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中國元素走世界

簡介資料圖片美國好市多超市貨架上的中國品牌電視機

藍精靈哪裡可以買到

中國元素走世界

蜜汁叉燒。資料圖片

中國元素走世界

烤蝦。資料圖片

中國元素走世界

倫敦的中國商店和中國餐館。資料圖片

中國元素走世界

燒排骨。資料圖片

中國元素走世界

美國好市多超市貨架上的中國品牌電視機。本報記者 張朋輝攝

中餐西做

為文化走出去提供良方

徐 波

前不久到歐洲出差,在兩個不同的國家,當地友人不約而同地帶我去了據稱是時下最火的中餐館——中式鐵板燒。明亮簡約的裝修基調配以青花瓷等中式元素的裝飾,食客們圍坐在鐵板餐檯邊上,觀看廚師用西餐烹飪手法制作五味調和的中餐。菜是按照開胃菜、副菜、主菜、主食、甜點的程式,一道一道呈現,一位一位分餐。韭菜炒豆芽、紅燒大蝦、煎炒牛肉粒、粉絲蒸扇貝、炒河粉、拔絲香蕉等都是鎮店的星標菜。廚師們拿捏著火候和配料,努力尋求食材與食客的契合。如果是華人食客,廚師會加一道龍井蝦仁,若是當地食客,廚師會推薦牛排或咕咾肉。中西交融的饕餮,食客們大飽眼福口福。

據說,這樣中餐西做的新派中餐館頗受當地百姓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雖然價格不菲,大約相當於中檔西餐館的價位,而且需要提前幾天才能預約到座位,但據廚師講,一個餐檯在一個就餐時段至少迎來兩撥客人。可以說,中餐西做是海外中餐館在開拓市場和轉型升級方面長期探索而獲得的成功法寶。中華飲食文化享譽世界,遍佈全球各地的中餐館正是中國文化走出國門的探路者和開拓者。重塑中國文化自信,大力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已經成為時代課題,是否可以從“中餐西做”的模式裡獲取一劑破題良方?

海外的中餐館,佐餐調料必備“番茄醬”。據說這是中餐廚師迎合外國人口味的訣竅。在“文化走出去”的實踐中,有很多這樣的“番茄醬”。例如,常駐比利時的華僑經常建言來這裡進行文化推廣的中方演出公司,一定要在演出的曲目里加入《藍精靈之歌》。每當這首曲目響起,不論以何種方式演奏或演唱,都會得到當地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全體起立致敬。這樣的“番茄醬”不是小心機,而是對對方文化和習慣的尊重,才有了“敬人者,人恆敬之”的效果。

鐵板燒並不是中國人的發明,也不是因中餐而聞名。15、16世紀時,西班牙海員為應對海上生活的枯燥發明了這種烹飪方法,並傳播到美洲大陸,直到20世紀初由日裔美國人將這種技術引進日本並加以改良成為名噪一時的日式鐵板燒。然而,日式鐵板燒非高檔原料不做,價格不菲。歐洲的中餐館借鑑了日式鐵板燒的發展經驗,以中餐為根基,擴大取材範圍,豐富了選單,增加了口感,降低了身段,把實惠帶給當地顧客的同時,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周邊的日韓與我們文化上同宗同源,在各自“文化走出去”的實踐中多有閃光點,那些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都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借鑑,例如研究他們為何能夠把“茶道”和“端午”在對外傳播中打上各自的烙印。

不是簡單地為中餐套上西裝,而要化蛹成蝶。推陳出新、挑戰味蕾是餐飲業者孜孜以求的目標。從西餐中獲取靈感和經驗,是近年來中國餐飲業的主要創新手段。我們在“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所做的調整、適應、轉型、再造,也是一種創新。這樣的創新反過來會反哺國內的市場和行業。粗淺的“中式核心、西式外殼”勢必遭遇“水土不服”,必須經歷深刻的改變,方能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實現內外雙贏。

累積中餐西做這樣的小流,終會彙集成容納百川的江海,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每逢佳節倍思親

糖醋排骨 家的味道

張 武

出國求學多年,漸漸習慣在外度過各種佳節,卻習慣不了沒有家鄉菜的節日宴。記得以前在家過節,一張黑亮的大圓桌,橫在本不寬敞的飯廳。父親母親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其他長輩在客廳敘話,幾個孩子則時不時抓一顆糖塞在嘴裡,等著開飯。

父親很會做飯,一般的家常小菜,試吃一下,就能做得很好。糖醋排骨,便是在他朋友家試吃“偷學”而來。鮮嫩的小排炸得酥酥的,浸入濃濃的糖醋湯汁,收在盤裡,一段段趁熱咬下,味道甜中帶酸,肉質外焦裡嫩。既有嚼勁,又不油膩,算得上全家人的最愛。

留學在外,熟識的中國同學有時便會自然而然地聚到一起,這道糖醋排骨也成為大家大快朵頤的美味。合適的食材和調味品需要在中國城才能買到。再精心選取一小段一小段的排骨,還有鎮江香醋、郫縣豆瓣、老乾媽,以及花椒、八角、幹辣椒,在異國他鄉找到這些,莫不令人欣喜。回到宿舍,大家蒸炸煮炒,各顯身手,變出幾道精緻小菜,無所謂何種菜式,哪方菜系,都能品出家的味道。來自不同地區的同學,東北的,西南的,帶著家鄉氣息的普通話,天南海北地暢談,還不停地咀嚼著佳餚,再走上幾杯酒水,道幾句賀詞,祝願祖國,祝願自己,期待未來的美好。

中國品牌 形象更豐滿

本報駐美國記者 張朋輝

記者剛到美國赴任時,就發現公寓附近的好市多超市竟然有青島啤酒。不同於“大中華”“好運來”等美國華僑華人常常光顧的超市,好市多的顧客群體為美國普通中產階層。據稱好市多選購商品種類秉承“少而精”的原則,上架的都是顧客喜歡、質量有保證的牌子。青島啤酒能在強手如林的美國市場走進主流超市,從一個側面顯示美國民眾對這一品牌的認可。

其實,不僅僅是青島啤酒,中國品牌現在越來越多走進美國人的生活,好市多還銷售TCL的電視機,同TCL同臺競爭的是三星等國際知名品牌。記者注意到,TCL已經全面進入美國市場,沃爾瑪、塔吉特(Target)等美國超市都有TCL產品銷售。而在美國最大的電器連鎖商店百思買,聯想電腦、中興和華為手機等也受到顧客歡迎。

中國科技品牌的崛起引起美國科技界和商界的高度關注,《連線》雜誌在去年將小米公司董事長雷軍作為封面人物,這期雜誌封面文章的大標題就是《是時候模仿中國了》。文章說,小米公司的目標不是銷售手機,而是圍繞手機打造整個生態系統。

《紐約時報》稱騰訊微信為超級應用程式,並專門拍攝影片介紹微信的功能。該報評論稱,微信這樣的應用程式可能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記者在美國華盛頓州採訪時偶然經過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加油站,加油站旁邊小店的老闆說,他透過阿里巴巴網上訂購產自中國的手機殼,非常方便。

除了進入美國市場,一些品牌還贏得了市場主導地位。大疆無人機在美國商用市場佔有率領先,成為中國新型創新品牌的又一典型代表。中國製造和中國品牌超越了“物美價廉”的呆板印象,給人帶來更多創新的感受。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居民大衛告訴記者,自己對中國品牌的信任度越來越高,很多中國品牌的科技產品能夠同國際一線品牌相媲美。

此外,“老乾媽”“小肥羊”“海底撈”這些中國人喜歡的品牌也越來越為外國友人熟知,逐漸走出華人華僑的“圈子”,迎來更多其他族裔的消費者。而中國在美國的投資也對中國品牌進入美國市場大有裨益。今年5月,記者赴印第安納州採訪,在機場同其他乘客聊起該州中國投資的企業,多名乘客能夠叫出“南山”的名字。中國南山集團在該州投資建廠,拉近了當地民眾同中國企業和中國品牌的距離。

不久前,記者的一位美國朋友專門詢問從哪裡可以買到中國品牌的化妝品,原來她發現中國姑娘面板好,認為有中國化妝品的功勞,想嘗試一下。這從一個側面說明,隨著中國面孔越來越多地在美國出現,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也開始產生“外溢”效應,助力中國品牌進入普通美國人的生活。小到一包榨菜,大到電視機、工程機械,中國品牌形象更加豐滿。

中國品牌成長還有很大空間。美國是一個成熟市場,競爭激烈,不少消費者對中國品牌這個後來者仍然有不少偏見,美國民眾熟知的中國品牌還不多。隨著中國企業競爭力提高,品牌意識增加,品牌建設完善,中國品牌將打動更多美國民眾。

■小貼士

糖醋排骨的製作方法:

◆將排骨洗淨剁成小塊,涼水下鍋。

◆將排骨煮開兩分鐘,撈出排骨,鍋內留適量排骨湯備用。

◆將排骨放入大火油鍋裡翻炸兩分鐘,呈金黃色,放回備用排骨湯鍋。

◆在排骨湯中加入香醋,冰糖,料酒,老抽,大火煎熬收汁。

◆將排骨出鍋裝盤,撒上適量香蔥末。

本版製圖: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07日 05 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