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簡介事實上,當時的597.9高地,土壤鬆軟得一塌糊塗,如果沒有提前修好的工事,連架機槍都是很難辦的,為此,我軍的戰士時常會拿敵人的屍體做支架,才能勉強射擊

炮兵的炮手主要做什麼

1952年10月30日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也是全世界矚目的一天,在這一天志願軍發起了對上甘嶺的大規模反擊,在血與火的碰撞中,造就了無數英雄與傳奇!

重炮戲耍韓二師

30日中午12時,十五軍133門大口徑火炮,幾十門迫擊炮開始向597。9高地傾瀉炮彈,被美韓軍炮火壓制的日子不會再有了,志願軍的炮兵部隊,將怒火灌入炮彈,不間斷地向敵人發起進攻。

在凜冽的寒風中,炮手們只穿著個小背心,來回裝填著炮彈,炮兵九團的一名榴彈炮炮手,由於發射量過大,拉斷了三根拉火繩,最後索性換上了個鐵絲。

迫擊炮炮管得不到休息,燙得嚇人,如果再繼續開炮,就可能炸膛,小炮手急得抓耳撓腮,最後想到了辦法,他乾脆脫下背心,用尿弄溼,然後再裹在炮管上,給迫擊炮降溫,只聽刺啦一聲,炮管升騰起一片水汽。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在被無數次耕耘的597。9高地,再次迎來了高潮,坑道內志願軍戰士們歡呼雀躍,即便被炮彈震得東倒西歪,他們仍然大喊著:

“不要緊,震吧震吧,這是我自己的炮火!”

當時597。9高地的美七師已經調走,留下韓二師堅守陣地,在此之前,韓二師已經在高地上擺下了4個連的重兵,修築了堅固的工事,和密集的火力點。十五軍的第一次炮擊,主要就是為了摧毀韓軍的工事。

炮擊從中午12時,打到了太陽快下山,韓軍在工事內根本不敢冒頭,頃刻間,炮擊停止了,韓軍被志願軍的炮彈量驚呆了,哆哆嗦嗦地爬出工事。

在韓軍想來,估計中國步兵是要準備進攻了,隨即他們開始猛修被摧毀的防禦工事和火力點,但僅僅半小時後,猛烈的炮擊又打響了,來不僅隱蔽的韓軍,再次扔下了無數屍體。

為何志願軍炮兵要這麼打?這就是炮兵的戰術,火炮可以遠距離殺傷敵人和摧毀敵方工事,而一旦敵人縮排工事,就很難有效殺傷敵人,所以十五軍的炮兵故意沉默半小時,讓韓軍走出工事,便可以更好得殺傷敵人。

不久之後,志願軍炮兵再次改變方向,將炮彈打向敵人的縱深,甚至是敵人的炮兵陣地和攻擊出發陣地。韓軍士兵見狀,再次冒出頭來,與此同時,準備反擊的十五軍戰士,發起了佯攻,喊殺聲傳入韓軍耳朵,訊號彈滿天飛,韓軍以為志願軍真的要進攻了,便都走出工事,進入陣地。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沒想到的是,我軍的火炮馬上改為回馬槍,把目標從敵人縱深再次轉入597。9高地,幾個來回之下,陣地上的韓二師部隊,就被折騰得差不多了。

當然,這還遠沒有結束,在接到命令後,我軍的火箭炮部隊在22時15分,精準地在8秒內,將352發喀秋莎火箭彈,射向敵人縱深和炮兵陣地,進行大面積殺傷。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喀秋莎是志願軍的王牌火炮,在十五軍中被像照顧大爺一般供著,有了任務馬上拉出喀秋莎,炮擊完畢後則馬上拉走,在整個上甘嶺戰役中,火箭炮團數次進出,人和炮毫髮無損。

“瞎子背瘸子”

在炮擊結束後,22時25分,步兵準時向597。9高地發起進攻,此時,四十五師重新整編的八個連,和二十九師的兩個連,猛撲向597。9高地。

誠然,中國軍隊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了炮兵的進攻戰術,也將步炮配合做到了極致,而在不久之前,指揮員們還在為確定進攻目標搖擺不定。儘管我軍步兵的實力很強,但在大規模運用炮兵方面,這是第一遭,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被美軍的炮彈逼出來的。

雖說十五軍已經做足了準備,各種物資、彈藥準備得很充足,但此時的597。9高地,已經是個難啃的硬骨頭了。等待我軍的是70個火力點,65挺輕重機槍,14門輕步兵炮,而且是在幾乎沒有任何遮擋的高地上。

事實上,當時的597.9高地,土壤鬆軟得一塌糊塗,如果沒有提前修好的工事,連架機槍都是很難辦的,為此,我軍的戰士時常會拿敵人的屍體做支架,才能勉強射擊。

據四十五師師長崔建功回憶,第一三四團八連、第八十六團三連攻打3號陣地、1號陣地,第一三五團四連進攻10號陣地、9號陣地,一個連只要衝鋒兩三次,就得換一個連,在佔領9號陣地時,連隊僅剩4個人。

六連連長萬福來剛剛登上9號高地,就被一發彈片擊中了臉頰,足有小孩兒拳頭那麼大,萬福來硬生生將彈片拔了下來,他本想繼續堅守陣地,被由於失血過多暈了過去。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然而,在頃刻間,9號高地再次被韓軍奪走,六連二排班長呂慕祥在接近敵人地堡時,全身五處負傷,猶如一個血人,他已經無力掄起手雷,只能爬向敵人的地堡,他拉開引線,用最後的力氣貼上地堡,和敵人同歸於盡。

在上甘嶺,不只有一個黃繼光,在和敵人拼死廝殺中,無數戰士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廝殺聲充斥整個597。9高地,如果從高處俯瞰,根本看不到一絲人影,整個高地被塵土包圍,爆炸聲接連不斷。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戰士王合良正在衝鋒,而一發炮彈在其不遠處爆炸,等他爬起來,發現眼睛已經看不見了,王合良一邊摸索著衝鋒槍,一邊對旁邊喊道:

“有人嗎?附近有我們的人嗎?”

副班長薛志高在其不遠處,他聽到聲音,發現了王合良,他對王合良道:

“王合良,我是薛志高,在你左前方,我腿斷了,到我這裡來!”

當時,薛志高的左腿被炸斷,他正在包紮傷口,王合良順著聲音爬了過去,薛志高一把把戰友抱住。

“讓我看看你傷在哪裡了?”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王合良的雙眼在流血,薛志高馬上拿出繃帶,纏住了王合良的眼睛。薛志高見此場景,不無遺憾地說:

“你瞧我們倆整的,一個能走看不見,一個看見不能走!”

王合良並沒有因為失明而喪失鬥志,他對薛志高說道:

“我們合起來不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我借你的眼睛,你用我的腿,我們不能衝鋒,但可以幫著守陣地,多上去一個人多一份力量,是吧?”

話畢,王合良就將薛志高背了起來,薛志高不停地給王合良指著路,“往前走,有個彈坑,往左一點,再往前。”

時至今日,兩位英雄的壯舉猶在眼前,怎能不讓人淚目。

要手榴彈,要手雷,越多越好

30日那晚,我軍投入了11個連隊,一共1600多人,由於傷亡太大,崔建功命一三五團二營參謀長指揮戰鬥,並及時重組部隊。

崔建功直接接通張廣生:

“告訴我,你們需要什麼?”

“師長,要手榴彈、手雷,越多越好,最好給我們弄幾千條麻袋,這山頭被炸出幾尺深的虛土,根本沒法兒挖工事。”

此時的上甘嶺早已今非昔比,由於戰役規模的擴大,志願軍司令部曾下令,十五軍要什麼給什麼,所以只要戰士們需要的,後勤部門會全力供應。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原本爆破筒、手榴彈、手雷的補給量是一天3000個,現在供應到10000個,另外多發了5000枚地雷。

為了打贏上甘嶺戰役,志願軍後勤部門,從國內緊急運送180個火車廂彈藥。為了解決燃眉之急,後勤部門到周邊各軍中搜羅手榴彈、手雷,手榴彈就跟蘿蔔一樣裝入卡車,不分晝夜地往上甘嶺運。

單單30日夜晚的反擊,我軍只彈藥就運了144卡車,戰場的殘酷程度,和彈藥消耗之恐怖,由此可見一斑。

上甘嶺第17天:九個半小時內,志願軍消耗3萬顆手榴彈,30萬發子彈

在這片光禿禿的高地上,我方用炮彈犁一遍,敵軍再用炮彈耕一遍,數尺深的鬆土怎麼能修工事,為此,需要大量的麻袋。麻袋裝上土,便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十五軍後勤部,馬上將裝土豆、高粱倒出來,給前線支援了2000個麻袋。

在彈雨下,電話線難以接通,被炸成一段一段,單單第八十六團,通往1號坑道、2號坑道的電話線就被重新拉了三遍,通訊員傷亡7個人,可即便如此,仍然難以接通。

對於摧毀敵方工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榴彈,打紅眼的志願者戰士,甚至會在身上綁滿手榴彈,邊衝鋒邊投擲手榴彈,直至攻下敵人陣地。

從反擊開始,到31日下午,我軍和敵人激戰了9個半小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竟消耗3萬顆手榴彈、手雷,用完260個爆破筒,射出21000多發炮彈,打完了30萬發子彈。

為何戰旗美如畫,是因為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在此,向志願軍英雄致敬! (文/九魚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