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簡介買到“影樓風古裝”,在漢服圈內大概會貽笑大方

圓領袍穿什麼鞋子

作者:芋圓

如果你走進教室,看到前排坐著一位翠袖紅裙、綺衣錦裳的姑娘,不要以為這是什麼穿越劇拍攝現場——

可能只是你的同學穿著漢服來上課了。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全套漢服上課,是什麼體驗?/微博

有同學因身穿漢服上課而獲得老師的格外關注,被點名回答問題。原來老師也是漢服愛好者,下課後找學生交流:“衣服在哪家店買的?”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誰想到吸引老師注意的是漢服呢。/微博

河南一名大三男生穿著漢服行走在校園,被媒體形容為“酷似四字弟弟”。當被問到會不會收穫異樣的眼光時,他說:“對我來說無所謂。”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穿圓領袍的大學生。/梨影片

21歲的小桔是一名漢服愛好者,擔任學校漢服社社長的她,不僅積極參與校內的漢文化活動,平時也喜歡穿漢服上課。

在一次英語課堂的presentation上,她向臺下的眾人介紹了漢服文化。

“當時好幾個外國朋友都被安利到了,他們很驚訝,原來中國除了唐裝,還有漢服這種傳統服飾。”

漢服在大學校園場景裡頻繁出鏡。在課堂、畢業照、各類漢服文化節,都能看見師生們身穿漢服的綽約身影。

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漢服產業保持高增長態勢。中國漢服愛好者規模連續4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已超過350萬人。其中83%年紀在24歲以下。

2019年,漢服的市場銷售額突破45億元。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漢服已經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市場。/艾媒諮詢

從小眾的傳統服飾,到商家們趨之若鶩的“財富密碼”,漢服還在不斷逆襲。

01

“多踩幾次雷,就有經驗了”

“一入漢服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這句漢服圈流傳甚廣的自嘲,勾勒出一幅“氪金富婆”的漢服愛好者群像。

“其實也沒有別人說的那麼誇張,我平時買衣服、吃飯會比較省,均衡下來也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目前就讀大二的小林,在漢服上已支出5000餘元。

“很多男生氪個遊戲、買個面板也要上千塊了,我覺得漢服還是挺划算的,至少它真的能穿上。”

點開淘寶,漢服種類繁多,有單件上千元的限量款預售,也有兩三百元的平價現貨。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某寶出售的漢服

“以前買漢服的人少,大部分都是定製款,買一件少一件的,成本當然高。現在買的人多了,價格也就降下來了。”

當漢服比現在更小眾時,許多店鋪採用的是“定金尾款制”。店家在平臺上釋出樣衣圖,有意購買的客戶拍下定金,店家再根據付款人數進行統一定製。

這種銷售模式降低了商品滯銷的風險,但也帶來了不少負面的影響:要想買到心儀的漢服,消費者往往需要經歷數月的等待,個別款式甚至需要提前一年預訂。

漫長的“冷靜期”尚未磨滅真愛粉的熱情,卻十分勸退一些習慣快速消費節奏的新客戶。

“記得那年在夏天買的漢服,我等到冬天才收到。拆開快遞的時候我整個人是‘心如止水’,沒有下單時那種期待的感覺了。”

近年來,情況開始好轉,一批全款銷售的商家浮出水面。在一家專注打造平價漢服的淘寶店中,爆款“太平有象”“此間春色”系列的銷量都達上萬件。

儘管價格下降,但“進圈”的門檻仍然不低。

5年前入坑的小桔,回憶起她的第一件漢服,用的說辭是“挑昏了頭”。

她關注了當時盛行的漢服貼吧,認真地做了好幾天的功課,還加了不少商家的同袍群,就怕買到版型不正確的“影樓風古裝”。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什麼是“正規漢服”,圈內議論紛紛。/微博

這與漢服圈內嚴格的衣物形制、對山寨服飾的抵制不無關聯。

除了要買成衣,相關的配飾、鞋子、包包等周邊產品自然也必不可少。據瞭解,一些高階品牌的配件,有時甚至比平價店鋪的成套還貴。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有些配飾比成套的漢服還貴。/紀錄片《漢服:

衣冠裡的華夏》

“誰都知道盜版不對,但正版漢服店的過度溢價真的令人很無語。而且正版店的漢服,也有不少質量低劣、設計拉胯、形制錯誤的問題。”

為了避雷,漢服愛好者們大多會關注圈內的資訊博、頭部KOL,透過樹洞網的投稿、經驗分享等,整理出一份商家紅黑榜,以減少試錯的可能。

“要想完全不犯錯,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誰叫我喜歡呢,基本上多踩幾次雷,就有經驗了。”

02

吃土買來的漢服,還在衣櫃裡吃灰

對於自身並無穩定工作收入的學生黨而言,漢服的價格不算便宜,但其使用率卻很低。

“高中的時候還會經常穿漢服出門,當時比較小,也不覺得尷尬。現在會覺得有點不自然,平時就不怎麼穿了。”

由於學業原因,小林現在很少參加漫展、漢服站之類的活動,平日裡能穿到漢服的機會就更加有限。

不僅實用性低,漢服穿著繁瑣、“不接地氣”,也是一大問題。

“冬天穿太冷,夏天穿又很熱,所以大多數時候只能放在櫃子裡吃灰。”

“每次穿漢服出門,都少不了梳妝打扮、全副武裝。如果日常上課或者工作也這麼穿,時間就不夠用了。”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44。0%的人在特殊活動或場合才穿漢服。/艾媒諮詢

然而,這並沒有消減一些人對漢服的熱情。小夢認為,比起穿著頻率與舒適度,漢服“拍照好不好看”“收藏有沒有價值”更重要。

“就算你實在不喜歡了,掛在二手網站上,要賣出去也不難。”

小夢透露,在漢服圈裡,經典的款式是很容易出手的,如果是絕版的精美限定,甚至可以炒出很高的價格。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大火的九尾狐萌款,曾炒到數千元。/閒魚

高額利潤之下,投機者們也開始進場。

一位漢服大佬透露,她用閒魚甚至比淘寶還多。搶不到限量現貨可以去找秒速代拍,沒記清楚商家的上新時間就去蹲點撿漏,遇上古早的大熱萌款一定要順勢拍下……

據相關報道,漢服圈內的職業黃牛月收入可達數萬元。

雖然行業上游炒得火熱,但對於只想拍幾張漢服寫真的路人來說,相比起全套購入,租一套漢服顯得更加划算。

目前,各大平臺上也開起了“服飾+妝造+拍攝”一條龍服務的漢服體驗館,包含化妝、盤發、打光、修圖等服務。

對剛入坑的漢服小白而言,甚是友好。日常漢服體驗通常在300元內,室外漢服寫真拍攝會相對貴一些,但一般也在千元內。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廣州一家漢服體驗館的價格表。/大眾點評

雖然進店體驗很方便,但更多的漢服愛好者還是願意自己DIY。小林認為,和相識的同袍們一起參加活動、交流心得,是漢服體驗館無法替代的。

“比起照片,更重要的是氛圍。”

而在漢服館裡,當拍出好看的照片成為唯一的指標,個人體驗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這種感覺挺糟糕的,漢服好像變成了一種道具,而不再是與我有親密連線的一種文化。”

03

“從消費者變成工具人”

儘管入門不容易,但真正“懂行”了之後,才發現腥風血雨還在前方。

漢服圈內門派眾多,有對形制要求十分嚴格的“考據派”,也有融合現代時尚元素的“改良派”。

“考據派”講究形制,認為漢服要依據歷史典籍和出土文物進行還原。

秦漢時的曲裾深衣、魏晉時的大袖齊腰、唐朝的齊胸襦裙、宋朝的褙子以及明制的馬面裙,從領襟、袖型、布料到著裝,每一項都大有講究。

“改良派”則認為,漢服改良後更符合現代審美。

長期以來,兩大門派水火不容。如果你不慎踩到了其中一方的雷區,等待你的將是被掛上樹洞網,接受抵制群嘲,並“鞭屍”數日。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買到“影樓風古裝”,在漢服圈內大概會貽笑大方。/紀錄片《漢服:衣冠裡的華夏》

如果不小心將右衽穿成了左衽,遇到同袍們的時候,將會上演大型社會性死亡。

許多路人眼中仙氣飄飄的“影樓款”,更是圈內的大忌。買了po在社交平臺上,會被人認為是“不懂行”的門外漢。

“有時候我也會疑惑,不知道究竟是自己在穿漢服,還是漢服在‘穿’我。衣服好像變成了人們討論的重心,我就成了一個不重要的工具。”

更令人不適的,還有圈內階級分明的鄙視鏈。

“買正版的看不起買盜版的;制式正統的看不起制式混亂的;穿‘高定’的看不起穿‘白菜’的;現貨則比不上需要拼手速搶購的限量定製版……”

當外在的標準凌駕於個人的喜好之上,約定俗成的規則逐步演化為越界的霸凌,一個不慎便可能引發眾怒。

“我現在也不混圈了,圈裡太多‘警察’。”小夢抱怨道。

“最開始只是因為興趣而喜歡上了漢服文化,但是進圈之後,反而覺得太亂太複雜。有很多規則,他們也不管別人認不認可,就硬要套在你頭上。”

一年狂賣45億,這些衣服收割了多少女孩的智商稅

豆瓣鵝組的熱帖裡,穿漢服的內容經常被“出警”。/豆瓣

小夢曾經去過一家實體店買漢服,“那天我只買了兩種形制的漢服,但店家還是很熱心地教我各種形制漢服的穿法、要怎麼做簡單又日常的髮型,還推薦了一些穿衣教程和服飾講解的書”。

離開店的時候,店家囑咐她:“以後要是有不會穿的,來找我,我隨時教你。”

或許面對面的熱愛與坦誠,正是漢服圈最純粹的模樣。只是網路時代下,人們逐漸開始用論資排輩規訓新手,將正常的消費異化為氪金與攀比。

而漢服要進一步開拓市場、破圈發展,光靠壘砌高牆、黨同伐異自然無益。

文化的傳承靠的從來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內在認可與外在詮釋,而非高高在上的說教與定義。

如果走不出這套消費邏輯,再美的衣服也像是枷鎖。

從套著漢服的“工具人”到重獲自由的消費者,小夢告訴我們,她後來才意識到:漢服原來可以只是“一條漂亮的裙子”,不必向它投射過分耀眼的目光,也不必為它承擔如此沉重的批判。

畢竟,買漢服的最終目的是“用來穿在身上的”,而不是“裱在牆上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