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被畢業的“元兇”在哪裡?

簡介對一些樂觀的人來說,沒有被裁員的職業生涯是不完整的,不值得念念不忘,更不值得被流量消費

重置成本是歷史成本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一勺言 (ID:yishaoyan2014)

,作者:傑總,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講兩個真實的場景。

前陣子,跟一個地產行業資深HR聊天,談到各行各業的畢業事件,對方始終是一個迴避與閃躲的態度。

聊到最後,他說了一個很慶幸的話:職業生涯裡遇到的這些大裁員,都是在他去之前或者離開之後才開始的,自己的聲譽沒有被汙染。

在人心與輿情的口舌之上,HR經常被認為是裁員的元兇。這導致HR、VPHR本身對此高度忌諱,他們也不希望這個東西去玷汙自己的職業生涯。

我很理解這種感受。

但是,拋開情緒的影響,我確實也知道,HR也是公司工具人而已,他們的確不能被喚作元兇。

另一個場景是,一個月前,有一個地產人找我們爆料,說自己的工作合約到期了,公司給出的選擇是要麼降薪簽約,要麼離職走人。

最終,因為他不願意接受降薪,公司沒有與他續簽合同。

他認為這是變相裁員,對此很有情緒,希望報道云云。

一勺言的後臺,這樣的資訊一直不少。

印象中,每個當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能的“假想敵”或“元兇”,來為畢業事件做一個結案陳詞。

這促使我去思考一個問題:“元兇究竟在哪裡?”

今天有不畢業的公司麼?沒有。

所以,這個話題沒有綁架,不針對特定公司、特定行業,因為全都是。

但是,僱主品牌,今天日益是個笑話,至少在“畢業生”看來。

品牌崩塌還不是最重要的。

就怕,大家會繼續深究,企業文化也是個笑話。

按理說,泥沙俱下時刻,方顯英雄本色。此時此刻此地,才是僱主品牌與企業文化展示萬丈光芒的最佳時間。

結果,變成了一地雞毛。

這當然是大家共同的悲哀。

可是,如果你非去找一個元兇出來,你會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合理理由。

最後就變成,這個“尋找元兇”的遊戲,可能無解。

第一關,公司老闆是元兇麼?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有爭議。

表面上看,老闆提供預算,做出決策,承擔後果,似乎很公平的樣子。

畢竟,哪家公司的僱主品牌與企業文化裡,也不會明確寫著,不拋棄,不放棄。

但是,多數時刻,裁員本身折射了一個很乾脆的業務訊號:這個業務暫時失敗了。

問題是,一個新業務、一個新點子的背後,卻是一群人的職業生涯。

老闆頭腦一發熱,手勢一揮,一群人就衝上了前線。動員剛剛結束,人員就位不久,賽道裁撤了。

此處最傷情。以房地產行業內卷的速度,有時一個賽道切換過去一年多,就再也回不來了,職業生涯都面臨改寫。

一些朋友說,不幸中招的應屆生、管培生命運最悲催,但在我看來,工作數年的職員受傷尤甚,因為重置成本更大。沒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

然而,畢業吐槽中,老闆固然無法脫責,但是他真是元兇麼?

一般來說,地產老闆固然通常都很任性,殺伐決斷,好大喜功,但是,像裁員這樣容易丟面子的事情,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不到萬不得已,老闆做不出來。

那麼,這世間有沒有一些就是愛好裁員、熱衷於在高薪延聘與暴力裁員之間頻繁切換生活方式,建立權力感的老闆呢?

怕是也有。

但被這樣的公司裁員,應該是福報才對,值得高興,吐槽似乎沒有啥必要。

所以,綜合而言,老闆們動力不足,元兇含量不是很高。

第二關:管理層裡有元兇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這句出處不明的萬能金句,以高深莫測的姿態,曾幫助無數的人解釋了人生中太多沒有標準答案的思考題,投射寬慰與釋然,幫你我度過諸多迷茫時刻。

但是,它往往也提示了苦難的來源。

一間公司,一個組織,三人成虎,眾口鑠金,公司畢業中的諸多痛苦,由人而起,因人而變。

那麼,管理層裡藏著殺死畢業生的元兇麼?

這就要看你畢業證書上的理由。

第一,有一些人就是反對畢業本身,尤其是在人生剛剛加了各種槓桿的時刻。

第二,更多的人表面上在抱怨畢業,實際上是在抱怨裁員過程中的不公平。我很優秀,可為啥畢業的是我,留下的卻是那個XX的他。

第三,還有一些人,因為畢業未獲合格賠償與體面退場的機會,所以要到處表達自己的情緒。

對很多人來說,不公平的裁員,可能比裁員本身,更傷感情;對更多的人來說,裁員賠償不到位,不兌現,更容易引發情緒反擊。

你看,有時裁員是個面子問題,有時是金錢問題,有時是個價值觀與認知問題。

我無法窮舉所有問題型別,這些型別雖然不同,但是,總體可以用這句話概括:

“你是在抱怨結果,還是在抱怨過程?”

不同的思維方式照射出一個不同的兇手。

但是,不管你如何照射,你想找在管理層裡找一個真正的元兇,站出來為一切承擔責任,也有點徒勞。

金錢賠償可以走法律程式起訴來解決。面子與價值觀問題呢?找到一個假想的元兇又如何?

非要執著於找到一個特定的物件來當元兇,核心是對自己的遭遇無法釋然,必須要讓自己浸潤在“復仇”的感覺裡。

問題是,瞬間復仇的快感能讓我們變得更強大麼?

好像也是個大問號。

第三關,元兇究竟在哪裡?

如果非要玩一個尋找元兇的遊戲,我更寧願我們在更宏大的敘事裡去尋找。

這樣一來, 很多東西才是有解的。

這樣一來,很多事情不但有解,而且不會對我們構成額外傷害。

大環境是元兇麼?

一個行業有自己的發展週期,就地產而言,過去十多年的高歌猛進,讓人產生了心理慣性,以為會長期如此。

可是,誰都知道,地產任性產生了太多的外部性,實體經濟代價,造富心理汙染,海量資金飢渴,金融系統風險等等。

每一個代價,都不是你我可以視而不見的。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非要歸因於大勢,那麼,大勢也會有成噸的委屈無處訴說。

怎麼辦?

我的一個小小建議是,在思維意識裡,放過自己。

被畢業,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是我們的問題。就算是,我寧願希望你能重啟認知,直接告訴自己:

“我們只是替代別人來咀嚼消化這個特定時代週期裡的副產品。”

最後,我前段時間在朋友圈談自己的經歷,希望對你們有用。

發這裡看看:

對裁員這件事,唯一一次恐懼是第一份工作時,持續了有一兩年時間,後來便永久性沒有了。回想當年的個人感受,覺得丟面子比再找工作、收入、前途本身的權重要更多一些。職業生涯迄今,我沒有被裁員過,但確實可以共情那種感受的複雜。

今天,全行業遇到就業大難題,很多前一秒鐘還在挖苦資本家,下一秒鐘卻可能失去工作機會的人,一些言論汙染了整個就業市場,這不能代表全部。

我認為,更主流的心態是委屈,覺得為什麼是自己。然後,可能是憤恨,抱怨。

可是,在高達18%的24歲以下調查失業率面前,這些委屈與憤恨其實都是有解的。不是你們不努力,不是你們沒有才華,歷史車輪走到這一步,產業信心蕭條至此,充分就業變成了奢侈品而已。

一個朋友與我聊裁員的事,我覺得可以非常理性地看待這件事。一個商業組織在泥沙俱下的大錯殺時刻,確實必須先保護好自己,才能為他者提供從產品,服務到工作的機會與價值,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大家都覺得一個商業組織或者上市公司力量很強大,可是,就算阿里,美團,騰訊,貝殼這樣的集齊了科技,平臺,產業網際網路概念的巨型公司,依然在時代大勢與市場週期面前,瑟瑟發抖,沒有太大的談判能力。

所以,裁員最佳化,這件事當然首先是個人人身的獨特感受,但是,我也不建議放大這種感受,把它歸因於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物件,是最最簡單的,情緒也太廉價。

我倒覺得,如果一個人只從個體角度去發洩這種感受是沒有幫助的,應該還要認知到它背後更強大的時代洪流的驅動。

只有這樣,你對這個職業衝擊的理解才是完整的,也更有助於對沖掉自己的沮喪,因為它並未否認掉你的價值,被畢業,被裁員,首先不是我們自己的錯,不值得否認自己。

從個體經驗看,花費精力在吐槽前東家這件事上,也沒有價效比,當一個月後,兩個月後,三個月後,坐在一個新的辦公桌後,一切都會煙消雲散。

對一些樂觀的人來說,沒有被裁員的職業生涯是不完整的,不值得念念不忘,更不值得被流量消費。

你說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一勺言 (ID:yishaoyan2014)

,作者:傑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