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鄰里親起來社群活起來

簡介專職做公益20年的賈蔚海珠區怡樂社群裡三個公益機構共創的居民活動空間

與人初次見面說什麼禮貌用語

鄰里親起來社群活起來

鄰里親起來社群活起來

專職做公益20年的賈蔚

鄰里親起來社群活起來

海珠區怡樂社群裡三個公益機構共創的居民活動空間。

鄰里親起來社群活起來

賈蔚每週都會花好幾天在社群裡“串門”,瞭解長者的健康狀況和需求。

鄰里親起來社群活起來

立夏時節,社群居民共建的花園裡長出了綠油油的果實。

掃碼聽賈蔚聊社群公益力量。

自發內動力,正在助推社群實現共建、共治、共享;而公益的力量深耕社群,激發了內動力的生長。

“在日益完善的社群管理中,我們引入多元文化,打配合、補缺口。”成為專職公益人20年的賈蔚和團隊,已在海珠區怡樂社群紮根5年多,陪伴社群逐漸成長。發現社群需求,尋找解決方案,“我們是參與者、發起者、組織者,更是觀察者。”

當居民中初步形成溝通、自治機制,社群環境在居民參與的微改造中越來越好,鄰里間形成守望相助的氛圍,社群居民也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價值和力量。“最理想的狀態,是社群的骨幹自發組織起來,帶動所有居民參與進來,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賈蔚說,到那時,公益機構就可以退出社群。

截至2022年2月,廣州已有接近1700個社群。“每一個社群都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內動力。”賈蔚有耐心在怡樂社群再堅守3年、5年,甚至更久的原因,是希望這樣的探索,在證明有效後能被參考、被複制。

系列統籌/餘靖、梁倩薇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林琳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影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其人

“我就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

“你們要是早一週來,就可以看到這棵老蘋婆樹一地花了。”站在怡樂路7巷7號“807圖書館”門口,賈蔚笑著說。高高的個子,一頭簡單利落的短髮,永遠穿著舒服簡樸的運動服或棉布衣服,賈蔚的樣子就是許多人印象裡的“典型公益人”。父親從山西南下,母親是客家人,從小生活在沙面這樣具有傳統廣州特色的社群,她覺得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

因為家中經商,賈蔚也順理成章從事這一行。2003年,偶然的機會,她帶小學三年級的兒子一起參加志願活動,體驗到與以前完全不同的經歷。2006年,毅然從“志願者”轉變為全職公益人。2013年,她發起民辦非企業單位“807創新空間”,開始投入到推動社會創新和跨界合作中。

一開始,她和團隊想作為公益人的公共空間,孵化創新機構和專案。隨著政府大力發展孵化基地,她逐漸把思路轉向社群:“廣大社群居民存在不同的需求:環境變化、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等,這些需求需要被重視和解決。”2017年,她進入怡樂社群,與商家、機構合作,引入多元文化,開始了一系列的社群創新活動。

細數這幾年來她參與策劃的專案,其中包括引導居民深入瞭解社群的“社群探險”“怡樂行”;引領藝術進社群的“繪本閱讀”“社群牆繪”;改善社群環境的“社群花園”“種植計劃”;關注社群長者的“老友記學堂”……以三個公益機構共創的空間為“根據地”,輻射到怡樂路5巷、7巷、9巷,甚至更遠、更大的範圍,把整個社群作為活動的公共空間,讓所有有意願的居民都參與進來。

每一週,她都要花幾天在社群裡“串門”,跟“種植達人”聊聊最近的陽光、雨量,看看植物生長的狀態;詢問長者的身體狀況,瞭解他們的需要;聽聽居民對於最近的公共藝術課堂有什麼反饋,需要導師做怎樣的調整;鼓勵居民骨幹參與活動,嘗試發揮個人特長,從學員轉為小老師……

改變不斷髮生。“首先看到的是環境的改變。”賈蔚觀察到,隨著種植計劃的持續進行,社群中“冒”出了好幾位“種植達人”,他們所居住的門口慢慢開闢成一個小小的花園,家長帶領孩子在公共空間也拓展出“街道花園”,花草樹木點綴著整個社群;引進美術學院的師生進行牆繪活動,把創意帶到居民的門上、牆面,而用繪畫裝飾的垃圾站牆壁,讓人不忍亂丟垃圾,一走進社群即可感受到藝術趣味……

人的改變也悄然而至:曾經在街頭巷尾居住十餘年、只是“點頭之交”的街坊,在活動中發現彼此共同的種植興趣,開始促膝長談;常常宅家、偶然外出的年長居民,手挽手參加“長者學堂”;家長帶著孩子參與到社群的微改造中,探訪年長街坊,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年輕的居民,開始在社群活動中展現出自己的管理、領導力和才華,策劃組織社群公益活動……

看到變化,賈蔚的感受是“很享受”:“讓人時時感到欣喜,與此同時,我們藉著這個機會,享受到公共的社群生活。”但她也知道,這個過程很漫長,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改變,很生活化,關係個人生活和小環境,可能看起來沒有那麼‘深刻’,但這種變化來自最基層,與每個人的人生息息相關,所以更紮實、更有基礎、更深入人心。”

她希望探索能持續下去,強調可持續生活、衣食住行,回到個人,回到生活,回到人與人的關係:“用生活來體現和改變。”

其言

“公益機構是社群管理的補充力量”

廣州日報:您一直強調,公益機構是社群管理的補充力量,為什麼?

賈蔚:我們深耕社群的背景,在於整體經濟的發展、整個社群生態的進步。我們一直跟社群居委有良好的互動和合作。他們為居民做的是普惠性、恆常性、兜底性的工作。他們在居民心目中有權威性、公信力,但他們的任務很重,不可能做完所有的工作。

社會組織應該作為補充來配合他們的工作,尤其是動員社群居民參與。如果沒有居民的參與,社群很難改變。因此,能撬動社會多方資源進行合作的公益機構,能夠引進最新的發展理念,嘗試用創新手法解決社群問題。

廣州日報:您看到了怎樣的社群問題?

賈蔚:這些問題都很細微,很生活化,但確實影響了居民的生活。比如很多居民反映垃圾站很髒亂,有的居民不按規定丟棄垃圾,我們就把為社群特需孩子開設的繪畫班帶到這裡來“實踐”,進行牆繪,還在牆腳栽種了植物,附近的居民都很珍惜這個小美術角,沒有人捨得破壞它,大家就自然而然、規規矩矩地丟棄垃圾了。

在對社群長者進行探訪後,我們發現,這個社群的不少年輕人已經搬遷,居住者大部分是長者,有的獨居,有的白天只有自己在家,沒有陪伴、交流。為此,我們組織了“老友記學堂”,邀請不同的老師來為他們上課,遊戲、繪畫、歌唱,讓他們得到藝術的陪伴,學習動手、動腦,也獲得社交的機會。另外,我們邀請社群的家庭參與到活動中,引導年輕人、孩子與長者互動,加強隔代交流,增進社群融合。

廣州日報:能說說您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改變是什麼?

賈蔚:許多居民都產生了變化,我想以丁嬸為例子。以前,丁師傅是我們活動的積極分子,他在社群開設了功夫班,為居民放電影,丁嬸默默跟在背後幫忙打下手。後來,丁師傅去世了,我們發現丁嬸一直維護著丁師傅種下的那片小花圃,每天都把心思花在種好這些花草上。於是,我們邀請她參與到社群種植專案中,帶領社群居民種植,交流種植心得,後來她甚至參與了“老友記學堂”和“社群廚房”,從自己家走出來,與社群有了更多的互動。

廣州日報:丁嬸就是你們在挖掘和培養的社群骨幹力量嗎?

賈蔚:應該還不算,社群骨幹是沒有公益資源也能自己運作的人士。我們把丁嬸這樣的居民稱為“生活者”,就是他們的某種生活理念、方式能夠給到大家參考和啟發。社群是多元的,有不同的生態。我們需要骨幹,也需要“生活者”。

在這裡耕耘了5年,我們大概只培養了10名骨幹,他們還沒能獨當一面,還需要我們去參與、合作。除了需要他們本身具有一定的管理、組織能力外,還需要培養和實踐。我們也培養過一些不錯的人選,但是他們因為自身原因離開了這片社群,或者難以再頻繁參加社群活動。

廣州日報:接下來還有怎樣的計劃?

賈蔚:我們正在設計一個二手市集,鼓勵居民把自己的閒置物品拿出來進行交換,參與即獲得消費券,可在社群的小商家消費,希望大家“幫襯”家門口的生意,讓社群內互動起來,也讓商家瞭解居民的訴求。

之前我們也設計過“社群探險”,帶領孩子們走訪社群內的10元理髮師、修鞋師傅,希望他們瞭解這些角色就是社群生態的一部分,也鼓勵他們用低廉價格提供服務,促進社群經濟的迴圈。

廣州日報:探索了5年多的經驗,是否有可能被其他社群參考或複製?

賈蔚:這種手法是很笨、很漫長的工作。我們想摸出一條路子——透過什麼方式營造社群,把居民撬動起來,從而改變社群。

不同的社群可以用創新的手法,也可以用傳統的手法,像一些鄉村社群,其實也有自己的手法,比如構建社群大學。在我看來,每一個社群都有自己的內動力,有改變的需求,也有實現改變的能力。發掘需求、推動改變、解決問題的思路,是每個社群都可以參考和複製的。但如果沒有居民的參與,就不是理想的社群營造。所以最根本的工作,是激發社群居民走出來,持續參與。

不同社群之間,是完全可以聯結起來,共享經驗與資源。我們也探訪過不同的社群,與他們交流、分享,相互學習,發現有的問題是相通的,資源是可以結合的。所以我想,在營造單個社群的同時,可以同步進行社群之間的網路建造。

廣州日報:探索的過程一定會遇到困難和考驗?

賈蔚:肯定有,比如公益組織是否能獲得足夠的認同和理解,在社群服務的必要性是否能獲得肯定;普通的公眾和企業利益相關方,是否認同公益組織所做的社群營造,這關係到社會資源是否能參與進來,為公益組織的探索和推進提供可持續性的支援。至於考驗,是不同社群之間的複製問題,理論上是可行的,但還需要公益組織去繼續探索。

採訪手記

“善”是生命的一部分:對世界保有善意,與人為善,日行一善,進而力所能及參與到公益慈善活動中。然而,公益慈善不是全部,生活必須尋找平衡:物質與精神之間,現實與理想之間。而賈蔚說,生活和工作實際上就是一回事。

作為從業20年的公益人,她從沒有感覺到來自“物”的壓力:“自然而然就降低了對物質的慾望,因此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不需要車,不需要名牌,不需要華麗的服飾,因此也不需要太多的錢。“每一次消費,我都會想,這些東西會不會成為垃圾,是不是地球能承受的‘重’。”賈蔚說,在公益圈裡,沒有人關注你穿的、戴的、吃的、住的,如果穿上一件“名牌貨”,反倒特別不自在,特別不好意思,“這也許就是‘公益文化’。”

什麼是“公益人”?在記者接觸的群體裡,他們是24小時線上、凌晨三點仍在熱烈探討某個議題的思想者,是試圖採取社會各個領域的創新手法來解決問題的實踐者,也是希望用善意來打動人們、聯結資源、完善機制的理想主義者。

“但世界是多樣的,不是單一的。”賈蔚說,有一部分人,以善意投身公益慈善,有一部分人為社會創造財富,他們之間是共生、共存、共助的,“我們也需要商業的力量。而在公益與商業的結合過程中,他們獲利,對‘善’有更多的理解,繼而反哺社會。”

【來源:廣州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