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漲知識!早在千餘年前重慶就有市集14處

簡介到了中晚唐時期,明月壩遺址形成開放型市鎮佈局,兩條南北向、兩條東西向的主要道路,構成了一個東西、南北相連的道路網,高規格建築、多進院落式衙署、四合院落式寺廟的出現,表明該遺址已經擺脫了早期草市的規模,具備了區域政治中心的功能

瓦當在什麼位置

漲知識!早在千餘年前重慶就有市集14處

△雲陽明月壩遺址

近日,重慶釋出了《關於加快夜間經濟發展促進消費增長的意見》,全面推動重慶夜間經濟提質發展。

發展夜間經濟,離不開的是市集。

那你知道,在大江環繞的重慶,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有了市集,在這些市集裡,最暢銷的是什麼商品嗎?

7月21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燕妮綜合相關方面研究發現,在20世紀末的三峽考古大發現中,考古工作者陸續在長江沿岸及其主要支流附近,尋覓到千餘年前三峽地區市集興盛、商流熙熙攘攘的實物遺存。

據統計,三峽地區共發現唐代至北宋早中期遺址133處,其中可以確定為市、鎮遺址的大約有14處。

黃金水道

重慶成為四川盆地物資出入集散地

為什麼市集的統計要從唐代開始?從唐代晚期至五代,只許州縣設市的規定有了調整,“舊來交易繁者”也可以設市。

因此,這一時期正是全國各地市、集、鎮大量湧現的時代。特別在一些遠離政治、經濟中心,但又交通方便,特別是水上交通便利的地區,草市的規模日益擴大,性質也開始向集、鎮轉變。

到了北宋,朝廷採取了一系列惠商、恤商措施,“一切弛放,任令通商”。都城經商沒有限制,小商小販大量出現。相應的專門負責管理城市攤販的機構街道司也出現,並規範擺攤位置。

緊臨州縣城郭的草市,則發展成為新的商業市區。這類市區,居民稠密,商鋪店肆林立,交易繁盛,與城郭以內的原有市區並無區別,有的地方甚至遠遠超過了城郭內的舊市區。

在交通並不那麼方便的時代,要形成一個市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四通八達的通路,是必須條件。

擁有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重慶,因為水運的發達,成為了古代四川盆地物資出入的集散地,長江運線承擔著大宗經濟貿易的往來輸送。

依照古人依河而居的習慣,沿江匯聚大大小小的村社聚落,“舊來交易繁者”便形成簡單的草市雛形。

因此,在當時的重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種市集,僅僅是考古發現,就已經找到了14處遺址,這還不包括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無處可尋的。

這些村莊

曾是歷史上異常繁華的市鎮

雲陽高陽鎮走馬村本是一個北臨彭溪河,在歷史上默默無聞的村莊。2000年,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的師生進駐到這裡,將一個初唐至北宋中期的市鎮遺址,展現在世人眼前。

發掘結果顯示了明月壩遺址從“江邊草市”到“市鎮”不同發展階段的佈局面貌。

唐初至唐中期,集鎮平面佈局大體呈“L”字形,以東西向和南北向兩條交匯道路為框架,沿山勢分佈十餘座房屋和作坊,房屋的建築形制簡易、數量不多以及文化要素較少等方面都反映出明月壩遺址處於草創階段。

到了中晚唐時期,明月壩遺址形成開放型市鎮佈局,兩條南北向、兩條東西向的主要道路,構成了一個東西、南北相連的道路網,高規格建築、多進院落式衙署、四合院落式寺廟的出現,表明該遺址已經擺脫了早期草市的規模,具備了區域政治中心的功能。

時光流轉到唐末至北宋中期,隨著明月壩遺址集鎮規模則不斷擴大,這裡又新修了一條道路,並對原有的建築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擴建。

明月壩遺址是典型以商業貿易為主,從而帶動人口聚集,進而發展為市鎮,代表了長江沿岸中小城鎮發展的一個模式。

漲知識!早在千餘年前重慶就有市集14處

△永川漢東城遺址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永川朱沱鎮發現了另一處遺址,似乎反映出另外一種不同的發展軌跡。

它就是位於永川區的漢東城遺址。

2013年至2016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對該遺址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發現唐宋時期的城牆、高規格石板道路以及設計合理的給排水系統,初步向公眾展現出宋代漢東城遺址的整體佈局,該遺址整體形狀呈不規則梯形,街道佈局為一橫(或二橫,其中一橫可能被現代公路疊壓)四縱的佈局,通往長江碼頭的路網發達,表明其水驛的重要性質。

漢東城作為唐宋時期的治所所在,不但是一個地區的權利中心,而且由於商賈往來頻繁,集市隨之興起,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經濟和流通中心。它的形成模式有別於明月壩遺址,可能代表著長江沿岸城鎮發展的另一種模式。

南北著名瓷器

是當時市集裡的暢銷貨

漲知識!早在千餘年前重慶就有市集14處

△明月壩遺址出土的唐宋瓷器

那麼,在當時的這些市集裡,什麼商品最為暢銷呢?

出土文物成了最為權威的答案。

在明月壩遺址裡,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包括長沙窯、邛窯、越窯、定窯、邢窯、龍泉窯、耀州窯、湘陰窯、塗山窯等窯口的瓷器和大量板瓦、筒瓦、瓦當、脊獸、獸面磚、錢幣、博具等。

尤其是塗山窯、湖田窯、龍泉窯、耀州窯、長沙窯等南北著名窯口瓷器的大量出土,反映這一時期明月壩集鎮人員和商業來往活動十分興盛。

大量的瓦當、板瓦、筒瓦、脊獸、獸面磚等建築材料的使用,表明集鎮功能、性質發生了轉變,各種博具的大量出土不僅反映出集鎮居民的日常娛樂生活,更反映出這一時期的集鎮聚集了大量南來北往的非農業人口,從另一側面印證了遺址的集鎮性質。

漲知識!早在千餘年前重慶就有市集14處

△明月壩遺址出土的唐宋瓷器

在漢東城遺址,考古工作者發現了宋代的房屋和金屬冶煉手工作坊。

同時,遺址出土了景德鎮窯、湖田窯、龍泉窯、耀州窯、邛窯、合州窯、達州窯、金村窯、西壩窯、塗山窯、清溪窯、廣元窯等窯口的各類生活用瓷。

景德鎮窯、湖田窯、龍泉窯、繁昌窯皆為宋代南方地區的重要窯口,特別是湖田窯,以其產品豐富,質量精良的特點,穩坐宋代暢銷瓷榜首。

此類窯口瓷器的大量發現,最能發映出漢東城遺址作為水運驛站,人員和貿易活動往來的興盛,也是宋代商品經濟流通高速發展的實物證據。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