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隆平寺塔遺址被發現,專家經研究發現,古人用三“妙”招搞定塔基

簡介此外,還有不少古塔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毀,比如專家們在上海發現隆平寺塔遺址,經過發掘為我們揭秘了佛塔地基的精妙結構,究竟塔基有何奇特之處呢

寺廟的塔在什麼方位

在全國各地,儲存至今的古塔不在少數,為我們展現出了古塔建造的高超技藝,而且在不少關鍵之處我們至今都無法超越。此外,還有不少古塔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毀,比如專家們在上海發現隆平寺塔遺址,經過發掘為我們揭秘了佛塔地基的精妙結構,究竟塔基有何奇特之處呢?下面小編來給您揭秘吧。

隆平寺塔遺址被發現,專家經研究發現,古人用三“妙”招搞定塔基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隆平寺塔遺址位於上海青浦區青龍鎮,這是上海歷史上最早的貿易港口,也留下了諸多明清時期的遺址。自2009年開始,考古專家就在青龍鎮展開了大規模的調查和研究,也正是在此期間發現了青龍鎮的“三寺”,即三座見於史料記載的寺院。其中,位於青龍鎮北邊的叫作隆平寺,始建於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但可惜它沒有儲存下來。

隆平寺塔遺址被發現,專家經研究發現,古人用三“妙”招搞定塔基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隆平寺遺址的西側,專家們還發現了一處塔基遺址,根據《隆平寺寶塔銘》確定為隆平寺塔,修建於北宋天聖年間,比隆平寺要晚200多年。在2015年,專家們對隆平寺塔遺址展開了仔細的發掘,在塔基下還清理出來一座小型地宮,出土了一件阿育王塔,佛像銅鏡,銅印,舍利和金臥佛像等珍貴文物30多件。

在初步發掘時,專家們確認隆平寺塔的塔基面積約400平方米,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掘才發現,塔基的面積超過700平方米,還確定隆平寺塔為八角塔,因此可以想象其宏偉程度,也難怪專家們認為隆平寺塔是上海第一高塔。

隆平寺塔遺址被發現,專家經研究發現,古人用三“妙”招搞定塔基

在史料中,上海地區有明確記載的佛塔不多,能儲存下來的也更是鳳毛麟角,若要究其原因還是和地質條件有關係,因為上海是沿海城市,地下水十分旺盛,修建的佛塔受潮氣影響塔基就很容易塌陷,所以難有古代的佛塔儲存至今,即便是隆平寺塔做了極為完善的防水,最終也未能完好的儲存下來:

根據對隆平寺塔的發掘可知,古代工匠在修建塔基的時候也煞費苦心,因為專家們發掘了5米多深都沒見到地下水,而正常來說往下挖1米多就有地下水冒出來,所以可見塔基的防水做得很到位。仔細觀察,整個塔基下面有多達19層黃褐色粉砂夯土,每一層的厚度約10-13釐米,時至今日考古專家們用鐵鍬都挖不動,堪比現在的混凝土地基。

隆平寺塔遺址被發現,專家經研究發現,古人用三“妙”招搞定塔基

有這樣的地基,首先能防水防潮,其次還能有效防止塔基下沉,畢竟如此堅硬的夯土地基已經沒有下沉空間了。然而,當時的工匠或許是不放心,他們居然還做了另外一種奇特結構。

專家們在清理夯土層時,本以為都是褐色粉砂,結果還發現底下埋藏了木樑。木樑為西南-東北的走向,呈“十”字形結構,不過大部分都埋在地下,專家們也只是在2x2m的一片區域內發現了木樑,經過測量其寬度約60釐米,厚度約15釐米。

隆平寺塔遺址被發現,專家經研究發現,古人用三“妙”招搞定塔基

值得注意的是,木樑距今也有1000多年,但是卻都還儲存完好,質地堅硬如初。在以往的發掘中,專家們從未見過如此結構的塔基,這就好比是我們現在用的鋼筋,能進一步地加強地基的穩固性,可見古代工匠也確實厲害。此外,有了如此穩固的地基還不算完事,因為還有更絕之處。

在進步一的發掘中,專家們發現抹角梁與木樑的相交處有空隙,清理乾淨泥土後發現有陶器。一開始,專家們還以為是埋藏的文物,結果確定竟然是陶製的大水缸,直徑約1。2米,高度約1米,專家們都感到納悶了,一時間也說不上來水缸有什麼用。

隆平寺塔遺址被發現,專家經研究發現,古人用三“妙”招搞定塔基

後來,類似的水缸一共發現有8個之多,而且剛好都在八角塔的八個方位上。專家們經過研究,發現曾經在寧波天封塔塔基也有水缸,其作用是防止地基下沉,不過天封塔比隆平寺塔要晚100多年,可見是後者的經驗被前者借鑑。對此,專家們也驚奇不已,對古人尤為佩服。

現如今,隆平寺塔遺址的發掘工作仍在進行,也希望專家們在將來還有更為驚奇的發現。不過,隆平寺塔也給我們留下深深的遺憾,它有如此科學的地基結構,但還是未能儲存至今,我們也無緣再見它的風采了。

參考資料:

《上海歷史之源》作者:張明華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