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簡介Kh-55(“120專案”,RKV-500,北約編號AS-15 Kent),蘇聯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空射巡航導彈,主要用於裝備戰略轟炸機

導彈是精確制導武器嗎

杜布納科學城位於莫斯科地區,就在伏爾加河、莫斯科運河邊。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作為世界知名的科學城,這座城市因為許多事物獲得全球範圍的聲譽,但本文要展示的是它在導彈武器的研發和生產方面的貢獻。彩虹國家設計局和杜布納機械製造廠都位於這座科學城內,這裡是蘇聯/俄羅斯重要的導彈設計和製造中心。位於飛行員廣場的火箭研發和製造紀念碑,頂部是Kh-22反艦導彈。

本文為俄羅斯軍事博主Said Aminov發表的遊記,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在彩虹國家設計局和杜布納機械製造廠的支援下,在杜布納科學城建立了一座展示巡航導彈發展歷史的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於2016年7月,杜布納科學城建立60週年時對公眾開放。這座博物館就位於列寧大街39號,博物館門口有一枚Kh-22巡航導彈的彈頭。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博物館有幾個展廳和一個開放區域,在第一個展廳,可以看到一枚Kh-55戰略巡航導彈,這種武器配備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h-55(“120專案”,RKV-500,北約編號AS-15 Kent),蘇聯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研製的空射巡航導彈,主要用於裝備戰略轟炸機。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這種導彈在超低空以亞音速狀態飛行,主要用於打擊已知座標的具有戰略意義的靜止地面目標。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另一展廳陳列了很多導彈,其中就有Kh-55解剖模型,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h-58(“112專案”,“D-7專案”,北約編號AS-11 Kilter),蘇聯研製的反輻射導彈,用於取代Kh-28。1978年開始裝備,1992年進行現代化升級。透過機載裝置或外掛吊艙尋找目標,導彈發射後會準確命中以脈衝模式或恆定頻率調諧模式執行的雷達罩。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圖片含二維碼,建議替換或刪除×

Kh-22“暴風雨”(“D-2專案”,北約編號AS-4“廚房”),蘇聯研製的超音速遠端空射反艦巡航導彈。這個展廳內,陳列的是Kh導彈的雷達系統和主要艙段。圖-16K-22、圖-22K、圖-22M2/3、圖-95K-22轟炸機裝備了Kh-22導彈的各種改進型。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h-59ME“牛虻M”(“D-9專案”,北約編號AS-18 Kazoo),Kh-59的最新型號,腹部有渦輪噴氣發動機吊艙,取代了原型的固體火箭發動機。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h-59ME裝備了更強大的戰鬥部,配備無線電高度儀和Tekon-1A制導系統,射程115千米。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開放區域就是一個室外展區,陳列著許多重型導彈。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這些導彈曾經是蘇聯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的殺手鐧,其中部分型號至今仍是俄羅斯空天軍的重要威懾力量。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這裡有一個罕見的巨大展品,就是K10空射巡航導彈。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h-15(“115專案”,RKV-15,北約編號AS-16 Kickback),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與美國AGM-69空射導彈類似。發射之後,首先爬升到約40000米高空,然後向目標俯衝,末端速度可達5馬赫,主要用於打擊已知座標,具有戰略意義的靜止地面目標。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10S(“352專案”,北約編號AS-2 Kipper)巡航導彈,主要配備圖-16K-10轟炸機,同時也可以裝備圖-22、圖-95K-10轟炸機,並有巡洋艦配備的艦載版本,編號為P-40。K-10S可以用於打擊1600~2000千米範圍內的地面目標。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P-270“白蛉”(北約編號SS-N-22 Sunburn)超音速低空反艦巡航導彈,艦載型編號3M80,配備衝壓發動機。1973年,在彩虹設計局首席設計師謝列茲涅夫的領導下,開始了P-270導彈的研製工作。 目標是摧毀20000噸以內的各型水面艦艇,超低空模式時,射程10~120千米,採用高空飛航模式射程增加到250千米。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1983年(一說1984年),開始研製P-270導彈的艦載型,主要裝備“956專案”(“現代”級)驅逐艦,後來又擴充套件到“1155。1專案”(“無畏”級)大型反潛驅逐艦等其他軍艦。2000年,作為“956E專案”的一部分,俄羅斯向中國提供了“白蛉”導彈。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URK-5 Rastrub-B艦載反潛導彈系統,主要配備1134-A、1134-B、1155專案大型反潛驅逐艦,和1135專案巡邏艦,用於打擊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左右配備兩個固體火箭助推發動機,並有一臺固體火箭發動機提供動力。下方是一枚UMGT-1反潛魚雷,航速41節,射程8000米,巡航深度500米,魚雷制導頭的搜尋半徑1500米。發射之後,導彈到達預定區域即可釋放魚雷,魚雷入水後即可對潛艇進行搜尋和攻擊。選擇反艦模式,導彈還有185千克聚能戰鬥部,可以有效打擊大中型艦艇。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P-15“冥河”反艦巡航導彈。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紅黃兩側交錯塗裝的似乎是一枚水雷。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P-15“冥河”(海軍編號4K40,北約編號SS-N-2 Styx)反艦巡航導彈,蘇聯上世紀50年代中期在彩虹設計局首席工程師別列茲尼亞克的領導下,開始進行研製的新一代反艦武器。1956年,首先在第256工廠投產,1959年在第116工廠生產,主要裝備驅逐艦和專門設計的導彈艇,並有安裝在MAZ-543底盤的岸防導彈系統。該導彈1960年開始批次裝備蘇軍,1972年開始裝備其改進型P-15M。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h-28(“D-8專案”,北約編號AS-9 Kyle)中程反輻射空地導彈。1973年開始列裝蘇軍,主要裝備蘇-17M2/M3攻擊機、蘇-24戰鬥轟炸機、米格-23B戰鬥機、蘇-22攻擊機。目前,Kh-28已經被Kh-58、Kh-25MP、Kh-31P等導彈取代,從俄軍退役。Kh-28曾經廣泛裝備華約國家,並出口到利比亞、伊拉克等國。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Kh-59“牛虻”(“D-9專案”,北約編號AS-13 Kingbolt)中程高精度空地導彈,旨在摧毀被敵方防空系統保護的重要地面和水面目標。飛行員在白天進行目視觀察,並根據需要進行發射。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1975年,Kh-59導彈的測試在阿赫圖賓斯克進行,並在1979年透過國家測試。1980年開始裝備蘇聯空軍,主要作戰方式是蘇-24M戰鬥轟炸機掛載一個吊艙和兩枚Kh-59導彈。除此之外,蘇-17M攻擊機也裝備了Kh-58導彈,經過升級的機型被命名為蘇-17M4。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由於這座博物館建立的時間不長,因此室外展區的導彈都非常新。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換個角度,可以看到導彈另一個角度。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室外展區另一邊還有一架蘇-24M戰鬥轟炸機。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這架蘇-24M是從列寧格勒地區普希金諾轉來的,2016年秋安置在博物館中。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2020年9月,蘇-24M進行了修復,重新塗裝了1993型沙漠迷彩。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這種迷彩機身下部為天藍色,北部為沙漠迷彩。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這樣可以提供良好的上視和下視偽裝。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機頭兩側還有俄羅斯雙頭鷹國徽。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米格-25BM戰鬥機紀念碑,掛載了Kh-58反輻射導彈。這個紀念碑是2006年在蘇聯英雄孔道羅夫、杜布納機械製造的聯合倡議下,經過市政府批准建立的。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1973年7月13日,蘇聯部長委員會決定在研製米格-25偵察機的同時,研製一種專門打擊敵方防空系統的機型。這種機型的主要武器為Kh-58反輻射導彈,並配備電子干擾和搜尋裝置。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1974年,米格-25BM的設計工作正式開始,除了配備先進的機載裝置之外,可以掛載四枚Kh-58反輻射導彈,並保留了米格-25RB投放普通航彈的能力。1974~1976年,303號和401號米格-25RB原型機進行測試。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1977年1月27日,試飛員謝爾庫諾夫駕駛米格-25BM原型機進行了首飛,1977~1980年通過了國家測試。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1981年,發射Kh-58反輻射導彈透過國家測試。1982~1985年,米格-25BM在高爾基市批次生產,共生產40架。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從外觀上看,米格-25BM的主要區別就是鼻錐加長了0。72米,顏色為深灰色或綠色,並有電子戰系統的天線。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不過,這位博主並不確定這就是米格-25BM,他認為可能是一架攜帶了Kh-58導彈的米格-25R。

訪問:杜布納科學城巡航導彈博物館 觸控蘇聯精確制導武器發展史

這裡,在莫斯科-伏爾加運河岸邊,有世界第二大的列寧全身雕像。這座雕像的設計師是梅爾庫羅夫,於1937年樹立起來。這裡還曾經有一座大小相仿的斯大林雕像,不過在1961年被拆毀,只留下了地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