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是一種劣根文化現象

簡介“依我看,放在我們大陸人吃飯的文化裡來說,吃得乾淨是因為你不會希望在主人家吃完一頓飯後,讓主人認為自己是餓的,或者說,是窮餓的

浪費是一種什麼行為

我們餐桌上比較普遍的糧食浪費現象,用“觸目驚心、令人痛心”這八個字來形容是十分貼切的。雖然中國有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但伴隨著這種博大精深的,還有我們的“浪費文化”。

糧食浪費的“文化”,一方面可能是由古代帝王就餐的規矩和習慣開始,再到後來普通人骨子裡“唯我獨尊”的想法作怪一路走來形成的。吃飯講排場,就是典型的認為自己得活得像個“王”一樣的表現。

但形成浪費的根源還不止於此。半個世紀前出生的很多中國人都捱過餓,幸運的人活了下來,不幸運的人也非常多。後來我們解決了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我們終於不再跟“餓肚子”這個問題過不去了。

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是一種劣根文化現象

但新的問題是我們開始跟食物過不去。例如,“年年有餘”的文化讓有些地方風俗演化成年後的頭一餐飯不允許將桌上的飯菜吃完,因為“剩下菜”就意味著有多餘的食物,有餘就不缺,不缺就不會餓,圖個吉利或者安全感。

曾經有港臺青年來內地遊玩之前試探地問我們大陸同胞:

“到大陸人家裡做客吃飯,是不是不能將主人家招待的飯菜吃光?”

大陸朋友的回答大體是:要看地方文化。但總的來說,“不吃完”的文化習俗是普遍深入人心的。很多人進行了這樣的解釋:

“你要是吃完了,主人可能會認為你沒有吃飽,會有沒招待周全的擔憂。“

依我看,放在我們大陸人吃飯的文化裡來說,吃得乾淨是因為你不會希望在主人家吃完一頓飯後,讓主人認為自己是餓的,或者說,是窮餓的。這裡隱約有面子問題。

當然,這只是很多成因的一部分說法。無論如何,吃飯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放在我們的飯桌上之後,就變成這麼一樁複雜的事了。

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是一種劣根文化現象

以至於吃飯形成了浪費,這種浪費現象如此普遍,似乎漸漸已被大家潛移默化地接受了。這不是一個小問題,而且這裡面還帶有一個問題是,很多人的吃相不好看。

比如,我們也許會覺得吃飯划拳是一種讓人醉心的地方文化。但說白了,

我們很多飯局,吃的是一種江湖氣氛,甚至是匪氣

。那麼,江湖匪氣文化對我們的飲食習慣有什麼影響呢?

大概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不拘小節的習慣吧。

曾經和一個華人同事出差一週。她剛從日本工作七年回來,那一週裡的一日三餐我們頓頓吃在一起。她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對服務員端上來的套餐抱著一種十分虔誠的態度,每頓飯吃到最後只剩不宜下嚥的作料如大姜塊等,整整齊齊地擺在盤子的邊緣。而再看看我的盤子裡,總是吐了一些,剩了一些,還“點綴”著一些撒的飯粒兒和湯水。

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是一種劣根文化現象

我們聚餐浪費最“壯烈”的景觀,曾是一桌人離席的時候一桌子美好的飯菜還剩下一大半。每個人笑眯眯地離開,不曾聽到一聲唏噓。

我們吧,有時候像一群餓狼一樣吃飯,有時候又像土匪“打劫”過餐館,有時候又像敵人一樣冷落食物。有時,就莫名其妙地剩下半桌子的飯菜。

形式主義,江湖土匪文化等這樣那樣的文化,讓節約的傳統美德幾乎流行不起來。

在巨大浪費的另一個角落,是對食物仍然充滿著敬畏的一小撮人。他們敬畏食物到了連剩菜剩飯都捨不得丟棄的程度。他們,是在饑荒中倖存下來的老人。那些在飢餓中活下來的人,內心仍對飢餓保留有著深深的敬畏。

在如今大部分人已吃飽的時代下,我們是不是可以安心下來想想“如何吃乾淨”這件事了。

當我們從吃的“內容文化”過渡到吃的“行為文化”時,我們的國人符號才有可能從一個整體的層面上變得真正強大起來。

觸目驚心的糧食浪費是一種劣根文化現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