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從曹丕為王璨送葬學驢叫,觀魏晉之風尚

簡介”於是在曹丕的帶領下,在場的人都齊聲學起驢叫,一時間,王璨墓前響起來一片抑揚頓挫的“驢叫聲”,估計王璨聽到這悅耳的聲音,也會含笑九泉了

送葬叫什麼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建安七子之一,名士王璨去世,當時身為世子的曹丕,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他帶著一批王公貴族、名人雅士到墓前送葬。

曹丕首先學起了驢叫,在場的其他人也爭先恐後的學起來,當時,墓前驢叫聲此起彼伏,一個個衣著光鮮的風雅文士,都伸長脖子,大聲學著驢叫,畫面太美好不忍直視。這種祭拜方式為何如此另類?曹丕作為儲君,為什麼會在這樣莊肅穆的送葬時候學驢叫?

從曹丕為王璨送葬學驢叫,觀魏晉之風尚

曹丕

悅耳的驢叫,是當時的風尚

這個事要從王璨開始說起。

1王璨其人

王璨字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山陽高平人{今微山縣兩城},建安七子之一。小時候就才名遠播,有博聞強記,過目不忘之才。被後人譽為“七子之冠冕”,就是建安七子的領袖級人物。

從曹丕為王璨送葬學驢叫,觀魏晉之風尚

王璨雕塑

王璨擅長寫文章,總是一揮而就,不用修改,別人反覆構思,精心修改的文章也無法超越他。王璨有超強的記憶力,一天他和朋友同行,看到路邊有座石碑,就站到那裡朗誦起來,朋友問他:“你能背誦嗎?”王璨回答:“能”。朋友就叫他轉過身背誦,結果一字不差。

當時文化界流行寫詩賦,王璨文學上最拿手的就是賦,其中的《登樓賦》,成為當時的流行作品,一度登上東漢詩賦排行榜榜首。

王璨深受漢朝末年戰亂之苦。初平二年,因關中戰亂,王璨去荊州依附劉表,客居荊州十餘年,有志向不能伸展,懷才不遇,心中一直鬱鬱寡歡。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劉表軟弱無能,軍權被小舅子蔡瑁掌握。蔡氏專權,劉表知道曹操來襲,連病帶嚇,就一命嗚呼了。劉表的小兒子劉琮接管荊州,年幼無知,只得聽媽媽和舅舅的擺佈,因蔡氏要投降,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荊州。

當然王璨在投降曹操的過程中,也是極力促成,在蔡氏面前為曹操歌功頌德,勸說劉琮以和平方式歸降曹操,避免了流血犧牲。這等不世之功,連曹操也很感佩,把王璨當成自己的得力助手,後來就封王璨為“關內侯”。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晉爵魏公,王璨官任侍中。建安二十二年,跟著曹操南征孫權,在回來的途中染上瘟疫,死在路上,終年四十一歲。訊息傳來,整個建安文壇大受震動,曹丕更是最為傷心。

王璨塑像

2建安七子與三曹

“建安七子”與“三曹”構成建安作家主力,對詩、賦、散文的發展,都做過突出貢獻。曹氏掌權,對待敵人如秋風掃落葉,對待文人非常寬容。曹操本身文學修養就極高,而且當時正是時局動盪,曹操求賢若渴,唯才是舉。

曹操曾在高郵專門建造銅雀臺,臺高十丈,上面有房屋百餘間,專供建安七子等名士活動之用。曹氏父子三人都喜愛文學,是當時文壇領袖,尤其是曹操,十分看中人才,對那些有才華的名士就更為看中。

從曹丕為王璨送葬學驢叫,觀魏晉之風尚

建安七子

曹丕不僅是後來魏國的皇帝,也是當時的文壇領袖之一。他十分喜歡和文人雅士交往,經常和他們一起飲酒做詩。在“建安七子”中,王璨是公認最有才華的,也得到了曹丕的欣賞。有史料說,王璨說話詼諧幽默,為人詼諧,常有驚人之語。

當時曾經有這樣一個趣聞,有一個人聽到驢子的叫聲,覺得自己聽到了天籟之音。於是從那就開始模仿驢子的叫聲,並且如痴如醉。之後這個人把驢叫聲學的惟妙惟肖,自我感覺就像仙樂在空中飄蕩。

於是,人們把學會驢叫當做一種時髦的風尚。我們現在人與人見面打招呼是握手,那時候古人一見面,你就發出幾聲驢叫,我也迴應幾聲驢叫,就是最親暱的打招呼方式了。聽起來點意外吧?但是流行呀!

王璨就有這樣的癖好,他每次聽到驢叫聲就高興地不亦樂乎。聚會時,王璨就在眾多的文人雅士面前學驢叫,而且學的惟妙惟肖,逗得眾人捧腹大笑。王璨說他自己每次學完驢叫,才思就會格外敏捷,如泉水噴洩而出。

於是才有在王璨死後,安葬時在王璨墓前,曹丕為王璨召開了追悼會動情的說:“王兄是我的知己,如今舍我而去,我就不說什麼官話,套話了。”參加追悼會的人都望著曹丕——-不說官話,套話,那要說什麼話?不會是以哭帶說吧?

就在一幫文人瞪著眼傻愣的時候,草丕清了清嗓子接著說:“我知道,王璨兄平時最愛聽驢叫,就讓我們集體學一次驢叫,送他入土為安吧!”

於是在曹丕的帶領下,在場的人都齊聲學起驢叫,一時間,王璨墓前響起來一片抑揚頓挫的“驢叫聲”,估計王璨聽到這悅耳的聲音,也會含笑九泉了。

3魏晉文化

在我們現在看來,在莊重嚴肅的追待會上學驢叫,是一種不雅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聽來像是對死者不尊重。

但是魏晉時期的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個性解放、他們的行為也放蕩不羈,不受世俗的羈絆。用驢叫的方式表達對死者的哀悼,也反映他們的真心哀傷。

魏晉時期是歷史上文人本性的一次大解放。追求心靈的自由,是哪個時期文人的普遍的追求和嚮往。這些表現在飲酒文化,和服藥散發,笑談高山流水。這個時候是文人最閒散而且創作力大爆發的時候。

每當中國社會的政治變得混亂的時候,社會內部的矛盾達到一定的地步,就會有很多文人,由於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於是就依靠家裡的地位和實力,開始享受生活寄情壯麗河山,追求自己內心的自由。

當時天下大亂,不是內部爭鬥就是外戚干政,同時還有連續不斷地農民起義。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文人們消極對待很多問題,逐漸的尋求自己的內心世界和個性解放。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達自己心中的不快,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魏風晉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