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簡介對於很多老北京人來說,他們覺得茉莉花茶的味道會來得更加地鮮活,那個味道夠醇,底子夠厚,喝了幾茬了,茶還仍舊有茉莉花香

柔皮是什麼意思

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比如飲食。北方人豪爽,喜歡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什麼都是大分量的,上的菜都是按盤上,兩個字“管飽”。總給人的感覺像是梁山好漢一樣,隨時都可以直接來個幾斤牛肉,再來一罈子酒似的。而南方人在吃的方面上講究小巧、精緻,上的菜基本都小碗、小蝶、小籠,很多東西都是小份的。南方人喜歡吃,更加追求菜餚的品質,要吃飽,更要吃好。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不僅是飲食方面,在飲茶方面也是如此。南方人細膩,喝茶所用的茶具、泡茶的工序,還有茶禮儀等方面都十分講究。可以說喝的不僅僅是茶,更是一種喝茶過程當中的韻味。而北方人喝茶就相對隨意得多,一個搪瓷杯,一撮茶葉,就可以對付一大上午。準確的說,北方人更多的是喝茶,而不是品茶。所以在茶葉的選擇上,南方人有西湖龍井茶、雲南普洱茶、武夷山大紅袍、安溪鐵觀音等等,而北方人基本都不用挑,直接來一壺花茶就可以。可以說,北方人喝的茶裡,絕大部分都是花茶。

北方人喝茶偏向於花茶,尤其是裡面的茉莉花茶,這在北方可是最為流行的。特別京津一帶,有的已經到了非茉莉花茶不喝的地步。曾經有人做過一項調查,那就是“小時候,你們第一次喝到的是什麼茶?”在繁多複雜的回覆當中,“茉莉花茶”榮登上了童年記憶的榜首,成了很多人喝茶的最初記憶。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其實茉莉花茶之所以能在北方那麼普及,那是因為給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香。那種香不僅濃而且烈,是讓人無法直接忽略的那種。而且茉莉花茶的喝法也適線淨爬合豪放派的北方人,直接一個大搪瓷杯,捏一撮茶葉,就可以像電視上面所看到的一樣,端著喝或繼序調者直接牛飲豪灌,都不是事!方便、香氣是茉莉花茶成為北方大眾茶的一個方面。當然,能登上北方人的茶桌,特別是成為很多老北星嘔京人的心頭好,還有著其他方面的因素。

水質因素

陸羽曾經在《茶經》當中這麼寫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這其實也是對泡茶所用水的一個排序。用來煮茶、泡茶的水,其中以山泉水為最佳,江河水品質稍差一點,井水是最差的。從中足以見得,水的好壞對泡茶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好茶需要好水泡,這樣才能將好茶的滋味體現得淋漓盡致。說到茶與水之間的關係,其中還有一個特別出名的典故,是有關於北宋時期的兩個大文豪。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這個典故出自於馮夢龍所做的《警世通言》,其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說的是蘇東坡被貶謫到黃州的時候,出發前王安石交代他,回來之時,幫忙帶一甕瞿塘中峽的水回來泡茶,蘇東坡應下了。回來之時,到了瞿塘下峽之時才想起,但是此時回去是逆水而行,困難而且時間也不夠。蘇東坡心裡暗想:反正都是三峽的水,哪裡分什麼中峽,還是下峽呢?於是就用瓷甕裝了一甕水,用柔皮紙封著,到京後送給王安石。可誰知王安石一用這個水泡茶後,就說“此乃下峽之水,如何假名中峽?”蘇東坡大為吃驚,王安石解釋道,用三峽中的水來烹茶,上峽的水味道比較濃,下峽的水味道比較淡,只有中峽的水濃淡剛剛好,看茶色就可以知道了。由此可見,茶與水之間的關係是十分緊密的,難怪有人說“水乃茶之母”。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北方在用上自來水之前基本喝的是井水,井水普遍偏苦。而且北方的水質大多不好,水質總體偏硬,含有過多的礦物質成分,有點苦澀感。如果用這樣的水來泡製綠茶、紅茶、烏龍茶等的話,就會大大降低茶湯的品質,沒辦法發揮出茶葉的最佳水準。茶水當中就會容易出現沉澱物,而且茶湯當中的香味和品質也無法得到體現,茶也就成了“廢茶”。而茉莉花茶對水的要求可以說就稍微低一點,茉莉花茶香,香氣可以讓人們忽略水當中原本的苦澀感。所以,泡茉莉花茶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當然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健康、保健功效

北方地區緯度較高,寒冷的時間不僅比南方來得長,而且冬季整體的溫度要比南方低很多。這就需要人們在平常的飲食過程當中,多新增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以便來抵禦冬日的酷寒,比如各種肉,牛、羊、豬;各種奶,牛奶、羊奶、馬奶等等。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但是長期食用這麼多油膩、高熱量的東西,很容易會導致消化系統不暢,吃的食物停積在胃裡面,出現積食的現象。如何才能又禦寒又健康呢?這時候,就需要來一杯能夠消除寒積的東西。茉莉花茶據醫術上記載的功效是:能清虛火、去寒積,可疏肝和胃、潤腸通便,消除腸胃不適。因此,在有著漫長冬季的北方,來一杯茉莉花茶是再好不過,再美味不過的了!

口味差異

北方人比較偏重口味,不僅是在飲食方面如此,在喝茶方面也是一樣。對於很多老北京人來說,他們覺得茉莉花茶的味道會來得更加地鮮活,那個味道夠醇,底子夠厚,喝了幾茬了,茶還仍舊有茉莉花香。而綠茶、烏龍茶等茶葉相比較而言,就會來得寡淡一些,茶色淡綠味道輕,總讓他們覺得沒泡出來似的。因此,很多老北方人,特別是老北京那一片,閒來無事都喜歡來一壺茉莉花茶。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擱以前,北京有錢一點的人家裡喝的是茉莉香片,沒錢的苦力想要喝茶解渴怎麼辦呢?買不起好的花茶,就會去茶葉店裡買一些篩出來再經過加工製作而成的茶葉,有的地方稱之為“高碎”,也有人叫“高末”,有的地方還叫它“勞保茶”。雖然整體的顏值沒有高檔花茶來得漂亮,但是其實裡面也有很多茉莉芯和茶芯,放到茶壺裡面沖泡,那味道也是極靚的!這“高末”在那個年代裡,還很難買到,算得上是個金貴物,有時排隊還買不到。現在有些人懷舊,想要喝這“高末”都還求而不得吶。

上行下效

茉莉花茶雖然不僅香氣十足,還具有那麼多健康的功效,但是整個發展的路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曾經在宋朝時期,被宋徽宗認為奪走了茶葉原本的清香,用茉莉花來窨茶有點畫蛇添足的意思,於是至此之後,茉莉花茶就被打入冷宮。直到七百多年之後,被慈禧太后重新翻牌。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慈禧太后可以說是茉莉花的忠實粉絲,偏愛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在日常佩戴當中,她都隨身戴著一束茉莉。平常時候,喝的也是用茉莉花雙窨過的花茶。上行下效,自此飲用茉莉花茶就成了整個京城都盛行的一件事。慢慢地,茉莉花茶就傳到了整個北方,成為了北方人生活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了北方人的大眾茶。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有歷史資料顯示,在清朝咸豐年間,也就是慈禧太后時期,北京、天津的茶廠在茉莉產地福州大量窨制茉莉花茶,然後運往華北、東北、西北這些北方地帶。這一期間茉莉花茶的發展尤為迅速,可以說達到了一個頂峰。就單單1900年,茉莉花茶的產量就達到了1500噸。

因此,茉莉花茶之所以能夠成為北方人,特別是老北京人的心頭好也是不無道理的。所以,以後再在北京街道上,看到老大爺端著個大搪瓷缸子喝茶,不用問,裡面十之八九是茉莉花茶,誰叫它“香”吶!

客官!沏一壺香片?

老北京人,大瓷缸子喝茶,十有八九就是茉莉花茶,同意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