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簡介《奇遇人生》中的小河對於小河來說,童謠不止是唱給孩子的歌,它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真實的人承載而來的,記錄著一代人的命運和情感

迷霧中漸漸清晰什麼歌

《奇遇人生》中有一期,嘉賓是小河和譚維維。

在一檔以明星為主體的紀實真人秀節目中,小河的出現讓人意外。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停留在美好藥店,作為曾經的美好藥店樂隊主唱,他們在臺上畫京劇臉譜、赤裸身體……表演著瘋狂、荒誕和驚世駭俗,被稱為獨立音樂圈一匹脫韁的野馬。

但近幾年,小河變了。2018年開始,他走向北京的衚衕小巷、浙江的鄉下田野……大海撈針式的尋找會唱童謠的老人,採集到了一批被歲月埋葬的聲音。昔日音樂圈裡無法被定義的野馬,成了一位滿頭白髮、溫柔和緩的童謠記錄者。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奇遇人生》中的小河

對於小河來說,童謠不止是唱給孩子的歌,它是由一個個具體的、真實的人承載而來的,記錄著一代人的命運和情感。隨著瞭解越來越深入,他感慨:

“老人真的是一波一波的,像麥子一樣一茬一茬的,所以我要趕緊把聲音和影像錄下來,不管它有沒有意義。”

01 老人

老舊的小區、冷清的鄉下、古老的宗祠……這些被高速現代化所遺落的地方,往往能找到童謠的痕跡。

小河團隊在浙江金華湯溪鎮找到了周愛雲,她已經90歲了。

尋找的目的是為了一首叫《田雞歌》的童謠,線索來自金華的童謠記錄者蘇老師,小河在蘇老師那裡聽到錄下的周愛雲的歌聲,十分震驚,因為“詞特別容易留下來,但是民間會記譜的人太少,很多旋律慢慢就溜走了”,但是“這個居然有調的“。

25歲的時候,周愛雲代表湯溪到杭州演出,拿了二等獎,省裡推薦她去參加全國比賽,丈夫不讓她去,覺得她應該好好在家帶孩子,把她的獎狀藏在相片框後面幾十年。

老人腿腳有些不太方便,看到有人來家忙著讓座,小河問她唱的那些歌有沒有歌詞,周奶奶擺了擺手:“都毀掉了,本來有書的,我的老頭子幫我毀掉了,他反對我的。“

一次錯過就是60多年,曾經的女孩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老,但在唱歌的時候,還是能看到昔日的快樂,她向小河的團隊解釋“我嗓子是好的 ”。

旁邊的老人補充,這是正宗的湯溪話。周作人說過:歌謠是方言的詩,這和小河心中想要追尋的是一致的,他們每一場演出都至少保留一首歌是徹徹底底的方言:“我們想找的不是電視書本上有的,是本土方言傳唱的一些童謠。”

去年,周愛雲的老伴去世,她一個人住在有些年代感的房子裡,小河團隊離開之後,她恢復到了平常的生活:

“ 白天一個人,晚上一個人。自己一個人坐這裡,有時間了唱唱歌,自己一生一世唱唱歌也挺好。”

接周愛雲去杭州演出的路上,小河讓司機師傅繞道錢塘江,想讓她看一看江水,一直沉默的看著窗外的老人家有些不好意思,轉過頭認真說了聲“謝謝你 ”,分別的那個早晨,她抱著小河:

“你是我的孫子啊,你一定要來看我。”

這種人與人之前情感的往來讓小河觸動:“ 我們年輕的時候都在追尋,有很多想做的事沒有做成,有時候不是我們在選擇生活,是生活選擇了我們,可能我們沒有辦法彌補64年來的遺憾,但請奶奶來杭州,至少奶奶走出了她那個空間,我覺得這是讓生命在這個遺憾裡有一點點滿足。”

“這個價值遠超過一首童謠。”

《奇遇人生》中,小河對譚維維說:“ 我們去年做尋謠計劃的時候,完全沒想過把它做成一個系列的,但當我們真的去找老人,深入到這些老人的生活,內心又有很多新的感受。以至於我們要繼續做這個專案來完成它。“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在尋謠的過程中,每一個老人對團隊來講都是一個意外的驚喜,在他們身上,能看到時代的流變和社會的變遷。

節目中記錄下兩首歌的表演,有一首歌叫《火螢蟲》,他們在鄉村的宗祠裡找到了老人,已經80多歲的周奶奶告訴小河:“這是我爸爸教我的歌,他100多歲了,我十幾歲的時候就唱《火螢蟲》,都60多年了。那時候還有螢火蟲,現在都沒有了。”

“我十幾歲的時候唱《火螢蟲》” “那很多年了吧” “六十多年了”

另一場演出中,有一位奶奶唱《搖籃曲》,她快70歲了,這首歌是當初她的婆婆哄她的小寶寶睡覺時唱的,她學會了,老人年輕的時候有20年的時間在幼兒園照顧孩子,她就給他們唱的這首歌。

偶然的訴說中蘊藏著多年來他們對兒時生活的隱匿,在平常的生活中,老人的生活和精神往往習慣性的被忽視、被隱藏。

尋謠計劃將目光投向了這個群體,溫柔的吟唱隱藏著一代人的生活和命運,老人從被刻板印象禁錮的狀態中解放出來,重新獲得被重視、被需要的價值感。

有一位參與者的家屬在接受採訪時說:“ 其實他們很願意跟外界接觸,尤其是有人來找她,讓她去表演。可能那些歌,我們不問,也沒人讓她們去唱。所以她覺得自己又有了一些新的價值,而且是沒有人發現的價值。”

02 童謠

詩人金波曾經講過:

“我許多最初的生活知識是從童謠中得知的。就連對韻律節奏這些音樂性的感受能力,也是在童謠的誦唱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2009年,小河發專輯《身份的表演》,感覺自己走入了一個死衚衕裡。1年後,在狀態有所好轉之後,他想要走出房門接觸陌生人,開啟了音樂肖像專案:

“我把自己推到去看不同人的一個機器上,一個月我要跟一個陌生人待兩三天,去給他寫首歌,所以一年之後我就改變了。”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2009年,小河發行專輯《身份的表演》

16年-17年,小河組織“ 迴響行動 ” ,把全國各地的人拉到戶外,一起錄唱片。那時候還只是在唱自己的歌,慢慢的他覺得不能太侷限於自己的作品,這個大地上有很多東西可以從自我這裡脫離開。

而在做音樂這些年,因為有涉及到跟兒童的互動,小河開始關注兒童聽的歌,他跟譚維維說:

“你就發現市面上孩子聽的歌就沒有,甚至有些孩子,大人聽什麼,孩子唱什麼。”

“如果問我這個大地上最感興趣的是什麼,我想應該是童謠。”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美國學者本尼迪克認為,個體生活歷史首先是適應由他的社群代代相傳下來的生活模式和標準。從他出生之時起,他生於其中的風俗就在塑造著他的經驗和行為。

而童謠就是民俗的重要承載方式,它如同鄉間的野草,是自生自滅的,完全靠口口相傳。

《奇遇人生》裡,唱《糖糖糖》的馮老師和小河交流,這些歌為什麼難以流傳下來:

“先生學生對面開糖坊,那都是50年代之前的事情了,剛好又公私合營,那些私人企業全都沒有了,所以這些叫賣聲,像這些東西肯定不能說了,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但這裡面有歷史,有故鄉,有童年, 有上一代人活過的痕跡,有大時代背景下最日常的鄉土鄉情……童謠是另一種形式的民間文學。

這自然是有價值的,編劇蘆葦不是說過麼:

“即便是華麗的《霸王別姬》,力量也在於真實的市井人情。”

朱錫浩是浙江桐鄉人,《贊田蠶》這個歌有上百年曆史,舊時人家結婚時邀請他們去唱,那時候人們的生活主要依靠農業、開蠶、種田,保佑開蠶開的好,各方面等於都是順利的,這首歌就這樣一代代傳下來。

朱錫浩說:“ 我們是祖傳的,我爸爸就是唱這個的。現在全是婚慶公司,都做這個了。“

“ 以後就弄不下去了,都不願意做。”

“ 現在年輕人好像都覺得土,其實是大家不好好珍惜了。”

在自然村莊正在消失的當代,這些脆弱的鄉土童謠也在無可奈何的走向消解,是否要費心思去記錄這樣陳舊不適合現代語境的童謠,《奇遇人生》的導演在文章中寫過執行這個選題的深層原因:

“ 我和身邊的很多朋友,來北京的時間再久,依然逃不過一個過客的心境,北京依然難以稱為家園。對於來處的回首,對於故鄉與童年的回望,成為在孤獨城市中前行中的必修課,面對著家園的含混與不確定性,每個執著於探尋生命原點的人似乎都有些四顧茫然。

於是有了回望,有了寫作,正是在這樣一種試圖解釋的姿勢中,家園獲得了某種永恆。它成為寫作者傾訴與創作的源頭,成為我得以窺見自身的一面鏡子。

對我來說,這些東西是重要的。”

導演說,他對這期節目的期待是共情。在Figure的採訪裡,曾經參加過尋謠計劃現場表演的莫西子詩講述,他很少見到一個現場,有這麼多人自發地參與到唱歌本身,不是為了追星,也不是為了完成某種任務。

他感覺“心裡面突然有有一個東西動了一下”。

在這個歸屬感缺失的時代,對於故鄉、對於童年、對於親情的回望成了很多人心中最柔軟的角落,就像譚維維在節目中說的那樣:

“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還會回憶起外婆家的炊煙繚繞,灶臺上的煙火味。”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童謠承載的就是這些記憶。尋謠是尋找故鄉的記憶,於是童謠成了紐帶,把本來不該割裂的人群聯絡在一起,同時也連線過去和未來。溫柔的吟唱中,遙遠的童年在模糊的記憶中漸漸清晰,人心在熟悉的場景裡得到治癒和慰藉。

朴樹唱哭的那首《送別》,詞作李叔同的另一首你也應該聽到

03 傳承

如今,網路把孩子困在了虛幻的世界之中,現代社會在提供給孩子們最便捷、最豐富的娛樂之外,也使他們對現實生活和社會自然喪失了敏銳的感受與基本的關注。

所以小河希望把尋謠計劃做下去,至少做10個城市,留下一批作品給孩子們:

“ 至少他是有的選擇,而不是沒得選擇。“

最後,我想用《秋柳》作結,如果沒有尋謠計劃,我們可能再也聽不到這首童謠。它總讓我回憶起年少時哼唱的那首《送別》。

提供者是抗戰時期聽到這首歌的,現在他把《秋柳》教給了和他當年差不多大的小孩子,在教和學裡,童謠就這樣流傳下來,在這種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生命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永恆:

想當日綠蔭蔭 春光好

今日裡冷清清 秋色老

風悽悽 雨悽悽

君不見眼前景已全非

眼前景 已全非

一思量一回首不勝悲

✒️

作者:黑金龍

圖源:網路

素材來源:《奇遇人生》、figure《尋謠計劃》採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