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馬上評|花上萬只一句臺詞,“星夢”是孩子的還是家長的?

簡介去年2月,澎湃新聞刊發了一篇《成人世界叢林法則下的“童星製造”:顏值、包裝和金錢》文章,披露了目前童星製造鏈條上的眾生相:擁有熟練培訓、包裝、上綜藝、找劇組等完整“套路”的童星公司,為學齡前孩子安排藝術課、選秀、比賽、上節目的家長,以及要學

星夢的含義是什麼

湖南湘潭的一位家長,為9歲的孩子何翔報名了一部兒童網路電影的演員選拔,付了12800元,參演“一號角色”。但拍攝後,他發現孩子僅有三個鏡頭外加一句臺詞,同級別演員多達59人,“一號角色”前還有7名“主演”。家長自認遭到了欺詐,將影視公司告上法庭。(瀟湘晨報,9月26日)

1萬多元的花費,對應“3個鏡頭加1句臺詞”,頗有種黑色幽默的感覺。而“一號角色”和“主演”不是一回事,也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範圍。

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並不難釐定。一方面,影視公司有意混淆“一號角色”與“主演”的概念,涉嫌欺詐;另一方面,原告明知擔任的角色並非“主演”,仍然願意以類似“配角”或群眾演員的角色參與了拍攝,也應該承擔一定的責任。所以,法院一審判決影業公司退還何翔費用6800元並承擔訴訟費用,同時駁回了原告何翔的其他訴訟請求,可謂恰當。

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因。願意花費上萬讓孩子演電影,折射了當下不少家長和孩子的“童星夢”。

孩子熱愛表演、想成為電影明星,當然沒什麼不妥。家長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盡力培養,也是應有之義。但問題是,明星雖然光彩照人,但能成為明星的畢竟屈指可數。除了天賦,還需要機遇等諸多因素。即便在日本、韓國之類演藝產業發達的社會,演藝人口占社會總人口的比重也非常有限。如果罔顧現實,不顧一切地夢想成“星”,這樣的偏執不僅害了孩子,也容易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眾多父母和孩子的“明星夢”,成了一些人藉機生財的致富之道,形形色色的“童星製造”令人眼花繚亂。以“童星、培訓、騙局”等關鍵詞搜尋,相關新聞也是不少。7月,中國之聲的報道,某公司號稱“三年內公司負責包裝培訓,送孩子到美國參加國際頂級大賽”,費用是三年近24萬元,拿獎也要花錢買。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根本查不到該公司資訊,邀請現場頒獎的人員也為冒充。

去年2月,澎湃新聞刊發了一篇《成人世界叢林法則下的“童星製造”:顏值、包裝和金錢》文章,披露了目前童星製造鏈條上的眾生相:擁有熟練培訓、包裝、上綜藝、找劇組等完整“套路”的童星公司,為學齡前孩子安排藝術課、選秀、比賽、上節目的家長,以及要學習聲樂、鋼琴、走秀、主持、從早晨八點到晚上十點一直在練舞蹈的孩子們。

傾注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資金,如果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明星夢”破碎之後的孩子和家長們,又該如何面對現實呢?參演的網路電影播出後,9歲的何翔將自己關在房間裡哭了一整天,這也許還算不上代價沉重。如果能從中汲取教訓,擺正心態,明白“星路”坎坷,或許不失為一樁好事。

受騙上當也好,合力打造童星也罷,表面上是家長不遺餘力地幫助孩子完成夢想,其實很多時候往往是家長的一廂情願或急功近利。從某種意義上講,這與為讓孩子上名校而參加瘋狂培訓的道理是一致的。只是,明星非捷徑,參與需謹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