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簡介【麗景軒】時代:明分類:軒區域:內廷西路麗景軒為儲秀宮後殿,面闊5間,單簷硬山頂

猗蘭館怎麼讀

紫禁城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真可謂有金城湯池之固。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南面為午門,北面為神武門,東面為東華門,西面為西華門。城牆的四角,各有一座風姿綽約的角樓,民間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之說,形容其結構的複雜。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築。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好。其後為御花園。後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築,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築。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築。

【同道堂】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堂

區域:內廷西路

同道堂是西六宮之一鹹福宮的後殿,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與鹹福宮同期建成。清沿明舊,仍名曰同道堂。

殿面闊5間,黃色琉璃瓦歇山頂。簷下施單昂三踩斗栱,梁枋飾以龍鳳和璽彩畫。前簷明間安槅扇門、簾架,左右兩次間為檻牆、支摘窗,後簷牆不開窗。室內前後簷柱間均安裝落地罩,罩內有木炕,地面鋪墁為方磚,頂棚為白樘篦子糊紙。

殿東西有耳房各3間,捲棚硬山頂,耳房前隔有小院。同道堂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與鹹福宮、同道堂圍合成一個狹長的小庭院,庭院東南有一座井亭。堂前臺階兩側各有二漢白玉石臺座,用來擺放香爐、神獸等。

關於同道堂的使用,朱家溍先生在《鹹福宮的使用》一文中有詳細的考證。文章引《國朝宮史續編》卷五十五:“鹹福宮後殿恭懸高宗純皇帝御筆匾曰‘滋德含嘉’。東室高懸高 宗純皇帝御筆匾曰‘琴德簃’。西室高懸高宗純皇帝御筆匾曰‘畫禪室’”。由此推斷乾隆時期同道堂作為鹹福宮後殿,一度曾作為皇帝偶爾起居的住所。

“同道堂”門額、明間正中的“襄贊壼儀”、東次間的“譯經粹室”、東盡間的“克敬居”諸匾皆為咸豐御筆。根據咸豐十年(1860年)八月“起居注”記載:“己巳,上在鹹福宮後殿傳膳”、“詣圓明園”、“啟鑾幸木蘭”等語,可知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前夕,咸豐帝曾在同道堂傳膳,並已經決定赴避暑山莊。

同道堂在晚清時期曾作為皮衣庫使用。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

【坤寧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門

區域:內廷中路

坤寧門為坤寧宮後臺階下正中面北之門,北通御花園。明初設坤寧門於御花園欽安殿北,即現順貞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坤寧宮後北圍廊正中廣運門改建,同時將其改稱坤寧門並一直延續至清朝。坤寧門曾於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門面北,面闊3間,單簷歇山式頂,覆黃琉璃瓦。明間設門,中一間安裝宮門兩扇。兩次間隔為值房,後簷設兩抹頭方格檻窗,中配方格風窗,前簷為牆。門兩側山牆斜出八字琉璃影壁。兩側接坤寧宮東西廡房。坤寧門是後三宮通往御花園的主要門戶。

【昭仁殿】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殿

區域:內廷中路

昭仁殿始建於明代,為乾清宮東側小殿。

昭仁殿南向,單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面闊3間,正中明間闢門,兩次間檻窗。殿前接抱廈3間。明時,殿前有斜廊通乾清宮及東廡,清代改廊為磚牆,自成一院,有小門以通內外。殿後接室3間,均為藏書之處。殿之東設龍光門,明代已有,是正宮通向東路的安全出口。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出禁城自縊前在此砍殺其女昭仁公主。

清朝,昭仁殿成為皇帝讀書的地方。殿後西室匾曰“慎儉德”,再西有匾曰“五經萃室”。乾隆九年(1744年),皇帝下詔從宮中各處藏書中選出善本呈覽,列架於昭仁殿內收藏,並御筆書“天祿琳琅”匾掛於殿內。乾隆四十年(1775年),又命大臣重新整理,剔除贗刻,編成《天祿琳琅書目前編》十卷,記載了每一部藏書的刊印年代及流傳、收藏、鑑別等情況。當時昭仁殿共有宋、金、元、明版藏書429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皇帝認為南宋岳珂所校刻的《易》、《書》、《詩》、《禮記》、《春秋》五經十分重要,命諸臣在昭仁殿後室特闢一小室,賜名“五經萃室”,御題匾額,懸於室內,並設圍屏,上刻“五經萃室記”,旁有聯曰:“有秋歷覽登三輔,旰食惟期協九經”。後嘉慶皇帝亦常臨室閱覽,並作有《五經萃室觀書詩》。嘉慶二年(1797年)十月,乾清宮失火,延燒昭仁殿,《天祿琳琅》之珍貴藏書被焚為灰燼。同月,嘉慶皇帝命重輯《天祿琳琅續編》,於次年完成。嘉慶二年(1798年)昭仁殿重建,收貯《天祿琳琅續編》659部,12,258冊。“五經萃室”亦重新恢復,藏《相臺五經》。昭仁殿的藏書中,宋金版本用錦函,元版本用青絹函,明版本用褐色絹函,分架排列,皇帝可以隨時到此覽閱,十分方便。

【斷虹橋】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橋

區域:外朝西路

斷虹橋位於太和門外、武英殿之東,單拱石券,橫跨於內金水河之上。橋南北向,長18。7m,最寬處達9。20 m。橋面鋪砌漢白玉巨石,兩側石欄板雕穿花龍紋圖案,望柱上之石獅神態各異,宛然如生。橋之建造年代為明初或元代尚未定論。但此橋用料之考究、裝飾之華麗、雕刻之精美乃紫禁城內諸橋之冠。

此橋“斷虹”之名為俗稱,明清未見記載。

【英華殿】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殿

區域:內廷外西路

英華殿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西北,始建於明代,初曰隆禧殿,隆慶元年(1567年)更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華殿是明清兩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嬪禮佛之地。

整座院落南北長80m,東西寬約60m ,佔地5000㎡左右。分為南北兩進院,南院中部闢山門,門後為寬敞的庭院。第二進院門為英華門,正北即英華殿,門、殿之間有一碑亭,。殿後宮牆西北隅闢門,北出可至神武門內西橫街。英華殿院落東西兩側原各有一座跨院,東跨院及內諸旗房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拆除,改為西筒子路北段,西跨院至今尚存。

英華殿坐北面南,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簷廡殿頂。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4扇,次間、梢間為檻窗,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各4扇。殿內設佛龕7座,供西番佛像。殿前出月臺,上陳香爐1座。臺前有高臺甬路與英華門相接。甬路兩側菩提樹各1株,為明萬曆皇帝生母聖慈李太后親手所植。殿前碑亭內石碑上刻乾隆御製英華殿菩提樹歌、菩提樹詩。殿的左右有耳殿各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均明間開門,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4扇,次間為檻窗,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各4扇。

明代每年萬壽節、元旦於英華殿作佛事,事畢之日有人扮作韋馱,抱杵面北而立,其餘僧眾奏諸般樂器,贊唱經文,並於當晚設五方佛會。每逢夏曆四月初八“浴佛日”,供糕點“大不落夾”200對,“小不落夾”300對,供畢分別賜予百官。明慈聖皇太后薨,萬曆皇帝上尊號曰“九蓮菩薩”,奉御容於殿中。

清代皇太后、皇后俱以此處為禮佛之所。祀神日於案下設小桌,供奉“完立媽媽”。平時每月供乳餅及水果,設太監專司香燭、掃灑、坐更等事。咸豐二年(1852年),咸豐帝亦曾親詣此殿拈香禮拜。

【蒼震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門

區域:內廷東路

蒼震門為內廷東六宮東大牆的琉璃隨牆門,東向。明初建,初曰宮東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曰蒼震門。其為一開間琉璃門,宮門兩扇,西與昭華門相對,東出為東筒子長街,與蹈和門斜對,是內廷東六宮出入的重要門戶。此門不常開,惟遇掃雪或修建工程則開。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世祖孝惠章皇后(順治帝皇后)不豫,帝在蒼震門內設帷幄以居。雍正元年(1723年)奉安仁壽皇太后(雍正帝生母)梓宮於寧壽宮,雍正皇帝曾於此門內設倚廬。乾隆十九年(1754年)曾於蒼震門內兩邊增建板房和屏門影壁。

蒼震門現儲存完好。

麗景軒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軒

區域:內廷西路

麗景軒為儲秀宮後殿,面闊5間,單簷硬山頂。明間開風門,其餘4間為檻窗,楠木門窗雕刻萬字錦地,上飾五福捧壽、萬福萬壽紋飾,轉角處包飾龍鳳雲紋銅角葉。明間臺階兩側各有四漢白玉石臺座,用來擺放香爐、神獸等。

殿東西兩側各有耳房3間,捲棚硬山頂。前有東西配殿各3間,額曰鳳光室、猗蘭館,與儲秀宮、麗景軒圍合成一個狹長的庭院,庭院南側東西各有水井一眼,其上原有的井亭已無存。

據文獻載,慈禧初入宮時即居於儲秀宮,並於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在後殿生下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十一年(1872年)皇帝大婚後,嘉順皇后阿魯特氏居住儲秀宮,直到光緒元年(1875年)二月去世。

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大壽,以聖母皇太后的身份再次居住儲秀宮,時將後殿思順齋改名為麗景軒。

清晚期在麗景軒內建有小戲臺。清遜帝溥儀曾在此舉辦西餐宴會。

現為宮廷生活原狀式陳列,並有“溥儀生活展”。

弘德殿

紫禁城的建築賞析(一)

時代:明

分類:殿

區域:內廷中路

弘德殿為乾清宮之西小殿,始建於明代,初名雍肅殿,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改今名。

殿南向,單簷歇山頂,覆黃琉璃瓦。面闊3間,明間闢門,兩次間為檻窗。前接抱廈3間。殿中懸掛匾曰“奉三無私”,南向設御座。後室3間,有匾曰“太古心殿”,後東室匾曰“懷永圖”,皆為乾隆皇帝御筆。明代殿前有斜廊,清代改為磚牆,自成一院。東側有小門一道,以通內外,西側為鳳彩門,是正宮通向西路的安全出口,明代已有,門之建制與昭仁殿東側之龍光門相同。

清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弘德殿,次年重建。光緒十六年(1890年)、二十三年(1897年)重修。

弘德殿在明代為召見臣工之處,清代則為皇帝辦理政務及讀書之處。順治十四年(1657年)以開日講祭告先師孔子於弘德殿。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在弘德殿命講官進講四書五經,並與講官論及吏治之道,亦或吟詩作賦。同治年間,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同治皇帝在弘德殿入學讀書,惠親王綿愉專司弘德殿皇帝讀書事,祁寯藻、翁同龢授讀,時有弘德殿書房之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