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有哪些方法?

簡介1、年數總和法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淨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一個以各年年初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逐年數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方法

卡片登記停用為何仍提折舊

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有哪些方法?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Depreciation of fixed assets)是指企業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的原價扣除其預計淨殘值後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對於企業來說,利潤

=收入-支出,實際上固定資產也是企業花錢買來的,所以也算一種支出,但是往往這種支出金額很大,而且受益期很長,如果將此支出一次性計入某個月,會導致當月明顯虧損,而實際上當月從該固定資產得到的受益不會這麼多,同時,其他受益的月份,又沒有體現應有的支出,所以,將固定資產入賬後,在受益期內平均其支出,按月列支,這就是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理念的來源

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有哪些方法?

當我們清楚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的定義之後,我再給大家分析一下

企業需要折舊的固定資產有哪些:

1、房屋、建築物;

2、在用的機器裝置、運輸車輛、器具、工具;

3、季節性停用和大修理停用的機器裝置;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5、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6、財政部規定的其他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

那麼,企業在界定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範圍時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對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無論是否交付使用,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並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

調整原以

計提的折舊額。

2、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固定資產裝修費用,應當在兩次裝修期間與固定資產剩餘使用壽命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折舊。

3、對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發生的裝修費用,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在兩次裝修期間、剩餘租賃期與固定資產剩餘使用壽命三者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折舊。

4、處於修理、更新改造過程而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轉入在建工程,停止計提折舊;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不應轉入在建工程,照提折舊。

5、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開始計提;當月處置的固定資產,當月應計提折舊。

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有哪些方法?

相信大家看到這裡,應該明白了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定義。

那接下來,我給大家整理一下關於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

(來源於

上海暢捷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希望大家對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有一個更明確的認識。

1、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又稱合計年限法,是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淨殘值後的淨額,乘以一個以各年年初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預計使用年限逐年數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折舊額的一種加速折舊方法。適用於技術進步,產品更新換代較快的固定資產。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

=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

=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 月折舊率

優點:因資產的原始成本在早期獲取收入過程中所耗用的要比後期大,因此早期折舊費應大於後期。還有,資產的淨收入在後期要少於早期,即使不計利息成本,資產淨收入的減少。因此,加速折舊法在使用上是合理的,也是最趨於現金收支規律的一種方法。

缺點:對影響折舊分配需要考慮的因素也不能完全考慮並體現。

2、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或者平均法,是按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舊的方法。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式,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同的。適用於各個時期使用情況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計算公式如下: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淨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固定資產年折舊額 / 12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

=(1-淨殘值率)/折舊年限*100%

固定資產月折舊率

= 固定資產年折舊率 / 12

優點:平均年限法又稱直線法,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各個時期使用程度和使用效率大致相同的固定資產。

缺點:平均年限法只著重於固定資產使用時間的長短,未考慮到固定資產使用的強度和效率,因此,每期折舊費用總是相等的。如果某一年使用率高,生產的產品產量增多,那麼每一單位的產品分攤的折舊費用勢必降低,產品單位成本就下降:反之,則上升。所以用平均年限法分攤固定資產成本,看似各年平均其實並不均勻。

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有哪些方法?

3、雙倍餘額遞減法

雙倍餘額遞減法是指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最後兩年的前面各年,用年限平均法折舊率的兩倍作為固定的折舊率乘以逐年遞減的固定資產期初淨值,得出各年應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雙倍餘額遞減法是加速折舊法的一種。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

=2/預計使用壽命(年)*100%

年折舊額

=固定資產初期折餘額價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率

=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

=年初固定資產淨值*月折舊率

注意:

(1)在最後兩年計提折舊時,將固定資產賬面淨值扣除預計淨殘值後的淨值平均攤銷。(2)雙倍餘額遞減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即不能使固定資產的

賬面

折餘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當下述條件成立時,應改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

4、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補充和延伸。在計算時先計算出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再根據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乘以預計使用的工作總量計算出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適用於那些在使用期間負擔程度差異很大,提供的經濟效益很不均衡的固定資產。計算公式如下: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固定資產原價 * (1 - 預計淨殘值率)/ 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 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優點:能正確反映運輸工具、精密裝置等使用程度。

缺點:

1)、每年的折舊費用是變動的,而工作量法是假定每一服務單位分配等量的折舊費;

2)、未能考慮到修理和維修費用的遞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遞減等因素。

PS:這是本人對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的一點看法,如果大家有其他的見解或需要補充的可以在評論中詢問,我看到後會另做解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