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趣說廣元|千年“劍門手杖”待傳人

  • 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網路遊戲
  • 2021-12-07
簡介劍門手杖根據製作材料不同,一般分為4大類:一是自然手杖,取材於深山中自然生長的灌木或藤條,保持原材料自然形態

制杖是什麼意思?

川觀新聞記者 燕巧 整理

劍門手杖又稱“劍杖”,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四川“老字號”。

“劍杖”源於何時?相傳公元228年,諸葛亮率10萬大軍北伐,途經劍門關時,山勢險峻,道路崎嶇,車馬難行。諸葛亮見山中生長著大量的葛藤灌木,便命士兵砍來削去枝丫扶倚助行。蜀軍因此爬高山、穿峽谷,勘察並修出一條棧道,終於順利透過劍門天險。後來,當地人都效仿採木製杖,登山助行,“孔明杖”由此而得名,並世代相傳。

早期“劍杖”多是自制自用,清末年間才逐漸成為商品,批次生產。在民國年間,“劍杖”成為四川的名特產品,有“劍閣的柺棍(杖),保寧(閬中)的醋”的民間諺語。

趣說廣元|千年“劍門手杖”待傳人

劍門手杖和一般手杖有顯著的區別,它是利用藤、灌木本身的特點,進行藝術加工而成,因此它不僅是日用品,還是集雕刻、繪畫藝術為一身的精美工藝品。新中國成立後,劍門手杖還曾先後送萊比錫、巴黎參加國際博覽會。

製作“劍杖”的原材料,只能選取生長在劍門山區懸崖上的藤條、灌木,並且生長年齡要在數十年以上。砍伐時間也有講究,只有在端午前後砍伐的藤條灌木才適宜製作“劍杖”。這是因為端午前後,藤條灌木生長得最為茂盛,水分也最多,適合用火烘烤拉直。而過了端午,長硬後的藤條灌木加工難度加大,品相也不太好。原料經簡單修整後,需放置透風陰涼的倉庫風乾後再選用。

製作時遵循一套古老的製作工序:燎炙矯形,去皮整修,精雕細刻,最後上漆拋光。每道工序,都顯示出藝人的聰明才智。

劍門手杖根據製作材料不同,一般分為4大類:一是自然手杖,取材於深山中自然生長的灌木或藤條,保持原材料自然形態;二是仿自然手杖,依據藤蔓及樹杈的特點模仿加工而成,外形逼真;三是雕刻手杖,因材施藝,精雕細琢,杖頭、杖身多雕刻人物山水、花卉蟲魚等,隨藝人想象而制,外觀逼真精美;四是雜木自然杖。

改革開放以來,劍門手杖由過去的品種單一、年產量只有數百根,發展到現在的4大類、200多個品種,年產量數萬根,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享譽海內外。

但讓人痛心的是,歷史悠久的“劍杖”,如今卻面臨失傳的境地。“劍杖”遇到的困難首先是原料難尋。由於適合製作“劍杖”的藤條和灌木,幾乎都生長在險要的懸崖上,砍伐過程危險性較大。此外,製作手杖的藝人也越來越少,年輕人不願意學習這門手藝,傳承千年的“劍門手杖”,正等待新的傳人。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