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建設“深莞惠試驗區”要強化產業協同

簡介近日,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建議,深莞惠都市圈要在產業規劃等方面加強協同,透過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促進資源最佳化配置

深惠城市cp是什麼

建設“深莞惠試驗區”要強化產業協同

都市圈時代已經開啟。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出臺《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目標,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顯進展。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深莞惠都市圈未來該如何發力?近日,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建議,深莞惠都市圈要在產業規劃等方面加強協同,透過城市之間的分工協作促進資源最佳化配置。他認為,惠州除了要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硬體”方面下功夫,還要在營商環境“軟體”上發力。

深惠應構建協同機制強強聯合發展

南方日報: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深莞惠都市圈的建設,為深惠合作帶來新契機。對於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協同發展,您有何建議?

毛豔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堅持極點帶動、軸帶支撐、輻射周邊,推動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從國際經驗來講,城市群很重要的支撐就是都市圈。城市群一般都由若干個都市圈組成,形成人口集聚、產業分工、協同發展的格局。

從最近十多年國家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來看,學術界目前也形成了一些共識,要加快推動城市群建設,使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而在推進城市群建設過程中,要重視因人口、經濟、社會密切聯絡而形成的都市圈的建設。關於這個主題,今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門出臺了《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深莞惠都市圈的建設,有很好的國內政策方向和國際經驗作為指引。

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成為一個快速成長的創新型城市,但目前面臨很大的人口、資源環境以及向高階產業轉型的壓力。惠州、東莞的空間更大,最近幾年也在不斷更新產業,加強對接深圳,構建區域價值鏈,努力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產業叢集。這種趨勢很明顯,所以要順應這種趨勢。在這方面,要加強政策的供給,讓深惠更好地分工協作,形成核心競爭力。

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應該加強協同機制的構建,成立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聯席會議等。這些是很重要的環節。同時,還要推進規劃協同,尤其是涉及周邊的道路橋樑對接,以及產業鏈的規劃協同,並使之真正落地。

鄰近的城市之間,要更多地進行強強聯合。透過強強聯合,共同打造一流的環境,吸引外面的資源到這裡集聚發展。如果以鄰為壑、互相提防,是不可能真正深化合作的。深惠兩地需要把各自最強的東西拿出來,綜合形成更多的優勢,促進區域共贏發展。

發揮市場作用讓資源跨城高效配置

南方日報:近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目前,該試驗區仍處於謀劃研究階段。在您看來,該試驗區和深莞惠都市圈的建設應注意什麼?

毛豔華: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可以強化產業協同、居住分離、公共政策的對接以及生態環境共治、開放平臺和創新資源共享等。在這些方面可以多進行探索。總體來說,就是要在符合經濟規律的條件下,在距離深圳適當的半徑範圍內,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競爭力。

都市圈不是想要多大就能多大,如果距離太遠,成本就會比較高。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之內。灣區就是要在一個很便捷的空間範圍內才可能形成。例如,在東京灣區,白天有大量人口到東京工作,晚上又透過軌道交通回到周邊的衛星城市居住。

城市未來發展的趨勢是以都市圈作為人口集聚的大空間進行資源最佳化配置。都市圈的資源是流動的,城市之間分工協作,不能孤立地看待。不能說深圳就是完全負責創新,惠州、東莞就完全負責生產,惠州、東莞也擁有和需要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深圳是中心城市,要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而惠州、東莞是重要節點城市,要強化與中心城市的互動合作。這種分工協作,一定要尊重規律。

惠州要加快建設開放平臺對外聯通

南方日報:隨著交通打通,深圳與東莞、深圳與汕尾、深圳與中山……深圳與周邊城市越來越多地組成“城市CP”,您認為是否會對深惠合作產生衝擊,惠州該如何應對?

毛豔華:東莞與深圳的合作對接更順暢,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交通基礎設施,廣深高速公路以及其他交通很便捷。惠州與深圳要進行更好地對接,首先也要加強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這是硬體要求,要為要素流動提供通道和載體。

在這方面,惠州要加快開放平臺的建設,如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口岸建設。商務活動要有便捷的交通、便捷的人流和物流。這些方面都應該要重視。

在產業的分工協作上,如果惠州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能夠壯大起來,與深圳建立更好的產業鏈聯絡,加上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深惠的合作關係就會更緊密。

雖然未來深中通道建成後會促進深圳的影響力向西輻射,但其實向東發展更有條件。東部都是陸路,交通成本更低,惠州的空間也更廣闊。接下來,要看怎麼建設好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推動協同發展。

從政策層面來看,在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之下,深惠聯動透過沿海經濟帶向粵東輻射,有利於更好地把深圳的改革發展經驗推廣到惠州以及粵東的沿海經濟帶城市,也可擴大惠州的開放程度。

灣區就是要突出開放創新,要建設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這是軟體要求。具體到產業上,要有更好的園區和平臺,形成服務配套,能夠吸引專案落戶。同時,要有良好的人才環境,以及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讓人才進來後能夠安心創新創業,做大事、做成事。

南方日報記者 周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