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簡介10月其執導的《龍門客棧》於臺灣上映,東方儒家的立意和正統的俠義情懷,讓這部武俠電影於全亞洲大獲成功

俠義情懷是什麼意思

1928 年,武俠默片《火燒紅蓮寺》首映。根據民間故事所構建的武俠傳奇,首次以大銀幕的形式,與國內觀眾呈現。

武俠所引領的民間通俗文化在電影中得以呈現,

而《火燒紅蓮寺》所營造的視覺奇觀,給了當時國人全新“俠”的媒介體驗。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民國武俠之嬗變

至1933年,《火燒紅蓮寺》共產出了18部續作,其放映高潮歷久不衰,之後在中國的電影史上形成了武俠片的製作高潮。

武俠,以文學之外的另一種形式於民國復興。

也因武俠電影本身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和家國情懷,而跌宕起伏的電影敘述文字,則展示了武俠於市場的強大號召力。

根據陳墨的定義,武俠電影為“以中國的武術功夫、獨有的打鬥形式,體現中國獨有的俠義精神的俠客形象,所構成的型別基礎的電影。”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在武俠電影誕生後,電影“藉助活動畫面所營造的前所未有的視覺奇觀,以‘俠’為中心的歷史想象在 20 世紀透過電影媒介得到了復興。”

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的理念依然左右文化的導向。武俠電影所展現的俠義和家國情懷,卻為30年代的當局所不容。

正如宋子文所說,“武俠電影在政府當局的眼中,仍舊是個禁忌。”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包括《女俠李飛飛》《混江龍李俊》等早期武俠片中,反抗和批判意識已凸顯。

而依靠技術所展現的神魔志怪的影像奇觀,卻與統治階層意志力形成巨大的離心力。

1949 年後,臺灣電影仍沿用 30 年代的“禁武令”,對俠義類電影史實更加嚴格的管控。至1955年,武俠電影在臺灣舉步維艱。

雖然以《阿里山風雲》為代表的臺灣本土電影已生根發芽,但武俠領域依然一片空白。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武俠影像的本土化演變

1956 年堪稱臺灣武俠電影史上的拐點,臺灣武俠電影元年由此開啟。

1.臺灣武俠電影元年

根據臺灣本土傳奇改編的《廖添丁》已經頗含俠義之氣,唐紹華導演以本土英雄為核心,開啟了對俠義英雄的本土化構建。

就主題思想來說,思想基調基本上是東方式道德標準的再現,即強調以集體和個人責任為導向,以懲惡揚善和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為心理基礎,以孝順、忍讓、謙和等為思想核心的道德模式。

一方面, 臺灣武俠電影從“歷史”維度再現理想中臺灣人的精神狀態,

將臺灣乃至中華民族的歷史想象與地理環境、人物等交織互融,

部分解決了臺灣電影中的身份認同問題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另一方面,當局的高壓政策,民眾生活動輒得咎,於言行層面噤若寒蟬。而武俠電影的超然特質和快意恩仇的主題,給民眾惶恐心理帶來一絲慰藉。

至1959年,梁哲夫執導的《羅小虎與玉嬌龍》已經完成了英雄電影至武俠電影的成功轉化。

《羅小虎與玉嬌龍》以王度廬名作《臥虎藏龍》為藍本,打開了臺灣電影現實之外的“”武俠空間”。

在20世紀50年代,臺灣產出了 4 部武俠電影,但在那個高度戒嚴和強文化管制的年代,《羅小虎與玉嬌龍》賦予了香港之外俠義電影存在的,另一種可能。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至1966年時,臺灣的武俠電影的產量高達28部;

作為重要的型別支撐,武俠片亦讓臺灣電影完成了商業化的演變。

2.胡金銓與《龍門客棧》

1966年,武俠宗師胡金銓攜《大醉俠》橫空出世。

香港邵氏公司則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完成了武俠電影的工業化改造。

短短年兩時間,彩色國語武俠片儼然成為香港電影市場的主流。影像奇觀和本土文化的融合,亦給了武俠片蓬勃生長的空間。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從優勢上來說,武俠電影憑藉其動作特色和傳統俠文化進入到觀眾的期待視野中,並形成審美心理中的獨特符號,讓原本世俗式的民族想象體形成。

藉助香港武俠片的商業化效應,港臺之間的文化產業聯動,亦給了臺灣武俠電影進一步拓展的餘地。

1966年,臺灣聯邦電影公司成立。

1967年初,35歲的胡金銓隻身赴臺,承擔起臺灣武俠片復興的重任。10月其執導的《龍門客棧》於臺灣上映,東方儒家的立意和正統的俠義情懷,讓這部武俠電影於全亞洲大獲成功。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龍門客棧》儼然成為當年臺灣武俠電影的一面旗幟,武俠、功夫和武打等元素型別片,如雨後春筍般在臺灣電影市場蓬勃出現。

也因為《龍門客棧》所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和藝術價值,臺灣武俠片一度成為了臺灣電影的顏面,這一切皆因胡金銓和“龍門客棧”聲名鵲起。

當然胡金銓和臺灣電影的契合,也源自於他創作方式的革新。比起香港武俠電影的攝影棚內景創作,臺灣以實景拍攝見長。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把武俠元素和江湖完美結合,大好河山盡收眼底,俠義立意也因精緻構圖更見深遠意境。

另一方面,武俠電影的崛起引起了官方的警覺和恐慌,在 1968 年針對《龍門客棧》的連帶效應,修文化主管部門針對性制定了“武俠片自律六項原則”。即:

(1)不分主從、不問善惡、斬盡殺絕,充分表現嗜殺行為者,刪!

(2)顯示武藝出眾、槍法神奇,而草菅人命者,刪!

(3)利用武藝而遂圖強姦、殺人者,刪!

(4)亂刀、亂槍,或以凌遲等殘暴手段殺人者,刪!

(5) 刀槍所及,頭飛肢斷、肚破腸流、血光四濺、骨肉模糊、慘不忍睹者,刪!

(6) 其他動作或語言有煽動行為、鼓吹暴力行徑、美化犯罪,給人以極度驚駭者,刪!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因內容層面的限制,臺灣武俠電影依然“戴著鐐銬跳舞”。然而60年代末,武俠片已呈“星火燎原”之勢,港臺聯動下,國語武俠片得以整體崛起。

武俠電影和家國觀念

1971年胡金銓的《俠女》,延伸了武俠電影的美學意境。在《龍門客棧》和《俠女》忠孝仁義的儒家正統觀念背後,

家國認同感儼然化為臺灣武俠影像的內在價值。

1.文化根基的認同

早在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內憂外患加劇,“救亡圖存”的全民意識隨著家國動盪愈發強烈。

文化界則依託傳統武俠文化的根基,創造出別開生面的本土“俠義”世界。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此外,對於懲惡揚善主流價值的宣揚加上社會大眾對武俠根基的認同,俠客則成承擔了政府監管之外,維護社會公義的主要職能。

武俠電影亦幻似真的俠客生活,稱之為觀眾真實生之外的一層心理滿足。

以胡金銓為代表的臺灣電影導演以超越現實的姿態,以獨特的影像質感,為觀眾展示了特有的刀劍江湖和本土文化想象。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當家國認同、人物影像和象徵交織在電影中時,武俠電影則成為了文化的交融體,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並完成了民族、歷史、文化和情感的四重交匯功能。

所以,臺灣武俠電影的崛起,很大程度承擔民國關乎家國情懷的寄託,給臺灣同胞以及海外僑胞,提供了血脈尋根的基點。

2.儒家理念的感化

在武俠文化以新媒介形式誕生前,中國人的俠義精神早於先秦時代成形。在中國的歷史經驗中,俠文化可以看做是中國的核心概念,

俠文化之中蘊藏著國族多數個體的感情期待。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在胡金銓的《俠女》和《龍門客棧》中,在面臨國族危難之時,行俠仗義之人挺身而出。

《龍門客棧》中,東廠太監曹少欽欲加害名臣于謙後代,俠客蕭少茲雖遊離於廟堂之外,但為正義和天地良心,除掉奸佞的義舉,正是儒教俠客入世的體現。

這種俠義行為,可歸結於儒家文化之於俠客的精神教化;

而當時兩岸之間,儒家文化是中華民族聯結的重要文化紐帶。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俠女》則把俠客的入世和出世之辯證原則,進一步深化。人物濃重的國族情懷之餘,世俗之外的一絲禪機,如儒家文化之外的超脫意境。

在臺灣武俠電影中,善於將歷史座標具體化,增強了觀眾的歷史認同感。而除奸惡揚正氣的儒家思想,則進一步貫穿於江湖和廟堂之間。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懲惡揚善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儒家文化的積澱,而華夏文化也體現了強烈的國族認同,多少表現了臺灣海外兩岸的共同家國記憶。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3.獨特的東方美學意境

對於家國情懷的展現,還體現於《龍門客棧》和《俠女》兩部作品的美學內涵。臺灣的實景拍攝,賦予了電影盎然的生機和充沛的自然氣息。

而在中國古代的美學內涵中,便“心生意象” 的豐富表述。在東方式的美學構圖之下,山水畫一般的外景,皆凸顯了濃郁的東方美學氣息。

而武俠電影本身與傳統文化的相輔相成,竹林、古琴、笛聲、長劍等標誌性符號元素,構圖與外景構成了現實之外的

“武俠人文圖景”。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俠女》的竹林打鬥,《龍門客棧》的頂峰決戰,皆賦予了影像內外的雙重美感,極具古典韻味。

而東方美學於武俠世界中釋放的別樣出生命力,則喚起當時的觀眾集體無意識。

4.高於生活的家國情懷

如當下好萊塢科幻英雄電影,觀眾當年之於武俠片的感知,即“重塑一種流行的想象和烏托邦的集體慾望。武俠文化在家國情懷的渲染下,則促成了影像內外二重世界的共鳴”。

東方俠文化下的鮮活個體,一方面具備了東方特質的忠君愛國價值理念,另一方面也濃縮了臺灣本土的家國理念。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所以,東方俠義精神深入人心,有賴於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格構建以及情懷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民族感召性得以構建完成。

以上電影保持了“想象共同體”的之餘,傳導給觀眾的,可看成是個體幸福感和集體自豪感的雙重疊加,

而在觀眾為武俠影像中的國族情懷感召時,內心的認同感便不由自主被影像激發。

在尋找國族身份認同時,武俠便成為了最好的同道。尤其極具東方特質捨生取義的正義感,以及為國捐軀儒家精神的呈現,

化作了海峽兩岸共通的家國民族情懷。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總結

上個世紀60後半葉,臺灣武俠電影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個高峰,直至70年代中期,才完全演變為功夫片。

期間以胡金銓為代表的電影人,為臺灣武俠電影的家國意識,營造出了一個獨立於現實外的互動場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臺灣本土觀眾與全世界華人的民族認同感。

淺析臺灣武俠電影的人文家國情懷

如今臺灣武俠電影的浪潮早已退卻,但武俠作為海峽兩岸皆認同的文化情結,依然薪火不斷、代代傳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