水生涯來看,B站“梗文化”早已遍佈全站犄角旮旯。

想必大家對《釘釘本釘,線上求饒》影片還有印象。它以“鬼畜”形式,讓公眾看到了嶄新的釘釘,大幅抵消了由“網課”、“辦公”等功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B站和S賽的三年之約

再比如《外賣聖盃之戰》,其藉助來源於動漫《Fate》的“聖盃梗”,打造出一場充斥著生活氣、煙火氣的“外賣舞臺劇”,讓更多人意識到外賣者的辛苦。

與此同時,也再度擴大了相關品牌的知名度。

從這些影片案例中,不難發現“梗文化”與“影片”,就像是齒輪一樣互相咬合。

而“影片”正是B站的立身之本。

以年輕群體為基石、以融洽和諧社群氛圍為保障、以充沛二創熱情為依託、以豐富的“梗文化”為載體。正如我身邊一位好友曾經的感嘆:“B站好就好在它社群裡的味道。有高有低、有深有淺,有樂趣,也有思考。”

上述一切也昭示著,B站不單隻直播S賽,還積蓄著更大的能量為更多影視作品、消費產品、電競賽事提供持久的熱度。

如果UP主們夠給力,二創帶來的新一輪傳播熱度,將會給作品帶來全新的解讀空間。

S10是一次漂亮的“一壘安打”,不遠的將來,B站或許能打出一手漂亮的“全壘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