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絲路話語」不能再讓生長激素的誤區帶偏家長們

  • 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1-12-01
簡介矮小症需要治療,生長激素也不是不能用,但必須規範使用,而不是濫用

打生長激素影響智力嗎

陳廣江

8月4日晚,新華社刊發《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一文,直指“濫用生長激素”問題。文章稱,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於矮小症的“增高針”治療悄然興起。記者調查發現,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專家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文章一出,引發廣泛關注,反應最快的還是嗅覺靈敏的資本。8月5日,主營生長激素的長春高新、安科生物股價應聲暴跌。儘管兩家上市企業迅速回應,堅稱合規經營、不存在濫用問題,但“自說自話”顯然無法平息公眾疑慮。要知道,生長激素的使用者是孩子,一旦濫用,後果不堪設想。

眾所周知,生長激素是治理矮小症的處方藥,有病才能用,正常發育的孩子根本無需使用,否則有百害而無一利。但是,有些家長太焦慮了,為了避免孩子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不惜吃“增高藥”、打“增高針”,不僅被人收了“智商稅”,還可能給孩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此外,家長的身高焦慮很容易被非正規醫療機構利用並放大,並滋生醫療腐敗。

近年來,生長激素概念股一路高歌猛進,也讓人讀出了一絲絲“異味”。據報道,國內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年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其年收入增長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來自生長激素相關產品。矮小症屬於罕見病,患兒有限、發病率不高,哪來的這麼大的市場需求?

幾年前,中華醫學會的資料稱,我國兒童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所有矮小人口中,4-15歲的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但對於這一資料,業界一直就有質疑,認為混淆了醫學上的“矮小症”和生理上的“個子矮小”之間的差別。矮小症需要治療,生長激素也不是不能用,但必須規範使用,而不是濫用。

規範生長激素使用迫在眉睫並非危言聳聽,而只不過是舊事重提、重申常識而已。一篇報道引發股市震盪,也許恰恰說明生長激素行業的痼疾被曝光在了陽光下。如今看,向濫用生長激素說“不”,依舊任重道遠。家長們要明白,“個子矮小”不一定是病,別總想著打破身高“天花板”,面對“定製身高”之類的忽悠,要擦亮眼睛。

本文來自【新甘肅】,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