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讀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真正理解了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

簡介《平凡的世界》恰恰是當代現實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改革開放之初,廣大農村青年不甘心“平凡的人生”,走進城市,依靠堅韌不拔的毅力,用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給讀者講述了一個可歌可泣、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

《平凡的世界》反映了什麼

文·段宏剛

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1896年——1945年)先生說過一句經典的話:

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敘傳。

因為作家在塑造文學形象和編織故事情節的過程中,都會從外部和內部兩個維度來尋找可供使用的藝術原型,目的是為了讓藝術形象更飽滿、更鮮活、更感人。

向外部尋找時,作家會觀察自己身邊的人物和事件,從它們中間篩選出具有典型性的素材進行加工,最後再用文學語言呈現出來。

讀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真正理解了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

《平凡的世界》

向內部尋找時,作家會自然而然地審視自己,剖析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命體驗,跟自己的心靈對話。在把思維轉化成文字的過程中,作家會多多少少帶上自己的主觀情感,如果把主觀情感寄託在小說主人公身上,那麼,主人公的性格、氣質、思想、精神等方面,肯定會帶上作家的影子。

實際上,每個作家在創作長篇小說時,都會以理想化的色彩,個性化的言說方式,給小說主人公身上凝注自己的思想情懷,把自己在現實中難以實現的想法和願望,透過主人公的所作所為表現出來。

當代著名作家路遙(1949年——1992年)先生在百萬字著作《平凡的世界》裡,寄託的思想情懷和生命情結同樣非常突出,這些感悟都是透過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的奮鬥史來實現的。

讀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真正理解了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

路遙

從宏觀層面講,任何小說都不可能脫離特定的社會背景、時代意識和人文觀念,從小處說,一部小說就是一個時代的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景式反映,這在現實主義小說裡表現得更為明顯。

《平凡的世界》恰恰是當代現實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改革開放之初,廣大農村青年不甘心“平凡的人生”,走進城市,依靠堅韌不拔的毅力,用雙手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給讀者講述了一個可歌可泣、自強不息的勵志故事。

從1975年開始構思到1988年完成,路遙創作《平凡的世界》,前後總共花費13年光陰,路遙若沒有頑強毅力,顯然無法如願,從側面能看出,路遙確實是一名硬漢。

讀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真正理解了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

《平凡的世界》劇照

其實,路遙真正用在寫作上的時間是最後4年,即1984年——1988年,這4年筆耕100萬字,更能證明路遙的硬漢性格。

前9年路遙一直在醞釀、構思和積累。因為在此時期,30歲左右的路遙對創作長篇小說沒有經驗,也沒有信心,於是,他就在1982年創作了14萬字的中篇《人生》來試水,被《收穫》雜誌發表後,一炮打響。

《人生》的成功,無疑給路遙在接下來創作《平凡的世界》給予了極大信心。

可以看出,《人生》的主人公是高加林,《平凡的世界》主人公則是孫少平、孫少安,這三人身上有許多共同點,後兩人無疑是前一人的進一步深化。

讀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真正理解了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

路遙

透過分析高加林、孫少平、孫少安三人身上共同的性格特徵,就完全能看出路遙所寄託的情懷。

他們的共同點體現在:

其一,都是有知識、有抱負的農村青年,不甘心像父輩那樣做農民。

其二,對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較高追求。

其三,思想覺悟較高,對新事物很敏感,能較快融入新時代的潮流。

其四,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勇於走出農村在外面的世界打拼,希望透過努力奮鬥來改變個人命運。

讀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真正理解了自強不息的傳統精神

《人生》

三人的結局也許不是完美的,但他們走進城市,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的頑強毅力和不屈性格,跟命運抗爭的過程,以及他們不斷追求自我人格完善的過程,足以感動一個又一個讀者。這些正是這部小說帶給讀者的共鳴,也是路遙透過塑造他們,對中華民族傳統精神“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最直觀的展現。

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開放”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整個社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對廣大農村青年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融入這個時代潮流,活出精彩的自我,體現一種壯美的生命讚歌,正是《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所要表現的主題。

而這些主題跟時代主旋律高度吻合,也跟路遙的生活經歷和生命意識高度吻合,因為路遙本身就是從底層奮鬥出來的著名作家,他自帶勵志作用。因此,這兩部小說註定不會被那些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讀者所遺忘,對當代青年同樣具有十分突出的勵志意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