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李煜詞賞析~《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簡介一個“鎖”字,不僅寫出了梧桐、悽慘的秋色被鎖住,聯絡詞人此時被囚禁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的情,亡國的恨,都被這高牆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用一個愁字是說不完的

諦聽是死後成仙嗎

李煜詞賞析~《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這首《相見歡》寫於李煜亡國投降被囚之後。

北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年),宋軍攻破金陵,李煜投降,被押解至宋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太祖趙匡胤因其曾據城抵抗,封“違命侯”。李煜從此過起了屈辱般的囚徒生活。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憂國傷時詞,為入宋後所作。這首詞透過描寫詞人夜晚獨登西樓,望見淒涼、蕭條的深秋之景,表達了詞人對故國的思念和亡國的巨大哀痛。

起首一句“無言獨上西樓”,蘊含深意。“無言”二字,描繪出詞人憂鬱寡歡的愁苦神態。“獨上”是動詞,無人相伴、無人相訴的詞人惆悵不已,步步哀嘆。神態與動作的描寫,揭示了詞人內心深處隱寓的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悽婉。“月如鉤”,寫詞人登上西樓,仰望星空所見,一彎殘月掛在空中,甚是淒涼。“如鉤”不僅寫出月形,表明時令,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無數的悲歡離合,如今又勾起了詞人的離愁別恨。詞人垂頭俯視庭院,卻見“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茂密的梧桐葉已被無情的秋風掃蕩殆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幹和幾片殘葉在秋風中瑟縮,詞人不禁“寂寞”情生。一個“鎖”字,不僅寫出了梧桐、悽慘的秋色被鎖住,聯絡詞人此時被囚禁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鄉的情,亡國的恨,都被這高牆深院禁錮起來,此景此情,用一個愁字是說不完的。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淒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同時也為下片的抒情做好鋪墊。

李煜詞賞析~《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苟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複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寫詞人心中的悲憤和愁苦,如同亂麻一般。這三句比喻新穎,用“絲”來比喻“離愁”,愁恨原是抽象之物,這裡詞人將之具體化。然而絲長可以剪斷,絲亂可以整理,而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卻是“剪不斷,理還亂”的。紛繁複雜的愁恨鬱結在胸,無可派遣: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國奴、階下囚,榮華富貴已成過眼煙雲,故國家園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毀於一旦。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經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這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於詞人的心頭難以排遣。作者嚐盡了愁的滋味,而這滋味,是難以言喻、難以說完的。末句“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寫出了詞人對愁恨的沉痛感受。以滋味比喻愁苦,它是常人難以體會的,這種滋味根植於人的內心深處,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受。“別是”二字,寫盡了亡國之痛。昔日唯我獨尊的君王,如今成了階下囚徒,備受屈辱,遍歷愁苦,心頭淤積的是思、是苦、是悔,還是恨……詞人自己也難以說清,常人更是體會不到。於是,詞人只有將心頭的哀愁、悲傷、痛苦、悔恨強壓在心底。這種無言的哀傷更勝過痛哭流涕之悲。

這首詞情景交融,感情沉鬱。上片選取典型的景物為感情的抒發渲染鋪墊,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地抒發真摯的感情,將亡國之君的沉痛寫得淋漓盡致。

李煜詞賞析~《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擴充套件】

李煜(937一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祖籍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後一位國君,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宋太祖開寶八年,宋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被俘至汴京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毒害。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在藝術才華方面卻非同凡響,他精通書法、繪畫、音律,並且詩詞與文賦均有一定的造詣,尤其以詞的成就最高,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形象生動明快,情感、風格真摯鮮明,其亡國後所作的詞更是獵材甚廣,寓意深邃。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

李煜詞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詞》中,內容主要可分作兩類:第一類為降宋之前所寫,主要反映宮廷生活和男女情愛,題材較窄;第第二類為降宋後,李煜以亡國的悲痛,賦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時期的作品成就遠遠超過前期,可謂“神品”。此時期的詞作大多哀婉悽絕,主要抒寫了自己憑欄遠望、夢裡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往事的無限留戀。本書中收錄他的詞有十七首,馳名千古的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相見歡》等,都包括在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