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舌尖上的非遺|去常德必吃的美食,你知道是什麼嗎?

簡介湯煮好後,湯碗要先備齊,鹽油味偏重些,待米粉在沸水中浮起即撈出裝碗,再淋上澆頭,一碗混合著常德人的熱誠、火辣與精明味道的米粉便隨著嫋嫋的香氣端到顧客面前

爆裂寶珠怎麼調

舌尖上的非遺|去常德必吃的美食,你知道是什麼嗎?

湖南人愛吃,美食早已成為湖湘文化的一部分。臭豆腐、武岡滷菜、常德米粉……這些我們愛吃的美食,代代傳承,已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美食之中,常德牛肉米粉的分量可謂舉足輕重。來到湖南旅遊的遊客都要嗦一碗粉,感受下正宗的常德米粉。常德本地人每天的早餐基本都是嗦粉,一口下去開啟一整天的愉快!一碗常德米粉,連繫著無數湖南人。湖南人只要一看到熱氣騰騰的米粉,親切感就油然而生。

舌尖上的非遺|去常德必吃的美食,你知道是什麼嗎?

說到常德米粉的歷史,最遠能追溯到東漢時期,伏波將軍馬援後裔馬汝舟從長安奉調為武陵太守,落籍於常德。西北人愛吃麵食,可常德人以大米為主糧,馬氏家人遂參照麵食的做法制作出了米粉,當地人逐漸接受並加以改良,使其口味變辣變鹹,並加入其它佐料,慢慢就成了今天的常德米粉。

而常德人最信卻是

劉海哥的愛情故事。這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來源於湖南花鼓戲的名戲《劉海砍樵》。

宋有樵夫名劉海,家住武陵絲瓜井。

日出打柴勤生計,日落趨堂奉母親。

厚道為人鄰里贊,孝敬至親眾人傾。

山中狐仙胡秀英,口含寶珠化人形。

一片真心來婚配,幾翻推辭成良姻。

男樵女桑鴛鴦侶,牛郎織女比還贏。

海哥上山無暇飯,大姐在家直操心。

驅珠運靈獻技藝,米漿過漏變須筋。

銀絲光鑑熱即食,爽滑味美便簡行。

街坊循香絡繹來,嘗後交口讚語評。

大姐慷慨傳技藝,常德米粉出令名。

談到米粉,南方的小夥伴們都會非常清楚,北方的小夥伴可能就不會特別清楚。這個米粉跟一般的粉是有區別的。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材料是大米,

早秈米經過十幾小時水浸、打漿、加熱定型特殊工藝製成潔白、混圓、細長且有彈性的粉條,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作料後即可食用,吃起來潤滑可口、風味獨具。分量十足的海口大碗端上桌來,還未動筷,濃郁的牛肉原湯香誘得你先喝一口湯。再舉筷,舌尖上體悟到米粉的Q彈爽滑和經典配料的油炸小黃豆在唇齒間的爆裂感相交融。

米粉本身清淡無味,豐富的靈魂全仰賴於澆頭。

常德人將“澆頭”稱作“碼”。一種澆頭的叫“單碼”,闊氣一點可以來個“雙碼”。牛肉作碼歷史較短暫,但後起的烹製之精細令其聲名大噪,以致於一提常德米粉,必定是牛肉粉第一,其他的澆頭花樣都在其次了。

舌尖上的非遺|去常德必吃的美食,你知道是什麼嗎?

俗話說“唱戲的腔,廚師的湯。”米粉的味道全靠湯來調。一千家米粉店有一千種調湯的手藝,濃淡鮮香總不同。用筒子骨熬湯是最常規的手法,有的店家則以老湯為好,換骨不換湯。湯煮好後,湯碗要先備齊,鹽油味偏重些,待米粉在沸水中浮起即撈出裝碗,再淋上澆頭,一碗混合著常德人的熱誠、火辣與精明味道的米粉便隨著嫋嫋的香氣端到顧客面前。

再說吃法,常德人吃粉不說“吃”,而是“嗦”,嗦得盡興、吃得暢快。首先,要把粉拌開,將香辣的澆頭、濃郁的湯和米粉攪拌,讓每根粉“雨露均霑”,等到拌出熱騰騰的香氣,再手一挑,口一吹,嘴一嗦,粉就裹挾著濃香全部進到肚子裡了,初綿後韌,圓潤彈滑,一絲辣勁兒透上來,身上微微冒汗,頓覺神清氣爽。

(圖片來源於經濟日報、BTV紀實)

責編

:吳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