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簡介說它專業,是因為書中使用的佐證全是考古資料及各博物館珍藏文物的資料,作者從浩瀚的文博圈裡,單獨拎出了銅鏡這一門類,對銅鏡的歷史發展及製作工藝,做了一番深度品鑑

銅 鐵 鏡大多都和什麼有關

我喜歡讀有趣兒的閒書,《鑑若長河》就是這樣一本打著“專業”旗號的閒書。

說它專業,是因為書中使用的佐證全是考古資料及各博物館珍藏文物的資料,作者從浩瀚的文博圈裡,單獨拎出了銅鏡這一門類,對銅鏡的歷史發展及製作工藝,做了一番深度品鑑。

說它“閒書”,因為其著眼點在於對銅鏡方方面面的梳理,將考古發現、博物館珍藏、古代文獻、古代詩詞和古代繪畫中諸多與有關鏡鑑的內容提取出來,用一篇篇散文式的筆法,描寫了銅鏡的前世故事和今生樣貌。

畢竟大眾不是專家,本書在生活藝術及文化藝術上,顯得更貼近普通文博愛好者。

沈從文先生說:

鏡子從古至今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鏡,不僅以之照妝容,裝飾居所,還用它來寄託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來比擬人物、譬喻德行。

歷史上,唐太宗在魏徵去世之後慟哭,謂之曰: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這話也道出了鏡子的主要作用,其思想核心來自於東漢荀悅所著《申鑑》,曰:

“君子有三鑑(鑑通鑑),鑑乎前,鑑乎人,鑑乎鏡。前惟訓,人惟賢,鏡惟明。”

此乃世人三鑑。

正因為鏡子在古代有其現實與複雜的含義,所以銅鏡的製作與使用,從戰國至兩漢再到唐宋的三次歷史高峰,裡面不單有著社會變革的因素,還有使用方式的演化、制鏡工藝的不同,以及在銅鏡上顯示的等級和禮制的規定。

除此之外,在統治者眼中,鏡子的作用更是彰顯國家興衰、史鑑興替之道的引申。

此書於我大有裨益的,不單單是作者遊走於考古、鑑藏、文獻和古代詩詞繪畫中,帶著我去探尋絢麗多姿的古代銅鏡所展現出的歷史境界;更是用豐富的資料,讓我瞭解以前尚不得知的關於銅鏡的“新資訊”。不由得也將此書帶給我的幾條關注,從文章中提取出來,做個大致的梳理,分享給諸友。

一、最遺憾的出土。

1928年,落在河南洛陽東部金村的那場大暴雨,引起田地坍塌,顯露出一片古墓群,後來被人稱為“金村大墓”。據統計,在8座墓葬中,單是銅鏡就出土了20餘面,除普通工藝的銅鏡外,還有嵌玉琉璃鏡、金銀錯六龍鏡、金銀錯狩獵紋鏡等一些特殊工藝銅鏡。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後來,透過對散落出去的這些銅鏡的考證和分析,推斷此處應為周代到秦漢時期的混雜墓葬群。根據出土異常珍貴華美的文物,並透過對出土銅器銘文的考證,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先生推斷,這裡邊很有可能就有周代王室墓葬。

然而十分可惜的是,這些文物出土在錯誤的時間和地點——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金村大墓被無意發現後,即遭瘋狂盜掘,所出之物迅速流向海內外市場,現在我們只能看到它們星星點點地分佈於世界各博物館中,如: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物館、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等。

如今,每當我們置身於海外的那些博物館中,觀看著百十年來從中國以各種合法或非法手段流出去的精美文物時,內心的感情一定是複雜的,既有著深刻的切腹之痛,又有不得不面對現實的無奈。

二、揚州的制鏡工藝。

我曾在所屬的安徽博物院志願者內部群中,分享過一篇關於陝西曆史博物館收藏的唐代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的公號文章,文章引用了《廣異記》中的一個故事:

天寶年間,一個叫韋慄的人去新淦任縣丞,帶著家眷途經揚州,他十多歲的女兒在集市看上了一面漆背金花鏡,很想買。韋慄說,咱們家境貧寒能做個官已經不容易了,哪有餘錢買這等奢侈品,他哄女兒說,等自己上任後一定攢錢買給她。哪知道一年多後,女兒卻因病去世了。

又數年,韋慄任期屆滿,帶著女兒的靈柩歸葬故里,再次經過揚州靠岸歇息。之後,揚州集市上出現了一位秀美的女子,重金求購一面上好的銅鏡,女子相中了一位少年所售的漆背金花鏡,遂以5000錢購得。這時旁邊有人說:我的鏡子比他還好,只賣3000錢!賣鏡的少年聽了,就又退給女子2000錢,算是3000錢成交。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圖片拍自清華藝術博物館“與天久長”展覽

待女子走後,少年再看剛剛收到的錢,竟然變成了紙錢。少年不信這大白天果真撞上了鬼,便抓起紙錢找那女子。追到渡口泊船處,遇見韋慄,少年說剛才有一買鏡的女子上了這船。韋慄奇怪,說船中並無年輕女子,僅有一女已亡故四載。少年描述了女子的相貌,竟與韋女相同,於是夫婦帶著少年上了船。

初時,並未發現有異,細心的韋夫人卻發現女兒靈前供著的9貫錢少了3貫,眾人無不驚愕。再開啟棺蓋,只見剛才那面漆背金花鏡就捧在女兒手中。韋慄夫婦見此傷心不已,少年亦感悲切,遂將鏡子贈與少女陪葬。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幾個資訊:1,唐代,揚州的鑄鏡工藝聞名於世。2,漆背金花鏡,實際上就是現在文物術語中的“金花平脫鏡”,屬於特種工藝鏡。3,天寶年間,一面金花平脫鏡要價3000錢,而當時1000錢就可以買上百鬥米,所以這是地地道道的奢侈品。

歷史上,揚州的鑄鏡業自漢代起就已經極度發達,揚州地處運河的交通樞紐,手工業發達,經濟繁榮,加之與長江流域銅礦帶相鄰,具有資源優勢。揚州的手藝人更是擅長製作特種工藝鏡,將寶玉石鑲嵌、金銀錯、漆藝等諸多工藝融合於銅鏡之中,製作要求高,工藝水平精,具有欣賞與保值的雙重價值,因此各種工藝鏡自然成為當時的搶手貨。

即便是在一千多年後的民國時期,在大量的文物盜掘和非法交易中,帶有特殊工藝的銅鏡,其價格也翻出一般銅鏡的數倍甚至數倍之多。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圖片拍自清華藝術博物館“與天久長”展覽

目前在國內博物館中,上好的特種工藝鏡不為常見,之前有幸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與天久長”的展覽中,見到過來自陝西的兩面精湛銅鏡,“四鸞銜綬金銀平脫鏡”和“螺鈿花鳥紋平脫鏡”,可謂大開眼界。更是可以想象,此類特種工藝鏡,不論前世還是今生,都稱得上是奢侈品。

三、最新瞭解的古鏡知識。

鐵鏡,具有趨吉避凶的神奇功效,在古代文獻中所記,最早出現在戰國。

西漢時期,廣川王劉去疾是個盜墓狂,他帶著一幫子人不但挖前朝的墓,連本朝的墓都不放過,可謂是譜寫了一部中國史上最早版的“鬼吹燈”。後來有人根據他的盜墓經歷,記錄下最早的“盜墓筆記”,其中提到:劉去疾在盜掘戰國時期魏哀王的陵墓時,發現有數百枚鐵鏡。

當然,這只是民間記載。關於鐵鏡最早的官方記錄,是在北宋的《宣和博古圖》中著錄有22面唐代鐵鏡。

據統計,鐵鏡出現最頻繁的時期,往往是歷史上南北分裂之時。眾所周知,我國銅礦資源主要分佈在長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區,因此一旦進入南北割據局勢,北方難以獲得大量的銅資源,於是鐵鏡便會隆重登場。在鐵鏡盛行的時期,鐵鏡的製作工藝也相當考究,甚至三國時期的魏國,等級、身份不同的人,使用鐵鏡的規制也有區別。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後世當代,卻很少見到鐵鏡之類的文物呢?

這是因為鐵質容易生鏽,尤其是我們的文物資源大都來自於考古發掘。甭管做工如何精湛的鐵鏡,一旦埋入地下這個特殊的環境中,出土時總已經鏽跡斑斑,慘不忍睹。當然,也不是沒有特例,書中介紹,在國博和上博,就分別珍藏著一件傳世鐵鏡,品相還是不錯的。

文章中還介紹,在安徽亳州曹操家族墓地中也有鐵鏡出土。不知是否儲存在亳州市博物館,我希望以後有幸一睹。

四、最精美的銅鏡。

提到最精美的銅鏡,就不得不介紹日本正倉院的密寶。

2019年,為配合日本新天皇登基盛典,在東京舉辦了正倉院寶物展。正倉院收藏的中國唐代寶物中,就有一批精美的銅鏡,其中有金銀平脫花鳥鏡、黃金琉璃花瓣鏡等。除此之外,正倉院收藏最多的,就是唐代的螺鈿工藝鏡。

曾經獲准進入正倉院研究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指出:這批螺鈿鏡有南海出產的夜光貝,東南亞出產的琥珀,特別是緬甸出產的紅琥珀,以及中東出產的寶石,巧妙的組合在一起,構成五彩繽紛的圖景,有吉祥的銜枝飛鳥(我覺得似乎應該是飛鳥銜綬)和象徵愛情的鴛鴦,還有中國特有的四神。能夠用這麼多國家和地區的珍寶,來構成中國圖案,顯然只有唐朝才能做到。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儲存在正倉院的中國唐朝文物,之所以更接近於那個時代的原始狀態,是因為這些物品作為唐朝的禮物被帶回日本後,分別進入王室或寺院,受到了最高禮遇,得到珍視與妥善的收藏。而此後,在中國的土地上,朝代更迭殺伐不斷,大唐曾經的風華早已消失,而那些代表盛唐的精美物品,不是毀於一場場戰火,就是毀於歷代盜墓。尤其在中國更為動盪的近現代時期,大量的中國文物透過交易或掠奪的方式來到日本,被日本各博物館、美術館和私人所收藏。

五、最新知道的舊行業。

以往我們在博物館介紹銅鏡時,都說銅鏡的文化展現在銅鏡背面,我們總是從銅鏡的背面,解讀著銅鏡歷史延續的脈絡,以及由紋飾而衍生出的精神文化。至於銅鏡的正面,眾所周知,素面的,沒有任何紋飾,磨之光可鑑人。由此,誕生了一個走街串巷“盤街”的職業——磨鏡客。

《淮南子·修務訓》中說:

“明鏡始下型,矇然未見形容,及粉以玄錫,摩以白旃,鬢眉微毫可得而察。”

剛做出的銅鏡是模糊的,要用玄錫製成的粉摩擦,再用毛氈擦拭之後,才清晰可鑑面容之細微。鏡子使用時間長了,必然也會昏暗起來,需要重新摩拭才能光亮如新。

關於磨鏡這一職業,不僅在古代文獻中有記,在古代繪畫中,也向我們展現了它的行業形象。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張宏繪《磨鏡圖》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國家博物館藏清代《磨鏡圖》

到了清末及民國時期,隨著玻璃鏡的大量使用,銅鏡漸漸被歷史所淘汰。隨之,磨鏡客也很快淡出了人們視線。可以說磨鏡這一職業是隨著銅鏡的使用而出現,又隨著銅鏡的消失而消亡的。

我有幸透過作者,從書中第一次知道這個職業,不免要向大家分享出來。

六、最愛照鏡子的文人。

作者以“白居易的鏡子”為題,介紹了這位唐代詩人與鏡子之間的不解之緣。

1992到1993年,考古工作者對位於隋唐洛陽城南里坊區東南隅的履道坊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這裡,曾經是白居易晚年生活過17年的宅院。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看到這段,我內心頗感神奇,當我們在一個特殊的時空去造訪某位歷史人物時,不知當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內心波動?在遺址中,清理出一件石經幢殘件,刻有“開國男白居易”等字,居然還出土了兩面銅鏡,這兩面銅鏡雖與歷史上的白居易同處於一個時空裡,但卻無從證明這就是白居易的鏡子。

但據統計,在白居易的詩作中,明確以鏡為題的詩有13首,在他的這些“鏡詩”之中,有:諷諭天子別有鏡、以鏡贈君千里去、以鏡寫景若菱花、美人留鏡睹物思、對鏡相照年華逝等等內容。

從詩人的這些題鏡詩中而知,世上不單隻有美人攬鏡嘆容顏,身為詩人和政治家的白居易,也常常因鏡而感:人生易老華髮生。

“二十方長生,三十向衰老。鏡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

這顯然是在追憶青春易逝。

此後經年,更是留下了:

“何況鏡中年,又過三十二”

“不覺明鏡中,忽年三十四”

“白髮生一莖,朝來明鏡裡。”

及至晚年,白詩人已變成了白頭老翁,更是常常不敢對鏡。

“白頭老人照鏡時,掩鏡沉吟吟舊詩”

“但恐鏡中顏,今日老於昨”

。甚至是

“白髮逐梳落,朱顏辭舊去。”

再後來,愛照鏡子的白老翁居然不敢白天照鏡子了,而是改在夜間照鏡,因為

“夜鏡隱白髮,朝酒發紅顏。”

此章,作者以考古發掘白氏唐代故居遺址出土的銅鏡為引,梳理出詩人留於世間的鏡詩,從“鏡”中照出白居易的一生。

晚年,白居易致仕以後,居於東都洛陽,與詩酒琴茶為伴,並在園中聚洛川耆英,留下了“九老之會”的千古佳話。會昌六年(公元846年),這位史上最愛照鏡子的詩人,走完了他的一生,葬於洛陽龍門東山,亦稱香山琵琶峰。有記載:

“相傳洛陽士人及四方遊人過矚墓者,必奠之以卮酒,故冢前丈方之土常成渥”

於是我記住了香山白園,以後若有機會去洛陽,參觀龍門石窟時亦要去瞻仰白園,彼時,一定要記得帶壺酒敬他。

七、最動容的信物。

自古以來,鏡子都被作為愛情的重要信物,漢代銅鏡的銘文中常有“長毋相忘”的吉語,唐代出現更多的雙鸞、雙龍、雙雀等紋飾。

說到與鏡子有關的情感話題,大家必知“破鏡重圓”,這個故事始見於唐代韋述《兩京新記》:隋軍攻破南陳都城建康,陳後主之妹樂昌公主陳貞,在與夫徐德言離散之際,打破一鏡各執一半。城破後,以陳公主的身份與才色,必會被隋朝分賞給王公大臣,兩人相約,若公主入富貴人家,便於正月望日(十五那天)將這半片銅鏡當街售賣,徐德言看到便知公主還活著。隋文帝之後果將會昌公主賜予大將軍楊素,公主深得楊素寵愛。後值正月十五,陳貞命家人於市中售賣殘鏡,幸遇前夫徐德言,徐德言按價買下殘鏡,引人至家中取出另一半,並附詩一首帶給陳貞:“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恆娥影,空餘明月暉。”陳貞見詩,悲愴流淚,寢食難安。楊素問情,陳貞據實相告,楊素聽後動容,派人召來徐德言,相商歸還陳貞並贈予物品。臨別之際,楊素邀陳貞敘別,陳貞吟道:“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故事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只是讀到女主所吟詩句,讓人心頭不是滋味兒。新官與舊官待她都情意深重,同一件事,既是重圓也是惜別,深刻理解其“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的複雜心境。

儘管歷史記載讓人動容,但在考古發掘中,如果目睹這樣的現實,又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呢?別說,還真的有!

作者記錄了一個考古發掘,1953年3月,在洛陽老城西北的邙山南坡燒溝村漢墓群中,有兩座新莽時期的墓葬,各出一半殘破的銅鏡,合起來居然是一面完整的銅鏡。這兩座墓葬屬於同穴異室墓,A室放兩具棺木,B室有一具棺木,銅鏡是在A室左棺與B室單棺中各出一半,由於骨植已朽,三位死者的關係難以解析。作者說,這現實裡的破鏡重圓,是目前經科學發掘出土的最早一例,如此說,在中國考古發現中應當不止這一例。

銅鏡不但作為愛情的信物,還作為離別重聚的信物。看來,我們今天把“破鏡重圓”的意思給解讀錯了。

這樣的考古例項,是會令今天的局外人展開暇想的,也許,編劇家們會由此寫出一部穿越情感戲來。

銅鏡的歷史發現與背後的故事

如今,我們看到的每一面銅鏡,呈現的是銅鏡的歷史時代、鑄造工藝,研究的是據此延展開的工藝背景、歷史發展,同時還有不同時代流行的趨勢、斷代標準。

面對一面面具體的銅鏡,我們放下這些理性的資訊,不妨也去想象一點它們的前世,曾持於何人之手?曾照何人之容?還曾映現了何人之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