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簡介這座小金人很可能是導演科波拉自己的,因為在拍攝《教父》前剛因《巴頓將軍》劇本獲1970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獎

塔莉婭夏爾為什麼這麼

《教父》很像《紅樓夢》,故事宏大,也是講大家族的興衰,而且同樣是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紅樓夢》幾乎每個字都是隱喻,而《教父》每個鏡頭、每句對話也都隱藏著巨大的資訊量,如果不仔細看個十幾遍,很容易把這些細節忽略過去。

我看過的電影裡,唯一接近《教父》高度的電影是香港拍的《無間道》。也是三部曲,也是第二部最強,第三部最弱,也是用鏡頭講故事,值得一幀一幀定格下來看,所有的細節都在畫面裡面,把畫面裡的細節看懂了,所有故事的因果關係就都明白。這兩部電影都是把觀眾當作智力正常的人來對待的,我們之所以尊重這樣的電影,首先是因為導演尊重我們。

對沒看懂《教父》的人來說,《教父》就是一部節奏拖沓,情節平淡無奇的老電影,只不過是被一幫老男人誇大了的勵志片而已,在上個世紀也許是一部牛逼的電影,但這麼多年過去了,比它好看的電影太多了。

我在第一次看《教父》時也這樣認為,看第二遍時覺得好象不是我想像中那麼簡單,後來越看越覺得牛逼,才發現這部電影的能量密度真是太大了。每看一次,渾身都被注滿無窮的力量。年輕時看《教父》,就像把《紅樓夢》當《知音》看,簡直是暴殄天物啊。《教父》每一集都有三個小時左右,確實很長,但把如此巨大的資訊量藏在裡面,真的很難再壓縮了。

我要再次強調一個詞:能量密度。重量相同的木柴、煤、石油,它們蘊藏的能量是不同的。煤是木柴的1。5倍,石油是木柴的2。9倍,而鈾238是木柴的125萬倍……

下面開始切入正題。

鏡頭分析:

當科波拉改寫《教父》劇本的時候,有朋友建議開場設計應與《巴頓將軍》旗鼓相當。電影的開場,用到了當時還是高科技的電腦技術,處理了一個變焦鏡頭,科波拉先把鏡頭聚焦在包那薩拉的臉上,然後慢慢地拉遠,在包那薩拉對科里昂耳語之前,又保持了30秒。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在執導《教父》之前,科波拉參與編寫了《巴頓將軍》的劇本,拿到了1970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獎,也成就了二十世紀電影史上最具標誌性的開場。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巴頓將軍》開場鏡頭

殯儀館老闆包那薩拉Amerigo Buonasera,義大利語的意思是“晚上好,美國”。這個名字也隱喻了他對美國充滿期望,而這一切在他女兒被凌辱後徹底破滅了。

他在本片中第二次出現,是為被亂槍打死的桑尼做整容,回報了教父為他女兒復仇的恩情。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教父一邊溫柔地撫摸手中乖巧可愛的貓,一邊跟悲憤難忍的殯儀館老闆商量為女兒報仇的事,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導演科波拉說:“馬龍·白蘭度手中的貓並不是計劃內的。我看到它在攝影棚內轉悠,就把它抱到他的手上。白蘭度非常愛小孩和寵物,於是就順理成章了。但這差點毀了那一組鏡頭,我們的錄音團隊根本聽不清白蘭度的臺詞,害怕要用到對白字幕才行。問題就出在那隻貓身上,它咕嚕咕嚕的喘息聲蓋過了白蘭度的聲音,當你看電影的時候還能聽到。”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FBI警探抄車牌號。小說中,教父已提前通知客人不要開自己的車來,所以FBI一無所獲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桑尼衝著FBI警探的證件吐口水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而在《教父二》中,教父手下給警察送來蛋糕,說明家族跟警察的關係已大為改善,也間接證明了邁克爾在將家族生意洗白。注意從穿便衣的FBI警探到穿制服的警察這一變化。

桑尼把記者的照相機摔到地上,然後把錢也扔到地上,說明他雖然脾氣暴躁,但做事也講規矩,不是楞頭青似的胡來,至於這個西西里的規矩是不是被美國主流社會認可,那是另一回事。

教父的司機保利對教父女兒收大把禮金羨慕不已,他的貪財也為他日後背叛教父埋下了伏筆,教父遇刺當天他就裝病,由弗雷多開車,說明他已提前獲得教父將被刺殺的訊息。

弗雷多喝醉了,上來跟邁克爾打招呼,然後湊得很近跟凱說話,凱直往後躲。這是第一次暗示弗雷多整天沉溺於酒色。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扮演路卡·布拉西的演員高大威猛,現實中他是一名職業摔跤手,也是黑手黨老大約瑟夫·科倫坡的保鏢。他沒有表演經驗,在鏡頭前比較緊張,而他的這種緊張倒正好符合路卡·布拉西見教父前的狀態。

邁克爾出場時,百葉窗後面有一雙眼睛一直在注視著他,但我們並不清楚這個人是誰。

畫面切換到室內時,我們才知道,這個人就是教父本人。這也點明瞭教父對邁克爾寄予厚望,與前面教父一定要等邁克爾到了再合影相呼應。

桑尼在婚禮上挑逗伴娘,這一切都被他夫人看在眼裡,但夫人敢怒不敢言。後來桑尼跟伴娘生下了一個私生子,就是《教父三》裡的新教父文森特。

注意全家福的站位:教父在中間,他的左一是老大桑尼,右一是女兒康妮,左二是邁克爾,右二是弗雷多,湯姆·海根在最邊上,這與他養子的身份相符,始終是家族中的邊緣人,沒辦法,血緣關係決定的。

對比一下我國正式場合領導排座次的規矩,一模一樣

強尼·方丹的原型是歌手弗蘭克·辛納特拉。他曾經用手段爭取到《亂世忠魂》裡的一個角色。辛納特拉覺得普佐在書裡這麼寫他,應該向他道歉,他甚至衝普佐咆哮。辛納特拉跟導演科波拉也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強尼·方丹在婚禮獻唱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歌手辛納特拉

好萊塢導演威爾斯的床頭櫃上放著一座奧斯卡獎小金人,暗示了導演的地位和成就。這座小金人很可能是導演科波拉自己的,因為在拍攝《教父》前剛因《巴頓將軍》劇本獲1970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獎。

馬頭是真的,本來劇組打算用模型代替,但科波拉堅持用真的。劇組聯絡了新澤西州一家狗食廠,他們正好要屠宰一匹馬,於是《教父》的藝術指導請他們把馬頭送給他們。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導演的尖叫也是真的,據說他事先並不知道用的是真馬頭。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飾演路卡·布拉西的演員是職業摔跤手,他的專業背景幫助他逼真地演繹被絞殺時瞠目結舌的摸樣,他膨脹的臉幾乎都發紫了。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路卡·布拉西進入會面的酒吧時,前景是白色的玻璃魚雕,他被殺後,畫面再次定格在白色的魚雕上。後來,塔塔基利亞送來了他的防彈背心和兩條死魚,死魚是西西里人的口信,說明防彈衣的主人和魚同眠了。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橙子在電影中多次出現,教父在買橙子時被刺殺,教父死之前切橙子。影迷對橙子的喻意有各種各樣的猜測,其實沒那麼深不可測。美術指導迪安·塔沃拉里斯說:“我們知道,這部電影的色彩不是很明亮,橙子可以做一個漂亮的對比。”他又補充道:“我不記得有人說過,嘿,我要拿橘子做一個符號。”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弗雷多的膽小懦弱再次體現,慌得槍都掉到地上,眼睜睜看著兩名槍手逃走。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這個地方表現了桑尼的經驗,他裝作關心保利的健康,保利一關門,桑尼就跟克萊曼沙說保利是叛徒,要趕緊除掉。

克萊曼沙離開家的時候,老婆讓他別忘了帶油餅,克萊曼沙還提醒保利倒車時別撞到孩子,一片和諧溫馨,開車路上也是一片歡聲笑語。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克萊曼沙交代保利去買床墊,電影裡沒有給出解釋。原著中有說明,黑幫火併時會租下一棟大樓,在屋裡放上床墊,士兵們集中在這裡24小時備戰。

這個鏡頭呼應了墊子的事,士兵們睡在墊子上,槍靠在牆上。

克萊曼沙在路邊解手,手下在車裡用槍對準保利的後腦勺,遠處是自由女神像,一切盡在不言中。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凱在電話裡讓邁克說“我愛你”,邁克停頓了一下,只說了句:“我不能說”。等邁克放下電話,一旁的克萊曼沙一邊炒菜一邊說:“你為何不說你愛她?”由此可見克萊曼沙對人情世故瞭解通透。 而邁克不想當著一屋子男人說“我愛你”,也是不想顯得娘娘腔,另外,教父身受重傷,邁克此時也沒有心情兒女情長。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被刪除的鏡頭:邁克回到美國後追殺法布里奇歐。邁克在一家披薩店裡用霰彈槍幹掉了他,不過這段鏡頭從未被使用。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邁克和保鏢佩戴的是傳統的西西里帽子,名字就叫“科波拉”(Coppola)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湯馬西諾負責安排邁克在西西里的生活。他的腿傷在《教父二》中有交待:教父返回西西里老家復仇,湯馬西諾協助他幹掉西西歐,卻不幸腿部中槍留下殘疾,只能坐著輪椅送教父一家離去。《教父3》中,他又為柯里昂家族和梵蒂岡的合作牽線搭橋,後來不幸被老牌殺手莫斯卡殺害。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邁克和阿波羅妮婭散步,阿波羅妮婭崴了一下腳,邁克趕緊扶住她,跟在後面的媽媽發出一陣會心的笑聲。原著中說她聽見媽媽在身後笑了,因為從她還是隻小山羊開始她就沒在這條路上跌過跤。你以為阿波羅妮婭是真的崴腳了嗎?如果你真的這麼以為,說明你沒有真的談過戀愛。。。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邁克顴骨上的黑疤是警長打的,造成面部骨折。邁克在義大利期間一直保留著這塊傷疤,即使結了婚也沒做整容。但是注意,邁克回到美國後,第一次見凱時,臉上的傷疤已經沒有了。一個原因可能是為了洗清自己跟警長的死有關,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怕嚇著凱,當然也可能是擔心義大利醫療水平不行,畢竟義大利是二戰的戰敗國,百廢待興。

義大利人手的動作特別多,激動時咬手就是一個典型的義大利習慣。後來桑尼打卡洛的時候也咬了卡洛的手。桑尼之所以說“是我的錯”,是因為卡洛是他介紹給妹妹的。

這段暴打卡洛的戲,仔細看,其實有幾拳並沒有真的打在卡洛身上,但是演桑尼的演員臨時給自己加戲,抄起垃圾桶砸在卡洛身上。這段戲讓演卡洛的演員斷了兩根肋骨,手肘骨裂。有傳言說,兩個演員因為這件事關係一直不好。

婚禮上的背景音樂《祝酒歌》是歌劇《茶花女》選段。《茶花女》的結局也很不幸。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新婚之夜,邁克關上房門,普通版本到此為止。其實完整版是這樣的:阿波羅妮婭讓睡衣從身上滑落,顯露出年輕美好的身材。演阿波羅妮婭的演員當時只有16歲,她沒有因為《教父》走紅,原因是她拒絕了好萊塢的誘惑,選擇留在祖國發展。1992年她正式結束演藝生涯,轉而從事時裝鞋帽皮具的設計並擁有一家自己的商店。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電影裡,湯姆·哈根拒絕接收凱給邁克的信,其實小說裡還有一個情節,就是教父夫人單獨跟凱說了邁克的下落。可以感覺出來,電影始終在弱化教父夫人的戲份,可能是人物和線索太多,實在塞不下了。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演康妮的演員叫塔莉婭·夏爾,她是導演科波拉的親妹妹。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桑尼被萬箭穿心的死法是借鑑了《邦尼和克萊德》裡的場景,也算是向經典影片致敬。拍這個場面時,在桑尼的演員身上安裝了四百多個爆炸裝置,汽車上也有,造成汽車被打得千瘡百孔的效果。這個聯動場景花了三天時間準備,花了10萬美元,對於一部650萬預算的電影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邁克和凱散步時,後面的車一直跟著他們,那是他的保鏢。雖然教父跟塔塔基利亞已經達成了和平協議,但邁克仍然保持著警惕。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為康妮的兒子施洗這段,圖中的嬰兒是科波拉的女兒索菲婭·科波拉演的,當時她才三週。

索菲婭·科波拉在《教父二》中也露了一面,教父來美國時坐的輪船上,她客串了一個坐在教父身邊的女孩。

《教父三》中她飾演邁克的女兒,她的表演被批評為只是一個花瓶。

邁克在教堂做康妮兒子的教父,同時他的手下正在行動,將幾大仇人一一解決。這段蒙太奇已被奉為經典中的經典,科波拉在五分鐘的時間裡用到了67個鏡頭,前半段平均六秒鐘一個,後半段平均兩秒一個。在神聖的宗教儀式和暴力的殺人場面之間切換很難把握,兩個場景始終融不到一塊去,直到剪輯師建議在音軌中加入風琴的元素……

最後一個鏡頭,隨著阿爾·內利把門關上,凱和邁克從此形同陌路。科波拉本來拍了另一個結尾,更加符合原著,那就是凱在教堂裡,點了一支蠟燭祈求上帝饒恕她的丈夫。最終科波拉還是堅決地剪掉了這個結尾,他覺得這與黑幫片的氣氛不符。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幕後花絮:

為什麼派拉蒙會選科波拉作《教父》的導演?

影視作品的臺前幕後—[教父]

因為製片方認為他年輕、便宜、好控制,還因為他是義大利裔。

科波拉拍《教父》的時候,曾多次差點被炒魷魚。科波拉和派拉蒙高層幾乎在每一個角色的演員人選上都存在分歧。拍攝剛開始幾周,就有朋友對科波拉說:“看起來他們要解僱你。”於是科波拉決定主動出擊,他先炒掉了副導演和一些工作人員,接著重拍了很多場景,這讓高層怒不可遏。

《教父》剛開拍不久,有個剪輯師叫阿蘭姆,他對科波拉的工作方式極為不滿,向製片方打小報告。經過一番鬥爭,製片方宣佈開除阿蘭姆,然後科波拉新招了兩個剪輯師。

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為什麼會選阿爾·帕西諾演邁克?

當時,除了科波拉以外沒幾個人支援由阿爾·帕西諾來演,因為帕西諾之前只演過一部叫《毒海鴛鴦》的電影,對於製片方來說資歷不夠。但是,當科波拉構思邁克在西西里島鄉村漫遊的場景時,他的腦海裡只有帕西諾的臉。喬治·盧卡斯的妻子編輯試鏡報告時對科波拉說:“帕西諾用他的眼神讓我全身赤裸。”科波拉最終搞定了製片方,讓阿爾·帕西諾來演邁克。

阿爾·帕西諾

刺殺索洛佐和麥克拉斯基後,阿爾·帕西諾從飯店衝出來,跳上了一輛車,由於沒有掌握好時機,扭傷了腳踝,拄了兩個星期柺杖

關於馬龍·白蘭度

馬龍·白蘭度除了5萬片酬外,還有5%的利潤分紅(大約價值110萬美元)。在影片上映前,白蘭度將分紅折價10萬美元賣回給派拉蒙,因為當時他急需錢解決自己欠下的風流債,也就是說出演本片他只拿到15萬美元,要知道早在1962年演《叛艦諜血記》時,白蘭度片酬就已高達125萬美元。因為對派拉蒙的吝嗇不滿,白蘭度後來拒絕在《教父2》中現身,哪怕僅僅工作一天。

馬龍·白蘭度早年出演的很多影片都成了經典,比如《碼頭風雲》、《慾望號街車》。但是成名後他經常和導演、幕後工作人員發生爭執,還經常遲到,製片方的頭頭斯坦利·傑夫曾說:“只要我還是製片方的領導,馬龍·白蘭度就不會出現在電影裡。”

經過一番折騰,傑夫還是同意由白蘭度來飾演教父,但要約法三章:第一,白蘭度的薪水要比平常的低;第二,不可以遲到,否則扣錢;第三,一定要參加試鏡。

得知馬龍·白蘭度從來不去試鏡的,科波拉就帶著手提攝影機到了他家裡,根據一個同行的工作人員描述:當時,白蘭度穿著一件日本和服,紮了個馬尾鬏。他慢悠悠地投入唐·科里昂的角色之中,往頭上抹鞋油,往兩頰塞紙巾,看起來像一隻牛頭犬,抽著雪茄,說話含混不清。

當科波拉和製作人阿爾貝特·魯迪給高層看這一段的時候,他們甚至沒認出這就是馬龍·白蘭度。之前發誓絕不同意的斯坦利·傑夫看過後,終於答應由白蘭度來演教父。那一期的Variety雜誌的頭條是:沒有人勝任教父這個角色,只有一個名叫白蘭度的人。

馬龍·白蘭度真正拍攝的時候,據說塞的是兩枚橄欖。

在白蘭度傳奇生涯的早期,他就習慣用提詞卡,覺得這樣會增加表演的自發性。在《教父》的一張現場工作照中,提詞卡貼在一盞燈後的牆上,在另一張照片中,飾演湯姆·海根的演員把提詞卡放在胸前。有人說白蘭度用提詞卡是因為偷懶,或者記不住臺詞。在《教父》片場,白蘭度被問到為何需要提詞卡時回答說:“因為那樣我就可以讀下來了。”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討論這件事了。

《教父》是個很嚴肅的故事,可是拍攝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趣事。剛開始,大家都對馬龍·白蘭度充滿敬畏,慢慢就鬆弛了。扮演桑尼和湯姆·海根的兩位演員為了表達對這位傳奇演員的敬意,竟然在白蘭度面前脫下褲子。誰也沒有想到,白蘭度更厲害,當他們拍攝全家福的場景時,他竟然當著劇組500多人的面,脫褲子露屁股。事後,兩人送給白蘭度一個腰帶,上面寫著“露臀之王”。

當電影裡兩個看護,抬著受重傷的教父上樓梯的時候,白蘭度故意在擔架上用力撐了一下,於是兩個演員抬得更吃力,幾乎打了個踉蹌。這兩個人本是劇組的工作人員,自告奮勇來出演,沒想到被白蘭度耍了。

馬龍·白蘭度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但是他拒絕領獎,而是派一名印第安小姑娘上臺領獎,以抗議好萊塢電影對印度安土著的醜化。這是歷史的重演,《巴頓將軍》的主演喬治·C·斯科特是第一個拒絕接受奧斯卡獎的演員,而這部電影的編劇正是科波拉。

關於攝影

攝影師戈登·威利斯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人,1997年的時候他聊《教父》時說:“這是一部舞臺戲劇性電影,意思是說沒有運用當時的先進拍攝技術,像直升飛機航拍或是變焦鏡頭。”但是科波拉幾次勸說戈登偏離他的拍攝哲學,包括開場的慢速後拉,以及當科里昂被槍擊後的上帝視角。對於這些,戈登一直有些不滿,有一次終於忍不住喊道:“到底誰代表攝影的最高意見”。科波拉回應道:“我的意見就是上帝的意見,就是奧遜·威爾斯的意見。”

教父被刺後的上帝視角

關於凱

黛安·基頓對於凱的假髮回憶道:“這是化妝師迪克·史密斯的主意,他要我戴上10磅重的金色假髮,它就像磚一樣。”假髮有點惹惱了黛安,可是她喜歡和阿爾·帕西諾一起工作,她說:“對於我來說,教父三部曲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阿爾。”

凱是盎格魯撒克遜白人,對於科里昂家族來說是個外人。黛安在她的回憶錄裡寫到:要是用一句話概括凱這個人物,那就是一個女人站在走廊裡等著見他的丈夫。

黛安·基頓說她戴的假髮像一塊磚

黑幫對本片的評價

《教父》上映後,真正的黑幫對電影反應強烈,許多幫會分子認為這是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前甘比諾家族的二當家薩爾瓦託·格拉瓦諾說:“當我離開電影院時都傻了,腳底下跟踩了雲似的。電影也許是虛構的,但對我來說那就是我們的生活,我的很多朋友都感同身受。”

帕特里卡家族的成員說,以前大夥經常使用粗言穢語,但看完電影后,他們也開始學習教父那種富有哲理的講話方式。

約瑟夫·博南諾,博南諾家族老闆

博南諾家族老闆約瑟夫·博南諾在他的自傳《一個男人的榮譽》中寫道:“有組織犯罪和幫派團夥不是這個虛構故事的主題,真正的主題是忠誠、信任、服從、親情、友誼——維繫家族自豪感和個人榮譽的紐帶,這就是《教父》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