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事業還是家庭?上進還是佛系?人生面臨兩難時,最好的選擇是這個

簡介既然要取捨,肯定沒那麼容易,什麼都想要的人,就算做出選擇了,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刻,抱怨當初的自己

兩難抉擇怎麼辦

「來源: |職場韜略 ID:super-vanilla」

事業還是家庭?上進還是佛系?人生面臨兩難時,最好的選擇是這個

經常有小夥伴面臨艱難的抉擇,諸如:

我是鄉鎮公務員,現在被借用到縣城機關,暫時調不進來,回去有機會提拔,是繼續借調還是回鄉鎮?

我與愛人兩地分居,如果我回去團聚,就要放棄現在的工作,降維找新單位,在事業上,將來不一定比現在好,但如果不回去,又不知道猴年馬月可以團聚,留下還是回去?

我希望能更進一步,但如果要進入領導視線,就要做一些不願意做的事情,要努力還是躺平?

等等這些問題的核心都歸為:A和B旗鼓相當,各有利弊,無論選擇哪一個都有遺憾,好難啊!

成年人的選擇題都是理智的,這些小夥伴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優與劣,只是天平沒辦法傾向於哪一個,需要我這個外人加下碼,讓其中一個看起來有優勢,好讓自己能有個決斷。

但無論什麼時候,選擇題都得自己做,同樣的問題,不同的人就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我一個外人實在不好給出答案。

我也曾面臨過無數的選擇,有的選擇直接影響生活的質量、事業的發展,從我的經驗看,怎麼做選擇,跟個人性格強相關,有的人偏冒險,就願意去嘗試更有挑戰的選項,有的人偏保守,自然就會從最有把握的選項出發,而我是偏保守的,我只做自己當下能把握得住的選擇。這個過程,有四個著重點:

第一,要有清醒的認知。

面對選擇題,我始終把握的一個認知是:

沒有十全十美,只有當下的權宜,適合當下自己的選擇就是最好的。

既然要取捨,肯定沒那麼容易,什麼都想要的人,就算做出選擇了,也會在未來的某一刻,抱怨當初的自己。選擇了A,會責怪自己為什麼不選擇B,選擇了B,會生氣自己為什麼不選擇A。這樣的人,慾望太深,他不會看到情況已發生變化,已不能用現在的條件來評判以前的選擇,他只是抱怨當初選擇的那條路不能滿足想像中的美滿人生。

人生不會只有一道選擇題,如果沒有清醒的認知,每一次選擇都在後悔、抱怨,那大概也過不好這一生。

第二,問問自己最想要什麼。

什麼才算適合當下的自己?這個得追問內心。

有的人想要安穩,有的人想要進步;

有的人想要有所作為,有的人只想躺平;

有的人更在乎事業,有的人只想有更多精力照顧家庭。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只有追問內心,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才能做出取捨。

我當年放棄市直機關公務員,選擇成為區直事業編,很多人不理解,那是因為那些人想要的和我不一樣,無所謂對錯。於我來說,事業哪及得上家庭?我沒有那麼大的事業心,有穩定的編制、跟原來差距不大到離譜就行,能解決兩地分居的選擇就是好選擇。在這個選擇上,我沒有糾結過,因為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內心需要什麼,為了這個目標,我可以做出適當的讓步。

第三,當下哪個選擇才能達成自己最想要的。

難以取捨的兩個選擇,肯定是A的優勢恰好是B的劣勢,B的優勢恰好是A的劣勢,二者在這個維度滿足了部分期待,又在那個維度削弱了部分期待。

怎麼辦?如果找好了自己最想要的,對兩個選擇充分分析利弊後,自然就能發現哪一個選擇更能幫助達成目標。

利弊分析是非常好的一個方法,儘可能地列出各種條件以及條件產生的結果,總有某個選擇的某個點能夠讓你下定決心。

第四,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堅守地走下去,不後悔不抱怨,還要對將來有信心。

有了方向和目標,該做什麼怎麼做就有了答案,關鍵在執行。

做事相對還是容易的,最難的是人心,我們有時候也把握不了自己的內心。客觀環境在變,人也在變,複雜的人性總會讓人陷入壞情緒之中,比如當初的那個選擇,原來說好不後悔的,而今天就有可能要失落、要抱怨。

譬如當年的我,在選擇放棄市直機關公務員時,是非常堅決的,但真的成了區直事業編,那個落差還是讓我時不時地冒出“如果當初沒有那樣選擇,我現在會怎麼樣”的複雜心情出來,特別是在深知受身份限制,即便工作兢兢業業卻有可能沒有任何結果的時候,那時候就會對有失落。這種狀態持續了近一年,這個結果是我不想看到的,也是當初做選擇時打算避免的,但終究我低估了人性。

後來走出來,還在於“不忘初心”,我重新追問了內心,梳理了現狀,調整了心態。

再後來,客觀環境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領導看見了我的付出,我的努力有了回報,當初做選擇時捨棄的一些東西,譬如晉升提拔,也隨著客觀環境的變化而得到了補償,雖然來遲了,但終究也沒有錯過。

為什麼說適合當下的就是最好的,因為把握住當下才更有餘力談將來,世界是動態的,對未來要有信心,當初捨棄的那部分也有可能在將來重新收穫。

事業還是家庭?上進還是佛系?人生面臨兩難時,最好的選擇是這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