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2-10-18
簡介西王母七夕應景補子西王母人物掛毯中國神話傳說大膽又美妙,衍生出來的神獸、仙草、神仙的紋樣,讓我們看到了其中飽含的強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九官鳥長什麼樣

原創 小印 印客美學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日常生活中,大家對衣服有沒有紋飾貌似不是特別在意,甚至是對有花紋的衣服感到抗拒。

今天,讓我們拋開服飾紋樣“又土又俗”的刻板印象,一起來了解極具奇幻國風的服飾紋樣以及它們背後動人心魄的神話故事吧!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動物花紋都是自創?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麒麟紋

純屬自創的“四不像”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春秋時期、西漢、唐代的麒麟紋

論想象力,與古人相比我們不得不甘拜下風。這個看似西方神話世界獨角獸的奇怪生物,其實是中國人按自己的思維創造出來的瑞獸——麒麟。

龍頭、鹿角、牛蹄、獅尾,麒麟在唐代之前幾經變化,沒有固定的樣子,俗稱“四不像”。到了宋代,軀體才變成現常見的獅形鱗身,基本成現在形態。

不僅長“胖”了,還多了很多毛髮,實在是慕了慕了!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前段時間熱映的《神奇動物3:鄧布利多之謎》中,全新神奇動物麒麟的亮相讓中國觀眾驚喜不已。

這是《神奇動物》系列推出的第二隻中國神獸,在上一部《神奇動物2:格林德沃之罪》中,來自《山海經》的騶吾也曾萌倒觀眾,可見中國神獸在國外也非常“受寵”。

麒麟是吉祥的象徵,在上古時期地位非常高,後來漸漸被龍、鳳搶去風頭,落入凡間,失去了原來圖騰的意義,被寄予淳樸的美好願望。

民間就有麒麟送子、麒麟吐書生孔子的傳說。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清代 麒麟送子繡片

作為服飾紋樣,麒麟通常被用在賜服和吉服上。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明代 大紅地麒麟紋織金妝花紗女袍

明代只有五品大員才可以身著麒麟紋樣,但正德皇帝非常喜歡給百官賞賜貴重的服飾,導致沒有獲賜的官員和民間的富商大賈們紛紛仿效,憑藉他們的財力在服飾上追求標新立異。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明代 紅綢麒麟袍

一時間,命婦們外出“莫不首戴珠箍,身被文繡,一切白澤、麒麟、飛魚、坐蟒,靡不有之。”明代嚴苛的服飾等級制度就這麼被“玩壞”了。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吞獸紋

暴力的浪漫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從神話到現實,威武的鎧甲是蓋世英雄們的必備單品,鎧甲肩部的瑞獸就是吞獸。

吞獸是龍頭魚身的形象,“龍吞口,獸吞肩”,《封神演義》中姜子牙金臺拜將時身上穿的袍甲和《三國演義》中呂布的龍鱗寶甲都有吞獸紋樣。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Lulu Zhang 《全面戰爭:三國》概念原畫

吞獸是實用美學的典型代表。故宮屋脊上的吞獸為的是使屋頂結合處嚴密封固,防止雨水滲漏,既有裝飾美,又有護脊的實效。

說起來,吞獸身份顯貴,是龍的第九子。它為什麼被“定”在了屋脊上呢?

傳說上古時代的某一天,龍的兩個兒子上演了奪嫡的戲碼,約定誰先吞下屋脊誰就能稱王。可憐的吞獸在吞脊的時候,被兄弟暗算,拔劍把它刺在了屋脊上,劍柄還露在外面。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人的兩臂就像宮殿的屋脊,齜牙咧嘴、張著大口的吞獸形象作為盔甲肩部的裝飾,在戰場上既可以保護肩部,又可以起到震懾妖魔鬼怪的作用。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驍勇的將軍跨上戰馬,揮舞寶劍,在吞獸紋鎧甲的庇護下,所向披靡,守萬家平安,護山河無恙。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虎紋

辟邪除災護身符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在世俗文化中,民間的辟邪佩件非常接地氣,通常採用很直觀的形象、寓意來表達裝飾的物象內容。

老虎紋就是很常見的一種。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老虎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艾虎五毒織錦 補子

有些地方在端午節時要給孩子縫製一些憨厚可愛的老虎造型的香囊,用綵線串聯,裡面再放進雄黃,認為這樣可以避邪穢。

明代的人們,還正兒八經地在端午之際將五毒的紋樣穿在了身上。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明代 艾虎五毒紋肚兜

對比起來,皇家御用的艾虎紋樣,就顯得高大上許多。

定陵出土的艾虎五毒補子是明孝靖皇后在端午節穿的應景服飾。除了一隻臥倒的老虎和艾葉花卉,還繡有蛇、蠍、蟾蜍、蜈蚣、壁虎五種“毒物”,精美絕倫。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明代 艾虎五毒織錦(上)

明代 艾虎五毒紋方補子(下)

眼看端午節就要到了,小印要趕緊去安排一個艾虎五毒紋樣的物件,以便“以毒攻毒”保平安啊!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神仙們的綠植長什麼樣?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寶相花

最雍容華貴的紋樣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如果說麒麟是“拼盤”的神獸,那寶相花就是“拼盤”的仙草了。

寶相花又稱寶蓮花,形象源自睡蓮,在民間有“寶相花,保平安”的寓意。它是魏晉南北朝以來,隨著佛教的傳入而盛行的紋飾。

它取百花之長,花和葉團團相連,找不到起點,也似乎沒有終點,層層疊疊,莊嚴繁複。呈現出一種聖潔、端莊的理想花型。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唐代 寶相花印花絹裙

盛唐時期,寶相花紋樣大量被用在織物上。

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寶相花紋錦,莊嚴而瑰麗,這樣的服色和紋飾在當時一定是權貴人家才能用得起的。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唐代 紫地寶相花紋錦

在陳凱歌導演的《妖貓傳》中,楊貴妃身穿寶相花紋樣的霓裳華服和唐明皇在花萼相輝之樓同框現身,畫面視覺效果絢爛無比。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可能是因為它看起來富貴又喜慶,經過藝術加工的寶相花成為衣衾的花紋,走進了世俗的生活。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子上也基本都是這個花紋。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靈芝紋

起死回生的仙草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作為能讓人長壽的仙草,靈芝一直備受推崇。靈芝紋也被賦予了長壽富貴、如意吉祥的寓意。

《山海經·中次七經》中記載:炎帝最寵愛的女兒“瑤姬”不幸幼年夭折,炎帝憐惜愛女,封她為“姑瑤山神”,瑤姬死後,她的精魂化作一棵仙草,能夠治癒百病、起死回生。這棵仙草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靈芝。

靈芝紋樣在傳統服飾中應用得非常普遍,常見和桃、壽字、石頭等組合起來,形成仙芝祝壽的吉祥紋樣。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藍色緞五彩繡十二團窠人物紋廣袖女襖

也常見和玉兔、如意一起組合。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明代 黃地桂兔紋妝花紗(上)

明代 靈芝玉兔紋錦(下)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神仙本人也是裝飾圖案?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羽人紋

鳥獸伴生的紋樣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有這麼一個神奇的國家,它的國民可以長生不死,長著長腦袋、白頭髮和紅眼睛,生著鳥的尖嘴,以鸞鳥的蛋作為食物。

沒錯,這是奇書《山海經》裡的羽人之國,這些人鳥結合的神人形象不但鬼怪的意味頗重,而且天賦異稟。

比如,《西山經》裡就記載了一隻人臉單腳的鳥,吃了可以不怕打雷;《南山經》裡的顒,鳥身人臉,還長著四隻眼睛,一旦它出現,天下就會發生旱災。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人獸伴生的神人是先民思維的一次大飛躍,也是自發、古樸的自然神靈信仰和圖騰崇拜的全然表露。

道教的服飾中就有非常多羽人的形象,形象地展示了方士昇仙的內心追求。而道教文化也影響了上層社會的服飾。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鸞鳥仙鶴祝壽紋

鸞鳥和仙鶴都是仙人的坐騎,有靈仙慶壽、仙壽萬年的美好寓意。

最有名的事例發生在五代時期的前蜀後主王衍身上。

這位二世祖“每於宮中裹小巾,命宮妓衣道衣,冠蓮花冠”,生活糜爛,把他爸爸好不容易打來的江山拱手讓人。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唐寅 四美圖(區域性)

據考證,四美圖上畫的是身穿羽人、仙鶴紋樣道服的前蜀宮女。

可見,有一個好爸爸不一定有一個好兒子。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西王母

霸氣側漏的王母娘娘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雁鴻作品

看過《西遊記》裡端莊賢淑的王母娘娘,小印曾經以為現在的古偶劇把她黑化了。

但《山海經·西山經》裡記載的西王母形象“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髮戴勝”,又分明是一個兇狠的角色。

可見,王母娘娘霸氣側漏的人設,也不是沒有淵源。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上古時期的西王母是一個以虎、豹為圖騰的母系氏族酋長的形象,它有時住在崑崙山頂的瑤池旁,有時住在盛產美玉的玉山上。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而在民間傳說中,西王母是七仙女的母親,掌管天界後宮。

所有的女性神仙在成仙之後,都要在王母娘娘那裡報到,經過王母的稽核才能進入仙界。王母娘娘已經演變成一個母儀天下、德容兼備的形象。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實際上,西王母的原配是東王公而不是玉帝。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玉帝和西王母被強行“拉郎配”,在仙俠劇中恩愛有加。

民間服飾中,西王母的紋樣不太常見,多數用在七夕的應景服裝上。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西王母七夕應景補子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西王母人物掛毯

中國神話傳說大膽又美妙,衍生出來的神獸、仙草、神仙的紋樣,讓我們看到了其中飽含的強烈的民族文化自信。

神話的浪漫主義可以讓人們改變對現世生活的態度。

論精緻審美,我們不如古人

當今世界時裝界的中國古風,大多是採用我國清朝時候的紋樣,殊不知,我們的服飾紋樣文化源遠流長,一個巨大的寶庫等待設計師們去用心發掘。

永恆的東西並不只侷限於一個時代,紋樣只有在使用中才有價值,如果傳統服飾紋樣能夠迴歸生活,中華文化的脈絡定能永續不斷。

參考資料:

1。《一本讀懂山海經》(特集),中信出版社2017年

2。諸葛鎧等,《文明的輪迴——中國服飾文化的歷程》,中國紡織出版社,2007年

3。袁珂,《中國神話傳說》,北京聯合出版社,2015年

作者: 晴紙

責編: 來士普

原標題:《論精緻審美,我們真不如古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