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下海游水小心裂流暗湧

簡介據有經驗的救生員介紹,浴場救生隊伍會根據自身的經驗,觀察海面狀況,判斷是否有裂流以及裂流的位置和強度等,並以此隨時調整開放遊客游泳戲水的區域,併合理安排救生員進行管理,保障遊客安全

什麼流暗湧

下海游水小心裂流暗湧

廣東省啟動裂流風險排查 泳客切莫到非泳區下海

下海游水小心裂流暗湧

大海表面平靜,實則暗藏洶湧,若泳客在非泳區下海,可能會遭遇裂流危及生命。昨日,記者從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獲悉,我國剛剛展開首次離岸流(裂流)風險現場排查工作。調查發現,目前海水浴場救生隊伍主要靠經驗判斷是否有裂流,若泳客不聽勸阻在非泳區游泳,就是把自己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幸 通訊員洪曉、羅茜

什麼是裂流?

裂流(又稱離岸流)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的海岸邊一股射束式的狹窄而強勁的水流;是在海浪輻射應力和壓力差的共同作用下,海浪破碎後堆積至岸邊的壅高水體穿過碎波帶,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迴流入海的水流。一般來說,裂流離岸範圍在1~3倍破碎頻寬度,沿岸寬度10~500米,深度1~10米。裂流持續的時間由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並可能沿著海岸線移動。裂流的發生與地形、潮汐、波浪等因素密切相關,擁有橫向沙壩、溝槽等不規則地形的砂質海灘是裂流發生頻率較高的區域。裂流發生時,流速最高可達3~4米每秒,強勁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在此區域活動的遊客拖到深水區,是造成溺水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國居民海泳溺水

90%因為遇上裂流

近年來,我國居民海泳遭遇裂流的事故不時見諸報端。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管委釋出的資料顯示,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裂流而導致的。在美國,每年有大約150人因為裂流溺水喪命;在佛羅里達州,裂流導致死亡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暴風雨、颶風和龍捲風致命人數之和。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就給記者介紹了近兩年發生在身邊的案例。2017年7月8日下午,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非泳區連發兩起遊客溺水事故,8人不幸溺水,其中3人經搶救生還,4人經搶救無效死亡,1人失蹤。受害者極可能遇上裂流了。據瞭解,當天海陵島天氣不穩定,海面風浪較大,受溺遊客結群到非泳區玩水,被海浪捲走,導致意外事故發生。據悉,裂流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可出現在多種型別的海灘上。

啟動:

國內首次開展裂流現場調查工作

7月9日開始,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組成聯合調查組,赴廣東省粵西重點濱海旅遊區開展裂流風險現場排查。

據介紹,此次調研是國內首次開展的相對較系統的裂流現場調查工作,為進一步完善裂流風險排查技術規程,為後續全國性的裂流風險排查工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座談調研中,調研小組在當地海洋部門的組織協調下,與當地各海水浴場管理方代表進行交流,諮詢各個浴場的相關資訊與裂流相關的歷史事件,並針對裂流風險排查工作交換了意見。

此次風險排查主要針對位於熱點濱海旅遊區的具有海域使用權證的海水浴場。此類浴場配套較為完善、交通便利,是主要的旅遊目的地,客流量大,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是打造地方旅遊名片、宣傳地方形象的關鍵,也是本排查計劃的重點物件。

調查:

海水浴場救生員

靠經驗判斷裂流

實地調查中,調研小組走訪了經營中的具有海域使用權證的濱海浴場,採訪在浴場工作的救生員,瞭解各個浴場歷史裂流發生的頻率和強度。據有經驗的救生員介紹,浴場救生隊伍會根據自身的經驗,觀察海面狀況,判斷是否有裂流以及裂流的位置和強度等,並以此隨時調整開放遊客游泳戲水的區域,併合理安排救生員進行管理,保障遊客安全。有救生員反映,時常有泳客不聽勸阻在非泳區游泳戲水,因此在海岸上豎立警告標識,提高遊客安全意識很有必要。

遇裂流自救:

向與海岸線平行方向遊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主任周水華介紹,廣東省內主要海洋浴場如大梅沙、小梅沙、巽寮灣,珠江口如南沙等地,因為有海灣,一般不會受裂流威脅。但居民千萬別到海洋非泳區游泳,特別是海岸線直接面對大海的海灘,是比較容易產生裂流的地方。遇上裂流,選擇正確的自救方式,是避免發生溺水的關鍵。因為裂流離岸水流流速比普通游泳者游泳速度大,逆流向岸邊游泳不僅無法脫險,反而會導致體力不支或是抽筋引發溺水事故。游泳者遇到裂流時,正確做法是向與海岸線平行的方向游出裂流區,游到岸邊;或是先隨裂流漂流至深水區,漂離裂流區後再向岸邊遊。所以泳客在海邊游泳戲水,要遵循安全廣播和救生員的指揮,不要到非泳區或沒有開放濱海浴場資格的沙灘游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