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孟郊:性格孤僻的怪人

簡介孟郊就是“少進士”的一個典型,他參加了很多次科舉考試,直到四十六歲才中舉,小激動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舊志什麼意思是什麼

一日看盡長安花

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這兩句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兩句詩的重點其實並不是花,而是描述進士登科之後欣喜若狂的情景。

甚至這首詩的名字就叫

《登科後》

,全詩是這樣的——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性格孤僻的怪人

“以前的不如意再也不用提起,今天思緒無限,說不出的痛快。在春風裡策馬賓士,就連馬蹄也格外輕盈,似乎一天就看盡長安的似錦繁花。”

這首詩的作者不是別人,正是寫《遊子吟》的那個孟郊。他考進士考了很多年,中舉的這一年已經四十六歲,自然是心花怒放。

科舉制度始創於隋朝,在唐朝發揚光大。經過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幾代改進,科舉制度最終成為一項有效的人才選拔制度。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看著新科進士從御史府魚貫而出,於是很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透過科舉考試把天下人才一網打盡。

唐代最主要的科舉考試有兩類,一是“進士”,二是“明經”。明經科主要考查對經典著作的熟悉程度,所以和進士科相比要容易得多。有句話叫“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意思是五十歲才考中“進士”還算是年輕的,但三十歲考中“明科”已經算是大齡。

孟郊就是“少進士”的一個典型,他參加了很多次科舉考試,直到四十六歲才中舉,小激動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每年的名單公佈後,新科進士們都會在長安城東南的曲江舉行遊園會以示慶祝。這是長安城的一大盛事,皇上通常都會賜宴,還會讓宮中的教坊演奏助興,名為“曲江宴”。有時候皇帝還親自捧場,在曲江岸邊的樓臺上觀賞表演。孟郊詩裡說“一日看盡長安花”,指的就是這個遊園會。

性格孤僻難當大任

既然科舉考試就是選拔人才,進士們中舉之後的前途,一般來說總不會太差。

中唐一位名叫周匡物的進士就曾經寫過一首《及第謠》:“……風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物經千載出塵埃,從此便為天下瑞。”大致意思就是說,金榜題名的三十三名進士,就連名字似乎都是香的;他們在千錘百煉後已經不同凡響,從今以後要為天下帶來祥瑞。

然而這個規律在孟郊身上沒起作用,他後來的仕途可謂相當失敗。

首先,孟郊的眼界不夠高。就拿他這首《登科後》來說,自己倒是寫痛快了,但對中舉這件事的理解只侷限在自己身上,被很多人批評為“氣度窘促”。

其次,孟郊的性格也不太好。《舊唐書》說他“性孤僻寡合”,意思是“性格孤僻,很難和人相處”。

孟郊:性格孤僻的怪人

性格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知道唐代的科舉考試很重視“行卷”,有才氣、有好作品還不夠,還需要社交廣,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孟郊這個性格,行卷只怕差強人意,他遲遲不能中舉,很可能與此有關。當然,在官場上也是一樣,社交不廣泛,官運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孟郊工作態度很差,這無疑是職場大忌。

孟郊曾經做過一段時間溧陽(今江蘇溧陽市境內)縣尉。他整天跟人喝酒吟詩,將工作拋諸腦後,以至於公務全被荒廢。考慮到他畢竟是年近五十的老同志,縣令還算照顧他,找別人替他幹活,分掉他一半薪水。這樣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孟郊就辭職回了家。

要說孟郊不在乎這點薪水,那倒也不是。恰恰相反,孟郊的家庭條件不是一般的差,甚至有“酸寒溧陽尉”之稱。《唐才子傳》裡說他“年邁家空”,甚至到了“一貧徹骨,裘褐懸結”的地步。他有過三個兒子,但都不幸夭折。

孟郊:性格孤僻的怪人

在生活如此窘迫的情況下,孟郊倒是保持了讀書人的高冷,從來沒有表現出乞憐之色。還好,包括韓愈在內,有很多人對他的詩非常欣賞,所以經常資助他。韓愈還寫信給朋友推薦孟郊,給他提供了不少幫助。

韓愈比孟郊年輕十七歲,但很早就成為同時代文人中的領袖人物。作為孟郊的好友兼伯樂,韓愈對孟郊的評價不吝溢美之詞,認為他的五言詩是有史以來最好的。

在韓愈的推薦下,孟郊六十四歲時還得到了一個參謀的職位,但他在前去赴任時暴病身亡。韓愈痛惜不已,親自為他撰寫了墓誌銘,稱讚他“劌目鉥心,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搖擢胃腎,神施鬼設,間見層出”。

咦,這段話這麼拗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得連蒙帶猜,才能勉強理解為“詞彙精雕細琢、構思精巧用心,神出鬼沒的佳句層出不窮”。

不要覺得奇怪,探究起來,韓愈、孟郊、賈島這幾位之所以很聊得來,正是因為大家都喜歡用這樣一些新奇的詞語和句法。

讀孟詩如“食空鰲”

關於孟郊作品的風格,從他平時交往的朋友的文風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唐才子傳》裡提到,有一位叫李晝的詩人,由於崇拜孟郊,曾經不遠千里來拜訪他,而李晝的詩風恰恰也是“體尚奇澀”;還有一位叫劉叉的詩人,也非常喜歡孟郊的詩,而劉叉的特點是“造語幽蹇”……

顯而易見,並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樣的文風。比如《新唐書》對孟郊的評價是“思苦奇澀”,這就不像個好詞;《唐才子傳》更狠,在“思苦奇澀”後面又加了一句“讀之每令人不歡”,並舉例說明,如“借車載傢俱,傢俱少於車”,“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愁人獨有夜燭見,一紙鄉書淚滴穿”,“棄置復棄置,情如刀劍傷”……

蘇東坡對孟郊的詩評價算是很正面了,認為詩中表達的感情很真摯,能引起自己的共鳴。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對孟郊的風格頗有微詞。

蘇東坡有一首

《讀孟郊詩》

,感受十分有趣:

“……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似煮彭越,竟日嚼空螯……人生如朝露,日夜火銷膏。何苦將兩耳,聽此寒蟲號。”

大意是說,讀孟郊的詩就像吃小魚一樣,費半天勁也吃不到幾口肉;又好像吃螃蟹,吃半天淨是空殼;人生苦短,為什麼要聽這樣的寒蟲哀鳴?

孟郊:性格孤僻的怪人

所以,雖然孟郊留下來的詩作有五百多首,《唐詩三百首》卻只選了一首《遊子吟》和一首《烈女操》,很有可能跟孟郊這個特點有關。

說到

《遊子吟》

,這首詩不只是孟郊的代表作,即使在整個唐詩世界裡,也算名作——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性格孤僻的怪人

這首詩說的是母子情深,兒女應該知恩圖報。全詩語言平實,也不難理解。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首體現孟郊風格的詩,但貴在絕對正能量,所以流傳得很廣。

中間兩句裡暗藏一個民間習俗,有助於幫助我們理解詩意——“臨行密密縫”,是指如果家裡有人要出遠門,母親或妻子給他做衣服時,針腳要做得越密越好,否則出門人的歸期就會延遲。據說直到今天,江浙一帶還有這樣的習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