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這些方法策略,可以直接寫進校運會秩序冊

簡介一、學校運動會存在的問題(一)明確目標原則在運動會組織中, 部分學校片面強調比賽的全員性參與,卻忽視了專案設定與學生能力的匹配,結果出現了學生抽籤報名參賽的攤派現象, 致使運動會的教育作用適得其反

大個的點怎麼打出來

當前的學校運動會以全員參與、團體比賽和突出趣味為發展方向。由於缺乏“教會、勤練、常賽”的全域性化思考,部分學校運動會出現了學生消極參賽、意外受傷和無法完賽等問題。

這些方法策略,可以直接寫進校運會秩序冊

一、學校運動會存在的問題

(一)明確目標原則

在運動會組織中, 部分學校片面強調比賽的全員性參與,卻忽視了專案設定與學生能力的匹配,結果出現了學生抽籤報名參賽的攤派現象, 致使運動會的教育作用適得其反。例如,某校為了讓更多學生有機會參加比賽,設定各組別的人均單項參賽數約1。3項,這其中還不包含接力跑等集體專案。

在個人單項比賽兼項數最多2 項的報名規則下,這就意味著各班級除了因身體原因無法參賽的學生外,基本上每個人都要參加田徑單項比賽。這使得很多不具備參賽素養和能力的學生無所適從,而各班級為了集體榮譽又只能變相要求學生參賽。

而這些被抽籤、被攤派和被指定的參賽學生,由於能力不足和內心牴觸,常常會出現消極比賽的情況。為此,在徑賽中出現走路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些方法策略,可以直接寫進校運會秩序冊

(二)眼高手低

在運動會比賽中,常有個別身體素質較好或運動經歷豐富的學生,由於缺乏對參賽專案的技術學習和戰術瞭解,而出現意外受傷情況。

例如, 某名參加過全省健美操比賽獲得二級運動員稱號的學生,在參加重力球(重量700g的實心球)投擲比賽時, 自我感覺體能良好且認為比賽簡單就拼全力投擲,結果在預賽第三次試投時右肩脫臼。看著學生扭曲的胳膊和痛苦的表情,現場的裁判員、運動員和觀眾不知不覺就陷入了壓抑、恐慌和悲痛的情緒之中。而在跳遠比賽中,有一名運動員因為提前起跳且又想盡量進沙坑,結果臀部坐在沙坑邊沿上而導致尾骨骨裂。這樣的意外傷害,不僅會對運動員造成嚴重的身心創傷,也會讓運動會的組織者、參與者和觀賞者產生畏懼心理。

(三)隨機兼項,學生比賽衝突

在運動會進行時,常會出現運動員因為兼項衝突而無法正常參賽的情況,這樣的問題在基層中小學運動會中尤為突出。即便報名設定了個人最多兼項數,但是受制於比賽程序和學生水平,不同型別專案兼項仍普遍存在,進而產生比賽衝突。例如,某校運動會男子跳高比賽正進行冠亞軍爭奪,突然有該組未報到運動員進場要求參加比賽。該學生反饋說檢錄處告訴運動員田賽服從徑賽,可在參加完徑賽後再去參加相應田賽。學生還表明自己雖然無法獲得冠軍,但是進入前六名沒有問題,要求降低橫杆高度開始比賽。為不影響比賽程序,裁判員同意該生在場上現有高度參賽,但由於不熟悉規則,學生認為裁判員故意刁難而坐在場地上哭鬧。這不但嚴重干擾了比賽程序,也導致運動員及其同學情緒激動,影響了體育比賽的積極作用。

二、學校運動會改進的策略

(一)確保教會學生比賽的基本技能

1。體育課開展比賽專案教學運動會比賽專案的專業性較強,跨欄、標槍、鐵餅、鉛球等專案,常因為技術偏難、場地限制和普及程度等,而制約了學生參與運動會比賽的積極性。為此,學校除了要選擇與學生體育學習水平相當的專案進行比賽,還要積極按照課程標準推進田徑專案教學,確保教會學生參加比賽的基本技能。

例如,某小學依照課程標準水平二運動技能“單、雙手投擲和拋物”的目標要求,將投擲壘球作為學校運動會三、四年級投擲比賽的傳統專案,並由教研組將該專案編排進年級體育教學計劃內容。隨後相關教師在體育課上開展了以遊戲和比賽為主要形式的壘球投擲教學。經過8次課左右的系統教學,絕大多數學生都掌握了上步單手投擲壘球的基本技能, 且沒有發生肌肉拉傷或關節脫臼等運動損傷。

這些方法策略,可以直接寫進校運會秩序冊

2.體育課組織隨堂小型比賽

華東師範大學季瀏教授(2019) 指出每節體育課都要有20分鐘以活動和比賽為主的運動技能練習。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豐富而複雜的教學情境, 使體育課有運動量、有技戰術、有比賽。體育教學活動中組織相關專案比賽,不僅有利於促進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還有利於提升學生參加運動會比賽的信心。

例如,某初中依據課程標準中“基本掌握並運用投實心球技術”的技能目標,並結合實心球是當地初中升學體育考試專案的現實情況,將投擲實心球作為運動會的特設專案。體育教師為了提升學生投擲實心球的技能水平和學習興趣,每次課都會組織基於本課教學內容的模擬比賽。各組學生在相應場地上按輪次, 依次進行共計六次的預、決賽試投, 並取每名學生的最好成績記入課堂評價記錄表。

(二)組織學生勤練賽的專項技能

1.拓展集訓,限定參賽資格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2019年底的教育部通氣會上指出,學校體育要進一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教學模式。中國教科院於素梅博士認為學校體育應依據學生的動作發展規律、認知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等,從基礎、提高、拓展三個方面確立課程內容體系。可見,學校透過體育社團等拓展課形式提升學生專項運動技能,不僅有利於提升運動會的比賽水平,還有利於完善課程一體化體系。

例如,某校為確保學校秋季運動會的順利進行,在開學初要求各班至少推薦跨欄、鉛球、跳高、跳遠專案的男、女生各2人,選報學校本學期為運動會特設的上述專案的拓展課程,並說明只有經過拓展集訓的學生方可報名參加相應比賽。學生對基於自選、班級推薦和學校統籌的拓展課興趣,與報名時抽籤攤派比賽的興趣相比,顯然更加濃厚。

這些方法策略,可以直接寫進校運會秩序冊

2.參賽指導,組織報名比賽

學校運動會通常以班級為參賽單位,由班主任擔任領隊,體育教師擔任教練。無論從體育競賽專業知識層面,還是對學生運動能力瞭解層面, 體育教師比班主任更能勝任學生參賽報名的指導工作。提升學生參賽報名的合理性,不僅有利於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運動特長,還能提升學生在激烈比賽中的安全保障。

例如,某教師透過體育課對全班學生進行了100米和800米的專案教學和隨堂測試,並從中選擇成績列前的非跨欄、鉛球、跳高和跳遠拓展課的學生,作為相應徑賽專案報名的推薦人選。然後,根據班級報名分佈和學生個人兼項情況, 在充分尊重學生個人參賽意願的前提下,指導他們選報有利於發揮個人能力和提升團體成績的參賽專案。而後,體育教師再將報名參考資訊交由班主任統籌協調和落實報名。

(三)努力創設學生常賽的必要保障

學校運動會本身是構成“常賽” 的重要一環。同時,為了保證運動會順利進行所開展的“教會”下的隨堂比賽和“常練”下的報名比賽,都有機構成了“常賽”的內容與形式,為學生常賽的系統性和連續性提供了切實保障。當然,如何對運動會本身進行改進和調整,是促進學生參與常賽活動和提升參賽體驗的必要保障。

1.增設特定專案,做好參賽專案保障

著眼學生髮展的“ 常賽”, 以及倡導全員參與的運動會,並不是讓所有學生都去參加競技性較強的田徑專案,而是在“以田徑專案為主”的運動會中,讓更多的學生獲得參賽體驗。為此,學校應該順應當前學校運動會改革方向,在改進現有田徑比賽專案的同時,增設具有適宜難度和必要趣味的集體專案。

例如,某校在運動會比賽中設定了全員參與的“8”字跳長繩專案,要求全體學生無正當理由不得請假,以各班級5分鐘內的有效跳繩數評定名次,並以單項比賽名次分的3倍記入班級團體總分。同時,還設定了50米迎面接力跑比賽,在班額人數相當和性別比例相近的情況下, 各班選出男、女生各15人參加比賽。這樣的比賽設定,在全校掀起了運動會的備賽熱潮,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感受體育比賽的魅力,提升了運動會對於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效能。

這些方法策略,可以直接寫進校運會秩序冊

2.擬定兼項規則,做好參賽制度保障

由於競賽編排和賽事管理水平有限,學校運動會的兼項問題很難完全避免。除了要在運動會編排時儘可能避免兼項衝突,學校還要以讓運動員順利參賽為根本,以確保比賽的有序推進為目標,制定合理的比賽兼項規則。

例如,某校的運動會兼項規則為:田賽服從徑賽,遇有田賽與徑賽的參賽時段重合,運動員可在參加完徑賽後再去參加尚未結束的田賽。如果田賽兼項是以遠度決定名次的專案,運動員可申請不按比賽次序,一次性完成預賽或決賽的全部試投或試跳。而如果田賽兼項為以高度決定名次的專案,那麼在運動員缺席的情況下,其各高度試跳均記免跳,直至全場無人繼續比賽時記試跳失敗。如果運動員在比賽尚有人試跳時返回,可在高度不降低的情況下繼續參賽。這樣清晰、靈活和合理的規則辦法,能夠在比賽公平的前提下,儘可能地滿足賽事需求。

這些方法策略,可以直接寫進校運會秩序冊

3.落實準備活動,做好參賽健康保障

運動會作為全校性的大型體育比賽,其比賽激烈程度和學生運動強度都會遠超平常的體育活動。但即便如此,學生參賽前的熱身準備活動情況,甚至遠不如體育課落實得到位。這不但限制了學生運動能力的發揮, 更為學生參賽埋下了安全隱患。為此,運動會組織者有必要充分認識和積極落實賽前熱身活動。

例如,某校在運動會裁判員會議上明確要求,檢錄處裁判員必須提醒學生在檢錄場地進行基本熱身,而場地裁判員必須組織本場地的參賽運動員進行專項準備活動。在正式比賽開始前,場地裁判員要給運動員至少1次相應的試投、試跳或適度試跑的機會,即便是因兼項調整比賽時序的運動員也不能例外。這對有效避免和儘量減少學生意外受傷情況具有重要作用。

“ 教會、勤練、常賽”,既可以作為學校全面改進運動會的整體策略,也可以作為學校解決運動會具體問題的特定方法,但前提是必須認識到運動會的問題特殊性和對策關聯性。運動會作為學校體育的年度盛事,關係到學校體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它的任何一次改進乃至變革,都可能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可能產生新的賽事問題。正如全員參與的導向是好的,但強迫參賽卻方法不妥且效果糟糕。學校運動會的組織者只有跳出競賽活動本身,從“教會、勤練、常賽”的全域性化視野去審視和組織比賽,才能充分發揮運動會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