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綜合多部古籍盤點下堯舜禹禪讓的疑點細節

簡介據說他將弟弟象流放了(《莊子》舜流母弟),這個說法在《莊子》之前就存在了,孟子弟子萬章就曾對光芒萬丈的舜帝表示不解,孟子就此問題向其解釋說,那是哥哥舜將弟弟象封為諸侯啊,有人嚼舌根子說是放逐

大明朝朱由校的生母是誰

綜合多部古籍盤點下堯舜禹禪讓的疑點細節

古籍中帝嚳據說是黃帝曾孫,繼黃帝、帝顓頊成為一代帝君。但他地位雖高甚至被列為

“五帝”之一,流傳下來的傳說故事卻極少。要說他著名,可能是因為他的後代們個個能打吧。

《史記》記載帝嚳有四妃:正妃有邰氏部落的

姜原

,次妃有娀氏

簡狄

,還有

娵訾

(音居滋)氏女

、陳峰氏女

慶都

等。

《帝王世紀》稱

“帝嚳

卜其四妃之子

,皆有天下

”,如果看後世記載還真是的:次妃簡狄生

了個兒子,取名叫

契,是商朝的始祖

;正妃姜原

也生

了個男孩,取名

棄,是周朝的始祖(

商朝、周朝及周朝時的秦國、趙國竟然都出自帝嚳

那其餘兩位呢?

1

)摯禪讓給哥哥?

娵訾氏女所生的

,在

帝嚳死後

繼承了盟主,這樣其中三個都

“有天下”了。

陳峰氏

慶又生下一個兒子名

放勳

,據說隨母親在伊侯之國長大,後徙耆(通祁),所以姓伊祁。放勳輔助哥哥

治國,又被封於唐,還可能善於製陶吧,所以為

陶唐氏。

據稱哥哥

能力不足,而放勳卻將唐國管理的有聲有色。

只幹了九年,便親自帶領百官請

20歲的弟弟

放勳

出山,將政權讓給他。在這之前,

放勳

曾經做夢夢到自己登天,他認為這是天意,就毫不客氣的接受了,

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帝王世紀》)。

這個接受讓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帝堯。

這樣,帝嚳果然四個兒子都有了天下。

然而競爭是人類的本能,凡是適應競爭的多能競爭成功並脫穎而出;凡是不適應競爭或者競爭失敗的,一般這一輩子就交代了。

盟主之位本來就是競爭得來的,能力不足是根本沒機會做盟主的,哪還有帝摯的試錯機會?《帝王世紀》解釋,雖然娵訾氏女是妾,但是摯因最年長得以繼位,顯然是附會周朝以後的妻妾制度。如果摯真的做了聯盟首領,當是依靠競爭上位的,而堯能從摯手中得到權力,也當是競爭。而且這個摯竟然跟少昊氏盟主玄囂帝摯同名,至少同音,會不會另有秘密?

2

)堯子丹朱不肖?

帝堯是一位偉大的古帝王,由於他是因哥哥禪讓而得到了帝位,而且他的兒子丹朱

“不肖”,所以也打算行禪讓之事。

丹朱被排除在外,到底有什麼

“硬傷”?《尚書》和《史記》記載從堯親口說的有“頑兇”“囂訟”,兩者一個意思,就是頑劣又愛爭辯,無腦般的貪玩,又到處與人“打官司”;《尚書》還借禹的話稱其“敖”“傲虐是作”,即傲慢、暴虐;“惟慢遊是好”“罔晝夜頟頟(音額)”,即特別貪玩,不分晝夜不停息的玩,甚至不顧洪水之時還乘船遊玩,“罔水行舟”,洪水退去依然玩;還“朋淫於家”,把朋友們帶回家裡聚眾淫亂。說白了,丹朱就是後世那種公子哥兒或不爭氣的富二代形象。

然而與之相反的是,《竹書紀年》《山海經》記載的丹朱身份與顓頊、堯等人一樣稱作

“帝朱”“帝丹朱”,而且也像他們有帝堯臺那般有帝丹朱臺。

那丹朱是不肖子還是曾為上古君主?

3

)帝舜是平民?

堯帝選定的接班人叫重華,也就是著名的帝舜。

據說帝舜是顓頊兒子窮蟬的六世孫,不過

“自從窮蟬以至帝舜,皆微為庶人”也就是他們這一支早就從帝王后裔淪落為普通居民。

堯帝

為了考察舜,

把自己兩個女兒娥皇、女英一起嫁給舜,看他如何治理家庭;

讓九個

兒子與他

共同工作,看他如何為人處世。

《尚書》稱堯帝

“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

”,即舜在虞地迎娶了兩位妻子,還稱堯帝舜其“封於虞”(《帝王世紀》),舜與虞有極大的關係,又為有虞氏,也稱

虞舜

問題是,難以想象,

堯帝為何放棄那麼多親人、部落酋長、地方聯盟盟主不選,非要提舉一個與自己沒有關係又名不見經傳、爹不疼娘不愛的窮小子?

普遍認為中國進入皇朝社會之前,經歷了

“三代”,這一說法自戰國時便已成型,多次見於《左傳》等古籍,指夏、商、周,當時的周是現在理解的西周,秦後古籍提及三代的周則是整個東、西周。

然而戰國時還有另外一種說法

——虞、夏、商、週四代,多出一個虞代,如《禮記》“凡養老:有

氏以燕禮,

後氏以饗禮,

人以食禮,

人修而兼用之

”(王制)等多處;《韓非子》“

殷、周

七百歲,

虞、夏

二千餘歲

”(《顯學》);《國語》“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

虞、夏、商、周

是也

”(《鄭語》),又“

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

後氏禘黃帝面祖顓頊,郊鯀而宗禹;

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

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魯語》);《左傳》範匄自述家譜“昔匄之祖,自

以上,為陶唐氏,在

為御龍氏,在

為豕韋氏,在

為唐杜氏

”,等都提及四代。

且與《史記》關於虞舜先祖世系以及當時已經是庶人階層不同的是,其他典籍記載有虞氏是一個很了不起的部落。其中瞽叟之前有個叫幕的,能夠行顓頊之道(《國語

·魯語》幕,能帥顓頊者也),被比作中興之主。而且瞽叟也不是那麼不堪,至少是一箇中規中矩的人(《左傳》自幕至於瞽瞍無違命),出土文獻《上博簡·容成氏》還提到一個叫有虞迵(也有譯作有吳迥等其他說法)的似是某位虞朝君主。

舜被堯帝考察之前曾

“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壽丘,就時於負夏”,以上諸地學者們註釋多有不同,莫衷一是,但是足以說明舜年輕時曾遷徙謀生於多地。這對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來說,資歷履歷未免太豐富,或許以上地帶曾是虞朝的控制疆域。

可以看出,虞是長期存在且具有相當影響力、出現過眾多著名君主的、曾經非常重要的部落氏國,至少是一個較有實力的地方性盟主。

那舜到底是聯盟中重要氏國虞國的首領,還是隻是一名庶人

4

)舜父多次要殺舜?

據說舜小時候是一個苦命的孩子,苦的不行不行的,是一個典型的

“小白菜”故事,若是一個慈愛的女同志瞭解了他的身世,一定會淚流滿面。

舜的母親早死,父親又續絃

父親對年輕的小媳婦言聽計從,但是估計舜的這個後孃嫉妒心強,比較狠毒,自然對舜非常苛刻,而父親卻站在了媳婦那邊。不久繼母生了個弟弟象,父親物件也極其溺愛,繼母更是變本加厲。新的一家三口其樂融融,舜就更顯得有些多餘了,舜稍微犯些小錯都會被拉出去狂揍一頓(及有小過則受罪)。父親和繼母

都暴虐,弟弟象

在這種家庭環境中長大,自然也很驕橫,處處為難這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真是

“小白菜呀,地裡黃呀,沒了娘啊……”

而且,

悲苦

的是

,父親、繼母和弟弟

三人都想殺了舜

。或許

因此舜的父親

後世稱作

“瞽叟”,就是有眼無珠的意思

,或者

瞽叟

真的是瞎子,而被稱作

“瞎老頭”,又或許僅僅是一個有點特殊的名字而已。

但是舜

不因此而怨恨,反而

依然極盡孝道

舜順適不失子道

),父母想殺他時他就跑,這不是因為怕死而是不願父母背上

“弒子”的臭名,而父母有需要的時候他總能及時出現在身邊(

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在側

),

20

歲的時候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孝子(舜年二十以孝聞)。

正是因此,堯帝才把他選做考察人選。

由於虞舜與堯帝的兒女都能和諧相處,娥皇、女英從不以自己高貴的身份傲慢驕矜,堯帝的九個兒子在虞舜的影響下日益敦厚(堯二女不敢以貴驕事舜親戚,甚有婦道,堯九男皆益篤)。

堯帝賞賜虞舜華麗的衣服和琴,還為虞舜建築倉庫,送給他很多牛羊。

然而舜即便成了考察物件,又做的非常好,瞽叟、繼母和弟弟象也依然要殺他。

有一天瞽叟讓虞舜爬到倉庫上修繕庫頂,卻偷偷把梯子撤走放起來火。我懷疑日後劉琦為了讓諸葛亮告訴自己保身的計謀把他騙上高閣,以及

“三十六計”的“上屋抽梯”就是據此而來。

所幸虞舜早有準備,用斗笠做翅膀飛下來沒被燒死。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弟弟象又出了一個點子,與父親瞽叟合謀。

瞽叟讓虞舜打井,然後趁井已經很深的時候,和象一起填土,活埋了虞舜。

瞽叟和象很高興,象說

“這都是我的主意”,就與父母瓜分贓物:象霸佔哥哥舜的兩個漂亮媳婦娥皇、女英和琴,牛羊和倉庫歸父母。

(有人說:

“你看象很孝順很優雅很體貼啊。父母要殺舜,象只好主動幫助完成父母心願;為了不讓父親揹負殺子惡名,一個人承擔了殺舜的罪惡;分東西時把財產都給了父母,只要了兩位嫂子和琴;而他要嫂子實際上是要保護嫂子,要琴正證明他情趣高雅,且牛羊和倉庫容易損壞,而琴可長久儲存,睹物思人,正是懷念哥哥。”見仁見智吧。)

象還住到了虞舜的房間中(止舜宮居)。然而正當他在虞舜家裡要非禮嫂嫂的時候(《孟子》二嫂使治朕棲),虞舜回來了。

原來虞舜早就看透了父親和弟弟的心機,已經悄悄偷偷挖了一個暗道,從暗道逃了出去,根本沒死。

象大吃一驚:我靠,死而復生?兄弟倆見面,這一幕相當尷尬。(《孟子》稱舜逃難之後回家了,象去霸佔舜家時發現舜正坐在琴前。)

象很驚愕,支支吾吾的說:

“我正思念哥哥呢。”

虞舜說:

“是啊,希望你說的是真的。”

《列女傳》認為,虞舜這兩次能夠逃離父親和弟弟的陰謀,全得自妻子娥皇、女英的幫助。而且還有第三次謀殺行為,約舜喝酒,意圖將其灌醉而趁機殺害,又是兩位妻子幫他化險為夷。

即便父親、弟弟如此對待自己,虞舜依然以德報怨,不計前嫌,反而更加愛父親和弟弟了(舜復事瞽叟愛弟彌謹),真想不通虞舜是不是受虐型人格,或者舜真的是一個十分孝順偉大的人,為了不讓父親難過,不遷怒於弟弟。後世編

“二十四孝”將其列為首人,稱是“孝感動天”!

不過有些記載,越是細節滿滿越不可信。瞽叟和象若真想殺舜,哪裡需要這麼大費周章,趁他熟睡捆起來或者多叫幾個人一陣狂砍就夠了。可能這些記載本身是假的,或許只是某種隱喻?

5

)舜因孝道而繼位?

堯帝見舜這麼孝順,必定是有德之人,便又讓他宣傳聯盟價值觀(慎和五典),到各個部門掛職鍛鍊(遍入百官),並且讓其處理聯盟事務(賓於四門),虞舜又能任勝工作(五典能從,百官時序,四門穆穆,諸侯遠方賓客皆敬)。

而且因為舜孝順,對人好,又特別聰明能幹,人們都敬重虞舜,希望和他做鄰居,結果虞舜居住的地方,一年就發展成了村落,兩年成了邑,三年就如城市一般。

因此三年後,堯帝在祭祀臺舉辦隆重的典禮(舜受終於文祖,文祖者堯大祖也),正式將舜推薦給上天,舜也被吸收到班子成員進入決策層,開始攝政。

在需要靠實力爭奪盟主的時候,就像摯不可能擔任盟主一樣,舜怎麼可能從一名小人物而被堯推舉為聯盟首長的繼承人?

6

)舜除的是四“罪”?

舜帝上任後就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繼續進行天文曆法的推進(齊七政);遍祭眾多天神及日月星辰、名山大川(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辯於群神);還駕臨四方諸侯宣告自己成為接班人且代理堯帝頒佈命令(見四嶽諸牧,班瑞);併到各地巡視下基層走訪,宣講中央政策,

對官員進行考核

,功勞卓著的還進行表彰(遍告以言,

明試以功,車服以庸

);統一音樂和度量衡,完善禮樂、祭祀制度;將天下分為

十二州

(肇十有二州),古稱十二州包括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幽州、幷州、營州。

這其中最重要的或許就是

“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辯於群神”一事。顓頊曾改革宗教一統於朝堂(

顓頊和祝融的絕地天通實際上是利用宗教改革實現意識形態的統一

),堯或許也有類似作為,舜更進一步,依然是透過宗教神權加強集權。

據說舜還立

誹謗之木

”(《淮南子》)。誹謗今為貶義,實際最初當是中性詞,“放言曰謗,微言曰誹”(《說文解字》),公開發表意見叫謗,私下發表意見叫誹,合起來就是對君主提出意見,絮叨君主哪裡做的不好。憑想象誹謗之木可能是立一根木板,讓大家把對政府或高層的不滿寫出來,類似於現在的意見箱、意見本或者投訴箱。不過各種典籍中沒有記載有誰使用過,或許是後人臆想出來的,或者謗木不過是一種象徵。後期君主權力上升且皇帝集權,就不能對皇帝說壞話了,秦朝時廢止使用(《漢書》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誰再誹謗就治誰的罪。且西漢酷吏張湯又炮製出“腹誹”一罪,就是你嘴上沒說,我懷疑你肚子(心裡)說了。謗木在後世逐漸演變為“華表”,古代表是垂直立起來的杆子,如“圭表”的表,或許又因舜名重華,所以就叫華表。也有說華表源自古代路標或指引牌、圭表之表等。華表多用於官府等地成為權力的象徵,現天安門就有偉岸的華表矗立。

綜合多部古籍盤點下堯舜禹禪讓的疑點細節

還減輕刑罰。由於刑罰是殘酷的肉刑,一旦施行重則死輕也會留下終身烙印,堯、舜推行德治,根據聯盟實際改進了刑罰措施:對那些犯小罪的人,不進行實際懲罰,而是專門製作類似於後世的囚服讓犯錯的人穿上,讓他們在生活中面對身邊人,讓他們感到恥辱,減少再次犯錯的機率,這被稱作

象刑

”;以流放代替五刑;官員犯罪則受鞭刑;有時還用“殺威棒”打屁股;甚至允許用財物抵罪“取保候審”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

,實際就是減輕了刑罰力度。而且依靠刑罰形成管理的長效機制:對那些知錯能改虛心悔過的,既往不咎;不願改正者,大刑伺候,罪加一等。

此外,帝舜最為後人稱道的是除

“四罪”。

《史記》稱:歡兜進言共工,堯曰不可而試之工師,共工果淫闢。四嶽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彊請試之,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

其中鯀還是堯帝時治水的總管,正在外面苦哈哈的治理洪水(

堯帝治理大洪水的需要給虞舜提供了上位機會

)。

於是帝舜把情況報告給堯帝進行處理:

流共工於幽陵,

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

四罪而天下鹹服。

也就是說,當時有歡兜、共工、鯀、三苗等人都沒幹好事,帝舜報告堯帝后將其中三者流放,另外鯀則是誅殺。

然而,四罪好像並沒有犯多大的錯,並非十惡不赦:共工不過是

“淫闢”,歡兜只是舉薦了共工而已,鯀則是工作沒成效,只有三苗造反或許比較惡劣。且如果說處理歡兜是因為他舉薦失誤,然而放齊舉薦丹朱失誤,四嶽舉薦鯀也是失誤,為何處理歡兜而不處理放齊、四嶽?更何況舉薦失誤就要受到嚴重處罰,以後誰還敢推薦人才?

如果鯀真的是瀆職,罪不至死,罷免了就是了,何至於一定要殺死?屈原就曾在《天問》中表示疑惑:既然鯀沒有能力,為何要推薦他(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既然想治理洪水,又為什麼要懲罰治水之人(順欲成功,帝何刑焉)?而《山海經》《國語》《韓非子》《淮南子》等古籍並有

“鯀禹始布土”“鯀禹之功”“鯀禹決瀆”的說法,將鯀與治水英雄大禹相提並論,甚至禹是繼承了鯀的功勳(《國語》鯀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鯀之功),似乎鯀也不僅僅是治水失敗,還是取得了成效的,也是有功的。鯀到底是功臣還是罪人?

《韓非子》稱鯀曾經進諫堯帝不要傳位給舜(堯欲傳天下於舜,鯀諫曰

“不祥哉”),堯帝不聽,反而舉兵在羽山之郊殺死鯀(舉兵而誅殺鯀於羽山之郊),正與屈原認為鯀的直接死因是過於剛直(鯀婞直以亡身兮)相符。而《呂氏春秋》《論衡》稱作為諸侯的鯀見堯帝把天子之位禪讓給舜,自己便想做“三公”,但是堯帝沒有答應,鯀對堯帝沒有給自己職務而有怨言,認為堯帝不公平,火冒三丈,便出動軍隊耀武揚威,成為堯帝心腹之患,堯帝見其意欲武裝割據,分裂聯盟,便舉兵滅了他。鯀與堯、舜有過分歧甚至戰爭也有很多佐證,如《山海經》提及帝殺鯀並不是治水失敗而是偷取帝的息壤和“不待帝命”,亦即“不遵守命令”,及“有鯀攻程州之山”;《越絕書》有“舜之時,鯀不從令”。

不願屈服的除了鯀還有共工,《韓非子》稱堯帝殺了鯀之後,共工又進諫,也被堯帝舉兵殺死在幽州之都。這裡鯀和共工不僅不是罪臣,反而像是後世的前赴後繼的諍臣了。

三苗被流放也不僅僅是

“在江、淮間數為亂”。晉代人郭璞註解《山海經》提到當初堯帝要禪讓給舜,然而三苗首領對此嗤之以鼻,堯帝一怒之下舉兵滅了他(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問題是,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為何非之?堯(或舜)在丹水徵有苗而克之(見上文),而丹朱的姓氏丹就來自丹水(《太平御覽》引《尚書》之逸篇:堯子不肖,舜使居丹淵為諸侯,故號曰丹朱)!三苗與丹朱糾纏不清,這中間有何秘密?

以上雖然主角是堯帝,其實堯帝為帝,舜帝攝政用事,不論是堯還是舜,兩者都是官方口徑。

舜帝一邊改進刑罰減輕懲處力度,一邊又為何對四罪懲罰的如此嚴厲?且四罪的罪行真的不大,甚至還可能是剛直的忠臣。可見

“四罪而天下鹹服”的第二種意思讓天下震恐順服更符合實際。

那舜(或者堯)殺鯀、驅逐歡兜、共工、三苗,到底是因為什麼?

7

)丹朱甘心父親禪讓給外人?

堯帝死後,虞舜自然是下任盟主。而

虞舜

卻虛心希望堯帝的兒子丹朱做首領,便主動外遷避讓丹朱,為

堯帝守喪

而不即位,而丹朱也在房地避讓虞舜。但是這期間,諸侯們卻不朝見丹朱而朝見虞舜,打官司的不找丹朱而找虞舜,詩人不讚美丹朱而讚美虞舜。虞舜認為這是天意,在堯帝

年喪期結束後,於

61歲

(《帝王世紀》認為是

81歲

)時

接任

了聯盟首領,被稱作帝舜

丹朱可能一者繼承了堯帝的唐國,還據稱舜帝即位後就地封其於避讓自己時所居住的房地,且不以丹朱為臣,作為有虞氏的貴賓(《竹書紀年》朱遂封於房,為虞賓)。

《莊子》曾借盜蹠之口抨擊

“堯不慈”,也就是堯作為父親對兒子不慈愛,此外還有很多古籍也提到“堯有不慈之名”。後世有人解釋為堯帝有十個兒子而不傳位於他們卻傳給外人舜,所以不是慈父;而《莊子》後文又借滿苟得之口說“堯殺長子”,或認為是殺了丹朱,如此堯是要有不慈之名;《越絕書》解釋為堯不傳丹朱因而才被傳為不慈(堯有不慈之名。堯太子丹朱倨驕,懷禽獸之心,堯知不可用,退丹朱而以天下傳舜。此之謂堯有不慈之名)。總之,都是一個意思:堯不傳子(或丹朱),而傳給了外人,留下了不是慈父的惡名。

而至於堯殺了丹朱也並非空穴來風。《韓非子》

“其在記曰:堯有丹朱,而舜有商均,啟有五觀,商有太甲,武王有管、蔡。五王之所誅者,皆父兄子弟之親也”,明言丹朱為堯所誅。

然而堯帝是心甘情願禪讓給舜的嗎,他和兒子丹朱的結局到底怎樣?

《韓非子》認為舜帝逼迫堯帝進而取代他(舜逼堯),

《竹書紀年》稱虞舜後期權力很大,名為攝政,實際上是軟禁了堯帝

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

堯之末年,德衰,為舜所囚

舜囚堯

),還稱帝嚳之子、堯帝兄弟棄把大侄子丹朱流放到丹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即今晉豫交界處山西東南一帶(或許丹朱姓丹並非是

“分封”而是“流放”到丹淵),又禁閉丹朱,隔絕了他們父子之間的聯絡(

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

現代學者考證

,歡兜其實就是丹朱(見袁珂點校《山海經》),也就是說舜早就將丹朱流放了何來所謂避位以讓丹朱之事,更沒有所謂的封之於房邑。

丹朱到底是因何沒繼承堯帝之位?舜又是怎麼上位的?丹朱結局如何?其中是否有過激烈的對抗?

(8)舜果真孝嗎?

虞舜即真踐帝位成為天子,對曾經傷害自己的父母弟弟依然子孝兄友,曾鳴鑼開道衣錦還鄉(載天子旗)光耀門楣,不因自己是天子而在父母面前高高在上(夔夔唯謹

如子道

),還把弟弟象封為諸侯。虞舜的孝和德終於把父親、繼母和弟弟感化了,從此一家人其樂融融了。不少典籍有

“舜服象”的說法,說虞舜以德感化弟弟象(《

楚辭

》》舜服厥弟);也有人認為,虞舜是馴服野象的人,所謂舜弟名象其實是舜馴服野象的傳說在流傳中變異了,或者舜視大象為弟弟,所謂弟弟從不悌到服從的過程就是舜馴服野象的過程。

而至少在戰國時的某些傳說中,舜或許並沒有那麼大度,而是不孝、卑父(《莊子》

舜不孝;

《呂氏春秋》舜有不孝之行;人傷

……舜以卑父之號;《淮南子》舜有卑父之謗)。一說瞽叟要殺舜,舜就搬出去住了,獨自在外吃香的喝辣的,卻不管父母是不是吃不上飯;一說瞽叟要殺舜,卻找不到他,而需要他的時候他又出現了,既然父親要殺你就要出來,不出來就是不孝!一說瞽叟多次迫害舜,舜卻不能及時糾正父親,好像在利用父親演出而撈取名聲,這簡直是沽名釣譽到了極點!一說舜做了帝竟然沒有把帝位讓給父親,膽敢以父為臣,這一說法與後世劉邦稱帝不好處理父親劉太公一樣,有點吹毛求疵了;另一說則是舜將弟弟流放傷了瞽叟的心。

9

)舜是流放了弟弟還是封了弟弟?

據說他將弟弟象流放了(《莊子》

舜流母弟

),這個說法在《莊子》之前就存在了,孟子弟子萬章就曾對光芒萬丈的舜帝表示不解,孟子就此問題向其解釋說,那是哥哥舜將弟弟象封為諸侯啊,有人嚼舌根子說是放逐。(《孟子》萬章問曰:

“象日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然而只要看看象最終去了哪裡,就知道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了舜流放弟弟象的事實。《

孟子

《帝王世紀》等都稱象被封到

有庳或有鼻(封之有庳

[音鼻];

舜弟象封於有鼻),被認為在湖南南部,當時那是中原郊外。或許舜將象逼迫驅趕,鼻這個地方就是舜起的名字,你不是象嗎,去你的鼻子那吧,貌似侮辱之意。且《漢書》曾說象死後封地就取消了,因為像象這樣暴虐的人不應該成為開國開宗之祖(舜封象於有鼻

,死不為置後,以為暴亂之人不宜為太祖)。也有人就此認為,舜的弟弟象不存在,象真的是動物象,象有長鼻,便傳說為封到有鼻。

那到底是舜流放了弟弟而名之曰封還是封而被誤認為流放?

(10)大禹怎麼三十歲才想起來娶媳婦?

舜即位後繼續堯帝治理洪水的事業,他選定的人竟然是被他殺死的鯀之子大禹!

據說在治理到當塗(今安徽省當塗縣)時,禹突然感覺到自己三十歲還沒個媳婦,擔心萬一絕後,就打算在當地找個媳婦。這時候有一隻九尾狐造訪,禹認為是吉兆。正巧當地塗山氏一個女子女嬌前凸後翹、膚白貌美、體順條長,禹一眼就看上了,於是結為婚姻。(《呂氏春秋》《吳越春秋》禹三十未娶。行到塗山,恐時之暮,失其度制,乃辭雲

:吾娶也,必有應矣。乃有白狐九尾造於禹……禹因娶塗山,謂之女嬌)。《帝王世紀》認為該女子名為攸(禹娶於塗山之子,名曰攸)。

綜合多部古籍盤點下堯舜禹禪讓的疑點細節

禹作為部落首領鯀的兒子,按照古時人們娶媳婦的年齡,禹算是大齡未婚男青年,恐怕不會沒娶妻。肯定不可能三十歲了才突然想起來:靠,原來我三十歲了,還沒媳婦呢。大禹為何突然想起來娶媳婦了?

(11)大禹過家門而不入?

禹常年奔波在外治水,

十三

年(一說八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孟子》禹稷當

平世

,三過其門而不入

;禹八年於外,

三過其門而不入

;《史記》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當然這個三未必是實指,可能代表多次。

建國初期,為了高精尖裝置,很多科技工作者辭別家庭隱姓埋名。但是這些先烈前輩進行的是秘密工作,需要隱姓埋名,而大禹就是治水啊,到底有多忙,十三年

一次都不回家?是禹極其偉大,是誇大其詞,還是另有隱情?

(12)舜子商均

不肖

舜帝年紀大了之後,開始考慮繼任者了。

據說堯二女即舜的兩位妻子中,娥皇無子,女英生一子叫商均,或許本名為(義或叔)均曾因封於商而被稱作商均。《史記》載

“舜子商均亦

不肖

”,但是並沒有說怎麼不肖的,對於丹朱的不肖某些典籍還算拼湊出來一些,至少能給你一種感覺,但是商均的不肖猶如一張白紙,舜帝自己沒說,當時沒人指出來,後來也沒有人考證出來。

那商均是不是不肖?

13

)禹伐三苗半途而廢是為何?

舜帝也如堯帝向上天推薦自己一樣,把大禹推薦給了上天,然後還命其再度討伐三苗。

大禹便集結將士去攻打有苗,戰前還進行了浩大的誓師:

將士們聽令:三苗無知愚蠢,執迷不悟,傲慢自大,違背道德,致使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棄民眾於不顧,因此上天降災於他們。我率領你們奉天命去討伐他們,你們一定要齊心協力,成就功勳。

然而,禹與三苗連戰三十天,苗民依然頑強對抗。

這時伯益對禹說:

“唯有道德可感動上天,再遠的地方都能抵達。滿招損,謙受益,是萬古不變的天道。當年舜帝被父母暴虐,不僅僅不怨不恨,反而極盡孝道,最終冥頑不化的瞽叟也通情達理了。至誠之心可感動上蒼,何況有苗?”

禹認為伯夷說的有道理,便說

“好”,就偃旗息鼓,班師回營。

回去後,禹便把伯益的主意告訴了舜帝,舜帝非常贊同,開始施行文德,聯盟計程車兵們把武器干鏚當做舞蹈的道具跳起舞來,以示不戰。

正打的帶勁,怎麼不打了?有苗氏起初摸不著頭腦,後來發現舜帝是要

“以德服人”,七十天後有苗服了,主動歸順大禹。

以上出自《尚書》,說是舜禹修德使得三苗拜服,從此不再騷擾中原或者與中原和平共處。

此外還有一些古籍也有類似記載,比如《韓非子》

“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執干鏚舞,有苗乃服”,《呂氏春秋》“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荀子》“干戈不用三苗服”,《帝王世紀》“有苗氏負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執干鏚而舞之,有苗請服”,《新苑》“當舜之時,有苗氏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許,曰:諭教猶未竭也。乃諭教焉,而有苗氏請服。天下聞之,皆非禹之義而歸舜之德”,似乎當年真的發生過禹徵三苗中途而歸以道德感化他們的事件。

然而一直桀驁不馴與聯盟對抗、實力強大的三苗,何以就被文德感化了?舜、禹之前及之後的歷史上沒有這樣的例子啊,要說有隻存在於小說中。比如《三國演義》諸葛亮七擒孟獲而不殺終於感化了孟獲,然而細思孟獲的

“感化”,實際上是因為諸葛亮強大孟獲因打不過而臣服而已。要是孟獲真的還反叛再次被擒或許就活不了了,直接諸葛亮被咔嚓了,還可能送他一句:叫你不聽話,給你機會你不要啊!

或許是當時雙方講和了,禹與三苗簽訂互不侵犯協議,結盟而回(《左傳》(虞有三苗

……諸侯逐進,狎主齊盟)?

禹為何這樣做?

可能是一種戰術策略,就是先示好迷惑三苗,令其放下戒備之心,再伺機消滅他們。畢竟有些典籍記載,禹曾與有苗展開過異常慘烈的戰爭。甚至可能是大禹

“養虎為患”、養寇自重之計,始終保持三苗作為外部危險因素,從而長期手握聯盟兵權。

總之,這事兒有些蹊蹺。

聯盟與三苗的戰爭戛然而止,到底是文德的力量,還是隻是一場處心積慮的陰謀?如果是陰謀的話,目標指向哪裡?

(14)帝舜為何會野死?

禹攝政五年也就是被確定為接班人十七年時,舜到南方巡狩,死於鳴條的蒼梧山,在葬於當地

九疑山

(舜乃豫薦禹於天,

十七年而崩

;帝舜薦禹於天為嗣,十七年

而帝舜崩

;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

綜合多種典籍,舜死於國都或封地之外的南方(如《孟子》舜卒於鳴條)幾乎是定論。《國語》說舜帝太勤政而累死了(舜勤民事而野死),問題是,一名上百歲的老人還遠離都城去巡狩,結果死在距離中原上千公里的江南?

《韓非子》不僅認為

“舜逼堯”,還說“禹逼舜”,舜是被逼迫不得已才傳位的的話,那他遠死江南就值得推敲了。

所以,即便去掉傳說成分,舜帝不是百歲老人而是正當年,問題依然存在:他退位後為何還跑那麼遠去巡狩?

《淮南子》稱,舜去南方是平定三苗之亂(南征三苗

,道死蒼梧)。

那麼禹當年不與有苗開戰,或許就是留下禍患,待時機成熟後上言舜帝只有御駕親征才能除掉他們,然後逼迫舜帝親征,其實就是押解流放,讓他快死,自己即真?

《竹書紀年》便是這種態度,說大禹流放了舜,舜的結局很悲慘,慘死於國外。李白的詩《遠別離》有一句話

“或雲:堯幽囚,舜野死”,就是有人說堯被幽閉了,舜是死在野外的,大體也是這種意思。還有人據此認為,弟弟象真的被感化了,兩人成了真正的兄弟,大禹後來逼迫舜帝,舜帝不得已逃亡到弟弟的封地去,最終死在那兒。

實際情況到底是什麼?

帝舜清除的“四罪”到底犯了什麼罪?由此可見堯禪讓舜不攻自破

綜合多部古籍盤點下堯舜禹禪讓的疑點細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