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沒有對“城市穿透性”瞭解,樓盤的勝利可能都是“運氣”!

簡介我們不能以“123”或者省會、地級市這樣去理解城市,城市既然是一個有機的動態社會體,那麼在穿透性分析一座城市前,首先要判斷它的動能:有的城市,是“城-產-人”,比如首都、省會這些國家身份,先確定了不可輕視的城市地位,地位帶動產業,產業吸引人

穿透性是什麼意思

作者: 陽光找好房

沒有對“城市穿透性”瞭解,樓盤的勝利可能都是“運氣”!

打麻將的場景

麻將的贏家,在和牌的瞬間,表情都是愉悅的。當然,這是人之常情,不可能贏了還傷心。

如果要問感想,他們會表達自己打得好!

就像開盤勝利後,地產商的總結,都不可免俗的會談到,投資做對了什麼,產品做對了什麼,營銷做對了什麼。

只有安靜的看一下午麻將,才會明白,麻將贏家肯定不能出錯牌,但要贏牌的前提是:

別人不需要的牌,剛好是你

需要的牌。

麻將技術再好,你要的牌,另外3家也都需要的話。首先碰不到也槓不了,其次摸起來的機率也很低(說明別人手上的牌和你差不多)。很難贏。

用麻將的規律推理過來,如果樓盤勝利了,在投資產品和營銷都未出錯的前提下,

只有能做到100億的城市,你才能得到100億的戰果,只有能贏的板塊,才能做到首開即贏。也只有能贏的產品,才能得到顧客的認同

沒有誰創造奇蹟,只是正確的迎合了市場!

打麻將需要儘快判斷另外3家不要什麼,而房地產投資和開發,可以事前進行“城市穿透性”分析。

1.

房地產投資和城市社會的邏輯

地產投資的前策部門,進入新城市有三寶:

人口數、GDP和往年銷售量。

這三點,極簡的描述了城市可投性。

咱們也不能傻到人口數量低,GDP不行,和歷年銷售量都不高的城市去投資。

但是,這“三寶”未必就沒有漏洞。至少,解釋不了義烏的房價:作為省管縣級市,3大指標,再強也強不過省會城市,但是義烏房價就是能滅許多省會!

坦率的說,做地產這些年,到過很多城市,

我從未在“GDP/人口數/往年銷售量”這三寶中,對一座城市產生過理解。

就如同,我無法透過“學歷、收入和過往簡歷”,判斷一個人是否有做好一件事的能力。

投資部門的“三寶”,類似想找到“三圍”一樣的指標

:透過固態的資料,但能反應美醜。這是對城市社會的極大羞辱。

我一直懷疑,商學體系到底適不適合房地產。所以,這些年一頭扎進“社會學”的領域,去重構房地產的底層邏輯。

在社會學的定義裡,城市是一個“大社會”組織

,超級城市還是若干個相對獨立的社會區域構成。對城市社會性的描述,就不是GDP、人口數了,而是:

城、產、人

,三個要素的關係。

城市:

該社會群落的地理屬性,比如建成區面積,建成區裡的板塊。

產業:

該社會群落裡的產業情況,如1-2-3產,參考統計年鑑的口徑。

人口:

該社會群落的人口狀況,如勞動力數量、學生數量,更上一級就是階層概念了。

任何城市社會,都是一個“城-產-人”相對穩定的有機體:

城市建成區裡的內容,即該城市產業和人口狀態的總和;該區域社會里人口生活和生產所需要的空間,形成了建成區的大小和板塊。

沒有產業,是在街上擺攤而被列入城市簡介;也沒有一個人睡在大街上;也沒有空間是閒置的。說明,該社會的“城-產-人”是平衡的。

這不是一個規劃學的概念,和各級的主政長官聊天,

他們嘴上會談GDP,但做的全是“城-產-人”的事情。

規劃部門,只是不斷的根據主政者對產業和人口的構想,而對城市空間做出頂層設計。

“城-產-人”是城市社會學概念,我國信奉的馬克思先生,首先是社會學大師。新馬克思主義者已經與政治沒啥關係,全是社會學的研究者。

或者,政治就是社會學。政治家,是對管轄社會里的城-產-人,做動態平衡的人。

GDP、人口數量、過往銷售量,這些資料指標太弱了,因為,

它不能體現動態變化,也不能說明製造這些數字背後的動力

。但是,“城-產-人”的關係,可以。

2

城市的性格和四級城市分類

到目前為止,我還沒寫下“城-產-人”和房地產投資的關係。因為,需要把城市社會的常識表達得再清晰一點。

我們不能以“123”或者省會、地級市這樣去理解城市,城市既然是一個有機的動態社會體,那麼在穿透性分析一座城市前,

首先要判斷它的動能

有的城市,是“城-產-人”

,比如首都、省會這些國家身份,先確定了不可輕視的城市地位,地位帶動產業,產業吸引人口增加。這是地位驅動型。

有的城市,是“產-人-城”。

因為某些獨特的優勢,讓產業先行,帶來就業機會和人口增加,然後產-人的共同驅動下,讓城市地理暴漲。大家不能理解的義烏,房價4w+,就是因為產業動能強。

有的城市,是“人-產-城”。

即人口莫名其妙的增加,大家又不能坐吃山空,創造了新產業,從而讓城市獲得發展動力。

比如西安和成都,是透過人才政策,先拉動人,再去促進產業

。城市社會更迭還有很多精彩案例,比如一戰後的失業率,讓倫敦積累了一批無事可幹的年輕人而發展了三產,成為第一代全球金融中心;二戰後的反文化者、垮掉的一代,聚居紐約,而成就現狀的紐約。

瞭解每個城市社會的內在動能,對開發商來說,太沒耐心了。但它很好玩,當你發現城市的動能,就如看到一個人的心臟,知道它健康、衰老還是頻死?

所以在《生活方式》裡,我們順手把城市分為四個等級:

1)吸納型城市

:強勢的產業吸納外地人和外地資源,這是我們最想看到的健康城市,也是最有投資潛力的城市,而未必是省會城市。

比如廣東的佛山,它不是廣州的附庸,東莞也不是深圳的衛星城;義烏更與杭州無關。他們雖然行政級別不高,但都是用外地人,賺外地錢。

2)封閉型城市:

就是本城的產業機會,基本滿足本地的人。外地人缺乏機會,所以也不湧入。

3)救援型城市:

本城並不存在許多產業機會,但是能在某個領域賺點外地人的錢。比如旅遊城市,政策扶持城市。

4)枯萎型城市:

本地的產業連本地人也無法全部滿足,從而人口流失,因為人口流失所以產業也日衰。

目前,中國2000多座縣城和700座“城市”,這四類城市皆有。而且不與GDP等絕對值相關

某些省會有著500萬級的人口數,3000億以上的GDP,但它是枯萎型城市,房價下跌;而某些縣城只有百萬人口,幾百億的GDP,但它是吸納型城市,房價暴漲。

是不是投資就選吸納型城市,避開枯萎型城市呢?答案並不是,你太心急了。

3

樓盤的機會,在城-產-人的矛盾!

四大城市分類,只是說城市價值。但這對具體地塊的評估,只有環境意義,沒有指導意義:

畢竟,開發商花錢買地,而不是買城市。

吸納型城市裡有陷阱,枯萎型城市裡有機會

。我們在《生活方式》裡說到的石家莊,也有近百億的房企產生;具體有否價值,要看地買在哪裡?

買到哪裡的地是OK的呢?城市社會學角度看土地,就不是從環線、方位、地址等指標看,那屬於地理學範疇,而不是社會學範疇。

要看目標土地,是否能對應該城市社會里的機會

簡單來說,一旦城市社會里,產生了“產-城-人”的矛盾,相關地塊就有了機會。

前面說,城市是活的,指的是“城-產-人”始終維持平衡狀態,

但也經常被打破,一旦平衡被打破,就產生了機會。

房地產機會遍地的深圳,矛盾就在於三面臨海一面靠山的深圳,其所有建成區的面積,不足以滿足深圳客的居住需求。

即產業太發達,導致“人和城”產生了衝突。

人人都明白這是機會,所以深圳就沒有了“機會”,因為熱錢太多而地太少。

而我們判定為“枯萎城市”的石家莊,1。2w的剛需盤跳樓打折,行銷遍地拉客。

但最近的開盤銷售金額記錄,是一個均價2.5W的樓盤創造的

雖然石家莊的

製藥業、製造業等傳統優勢行業,因保衛京師而被抑制

,但別人也存在

“現代的人居需求,和過於落後的城市面貌”

之間的矛盾。所以剛需不好賣,但是存在高階改善需求。

在石家莊的二手房市場,

建於1980年代的二手房比例,大概超過50%

。這說明了當地的人居環境,石家莊也是有富人的,他們去北京、天津還無比方便,也是開了眼界的客戶。

在這個2。5w的樓盤值錢,石家莊也有不少高階樓盤,進入滯銷狀態,但都是15年前的戶型格局,我專門寫下了《老款賓士S600,全新上市》的文章,譏諷他們不尊重顧客。

新的城市主政官就看明白了,所以提升石家莊的策略裡,被加粗加黑的標記了三個字:

國際化。

而許多全國TOP100的開發商去石家莊就沒搞明白,他們高週轉、複製化,弄了一批剛需產品,7000元買地,8000元賣房,給渠道8個點,還去化緩慢。

4

城市穿透性分析,找到該社會的矛盾

實效機構有一項“超能力”,叫城市穿透性分析。不屬於我們對外開展的業務,所以沒有做廣告的意思。

有很多開發商,

表示擔心我們對“異地”的理解度,

確實,成都的公司做全國的業務,兩三個月內解決戰鬥,是否懂得當地市場?

這種擔憂,促使了我們在很多年前,就深入的想辦法。因為社會學就是本地學。兩個相鄰社會之間,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社會形態。

所以,

我們早就建立了“城市穿透性”分析的方法。基於對當地“城-產-人”的分析,找到社會內在矛盾,從而發現機會。

行業慣用的市場分析法,進入性分析體系

,差異在於:

我們主要抓矛盾,而其它的方法,主要是瞭解資料

就好比,你為了追一個女孩子,需要事前瞭解她,請了兩撥私家偵探:

一撥主要是挖資料

,比如她在哪些學校讀過書,在哪裡工作,有多少次愛情史,每個月在淘寶購物頻率是多少;然後做了200頁的報告給你。

而穿透性分析就簡單了,重點告訴你:她和男朋友是否有矛盾,存在哪些不匹配

常見的城市矛盾有:

1)

城市建成區的版圖,已經不能滿足產業或者人口的需要了

。這個就太明顯了。

2)城市建成區的

板塊,和城市人口的某類階層不匹配

。這就不明顯了。

3)城市產業的更迭,

導致了有新的階層產生

,雖然人口總量並沒有增加,甚至還可能減少。但是新人不睡老房子。

4)城市產業版圖在轉移,

城市中心將產生分化

5)

某一個板塊人口數量過密

,而周圍有一片大家不敢下手的荒地。

總之,房地產屬於城市社會學的範疇,更新知識體系後,瓶頸更少,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效果。

有同學可能會提出這樣的質疑:

有很多開發商,並未做城市穿透性分析,就只做了資料分析。並在資料的指引下,拿到地做了產品,還是賣得很好。

這是肯定存在的,就如那些打麻將,從來不看桌面的人,還是會胡N把牌的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