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孔子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認為見到老朋友,是“不亦樂乎”的事

簡介”子貢看望原憲孔子死後,魯國的實權被三桓把持,國君已經沒有多大權力,原憲不願做官,便在衛國的郊外隱居

首孝悌念什麼

孔子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認為見到老朋友,是“不亦樂乎”的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轉眼就到春節了,又要回到夢裡的故鄉,又要見到兒時的玩伴,當然非常高興,當然“不亦樂乎”。

畢竟人生在世,知己難尋,從小到大一直很好的玩伴更加難得。

特別是人到中年,許多親人朋友都見不到了,更加覺得今生能成為親人朋友,實在是難得的緣分。

“不亦樂乎”出自《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而來,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表示很高興或情況令人滿意,也用來指達到極限或過甚的程度。近義詞是“淋漓盡致”;反義詞是“適可而止”。

古人認為人生有四大喜事,能夠見到老朋友就是其中一件。孔子本身就是一位重情重義的人,他也常常這樣教導弟子們,所以我們認為,做一個重情重義的人,才算是一個合格的讀書人。

孔子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認為見到老朋友,是“不亦樂乎”的事

原憲是孔子的弟子

原憲字子思,大約生於公元前515年,死亡年份不詳,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

原憲曾經詢問孔子:“什麼是恥辱?”

孔子回答道:“輔助君王治理國家,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這樣拿俸祿是應該的;反之國家治理得不好,政治腐敗,百姓苦不堪言,流離失所,這個時候還心安理得地拿著國家的俸祿,簡直就是恥辱。”

原憲又問道:“如果好勝、矜誇、怨恨、貪慾都不存在,可以算是‘仁’嗎?”

孔子說道:“可以說已經很難得了,至於算不算‘仁’,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認為見到老朋友,是“不亦樂乎”的事

子貢看望原憲

孔子死後,魯國的實權被三桓把持,國君已經沒有多大權力,原憲不願做官,便在衛國的郊外隱居。碰巧子貢在衛國擔任相國,他們本來就是好朋友,又都是孔子的弟子,關係還不錯。

這一天,子貢突然想起要去看望原憲。

原憲當然很高興呀,把屋子裡裡外外打掃乾淨,特意換上洗乾淨的衣服,親自到門口去迎接。

子貢擔任過魯國、衛國的相國,又善於做生意,所以積累了萬貫家財,每次出門都車馬成群,一大堆僕人浩浩蕩蕩跟著他。就像中東土豪出門還自帶電梯一樣,那場面可想而知。

孔子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認為見到老朋友,是“不亦樂乎”的事

原憲住的地方很簡陋

原憲雖然穿戴乾淨,但是由於家境貧寒,補丁打了一個又一個,連帽子都縫縫補補、破破爛爛的,一股子寒酸相。住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隨便搭了個茅草棚子,幾塊破木板隨便釘一下,就算是門了,家裡除了一張床,一口鍋,就沒有其他像樣的傢俱了。黑洞洞的房子連個窗戶都沒有。

和前呼後擁的子貢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子貢常年在商場和官場混跡,每天都要遇到各種各樣的人,難免有些勢利。不禁開口說道:“你難道是病了嗎?你就住在這種地方嗎?我都為你感到羞愧。”

原憲本來以為有朋友來看望自己,是一件“不亦樂乎”的事情,滿心歡喜地跑去迎接,沒想到子貢有錢就飄了,忘記了初心,忘記了曾經的友誼,還當眾潑他的冷水,就有些不高興了。

孔子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他認為見到老朋友,是“不亦樂乎”的事

原憲安貧

原憲說道:“我聽說沒有家財萬貫、沒有僕役成群、沒有香車美女,吃了上頓沒下頓那叫貧;有學問不能實踐、有理想不能實現、有志向不能伸展那叫窮;知道真理不去實踐,為了權貴向殘暴者屈服,為了富貴向庸俗者獻媚,卑躬屈膝、委曲求全那才叫有病。”

聽到這裡,子貢才發現自己見識淺薄,有些世俗,不禁有些臉紅了。

原憲繼續說道:“像我原先這樣的處境,只能說是貧,不能說是有病,只是有些時運不濟罷了。”

子貢感到羞愧,灰溜溜地離開了。不久之後,原憲就死掉了,子貢始終沒有機會道歉,一輩子都為自己說錯話而懊悔。

所以說朋友們,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境地,如果你還有朋友,你就知足吧!就好好地珍惜吧!

參考資料:《中華成語大詞典》《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全歷史·原憲》

聲 明:本文僅個人觀點,不針對任何個人和團體。配圖來源於網路,與本文無關,如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