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見路不走,見什麼才走?讀《天幕紅塵》有感

簡介見路不走就是你不能跟著經驗、教條瞎跑,也不能跟著形式走,只看因果、本質,只按它的條件可能去說,至於跟別人一樣不一樣的不用去考慮,也許是一樣的,也許是不一樣的

緘默以對什麼意思

看完《天幕紅塵》之前,一直覺得女作者更擅長寫情感和生活,而這本書讓我發現女作者也能寫政治題材小說,還把書寫的很哲學,很理性,甚至可以說把深奧的禪理講得如此通俗易懂。一下子成了豆豆的鐵粉。

剛開始看到書中提到的“見路不走”,感覺作者有點故弄玄虛的,看見路不走,那走什麼?有路都不走,是想多特立獨行啊?而作者並沒有馬上告訴我們見路不走的真實意思,隨著故事的進行,透過葉子農和老九,老九和方迪、葉子農和戴夢巖的談話,把這四個字的真實意義很自然地告訴讀者。我只寫葉還老九的一段對話,其他的也很精彩,推薦大家有空讀讀。

佛家有語:見相非相,即見如來;見路非路,既見因果。見相不相,見路不走。意思是說,看見了大千世界,不是真的,那你就開悟了。如同見到如來佛。你看見了路,這裡指事情的規律或全過程,不是事情的本身。那你就是看到了因果關係。既然明白了因果,那你看到的因就知道了果。你看到的路,前面有可能是陷阱。你就不會走了。

此書中的見路不走,其哲學深度在於“路”這個字。既然是路,一定是有人成功過的,走過的,才能叫做路。這個路的哲學含義是模式、經驗。照抄照搬別人的模式、檢驗,即使所謂的“見路”。不僅是別人的經驗,就是自己的經驗,只靠“見路”也是不行。

老九就拿羅家明投資俄羅斯油田失敗,後自殺的事情問葉子農,“子農,不是我抬槓啊,羅家明的悟性可不低啊,他咋沒用好(見路不走)呢?”

葉子農說:“因為他是要做高人的,甭管啥道理先別妨礙他做高人再說,這時候甭管啥道理都會被歧讀,只要你還有顆做高人的心,你就會這樣,由不得你自己。這時候見路不走就不再是實事求是了,而是我要跟你不一樣,我的是高人的,高招兒,這就背離了條件的可能。羅家明的判斷力是不足以判斷蘇聯政局的,他的資金能力也不足以支援他做那樣的賭局,但是他放大了他願意放大的,縮小了他願意縮小的,不栽跟頭還等啥?

老九連連點頭,拉長了聲音感嘆道:“有道理,有道理呀。可是……誰不想透過現象看本質啊,可它透不過去呀。”

我想成功最大的困難就是透不過去,所以才有100個創業商人,只成功了一個,剩下九十九個全死在了路上。因為這個是靠個人悟性,還受個人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

書中葉還說:“見路不走是提醒他(羅),甭琢磨什麼高人、什麼高招兒,是讓他做老實人、辦老實事的,是讓他實事求的,可以他還是奔高人高招去了,這一奔可就瞎了。羅家明就是這樣死的,你要往那兒奔,你也死。”

大家有時間觀察街邊店鋪,有的做了很多年,有的經常換人的緣故,都說“三年養個買賣人”這三年就是開悟一起感悟人生的時間(當然這只是個說法,不特指熬過三年就能成功,以後就一帆風順了)。很多人做事,就琢磨著我要跟別人不一樣,要標新立異,而不看自身情況;還有一種人看別人做什麼掙錢了也跟著去做,不做實際情況對比,不賠錢才怪。看來實事求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真難。

老九問:“咱還說那個見路不走,我是真不懂啊,你就直接說實事求是不就行了,為啥非弄個見路不走,神神道道的。”

葉子農說:“實事求是是個很大的概念,很原則,很寬泛,只是你聽得多了,就不覺得它神道了,不覺得神道並不代表你就真懂了,更不表示你就能操作了,就像好多人在說實事求是的時候,其實實事求是根本不關他的事,他那樣說只想表示他是個明白人。”

“見路不走是‘見路非路,既見因果‘的意思,跟‘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是一個道理。見路不走是實事求是的執行和具體,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那有人可能和我一樣想問:見路不走,那見什麼才可以走?

書中也給了我們答案。成功者的經驗、方法叫路。路管不管用?管用,不管用早沒人走了,它管借鑑、模仿、參照的用。但是我們說它有漏,不究竟,因為成功者的經驗是他那個條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複製他的條件,完全複製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況且如今資訊飛快,今年跟去年形勢可能差很遠,甚至這個月都不同於上月,如何完全複製?如果你也要走這條路,可以借鑑、模仿。看某寶和某東,同在網際網路購物平臺上,開闢了兩種走法不同卻同樣成功的道路。某聊天APP也要走這條路,他有人,有錢,有流量,卻一直不溫不火,半死不活,看著別人公佈雙十一資料,唯有緘默以對。足以說明見路不走和見路就走了。

見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於經驗教條,要見了因果才走,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無漏的。是人就會有錯,但你至少有了這種意識,比起唯經驗唯教條就少出點錯。

啥叫命運?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外,剩下的不就是多出點錯與少出點錯的區別嘛。

“見相非相,即見如來”通俗的說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裡的如來當真相講,也指客觀規律。

好比葉子農和九哥討論手擀麵還是機械面哪個更好吃?哪個更好吃?首先要知道麵條好吃的條件,軟硬度、薄厚寬窄、麵糰的揉制方法,滷的味道、、、、只要滿足這些條件,就是好吃的麵條。能從第1碗到100碗都保持這個味道,就是成功。還有書中提到的最終目的,是隻賣面,還是打著面的招牌賣菜?是掙所有等級消費者的錢,還是指定了目標消費群體?光說不行,要從價格,裝修,服務都做到。

見路不走就是你不能跟著經驗、教條瞎跑,也不能跟著形式走,只看因果、本質,只按它的條件可能去說,至於跟別人一樣不一樣的不用去考慮,也許是一樣的,也許是不一樣的。不必太在意最後的形式。

真理往往都不復雜,而人的偷心不死,內心無明,反而把簡單的事搞複雜。高人高招,是偷心不死,想的是一個“等靠要”;“見路才走”,處處找經驗,找方法,而不從自身實際出發,不實事求是。

這本書給我的最終啟發就是,遇到事了,找到哪些是客觀實際我不能改變的,哪些是我能掌控改變的,以往處理此類事情的經驗作參考,不可照搬,然後該咋辦就咋辦。我發現少了很多糾結和後 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