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人類對死亡的獨特理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 由 中國科學技術館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2-04-08
簡介然而,在發現這些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墓葬之前,發現的其他人類遺骸大多是散落且風化的骨骼,常常是這裡一塊股骨,那裡一塊顎骨,這些可能是屍體被食肉動物分食後偶然儲存下來的

獨特的解釋是什麼

人類對死亡的獨特理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圖片來源: Van Leeuwen, E。J。C。 et al。 2017

對死亡的認知以及對死者的悼念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區別之一。在智人出現前,其他人類分支就已經發展出了某些喪葬習俗。在西班牙曾發現了一處有43萬年曆史的遺址,起初,這裡獨特的構造讓研究者懷疑這是古人類的墓穴。然而,隨著更多細節被發現,考古學家意識到,事實可能不止如此。

在西班牙北部的一座山洞內,距離洞口約400米處,散佈著大量古人類遺骸。經過考古人員的進一步挖掘和清點,在這處遺址發現了至少28具,破碎成近七千塊碎片的古人類骸骨,與之一同發現的,還有熊的化石、泥巴以及一把約15釐米長的水滴形手斧。

DNA分析顯示,這些人生活在約43萬年前,他們可能是智人的表親——早期的尼安德特人。

這些骸骨出土於西班牙的Sima遺址,這處遺址的形成原因一直是考古學上的懸案。一些研究者認為是食肉動物、泥石流或坍塌事故等自然過程將遺體搬運到了這裡。但另一些人認為,屍體是被人為安置於此的,他們懷疑這一發現是人類喪葬儀式的最早證據。

各個歷史時期發展出了多種多樣的喪葬風俗,生者將死者土葬、火葬、製成木乃伊或用金銀珠寶陪葬,同時透過哭泣、舞蹈、盛宴、禁食以及建立祠堂等方式紀念死者。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考古學家瑪麗·斯蒂納(Mary Stiner)說,這些儀式“實際上就是為了銘記逝者,願他們與生者同在。”

對死者的關懷使智人區別於其他動物。但在演化歷程中,我們的祖先是從何時開始悼念逝者的呢?

喪葬習俗演化的4個步驟

幾十年來,英國杜倫大學的考古學家保羅·佩蒂特(Paul Pettitt)一直致力於研究可能的喪葬遺址。根據在西班牙的這一發現,他提出人類或其他動物的喪葬習俗都是從一些較簡單的行為逐漸演變而來的。

2018年,佩蒂特基於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喪葬習俗的發展具有“4個步驟”。第一步是意識到死亡會導致某些化學變化。數億年前,生物就能感知到“死亡的訊號”,或者說,能夠探測到屍體腐敗時釋放出的化學物質。現在,這種特性使動物(從昆蟲到人類)能夠保護自己免受屍體導致的危害。比如,螞蟻會趕在同伴的屍體腐爛之前,及時將它們吃掉、掩埋或者拖走。

佩蒂特說,第二步是“情緒的引入”。一些具有智慧和社交意識的物種會悼念去世的同伴。比如我們今天能看到,喜鵲等鴉科鳥類會聚集在屍體邊發出警報一樣的叫聲,還有大象會照顧將死的同伴,並且會前往象冢觸碰同伴的遺骸。

我們的近親黑猩猩也會以多種方式表達哀思。靈長類動物學家曾親眼目睹,當一隻野生黑猩猩從樹上摔落,受了致命傷後,它的同伴們紛紛大聲叫喊、拍打地面、撕扯植被或投擲石塊,還有一些擁抱在一起互相安慰。《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雜誌在2017年也報道過一個類似案例:一群黑猩猩安靜地聚在一隻已經死亡的年輕黑猩猩周圍,死者的母親還用草枝清潔了它的牙齒。

2018年的一篇綜述對這些喪葬行為進行了總結,文章提出,隨著經驗的積累和年齡的增長,猿類開始明白死亡是生命的終結,但沒有跡象表明它們理解所有的動物(包括它們自己)終將死亡這件事。“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我們人類卻意識到了這一點,”這篇綜述論文的作者詹姆斯·安德森(James Anderson)說道,他是日本京都大學的靈長類動物學家,“這或許是我們與猿類的眾多認知差異之一。”

佩蒂特也同意這個觀點,他認為正是這種意識導致了喪葬習俗演化的第三步:人屬(人類和與我們演化關係相近的古人類)獨有的埋葬行為。在意識到死亡不可避免後,我們的祖先發展出了各種方式來緩解死亡帶來的情感衝擊,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某些特定的地點舉辦葬禮並安葬死者。而這些行為起初可能只是簡單地表現為將屍體直接放入坑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的文化發展出了各種複雜的喪葬風俗,並加入了宗教信仰中對來世的期盼。從大約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開始,隨著陪葬品的出現,我們的祖先進入了喪葬習俗演化的第四步,也是最高階的階段。舉個例子,在俄羅斯出土的一系列舊石器時代的墓葬裡發現了兩個男孩和一箇中年男子的完整骸骨,以及長矛、小雕像以及一根塗滿了紅色顏料的股骨等陪葬品。這些屍體還配有1。3萬餘枚猛獁象象牙珠。

棄屍還是室邇人遙?

目前我們仍不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人類的喪葬習俗從像動物一樣單純地表達哀思,轉變為獨有的埋葬行為。比如,據斯蒂納介紹,有一些古老的埋葬遺蹟,它們的年代比俄羅斯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的墓穴要更古老,但其成因並不確定。

斯蒂納指的是在亞洲西南部、非洲東北部及歐洲地區的一些巖洞中發現的三十多具骸骨。這些遺址的年齡從4萬年到12萬年不等,而且其中的屍骸只是被簡單放置於狩獵-採集者短期居住地下方的淺坑中,周圍沒有發現任何陪葬品。

古人類為何採用這種埋葬方式我們還不得而知。或許是為了保證房間的衛生,讓屍體在人的視覺和嗅覺範圍之外慢慢腐爛。

在2017年發表於《生物學理論》(Biological Theory)的一篇文章中,斯蒂納提出,屍體被埋葬於常用來充當露營地的巖洞中,這意味著生者想要保持與死者的聯絡。這些“顯然是他們會定期返回的地點,”她說,在家居空間中挖掘墓穴是“人們試圖彌合今生與來世的嘗試。”

同樣重要的是,雖然大部分遺蹟中的屍骨都屬於尼安德特人,但一些墓穴遺蹟中也發現了智人的遺骸。(沒有遺址同時出土了兩種人類的遺骸。)這表明兩個人類分支對於死者和死亡的關注可能是各自獨立演化的。或者是在更早之前,在他們共同的祖先中就已演化形成了。

然而,在發現這些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墓葬之前,發現的其他人類遺骸大多是散落且風化的骨骼,常常是這裡一塊股骨,那裡一塊顎骨,這些可能是屍體被食肉動物分食後偶然儲存下來的。

不過,也有兩個引人注目的例外——前文提到的西班牙Sima遺址,以及南非升星洞內的Dinaledi遺址。這兩處遺址出土的骸骨的人種和年代均不相同:在Sima遺址發現的是43萬年前尼安德特人的一支,但在Dinaledi遺址出土的15具骸骨(距今約23~33萬年)屬於納萊迪人,該人種首次發現於2015年。

然而,時間及人種差異如此巨大的兩處遺址卻有著非常相似的特徵:骨骼都散佈在幾乎無法進入的地下洞穴中,其深度約30米。兩處遺址的唯一入口都是一個約12米深的垂直滑槽,要從地面到達該滑槽的起始處,還必須在崎嶇不平的暗黑通道中前進數百米。

儘管許多人類分支會居住在洞穴內,但他們一般都呆在有自然光射入的洞穴口附近。人類學家邁拉·萊爾德(Myra Laird)在描述Dinaledi遺址的環境時表示:“在距離洞穴出口如此遠的地方,能找到如此豐富的人類化石,確實非常奇怪。”

遺址懸案

Sima和Dinaledi遺址的發掘工作分別由獨立的團隊負責,但對於遺址的成因,他們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活著的人類把屍體運到了這裡。雖然一些研究者認為這些洞穴在當時並不是很難進入,但地質學家在分析了現場情況後排除了這種可能性。同時,他們還否定了例如湧水、山體滑坡、食肉動物體內攜帶等自然原因或活人偶然被困在洞穴等猜想。

在2015-2016年公佈的Sima遺址骸骨的法醫鑑定結果中,透過CT掃描,法醫辨認出8人生前曾受到攻擊、出現致命的顱骨骨折。其中一具屍骸的頭骨明顯被同一鈍物擊中了兩次,這表明致命打擊發生在正面衝突中。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的人類學家查爾斯·埃格蘭(Charles Egeland,他並未參與兩處遺址的發掘工作)說,Sima遺址和Dinaledi遺址的研究團隊都“公開了許多這是人為埋葬遺蹟的證據。”但是,他和同事特拉維斯·皮克林(Travis Pickering)整理資料時發現,這些骨頭並不能拼成完整的屍體。“看來他們的屍體並不完整,”埃格蘭說。

於是埃格蘭和皮克林啟動了他們自己的研究。根據在其他遺址中觀察到的模式,他們確定了骸骨的哪些部分最有可能在例如特意埋葬或被食肉動物捕食等不同情況下得以儲存。兩位研究人員發現,動物捕食的殘骸和其他自然堆積的遺體所形成的遺蹟中常常缺少踝骨和腕骨等骨骼。

而上文提到的兩處遺址中骸骨的儲存情況與這種自然堆積的模式最接近。這項研究發表於2018年,埃格蘭解釋道,這項研究仍然無法排除人為埋葬的可能性,“但這確實提醒我也有其他可能的解釋存在。”

Sima遺址的考古人員認為,只憑缺少特定的骨頭就否定人為成因還為時過早。自1980年代以來,這裡的挖掘工作一直在進行,並且研究人員現在仍能發現新的人類遺骸。隨著進一步的挖掘,我們或許還能找到更多關於Sima和Dinaledi遺址的線索。但就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我們或許不太可能找到喪葬習俗的證據。

在發表於《生物學理論》的一篇論文中,斯蒂納比較了歐亞大陸上晚期的尼安德特人及智人在住所下方建造的墳墓與黑暗而荒涼的Sima遺址和Dinaledi遺址進行了比較。他指出,在Sima遺址中發現的包括頭骨骨折在內的一系列證據表明,死者可能是被是被兇手殺害,或因其他事故死亡後棄屍而被棄屍在那裡的。

“這些遺蹟裡只有軀殼,”斯蒂納說,“沒有生者對逝者的愛。”

撰文:布里奇特·亞歷克斯(Bridget Alex)

翻譯:羅廣楨

審校:張二七 吳非

文章來源:discovermagaz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