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簡介杜甫來到三國八陣圖的遺址,無非是借古抒懷,想當年諸葛亮功成名就,何等輝煌,但也未能勸住先主停止東征而遺恨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的作者是誰

陳子昂登臨黃金臺,俯仰古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杜牧來到三國赤壁,託物感興“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劉禹錫想起烏衣巷,發出感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辛棄疾登上北固亭,借古抒懷“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自古歷史上英雄不問出處,是非成敗都由後人評論,前塵往事都定格在那五彩濃墨上。詠史懷古,一直都是歷代文人善用的主題,他們透過登臨古蹟,對歷史人物的是非成敗,發表議論,抒發自己的感慨,或借古諷今;或針砭時弊;或發思古之幽情等。

三國時期,滄海橫流,群雄逐鹿,風雲際會。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我們不禁佩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君愛民之心;羨慕周瑜“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智者之風;崇拜關羽“赤膽忠心誓報劉,越江討賊死方休”的忠義仁勇之範……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後世文人墨客以三國為題材,詠史懷古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公元766年,杜甫在西南漂泊,寄居四川,先後經過成都,宜賓,渝州,雲安等地,最後來到奉節,受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照顧,得以暫住。

夔州有著名的諸葛武侯廟,江邊還有三國時諸葛亮在江灘堆設的八陣圖,這些名勝古蹟對於崇拜諸葛亮的杜甫來說,足以忘記昔日顛沛流離的痛苦。因此,他閒暇之餘用了許多筆墨來詠史懷古,歌頌三國名相諸葛亮。

他曾寫過傳世名作《蜀相》和一首五律《八陣圖》,來歌頌諸葛孔明的忠君之心。

《蜀相》大家應該都不陌生,這是課本上必背的古詩之一,然而這首《八陣圖》,應該鮮為人知。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較之《蜀相》的文字繁瑣,這首五律,更言簡意賅,僅僅20字,就把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完全展現了。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杜甫開篇就交代了諸葛亮在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局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一個“蓋”,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儘管三國鼎立的形成,有諸多元素,但不可否認的是,蜀漢能爭得一席之地,其中重要的原因肯定當歸諸葛亮。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從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來分析當今局勢開始,出山入幕,從此為主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聯吳抗曹,赤壁鬥智,火燒曹營;隨之定鼎荊益,在益州和漢中大戰中用計取得勝利;後先主託孤,南征北伐,五出祁山,直到病逝五丈原,他都沒有忘記先主遺願,可見一個“兩朝開濟老臣心”。

隨之,杜甫又從具體事實來寫諸葛亮的成就,比如他創造了千古名傳的八陣圖。這八陣圖是何物呢?

八陣又名諸葛亮八陣,主要是平地上防禦騎兵的戰陣。據後後世魏書所言採用此陣能:

為平地禦寇之方,使其解兵革之宜,識旌旗之節,器械精堅,必堪禦寇。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對於諸葛亮的八陣圖,歷來被眾人稱讚不已。在四川成都武侯祠中就有碑刻寫道:“一統經綸志未酬,佈陣有圖誠妙略”和“江上陣圖猶佈列,蜀中相業有輝光”之語。不過跟杜甫的“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相比,還是稍有遜色,因為杜甫的語句更精煉,讓人更能清楚的感覺到諸葛亮的功勞之大。

這兩句詩,對仗極為工整,開門見山,直接突出諸葛亮的豐功偉績。更呼應詩題,進一步讚頌蜀相,同時又為下面憑弔遺蹟作了鋪墊。

作者來到八陣圖遺址,想到前人(劉禹錫《嘉話錄》)記載八陣圖的神奇之處:它聚石成堆,排列整齊,即使被洪水淹沒,萬物都失去原來的狀態,它始終如故,幾百年間依然不變。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因此,杜甫感慨“江流石不轉”,一語雙關,不僅僅是寫昔日諸葛亮佈陣的石堆巋然不動;也寫出了他對先主統一大業的忠貞不二,如磐石般堅不可摧。

可惜的是,當年劉備一意孤行,毅然東征,兵敗夷陵,破壞了諸葛亮想要聯吳抗曹的大計,直接導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因而成了歷史上的一大憾事。

江石不轉,此恨不消,綿綿無期。

杜甫憑弔遺蹟,作下一首懷古詩,高度讚揚了諸葛亮的豐功偉績

這“遺恨”表面上是劉備後悔吞吳失敗;實際上卻是諸葛亮未能完成先主遺願,含恨終生;也可以理解是杜甫感傷自己垂暮無成,沒有實現自己“致君堯舜上,再使民風淳”的崇高理想而抑鬱。

杜甫來到三國八陣圖的遺址,無非是借古抒懷,想當年諸葛亮功成名就,何等輝煌,但也未能勸住先主停止東征而遺恨。可是自己呢,一生碌碌無為,年少的意氣早已不在,垂暮之際也看不到君主穩定江山社稷,怎能不可惜可恨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