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探訪“全甲格鬥”圈 文職員工穿上盔甲就成場上最兇猛的人

簡介”據康路介紹,中國的全甲格鬥最開始起源來自一些盔甲、兵器的愛好者,但一開始大家只是擺造型,類似於“Cosplay”,後來瞭解到國外有全甲格鬥的運動,這裡面的一部分“好鬥”份子,便開始嘗試全甲格鬥

全甲格鬥盔甲多少錢

探訪“全甲格鬥”圈 文職員工穿上盔甲就成場上最兇猛的人

穿著古代武士的盔甲,手持青龍偃月刀,征服歐洲的大陸,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網路遊戲《全面戰爭》的3D畫面中。現實裡,有人正在為實現這樣的“夢想”而努力。

現場

12月22日晚間,在小紅門附近的一家練舞場內,為春節彩排節目的舞獅隊剛剛離開,幾個人高馬大的中年人便亢奮地湧進場內。他們開啟上百斤的行李箱,從裡面一片片的金屬鎧甲和兵器,這不是要為春節晚會的節目彩排,而是要進行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

穿上鎧甲需要耗費至少二十分鐘的時間,對於旁觀者來說這段時間是漫長的,但決鬥者要想把鎧甲穿戴舒服、齊整,還需要藉助隊友的幫助,待穿好時大家都已滿頭大汗。

決鬥前,雙方會用兵器碰撞的方式來相互致意。刀刃碰在一起的清脆聲音響起,全場會屏住呼吸異常的安靜,只有裁判倒數的聲音。

隨後,觀眾會被巨大的金屬撞擊的聲音調動起情緒,武器打到盾牌上的“嗙嗙”聲、兵刃相交的“乒乒”聲、刀刃擊在頭盔上的“砰砰”聲,都會逐漸被叫好聲掩蓋。兩個全身盔甲的武士一手持兵器一手持盾的絞殺在一起。

歷史

這項運動名為“全甲格鬥”,英文全名為Full Contact Fighting in Armor,簡稱Buhurt。是由古羅馬的角鬥士文化、中世紀騎士文化演變而來,最近十年來這項運動在俄羅斯興起,在前蘇聯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也逐漸壯大。

全甲格鬥的規則並不複雜,裝束上要求選手身穿13到17世紀的史實復原盔甲裝備,武器則限制重量在一公斤以內且不得開刃,武器的尖必須處理成20毫米直徑的圓弧。在格鬥中嚴禁使用刺擊動作,禁止攻擊脊柱、後頸,禁止反覆擊打同一部位。比賽的形式可以是一對一,也可以是多對多。比賽結果有的是打點計分的方式得出,有的則是以“第三點著地(雙腿以外部分)”算輸,多對多的團體戰則以全部擊倒對方,或所剩人數為對手三倍為獲勝。

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全甲格鬥選手幾乎都來自俄羅斯,這項在俄羅斯已經成為職業運動,很多全甲格鬥的職業俱樂部依靠比賽賺取收入。

在全甲格鬥領域,有兩項賽事最為出名,一個是全世界競技水平最高、強度最大的Dynamo Cup;另一個則是參賽範圍最廣、報名國家最多的Battle of the Nations(簡稱“諸國之戰”)。這兩項賽事就好像是足球場上的歐洲冠軍盃和世界盃。

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訓練中連勝四場的選手名叫康路,正是他去年時在虎賁騎士團貼吧上發帖提出建議參加世界大賽,沒想到這一提議得到了不少人的響應。

康路在虎賁騎士團中的網名叫“銀月”,算的上是中國全甲格鬥圈內的“耆宿”,不過真正開始較為全面的接觸全甲格鬥也只是近幾年。全甲格鬥在中國還是極其小眾的非專業化專案,來參加訓練的五六名選手介紹,“全國也就30多人,北京算多的,基本全在這兒了。”

據康路介紹,中國的全甲格鬥最開始起源來自一些盔甲、兵器的愛好者,但一開始大家只是擺造型,類似於“Cosplay”,後來瞭解到國外有全甲格鬥的運動,這裡面的一部分“好鬥”份子,便開始嘗試全甲格鬥。

虎賁騎士團的團長“大貓”習慣將2017年稱為“中國全甲格鬥元年”,從2017年開始,中國選手開始出現在世界水平最高、範圍最廣的亮相全甲格鬥賽事。

脫下盔甲的康路,是一個和善、熱情又有幽默感的人,在高校工作的他,待人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不過穿上盔甲以後,他卻成了場上最兇猛的人。康路笑著說,他身邊練習全甲格鬥的隊友,本職工作大多是職員、老師、會計,“文職工作居多,可能是在穿上鎧甲後才釋放出隱藏在心底的力量吧。”

在剛剛結束的Dynamo杯上,康路作為中國隊的副隊長參加了團體賽,還報名了個人賽,但因為在團體賽中受傷,個人賽也不得不放棄,這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遺憾。在今年的“諸國之戰”上,康路曾連贏兩局,躋身個人前十,本想著在水平更高的Dynamo杯上小試牛刀,卻只能遺憾地成了旁觀者。

意義

訓練的時候,康路腿部的傷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選手們告訴記者,有人會誤認為全甲格鬥的致傷機率會很高,但在他們看來,其致傷機率跟踢足球差不多。從參加世界職業比賽的選手們所受的傷來看,大部分都是在摔倒時出現的韌帶和肌肉的損傷,還有些是被兵器砍中後被盔甲的裂縫和銜接部硌出或者劃出的皮外傷。“世界比賽上強度很大,尤其是身背國旗,又怕拖累隊友,人會比較亢奮,容易受傷。”“康路說,””“是比賽就會受傷,足球、籃球世界盃也會有拉傷、骨折,這些不可避免。但隨著這項運動越來越專業,規則越來越完善,盔甲和兵器製造的工藝越來越好,安全性也在提高。”

康路認為,全甲格鬥這個專案除了有強健身體、鍛鍊勇氣、防身自衛等好處外,還能夠讓愛好者很好的瞭解中國古代的歷史,這也是他們要去參加世界大賽的原因之一。透過參加比賽,展示中國武士的盔甲和兵器,讓外國人瞭解中國古代的文化。因為中國的參賽,組委會也吸收了中國盔甲兵器評判的人員,外國選手也對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盔甲和兵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有個隊友用一把關刀參賽,打完後外國人看了很羨慕,都圍過來問這是什麼刀,有什麼典故,後來好多外國選手還因此定製了關刀,這也算是我們對中國文化的一種傳播。”康路說,可惜由於目前規則的限制,很多中國的傳統兵器尚不能在比賽中使用,比如鞭、鐧等。在盔甲方面,因為歷史時限的原因,中國選手也主要以蒙古甲、明甲為主。不過令他們高興的是,今年的“諸國之戰”上,二郎神使用的三尖兩刃刀終於過審,亮相國際舞臺。

至於中國傳統武術在全甲格鬥中的應用,康路認為,雖然現代格鬥技巧很多,但中國武術仍舊在實戰中有其特殊的作用。比如一些反關節的擒拿和摔法,就成了他克敵制勝的法寶。

顧慮

全甲格鬥的選手們都認為,中國全甲格鬥的水平較低,主要還是開展時間太晚。而且花費太高也讓這個專案無法更好的普及。“盔甲需要訂做,需要好幾萬,一件趁手的兵器也好幾萬,如果是個三十歲的成年人工作幾年,也得咬咬牙才能買下來,更何況還有比賽和訓練的經費支出,雖然我們也能找來一點贊助,但絕大部分還是靠選手們自掏腰包。”康路告訴記者,俄羅斯在這方面就好很多,一些前蘇聯的軍工廠會用廢棄的鋼材生產盔甲,可以大批次生產,價格就低廉了。

康路認為,相比於國外選手尤其是俄羅斯選手的職業化訓練和比賽,中國的選手雖然組隊,但訓練並不系統。多對多團戰是全甲格鬥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但團戰就需要有相應的戰略戰術,戰略戰術就需要經常訓練才能達到默契,但中國的選手散佈在北京、上海和四川,相隔太遠,每年只有參加比賽前會有簡短的集訓,其他時間只能各打各的,這給實戰時的默契度帶來不小的影響。

讓大家苦惱的是,在國內訓練長途往返需要使用火車或者飛機等交通工具,金錢的消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安全考慮,安檢部門往往對盔甲和兵器限制的很嚴。“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只能跟警方好好商談,給他們看看相關的報道和比賽資料,讓他們相信,我們的兵器是參加比賽的,不是用來傷人的。畢竟我們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誰也不想因為愛好而觸犯法律。”康路說。

現在,以虎賁騎士團為主體的全甲格鬥愛好者們也在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在謀劃找到體育局進行註冊,讓這項運動得到政府部門的認可,這樣出門在外就方便的多。康路說,“在我們內心中,希望全甲格鬥能夠成為一個奧運會專案,哪怕只是一個表演性質的專案,到時候我們就能夠更好的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歷史。”

文/記者 張子淵

攝/記者 黑克

探訪“全甲格鬥”圈 文職員工穿上盔甲就成場上最兇猛的人

探訪“全甲格鬥”圈 文職員工穿上盔甲就成場上最兇猛的人

探訪“全甲格鬥”圈 文職員工穿上盔甲就成場上最兇猛的人

探訪“全甲格鬥”圈 文職員工穿上盔甲就成場上最兇猛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