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簡介在當時的戰爭文化下滅人社稷是一件極不道德的事情,而楚莊王是一個立志做華夏諸國霸主的男人,故絕不允許自己的道德表現有瑕疵,要不然怎麼去說服那些在文化上極度傲慢的北方諸侯

君子之戰是什麼意思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在中世紀的歐洲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居住在城堡裡的貴族,也是戰場上的勇士;他們以殺戮為職業,卻又風度翩翩;他們效忠國王,但拒絕服從會使他們感受到恥辱的命令;他們便是我們所熟知的騎士。時至今日,騎士的身影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但是騎士精神早已作為現代西方公民社會的規則被繼承下來。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的卿大夫們也嚴格遵循著戰爭的禮儀,珍視自己的榮譽,並最終演化為“士”的精神,成為中國人精神品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時光,回到君子之戰的時代去一探究竟。

一、以君子之戰討伐鄭國——開啟楚莊王稱霸諸侯的序幕

魯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鄭國國都內的氣氛異常壓抑,鄭襄公與滿朝的卿大夫一籌莫展。放眼望去,城郭之外皆是楚莊王的戰馬和甲士以及高過城牆的樓車與雲梯。為了保衛祖宗的社稷,鄭國君臣病急亂投醫,不問蒼生問鬼神,一干人等跑去太廟占卜去了。透過占卜,他們認為與楚軍巷戰是大吉,於是決定與背水一戰。然而就在鄭國君臣準備殊死一戰的時候,楚軍突然撤軍了。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至於楚莊王的理由,那是相當的任性。他認為鄭國的城牆太破,這個時候攻打鄭國勝之不武,不是君子所為。於是,在鄭人將城牆修築好之後,莊王率領著大軍來攻城了,這可是真正的言必行,行必果啊。戰爭的結果毫無懸念,鄭國的國都最終被楚國攻破,如果是在戰國時期,鄭國將不復存在,但在春秋時期一切皆有可能。

為了求得楚王的原諒,鄭襄公脫去上衣,牽著一隻萌萌的小羊,去迎接楚王的大軍。見到楚王后,鄭襄公做了嚴肅而誠懇的自我批評,並表示願意接受楚莊王的處置。

看到這一幕的楚莊王想必是這樣的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楚莊王認為鄭襄公已經認識到了自己錯誤的嚴重性,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他決定給鄭襄公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最後,楚軍撤走,鄭國公子入質楚國。鄭國之所以能夠以如此微小的代價換取楚國的撤兵,是因為我們的楚莊王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在當時的戰爭文化下滅人社稷是一件極不道德的事情,而楚莊王是一個立志做華夏諸國霸主的男人,故絕不允許自己的道德表現有瑕疵,要不然怎麼去說服那些在文化上極度傲慢的北方諸侯。

霸主無德而不立,齊桓、晉文只有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才能號令諸侯。至於楚國雖然也是周天子冊封的臣屬,但卻只是一個子爵。即使楚國早已不是邊鄙小國,但卻被中原諸侯夷狄視之。莊王勵志要改變這種情況,不僅要讓中原諸侯畏懼楚國的武力,還要讓他們羨慕楚國的禮治繁榮,以便自己能夠順理成章地做好周天子封建事業的接班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楚莊王對楚國軍隊進行了長期的“革命化和正規化”建設,要求他們不僅要“拉得上,打得贏”,還要贏得有禮有節,真正的成為一支“文明之師,威武之師”,為楚國的稱霸事業做出貢獻。正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楚莊王等了多年的機會終於到來了。

二、君子之戰的典範——晉楚邲之戰與楚莊王霸業的建立

聞聽鄭國被圍,晉國隨即組織了由荀林父、士會、趙朔率領的上、中、下三軍前往營救。軍至半途,晉國方面聽到了楚軍戰勝的訊息。面對新的情況,有人認為楚國此次出師有名並已經取得勝利,勢頭正盛不應與之爭鋒,而自己勞師遠征,加上鄭國已經倒向楚國,繼續戰鬥已經沒有意義,所以不少將領主張撤兵回國。然而,就在不少人都主張撤兵的時候,晉國大夫彘子的一番話卻扭轉了局勢。彘子說道:“晉國霸業的根基在於我們對盟國的承諾,如今盟國被攻擊而我們無所作為,不僅不能懾服諸侯,還會丟掉霸主的位置。此外,君子當自強不息,面對強敵不戰自退,這不是男人的作為,臨陣脫逃不如去死”。總之,晉國將領被彘子的慷慨陳詞所打動了,於是決定與楚軍決一雌雄。

與戰國時代的步騎兵野戰和大規模城市攻防戰不同,春秋時期的大國之戰,頗有一些浪漫的情懷。首先,兩國會派出將領挑戰,在互相挑戰完成之後,兩軍會決定地點和時間進行決戰。戰鬥會以車戰的方式進行,每一乘戰車由兩匹馬牽引,乘員三人,分別為御手,負責駕駛車輛;射手,負責發射弓箭;甲士,負責近距離格鬥和維護戰車。每輛戰車的後面有數量不等的步兵作為機動力量配合戰車作戰。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一般而言,車兵主要是各國貴族和其子弟構成,他們武藝精良,有專業的軍事素養是戰場上的主力。步兵“國人”組成,這些人是各國公族血脈疏遠的特殊公民,參與戰爭是他們區別於“野人”以及一般百姓的主要特權。除了參與作戰之外,他們還有著迎立、驅逐國君,參與諸侯國政治生活等特殊權利。所以,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是名副其實的貴族活動,這也就造就了其與眾不同的精神特質。

戰爭開始之後楚軍派樂伯和攝叔前去挑戰,他們衝入晉軍陣中,抓了俘虜便往楚營趕,晉軍自然派人追擊。就在雙方你追我趕之時,樂伯的射手射中了一條麋鹿,並將麋鹿送給追擊的晉軍,作為對晉軍追擊勞苦的慰藉。是的,你沒有看錯,射殺麋鹿就是為了慰勞追擊自己的敵軍,這是什麼樣的情懷,顯然是脫離了低階趣味的純粹的貴族式的矯情。晉軍認為楚國派來挑戰的人射藝精湛(禮樂射御書數是君子六藝),態度彬彬有禮,認定他們是君子所以將他們放了回去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正式戰鬥開始之後,楚軍多年來的正規化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大敗晉軍。如果時光前進兩百年,戰爭必然會十分慘烈,然而這是春秋,一個打仗要講禮貌的時代,無論如何不能失去貴族的風度。於是在戰場上出現了神奇的一幕,敗逃晉軍的戰車陷於泥沼之中,追擊而來的楚軍將士非但不攻擊他們,還幫助他們拖出戰車,以便讓他們繼續逃跑。這是因為君子不能夠攻擊正在逃跑中的敵人。至於接受了楚軍幫助的晉軍士兵,在表示了感謝之後,隨即宣告這不是我軍駕車水平不行,而是因為我們不常打敗仗,所以不會逃跑。楚軍如此善於撤退一定是經常打敗仗,才積累了如此豐富的經驗。不過,楚國將士此時的內心應當是這樣的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戰爭結束後,楚莊王同志在總結大會上表示:“我們進行這場戰爭完全是為了制止暴力,保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為了華夏各國的和平與穩定,以便各國有一個良好的環境開展經濟建設”。所以對於殺傷敵人的事情一定要低調處理,京觀(將斬殺敵軍屍首,堆積在一處,宣示戰力強大)這種殘暴的事情是萬萬不能夠搞的,這樣容易交不到朋友。最後,楚莊王在祭祀了兩軍的亡靈和告慰先王之後,帶著無比喜悅的心情班師回朝。

騎士精神不止歐洲獨有—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

晉楚邲之戰,是春秋大國爭霸的經典戰例,由於參戰人員的貴族化,決定了戰爭必然是君子式的戰鬥。戰爭目的在於懾服敵人,而不是滅國和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這也就是晉楚爭霸近百餘年,卻依然能夠支撐下去的原因。至於戰爭中的種種禮儀規範,則是源自於周禮對於君子的要求。與中世紀的西方騎士一樣,參與戰爭的卿大夫及其子弟們,他們不僅是戰場上的驍勇戰士,還是飽讀《詩經》的君子,他們珍視榮譽遠甚於自己的生命,戰爭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場真正的貴族活動。

三、爭霸戰爭變為兼併戰爭——君子之戰退出歷史舞臺

君子之戰說到底是由參戰人員的結構,以及當時戰爭的性質所決定的。因此,只要在整個春秋早期至中晚期,我們都可以從史書中見到交戰雙方遵守戰爭禮儀的記載。然而,隨著春秋中期鐵製生產工具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開墾出的私田愈來愈多,不少原先地位低下的野人和遊民成為了具有獨立財產的自耕農。自耕農階級的分化,又使不少人成為了具有一定實力的地方豪強。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自耕農與地主階級的隊伍不斷壯大,成為各國貴族日益倚重的物件。

與此同時,各國不僅要應付越來越頻繁的爭霸戰爭,還要與非華夏民族進行武裝鬥爭,這一切都讓原先貴族式的戰爭捉襟見肘。例如,秦國要征服西戎,東出中原而參與諸侯爭霸,晉國不僅對內要兼併戎狄,還要與楚國爭霸,並且遏制秦國的東進。因此,固有的貴族式的戰爭是滿足不了如此龐大的兵員需求的。

為了富國強兵,各國公族與卿大夫立法承認私有土地的合法性,以爭取新生自耕農以及地主豪強的支援。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無論是自耕農還是地主都開始積極參與到諸侯國的軍隊中去,從而導致各國軍隊構成人員的巨大變化,貴族的軍隊變成了平民的軍隊。隨著各國普遍徵兵體制的建立,整個華夏大地的上的男性青壯年,都成為了戰爭機器的一部分,戰爭的規模愈來愈大,越來越殘酷。爭霸戰爭最終不可挽回的發展為兼併戰爭,君子之戰也就只能被時代拋棄了。

春秋時期的君子之戰雖然早已遠去,但其所代表的的精神力量,為後世繼承,與西方騎士精神一樣都對各自文化的發展和民族性格的構成產生了深遠影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