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0.05%的那些沉醉與迷狂,似真亦幻

簡介醉酒帶來的是荒誕的快感,是劇情的噱頭,卻更是一場存在主義哲學的例證《酒精計劃》劇照,酒鬼的形象實在不怎麼樣“恐怖”電影《閃靈》劇照,男主總是故作猙獰樣,以為這就可以嚇到別人了《杯酒人生》講述了一個曾經是作家的破落中年男人,一個離婚兩年的傷心

教人沉醉與叫人沉醉有何不同

「本文來源:正義網」

0.05%的那些沉醉與迷狂,似真亦幻

《酒精計劃》電影海報。醉酒帶來的是荒誕的快感,是劇情的噱頭,卻更是一場存在主義哲學的例證

0.05%的那些沉醉與迷狂,似真亦幻

《酒精計劃》劇照,酒鬼的形象實在不怎麼樣

0.05%的那些沉醉與迷狂,似真亦幻

“恐怖”電影《閃靈》劇照,男主總是故作猙獰樣,以為這就可以嚇到別人了

0.05%的那些沉醉與迷狂,似真亦幻

0.05%的那些沉醉與迷狂,似真亦幻

《杯酒人生》講述了一個曾經是作家的破落中年男人,一個離婚兩年的傷心漢,兩人整日用酒驅除心中的鬱悶

透過飲酒的方式來面對糟糕的現實,甚至算不上一種對現實生活的反抗,馬丁他們在迷醉的狀態下什麼都沒有獲得,因為飲酒充其量不過是一種逃避和自我麻痺的行為。酒精確實能帶來一些放鬆與快樂,但這種快樂的有效期太短而副作用又太過強烈,酒精只是幫助我們蒙上了雙眼。

說到“中年心態”,最先想到的是湛容的《人到中年》。但是同作品中表現出來的積極向上完全不同,現實生活中的人到中年,開啟的往往是一部部相似的恐怖片。就如同“中”這個狀態所展現的那樣,“中”就是“懸置”——一方面完全地脫離了地面,失去了紮根其中的堅實土壤,另一方面自身的高度又不足以接觸到潔白純淨的雲端。

中年這個階段除了面對身體機能斷崖式的下落,還要面對自己年輕時的願望與理想一點點變空,情緒也漸漸被疲憊、憂鬱所佔領,充滿了憤怒卻連憤怒的物件也找尋不到。面對疲憊與失落,中年人沒有辦法去逃避,因為他的背後還有一個家庭。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屈從於“命定”,唯唯諾諾,“勤勤懇懇”。就像庫布里克的電影《閃靈》中那句話一樣“只工作不玩耍,天才傑克也變傻”。

1。

我們總以為這種中年困境的產生,來自於現實生活與理想狀態的巨大差距,但仔細想想,現實同理想的巨大差距在人生的哪個階段不曾存在?哪怕是童年或者青春期的少年,也會時刻面對著這種不可跨越的鴻溝。但同中年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青年人即使面對這樣的差距也總能在片刻的消沉後,重新賦予自己激情與能量,但對於中年人而言,這種讓自己重新拼搏的激情與勇氣已經是一種昨日的回憶。

打敗他們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他們自己對生活的恐懼和勇氣的喪失。當我們自身無法為自己提供這種勇氣與激情,那就只能從外界來獲取:酒精,如同一種助燃劑,充當起這種媒介。

《酒精計劃》一開始就告訴了我們一條沒什麼道理的科學發現:人自出生以來體內就含有0。05%的酒精,在血液中保持適當的酒精含量可以使人從情商到智商都有顯著提高。在這條“偽科學”的支撐下,《酒精計劃》中的四位中學老師開始了他們的實驗:在工作時間悄悄喝酒,看看酒精能否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變。

的確,少量的酒精為我們帶來的興奮,在某些時候確實可以激發我們平日裡所不具備的創造性。酒精帶來的迷醉延緩了我們的感官,同時也延遲了我們對於恐懼的感受,飲酒使得我們眼前的形象漸漸變得模糊,形象減弱最終趨於一種原始的狀態,也帶給我們一種原始的快感。這種原始狀態就像是人類幼年時候那樣,我們無需在乎現實社會一層一層的禁錮,放肆地向世界展示最初的,同樣也是最完整、最自由的自我。在這個迷醉的過程中被放大的不僅僅有我們的情緒——我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大哭大笑,也有我們心中被塵世掩埋的創造力和靈感。

在《酒精計劃》中我們便看到,原本上課無聊乏味,甚至被家長約談的歷史老師馬丁,在酒精的刺激下成功地活躍了死氣沉沉的課堂,成為風趣自信,受到學生喜愛的老師。心理老師的一位學生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心中緊張怯場,因為這個原因他一直處於留級狀態。在心理老師的安排下,他鼓勵自己的學生在進入考場前喝一點酒,來舒緩大腦的緊張情緒。在學生按照老師的建議,小飲幾口酒之後,竟然在面試考場上超常發揮,順利畢業。

這一幕的荒誕無與倫比。

2。

不可否認,“醉”的狀態確實能為我們帶來一些正面的效果,但與其說酒精是雪中送炭,倒不如說酒精起到的是“助燃劑”的作用。酒精幫助我們燃燒的是我們剩下的生命,透支我們生命當中剩餘的精力與熱情。這種依靠酒精帶來的改變當然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處境,不可能從實質上解決問題的存在。“迷醉”使我們陷入迷狂,反而看不清問題的存在。酒精賦予我們的勇氣也是一種有時效的勇氣,一旦這份勇氣消失,我們就需要更多的酒精與更多的刺激來重新獲取新的勇氣。

可以預料的是,當每日對酒精的攝取成為習慣,0。05%的濃度漸漸無法滿足馬丁等人的需要,這四位教師不斷加大對酒精計劃探索的範圍,不斷加大酒精的攝取力度,縱容自己對酒精產生依賴,直到自己連最初的生活與工作都無法進行。馬丁的妻子因為他整日醉酒而離開了他,而他的朋友,那位一同參與了酒精計劃的體育老師,則因為在醉酒的狀態中執意要駕船釣魚,不慎跌入了海里,失去生命。

實際上,中年人焦慮的產生並不是因為我們慾望的東西無法得到,焦慮的產生不是因為慾望的匱乏,相反,我們的焦慮來自於對“匱乏的匱乏”——也就是慾望的缺失。慾望本身意味著一種匱乏,一種缺失,一種永遠不可能獲得的物件,正是因為慾望的不可獲得,我們才不斷地向著慾望前進,才讓自己不斷奔波在追逐慾望的道路上;正是因為慾望的不可獲得,我們才讓自己始終步履不停。慾望看似觸手可及與實際上永不可及的矛盾,為我們提供了生活工作能進行下去的持久動力。但是當這種慾望也逐漸趨向於消弭,當我們開始變得無慾可求之時,我們就將陷入一種極致的無聊當中。

人往往依靠自己的行動,依靠我們對目標的不斷追求才能在宇宙中獲得自己的定位,才能確立自己的存在。而這極致無聊的狀態,恰恰抹去了人一切行動的動力與理由,也抹去了人對自身存在的感知,從而使得我們陷入無盡的焦慮。陷入焦慮的我們,彷彿置身於一片灰色的濃霧,厚重黏稠得令人無法呼吸,彷彿置身於一片茫然無際的白色荒原,寒冷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於內心。這灰色的濃霧就是灰色的虛無,這白色的冰冷荒原就是對意義的冷漠。

酒精不能為我們提供任何實質上的改變,糟糕的生活依舊是那個令人苦悶的模樣,酒精只是讓生活本身變得模糊,只是在遮蔽生活原本的真相。

透過飲酒的方式來面對糟糕的現實甚至算不上一種對現實生活的反抗,馬丁他們在迷醉的狀態下什麼都沒有獲得,因為飲酒充其量不過是一種逃避和自我麻痺的行為。酒精確實能帶來一些放鬆與快樂,但這種快樂的有效期太短而副作用又太過強烈,酒精只是幫助我們蒙上了雙眼,幫助我們遮蔽人到中年產生的無窮無盡的焦慮。

3。

《酒精計劃》最終沒有讓主角在酒精中自暴自棄,也沒有明顯表現出主角的幡然醒悟,落入控訴飲酒傷身的俗套。在參加了自己的好友,那位體育老師的葬禮之後,馬丁來到海邊,遇到了一群慶祝自己畢業的高中生。這群剛剛跨入成年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光明正大地飲酒,馬丁加入了他們。在陽光的作用下,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們看到馬丁不假思索地開始在人群中舞蹈。這簡直就是酒神的舞蹈,是狄俄倪索斯的狂歡,是痛苦與狂喜,是清醒與瘋癲的交織。這段舞蹈爆發看起來沒有任何意義,而無意義正是我們刺破無盡的焦慮之霧的唯一利刃。

在焦慮的濃霧中我們找不到自己的欲求,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與意義,困守這無方向的恐懼我們只能止步不前,索性閉上雙眼橫衝直撞倒是能為自己開闢一條路。人的一生總是要向後去追溯,但是卻要向前去活。

這或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醉”。迷狂不再是逃離現實的途徑,而是用來驅散虛無之濃霧的火把。或許在現實當中我們難以尋找到自己行為的意義,那麼索性憑藉著這麼一股醉意,不再去尋找什麼所謂的意義。現實不會留給我們想清楚一切再去行動的時間,而“醉”帶來的衝動則使我們能夠不顧一切地直接投入行動當中,能夠使我們用無目的、無意識的行為,去對抗迷惘的我們不能解讀出意義的世界。

實際上,自我存在的價值,或者說自我的存在本身並不是建立在為這種存在尋找某種意義的基礎之上,賦予存在以價值或意義的做法完全是一種庸人自擾、作繭自縛。應當說,存在不需要意義,如果一定要為存在指出一個意義,那麼為了彰視訊記憶體在的種種行動,那些不假思索而又義無反顧的行動就是那個所謂的“存在的意義”。

從這個層面來看,我們每個人的血液當中的確需要那麼0。05%的酒精,但是這酒精不是酒提供的酒精,不是乙醇,而是0。05%的沉醉與迷狂。0。05%的不假思索,為我們帶來100%的行動。在《酒精計劃》的最後一個鏡頭當中,馬丁在自己那一段迷狂的舞蹈末尾,猛地跳上碼頭上的欄杆,用力向大海中一躍。這時候的馬丁,“有一部分想飛,有一部分想淹死”。

這一跳躍,恰恰就像科爾凱郭爾所寫到的“絕望一躍”,面對看似令人絕望的深淵,如果我們想到的僅僅是逃避這個深淵,那我們轉瞬間就會發現自己早已經身處深淵當中。也許,只有向著深淵、向著絕望,勇敢地一躍,我們才能在這無意識的、醉酒般的行為中為自己開闢絕對的自由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