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鑿壁借光的主角真是殘害忠良、貪汙成性嗎

簡介假傳聖旨、私自集合軍隊、向外挑起戰爭,這哪一條都是對皇帝權威的挑戰,身為丞相的匡衡用這個問題來彈劾陳湯,怎麼就算是奸臣

鑿他是什麼意思東北話

從小我們讀書都知道鑿壁借光、囊螢映雪以及懸樑刺股的典故,這些故事激勵人們學習要刻苦,不畏艱險去奮勇拼搏,體現了我國古代人類求學上進的良好價值取向,作為努力奮鬥獲取成功的榜樣至今都有借鑑意義。

但是上面故事的主人翁除了學習的經歷外,個人的人生結局卻出乎意料,就比如鑿壁借光的主角匡衡。

匡衡出生於西漢的一個普通的農戶家中,祖上世代務農,自幼家境貧寒。這種出身在講究身份的古代可以說幾乎沒有機會向上流動,但是匡衡從小比較聰明,喜歡學習,他從自家親戚的那裡學會了認字,漸漸地讀書學習成為了他的愛好。

但是家境貧寒的匡衡是交不起學費的,所以對進入學堂也是望而卻步,但是匡衡最後想了個辦法,在農忙時節就去給自己的親戚或者是其他的種植大戶去打工,一方面賺點學費,另一方面去借他們家的書籍來閱讀。

鑿壁借光的主角真是殘害忠良、貪汙成性嗎

匡衡慢慢的長大後,成了家裡面的主要勞動力,為了解決溫飽必須要下地裡面去幹活,他只能利用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來學習,這樣學習的效率就不高,看完一本書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學習效率低下讓匡衡非常的著急,他本來也想利用晚上的時間來讀書,但是古代的科學技術不高,照明技術也不發達,晚上照明是需要昂貴的動物油或者是植物油來點燈的,這是富裕人家才能負擔的東西,匡衡自然無法辦到。

匡衡發現鄰居家每天晚上都是燈火通明,羨慕不已。某一天匡衡躺在床上突然發現有光從牆壁上光從這個小孔透過來,頓時他心裡面就有了想法。他用工具把小孔擴大了一些,拿著書籍在透過的光束下面一試,果然可以讀書,從此他利用這個方法不斷刻苦學習。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鑿壁借光”的故事。

後來的匡衡不斷刻苦用功,學業進步很大,特別是對《詩經》的理解非常深刻獨到,名聲逐漸開啟,但是匡衡的仕途開始也不順,考試考了九次才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但文學界都很推崇他對《詩經》的講解,連當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都很喜歡匡衡。

鑿壁借光的主角真是殘害忠良、貪汙成性嗎

漢元帝即位後,推崇儒學的漢元帝對匡衡青睞有加,匡衡從郎中一路升遷,直到丞相的高位,封為樂安侯,成為了皇帝的左膀右臂,總攬全國政務,這時的匡衡位極人臣,是學而優則仕的典型代表人物。

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匡衡成為了人人唾罵的奸臣小人,有言論說他結黨營私,勾結宦官迫害忠良,貪汙成性最後被彈劾貶回老家,最後悽然離世,宣揚這種人是不配作為學生的偶像的,是不值得尊敬崇拜的。

最為有市場的說法就是說匡衡在當上丞相之後,和當時掌握權力的大宦官石顯沆瀣一氣,互相勾結陷害名將陳湯,這個陳湯可是發出了“犯強漢天威者,雖遠必誅”的英雄人物,一直被後世推崇。然而因為匡衡和石顯的串通陷害,即使陳湯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勞,也沒有得到任何的表彰,甚至還面臨牢獄之災。幸好是漢元帝看到了陳湯的卓著功勳,力排眾議封陳湯關內侯的爵位。

漢元帝去世之後,匡衡又轉身對曾經的盟友石顯下手,彈劾石顯的各種罪行,導致石顯被罷官貶回老家,最後死在了回鄉的路上。即使如此,名利燻心的匡衡依然收不住手,轉而向漢城帝繼續彈劾陳湯貪汙,導致陳湯幾經起落,最後淒涼去世於長安。不過匡衡的利慾心仍然得不到滿足,原本的封國就達到了三萬餘畝,但是他依然想要利用制度漏洞想要非法擴大到四萬畝,最終匡衡被御史大夫張潭彈劾貪汙罪行,被剝奪了一切待遇,貶官回鄉,最後去世。

按照這些說辭來看,匡衡的確是個奸臣,喪失了讀書的初心,結黨營私、殘害忠良、貪汙腐化、自甘墮落,最後的下場一點也不值得同情。

但是萬中無一的“鑿壁借光”精神傳頌至今,他的主人翁真的如此不堪?

答案當然不是!匡衡任給事中的時候,漢朝曾經發生過地震、日蝕等災害,匡衡趁機向漢元帝提建議,希望運用《詩經》裡面上行下效的道理治理國家。《漢書》記載匡衡勸告漢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匡衡認為要在百姓中推行德育教化、弘揚正氣之風尚。這些建議得到了漢元帝讚賞。如此覺悟的人,怎麼可能會是一個遺臭萬年的大奸臣,也許有人說這表裡不一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虛偽,那麼我們再分析一下陳湯的事情。

鑿壁借光的主角真是殘害忠良、貪汙成性嗎

首先陳湯帶兵攻擊匈奴,斬殺了叛亂的匈奴單于,這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功臣,這是不可磨滅的功勳。但是陳湯率兵攻打匈奴並沒有得到中央的許可,而是假傳皇帝聖旨去召集軍隊,屬於私自發兵挑起戰爭行為。這個問題不要說按照漢朝的法律任何一條都是死罪,哪怕在今天看來也是很大的政治問題。假傳聖旨、私自集合軍隊、向外挑起戰爭,這哪一條都是對皇帝權威的挑戰,身為丞相的匡衡用這個問題來彈劾陳湯,怎麼就算是奸臣。如果有了這個開頭,那麼以後戍邊的將士怎麼管理,人人都可以為了戰功隨意發動戰爭,朝廷還怎麼管理軍隊?可以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但這也得在皇帝授權同意發動戰爭之後,所以匡衡彈劾陳湯,合法合理,可以說他不知道變通死板,但是這不是罪過。

至於說他和石顯沆瀣一氣擾亂朝綱這更是無稽之談,匡衡確實依附於石顯,但是當時的很多大臣上疏彈劾石顯都受到迫害,在漢元帝十分寵幸石顯的情況下,沒有能力扳倒石顯選擇明哲保身這只是一種生存手段,和他對著幹然後白白送死有什麼意義呢?

《漢書》記載:“中書謁者令石顯貴幸,專權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張譚皆阿附畏事顯,不敢言。”並沒有說匡衡和石顯勾結殘害大臣,只是迫於權威不敢反抗而已!

最後說匡衡翻舊賬又去彈劾陳湯,確實是因為陳湯在攻打匈奴過程中獲取的財物 除了部分賞賜給部下士兵之外,其餘的據為己有。

《漢書》記載的是:丞相衡復奏:“湯以吏二千石奉使,顓命蠻夷中,不正身以先下,而盜所收康居財物。作為丞相來依規依法向皇帝報告實情,本就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鑿壁借光的主角真是殘害忠良、貪汙成性嗎

但是人無完人,匡衡的非法擴大封地四萬畝這是事實,也被彈劾貪汙免官,可能也是因為自幼家貧,退休後想找個安穩的地方養老吧!但是犯法畢竟是犯法,也得到應有的處理,匡衡並非網上抨擊的那樣一無是處,雖然自身有貪汙的問題,但是也不能忽略他在政治經濟特別是經學上的貢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