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探索宇宙訊號,這些“大國重器”各顯身手

簡介不僅僅是fast,人們對於正在建設中的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和地下2400米的錦屏山暗物質實驗室,同樣感到好奇:科學家如何利用這些裝置探索宇宙中各種訊號呢

幽靈需要護航嗎

探索宇宙訊號,這些“大國重器”各顯身手

“我們可以像《三體》那樣對外星人傳送訊號,並且收到迴應嗎?”5月23日,在墨子沙龍科技節特別活動中,一位小觀眾向“中國天眼”(fast)工程研究員姚蕊提問。

不僅僅是fast,人們對於正在建設中的江門中微子實驗室和地下2400米的錦屏山暗物質實驗室,同樣感到好奇:科學家如何利用這些裝置探索宇宙中各種訊號呢?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發現500餘顆脈衝星】

四百年前,伽利略用他那臺天文望遠鏡指向天空,從此,人類的目光就再也沒有從廣袤無垠的宇宙中移開。1932年,人類第一次捕捉到來自太空的無線電波,天文學進入射電時代。短短几十年,射電天文學已經為人類帶來了包括脈衝星、星際分子、微波背景輻射、類星體在內的眾多重要發現,展示出巨大的價值,所以人類一直想要建設更高解析度、更高靈敏度的射電望遠鏡。

探索宇宙訊號,這些“大國重器”各顯身手

fast工程研究員姚蕊

fast,全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它建在貴州群山深處一個被稱作“大窩凼”的巨型喀斯特窪地裡。2006年,fast正式立項。高解析度、高靈敏度的天文觀測能力背後,要求儘可能小的背景噪聲、遠超既有技術水平的精密加工和測控技術,這需要的不僅是我國科學家的智慧,更體現了我國整體的工業發展水平。2019年4月,fast通過了工藝驗收,所有指標都一次性滿足最初的設計要求。

fast投入使用以來,已發現了500餘顆脈衝星,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80餘篇。回想fast的建設過程,姚蕊感慨良多:從天馬行空的設想、到建設成功、投入使用,團隊一直在質疑聲中努力前進,最終用出色的表現證明了專案的意義。未來,fast將在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的保駕護航下,為人類帶來更激動人心的來自宇宙的資訊。

【中微子實驗室:發現了新的中微子振盪】

中微子被稱為幽靈粒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俊研究員,為公眾揭開了正在建設中的江門中微子實驗室的“面紗”。

探索宇宙訊號,這些“大國重器”各顯身手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俊研究員

在中微子研究方面,日本一直走在前列。他們的神岡實驗最初的目標是尋找質子衰變,小柴昌俊並沒有實現這個目標,反而意外地發現了超新星爆發釋放的中微子,並主要因此被授予了2002年的諾貝爾獎。

世界上各國的科學家都嘗試用自己的方法探測中微子。2015年,兩位科學家——梶田隆章和麥克唐納,因為發現中微子的振盪現象,證實了中微子有質量,被授予了諾貝爾獎。這種超出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的新現象,預示著我們需要對基本的物理規律重新理解,甚至還會幫助我們解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中微子有3種振盪模式,在大亞灣實驗之前,“大氣中微子實驗”和“太陽中微子實驗”已經探測到了其中兩種,唯獨一種叫θ13的振盪可能是由於太小,還沒有被觀測到。尋找這第三種振盪,成為國際同行競爭的熱點,但最後成功建成實驗裝置的寥寥無幾,中國的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室就位列其中。

與fast一樣,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室建設的過程同樣充滿艱辛,從選址佈局、到技術攻關,一路摸索、一路前進,終於在2012年,我國趕在其他國家之前,發現了新的中微子振盪,打開了未來的中微子研究大門。2020年12月,運行了九年的大亞灣實驗停止執行,它不僅完成了既定的科學目標,還取得了其他有科學價值的成果,這些是中國科學家對世界科學界做出的巨大貢獻。

接下來,江門中微子實驗將與美國的沙丘實驗、日本的頂級神岡一起,各自發揮優勢,探索宇宙的未解之謎。

【地下2400米深處的暗物質實驗室:爭取將靈敏度提高一個數量級】

“悟空”號衛星的主要任務是探測暗物質,而位於地下2400米深處,也有一個探測暗物質的實驗室,這就是中國建在四川錦屏山的暗物質實驗室,那裡進行著兩項重要的實驗:使用液氙探測大質量暗物質的“熊貓x”實驗,使用高純鍺探測輕質量暗物質的“盤古”實驗。上海交通大學的劉江來教授帶來了暗物質粒子探測的故事。

探索宇宙訊號,這些“大國重器”各顯身手

上海交通大學劉江來教授

科學界普遍認同,如果要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僅靠可見物質是遠遠不夠的。高速運轉的天體,如果沒有暗物質提供的引力,是不可能形成今天的宇宙結構的。暗物質很可能跟中微子一樣,彌散在整個宇宙中間,無處不在。

相比於“悟空”衛星在太空中尋找暗物質的蹤跡,地下的錦屏山“熊貓x”暗物質實驗則是用液氙探測大質量暗物質。中微子如果撞擊探測器,打出的電子或原子核所攜帶的訊號就會告訴我們答案。

原理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實施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暗物質粒子,但經過科學家不懈的努力,裝置在靈敏度等重要指標上取得了十分重要的進展。目前,科學家還在朝著更高靈敏度前進,爭取將靈敏度提高一個數量級,以早日發現暗物質的蹤跡。

欄目主編:黃海華

本文作者:黃海華

文字編輯:黃海華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朱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