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最寶貴的“忘卻力”:不受過去束縛,不被他人左右,不為將來煩惱

簡介一個人光在嘴上說“我知道人其實什麼都帶不走”是沒用的,只有真正參透這個道理,才會真正的眼明心亮,放下執著

無束縛之力是什麼意思

最寶貴的“忘卻力”:不受過去束縛,不被他人左右,不為將來煩惱

如果你現在失戀很痛苦,有個人過來跟你說“忘掉吧!”,你會不會想揍他?因為這簡直是廢話,如果說忘記就能忘記,就沒有痛苦了。

我原本也是抱著懷疑的態度看這本《忘卻力》的,尤其是裡面的段落都很短,猛一看真的有點雞湯的味道。但是當我慢慢讀進去,我發現在風輕雲淡的文字裡,卻蘊含著無窮的力量。從這個角度說,這種文風倒很符合作者“禪師”的身份——所謂禪,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要靠“悟”。

於是,一口氣,我把這本不算太厚,也不算晦澀的書讀了兩遍。

本書的前言,叫做《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有能力忘記》,光這個名字就值得深思,禪意十足。也許很多人會說:說的輕巧,我要是那麼容易就忘了,那不就好了,關鍵就是忘不掉啊!

是啊,為什麼我們忘不掉呢?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從出生那一刻就奔向死亡,所以人生是有限的,而我們卻偏偏要在有限的生命裡頻頻回頭,不斷揹著過去的包袱,生活在遺憾、懊悔、渴望、期待中,這是為什麼呢?

看完這本書,我有了答案。

最寶貴的“忘卻力”:不受過去束縛,不被他人左右,不為將來煩惱

01 向來無一物

禪語有云:向來無一物。人在誕生時一無所有,離世時也不帶走一分一毫。從這個角度說,人生就是一場冥冥之中的輪迴,但可惜凡夫俗子卻很難參透這一點,無法領悟“哪怕只是放手、放開一事或者一物,我們便離自身原本無牽無掛的內心更近了一步”的道理。

很多人認為自己做不到,其實是有一種“全或無”的思想在作祟。比如一提到“放下”、“忘卻”,首先想到的便是“全然的放下”,“全然的超脫”,似乎放下一點點根本算不上什麼放下,不是不斷的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做不到。

正如禪師所言:哪怕只是放開一事或者一物,便離自身原本無牽無掛的內心更近了一步,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一片澄明。

是啊,我們做不到全然的超脫,但是可以先放下這一件小事。以我自己舉例,我有囤積癖,買了很多用不完但又捨不得扔的東西,這些東西給我帶來很大的焦慮情緒,終於有一天,我把他們整理好,放在了小區的廢品收購站旁邊,讓別人一看便知,那些東西不同於垃圾,於是它們便有了被撿走的可能。

後來很快,那些全新的物品就被人拿走了。我的執念在於這些東西是我花錢買的,所以不捨得扔,但其實又用不完。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它們根本不屬於我,比如一個揹包,它是用布做的,而布是農民辛苦種植的棉花紡織的。當物盡其用,它才真正有價值。當我把它送給別人,被更需要的人拿走使用,最後用壞扔掉,物盡其用,那麼農民、紡織工人、箱包製作的工人、物流人員的心血便沒有白費。而我,也可以放下心中的負擔,過輕鬆的生活。

自從扔了那一批衣服鞋子揹包茶具等等很多物品之後,不但屋子清空了很多空間,我也不再內耗,自責,最重要的是,經過這一次,我就基本改掉了自己囤積物品的習慣。

指望自己一下子脫胎換骨並不現實,但是經常拿“向來無一物”來警醒自己,就會對自己的當下不斷除錯,讓我們從無意識的執念中後退幾步,看看自己的內心是不是囤積了過剩的“垃圾”,然後做一次清掃。

最寶貴的“忘卻力”:不受過去束縛,不被他人左右,不為將來煩惱

02 斷舍離:擺脫情感束縛

很多人即使沒看過《斷舍離》這本書,但也對這三個字不陌生了。只不過,大部分人一邊叫著斷舍離,一邊又不斷的囤積著舊物、舊情,永遠走不出過去的限定。

禪語有云“放下箸”,意思是捨棄、放開心中所想——只有心中無牽掛,保持“無”的狀態,才是頓悟的捷徑。但問題是,如何打破心的枷鎖呢?

答案在於:嘗試新的體驗,去覆蓋舊的記憶。

喜新厭舊乃是人性。之所以對過去唸念不忘,其實是因為現在還不夠好。正因如此,師太亦舒才會說:“忘不掉一個人,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新歡不夠好,二是時間不夠久”,感情事如此,其他亦如此。

人在舊物上投射太多感情,並不是那件物品多麼有價值,而是自己的執念加諸其中。隨著整理物品的深入,對自己至關重要的事物便逐漸浮出水面,很多人認為自己戀舊懷舊所以不能斷舍離,其實這是對自己的美化,是隻看其一,未看其二。

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他們無法面對真正的自己。

情感必然依附於事物,為了遺忘看不見的回憶,而放棄看得見的物品,未嘗不是對自己的內心做一個清理和了結。看清楚真正的自己,不是什麼重感情,而是太膽怯,不敢開始新的生活,也許也是另外一種刮骨療傷的療愈。

不肯從過去走出來,大多數是因為恐懼,而不是戀舊。

禪學中有一種觀點認為:沒有什麼物品真正屬於自己。正如我們赤條條來,又赤條條走。所以,既然從不曾屬於我們自己,那不如忘卻和放手。

收藏家馬未都曾經說過,他的畢生收藏最終會悉數捐出,對此,他直言不諱的說:並不是我多麼高尚,而是隻能這樣做——在這些文物面前,人幾十年的壽命太過短暫和渺小,所以,並不是人能收藏和佔有這些文物,而是這些文物給了你曾經和它相處的機會和時間。你要知道,你生命有限,根本不可能真正的佔有它,所以唯有放下這種執念,將其歸還社會。

一個人光在嘴上說“我知道人其實什麼都帶不走”是沒用的,只有真正參透這個道理,才會真正的眼明心亮,放下執著。

最寶貴的“忘卻力”:不受過去束縛,不被他人左右,不為將來煩惱

03 減法生活,專注當下

這八個字都被說濫了,可是又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

人生在世,面向未來,摸索前行,只要人活於世,無慾無求的情況就不太可能完全實現,各種想法不斷湧現,生出不必要的煩惱和不安。

相比較人們日常說的痛苦,佛教將苦理解為“不如預期”。這四個字可真的是耐人尋味。仔細想想,我們的貪怨嗔痴不都是來自於外部世界未能如己所願嗎?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自我中心乃是人的天性,所以這注定了人在某種程度上永遠達不到完全狀態的“全知”——因為總有看不見的盲區。同時這一點,也決定了人的認知被分層,看得見、意識到自己無知的人,如蘇格拉底,會說“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他們自然是處在認知鏈的頂層,而那些自認為自己什麼都知道,永遠不懂空杯為何物的人,自然處於認知鏈的底層。

因為自我中心,所以我們雖然在意識層面知道世界不可能如己所願,但在潛意識層面,卻總是心存幻想——而且大多數時候,潛意識層面的工作是我們根本意識不到的。於是,它興風作浪,帶給我們無限煩惱,讓我們不知所以的陷入痛苦旋渦。

佛教中有“人生八苦”,立足於“生老病死”四苦,再加上“愛離別苦”、“怨憎會苦”、“五蘊盛苦”以及“求不得苦”。

▪ 再相愛的人也有分別的一天——此乃愛離別苦

▪ 不得不面對憎惡、討厭的人——此乃怨憎會苦

▪ 求而不得,事與願違——此乃求不得苦

▪ 被身體、情感、感覺、回憶等羈絆——此乃五蘊盛苦

這麼看起來,我們必須接受一件事:只要活著,就必然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痛苦,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可是,這是否意味著我們除了忍受痛苦之外,別無他法?

答案是否定的。減法生活,活在當下就可最大限度的減少痛苦。

相比較達成目標,如何應付過程中的各類局面,如願以償後如何自我消化成就感,更上一層樓,似乎更為重要。若是停留在勝利、成功或者結束的狀態,那麼成就反而就成了自身的束縛。同理,即使付出努力後並未成功,但只要享受了過程,就等於是享受了美好的時刻。

在生活中,我們人雖被客觀現實囿於當下,但是心卻早就不知道跑到了哪裡。比如,我們經常會憧憬明年此刻,五年後,十年後的美好生活是什麼樣的,也經常沉迷過往,回憶過去。不管是未來還是過去,自己的心其實都被虛假的美好執念所束縛,殊不知過去的永遠已經過去,而未來卻還是一個未知。

無形之中,我們便違背了活在當下的奧意。

在一次諮詢師的督導課上,一個同學在講述她的案例,內容是關於她與自己老公的相處,我們在場的幾乎所有人,思維都飄走了,有的人對她產生了評判:天天說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好蠢。有的人聯想到自己的老公,心想:我好像跟她有同感。還有的人對此毫無興趣,腦子溜號想自己的事情。。。。。待到導師提醒我們,我們才發現,自己的思維根本沒有跟著來訪者,而是按照與自己有關的節奏飄走了。

那一刻,導師很嚴肅的批評了我們,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沒有活在當下,沒有活在此時此刻,沒有對來訪者保持專注的傾聽。

所以,活在當下說起來非常容易,但因為我們的注意力總是無時不刻的被幹擾,被轉移,被自己的執念、幻想叫走,所以,真正完完全全的專注當下的時間,其實少的可憐。

一個不能活在當下的人,如何與現實和客觀的世界連結?如何真真正正、腳踏實地的感受此時此刻“活著”的體驗。

這也是這本書的精髓所在,雖然作者是以佛家和禪學的角度來說的,但其實和心理學上的“正念”理論如出一轍,只有活在當下的人,才有資格真正品味生活的美好,否則註定與痛苦相伴左右。

最寶貴的“忘卻力”:不受過去束縛,不被他人左右,不為將來煩惱

04 忘卻他人,不被“關係”左右

人是活在關係裡的,沒有關係,就沒有個人。而我們的自我價值也是在與別人發生關係時被定義和反饋的,所以,我們都格外在意關係。所以關係,也就成了滋生煩惱的源泉。

所以,我們只能討論關係,才能獲得解脫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離群索居是一種人格退行,人是社會化動物,我們必須在深度關係裡獲得滋養,但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邊界——人無法獨自生存,但卻應該有獨立意識。

給自己留出獨處時間是必須的。正如一幅畫,如果沒有恰當的留白,每個角落都被填滿,一定是難看的、令人窒息的一樣,一個完全沒有獨處空間的人,無法獨立。

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來到世界上時就是獨自一人,離開時也是一個人走上奈何橋,所以人生匆匆,沒有什麼人是真正屬於自己的,不要忘了,我們始終是一個人。在現代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留出哪怕三五分鐘給自己,找一把平時坐慣的椅子,安靜的閉上雙眼和自我連結,也是極好的。正如禪師所說:創造自身平靜的時光,用心迴應他人,疲憊的內心由此可以加快新陳代謝。

各種各樣的關係,好的是滋養,壞的是羈絆。發一個朋友圈,拍一張自拍發到社交媒體上,等待著別人的點贊評論,這是一種關係,但是卻是將自我置於被動的關係,雖然有所連結,但卻很容易被外界環境影響;在親密關係裡忘記初心,試圖控制對方,要求時刻掌握對方的動向,美其名曰“我缺少安全感”,這亦是一種執念,早已遠離“愛是不計回報的付出”的真諦,以愛為名變成了情感勒索,既讓別人窒息,更讓自己陷入被動和患得患失的狂躁;工作中不敢得罪任何人,把負面情緒壓抑下來,本質是因為利益害怕關係斷裂,長此以往必將造成內心的壓抑與不安,讓自己精神萎靡。。。。。如此種種,都不是“好”的關係。

好的關係,一定是親密有間,我和你互相能有足夠的能量進行交換和傳遞,但是互相邊界清楚,人格獨立。這樣的深度關係,帶來的是滋養和深度的放鬆。

也許有的人會說,我是想和對方有邊界,但是對方依賴怎麼辦?答案很簡單,你守住自己的邊界就好,每個人對待你的方式,都是你自己教的,如果你有邊界,對方就不會越界。

無論再忙,給自己留出獨處空間,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給自己補充能量,提供心靈的修復。在關係中獲得滋養而非消耗,我們的人生必將熠熠生輝。

最寶貴的“忘卻力”:不受過去束縛,不被他人左右,不為將來煩惱

【最後】

人一生最重要的能力大概就是忘卻力,只有不斷空杯,我們才能輕裝上陣,活在當下。

放下對過去的執著,放下對未來的控制,集中精力,全然的活在當下,品味當下這一刻的酸甜苦辣,我們的人生便如同恢復了味覺,變得豐富多彩。

斷舍離是一種生活態度,它斷的不僅僅是物品,更是為自己的內心打掃一片空間。

願你有忘卻過去的能力,願你有放下對未來掌控的能力,願你每時每刻,都能真真正正的活在當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