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城市:橋與橋演奏交響樂

簡介如今的昆明,從跨江橋到人行天橋,從立交橋到軌道橋,一座座橋樑串聯起一條條道路,在重塑城市交通格局的同時,其本身也是一道道美麗風景

交響樂有多少人演奏

本文轉自:昆明日報

記者 劉婷婷

彩橋如虹,一頭連著歷史和當下,一頭連著詩和遠方。

一座城市需要歷史古橋守住它的文化氣質,也需要一座座新的橋樑昭示它的現代化氣息。

從古樸莊重的霖雨橋到第一座具有立交功能的西站立交橋,再到蘊含現代設計理念的小花園環形天橋以及可實現時空轉換的軌道橋……橋,是昆明人記憶的見證者,更是昆明城發展的親歷者。

古橋今韻

留住昆明的時光記憶

凡是和水有關的地方,橋樑也總有著特別的韻味,連線著車水馬龍,亦連線著彼時今朝。

昆明雖算不上傳統的“溫雅” 水鄉,但舊時的昆明水系縱橫,是一個河網之地。據民國《新纂雲南通志·地理考》所記,當時昆明城內外的河流就有盤龍江、明通河、金汁河、玉帶河等數十條之多。

有水必有橋。自古以來,昆明修在河上,架在溝上,供車馬、行人跨越的各種橋樑,估計不在千座之下。如今,隨著城市的變遷,有些橋只見於記載,而有些橋歷經滄桑保留下來,得勝橋就是至今依舊卓然而立的一座。

橫亙於盤龍江之上的得勝橋始建於公元1297年,建成之時名為大德橋,後改名得勝橋。因此在很多老昆明人眼中,得勝橋是一座古橋,承載著他們舊時的記憶。“我很小就跟隨父親來到昆明生活,那時就知道昆明這座歷史悠久的得勝橋了。”從小生長在盤龍江邊、得勝橋下的顧女士回憶道,以前的得勝橋沒有那麼寬,河堤都是小木屋,現在河床成了快速路,橋兩旁高樓林立、商賈雲集。得勝橋所處位置是舊時昆明的水陸交通要道,自古有“一橋飛貫日之虹”的美譽。由於位置特殊,得勝橋一直被歷屆政府所重視並屢次重修延留至今。

建於明代的霖雨橋也是盤龍江上的一座重要橋樑,它是一座造型古樸的三孔圓拱石橋,曾經是連線昆明城裡城外的緊要通道,如今僅供行人行走。在相隔它300米的地方是一座具有現代氣息的橋樑,也就是現在大家口中的新霖雨橋。新霖雨橋於1996年修建,當時是為了滿足城市擴建對交通需求、分擔老霖雨橋交通壓力而建。“新橋的路面更寬,不僅行人能走,車輛也可以通行,為周邊居民帶來了更多出行便利。老橋依舊承載著兩岸往來便利之功能,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在江邊納涼、散步的好去處。”見證過霖雨橋變遷的張大爺感慨,擁有同一個名字的兩座橋,儘管“年紀”相差200多年,但在不同的時期卻有著同樣的作用。

除了昆明母親河盤龍江外,在眾多的河道中,大觀河是昆明主城連線多地的主要交通水上要道,河上有大觀橋、東陸橋、拱橋等多座橋樑,連通河道兩岸,其中盧家營拱橋讓很多人記憶尤深。當時為了方便小型客輪、貨船、漁船通行,盧家營拱橋橋身設計呈弧形,橋洞很高,像一張弓。儘管現在大觀河已不通航,但盧家營拱橋仍以其如今罕見的橋樑造型和獨特韻味,成了大觀河上一道靚麗美觀的風景線。

“一座座歷經歲月、古風猶存的橋,烙印著昆明的厚重歷史和市井煙火。”正如雲南大學社會學教授金子強所言,古橋是歷史的積澱和歲月的見證,而蛻變更新後的古橋,則是昆明千年歷史和現代文明完美結合的瑰寶。

都市彩虹

見證城市的變與新

以前的橋,架在水上;現代的橋,建在城裡。隨著城市流域和城市容量吞吐古今,昆明的橋樑建設也開啟了新紀元。

日曆標籤於1990年3月31日,昆明交通史上的第一座立交橋——西站立交橋建成通車,從此結束了昆明沒有現代化高架橋的歷史。“遠觀,氣派、漂亮;近瞧,現代、震撼。”這是西站立交橋給司機李師傅留下的第一印象。當天不少市民專門跑過去看“新鮮”,李師傅就是其中一個。“雖然現在西站立交橋在眾多橋樑中不再起眼,但對於那時的昆明和昆明人來說意義不一樣。”李師傅說。

自此之後,立交橋建設成為昆明城市道路交通的新景觀,一座座立交橋如同雨後春筍,在全市排兵佈陣。跨越城市中軸線的金星立交橋,在承接和疏散北市區大量車流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連線東郊路、貴昆路和東二環的菊華立交橋,有效解決東邊與市區的交通聯絡與經濟發展;作為開創橋下空地建設文化主題公園先例的官南立交橋,為城市文化傳播提供了新載體……數十座立交橋次第崛起,好似條條飛虹,讓昆明由天塹變成了通途,讓城市交通從平面走向立體。

如果說立交橋的建設,抬高了人們眺望的視野,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那麼軌道橋的建設則讓昆明的發展掛入了“高速擋”,讓昆明人的生活增質提速。

2014年4月30日上午6點10分,一聲汽笛響起,隨著第一列印有藍綠色“K”字的地鐵列車緩緩從嚴家山車輛段駛出,標誌著昆明正式步入地鐵時代。作為快速通達、便捷準時、安全高效的一種現代交通工具,地鐵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昆明人的常態化出行方式,其對人們生活最直觀的改變是把城市變“小”、生活半徑變“大”,並讓“地點”與“時點”更精準。

作為打通城市內外“經絡”的建設工程,公路橋近年來功能日益完善。先後建成通車呈澄、小龍、武易、黃馬、晉紅、新嵩昆等高速公路,繞城高速內環及外環“閉合成圈”,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為公路網主骨架,普通國省幹線為基礎、縣鄉道為支撐的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環線”+“射線”公路網結構。

在立交橋、公路橋和軌道橋為整座城市跨越發展提供強力支撐的同時,一系列民生橋樑的集中出現則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近年來,在人民路、廣福路、龍泉路上,多座人行天橋的架設,不僅方便了市民出行,減少了城市擁堵,而且這些造型各異的天橋構成新的城市景觀。

微微泛藍的鋼化玻璃透明雨棚、透明的鋼化玻璃欄杆、銀白色的橋身……這是雲南省首座鋁合金人行天橋——金太陽電腦城人行天橋。新型鋁合金桁架天橋不僅填補了傳統人行天橋的空白,也使橋樑結構設計更加豐富多元。“它真是力與美的完美結合,實用性與美觀性兼具。”市民趙毅表示,有這麼一座高大上的天橋建在自家門口,他覺得很自豪。而位於市中心的昆明第一座空中連廊天橋——小花園環形天橋,一經建成,就以其“巨型甜甜圈”的獨特造型成為新昆明的網紅。不僅是這兩座天橋,眼下昆明的人行天橋在滿足安全和實用的前提下,用靚麗的色彩、優美的線條以及創新的手段帶給人美的享受。

如今的昆明,從跨江橋到人行天橋,從立交橋到軌道橋,一座座橋樑串聯起一條條道路,在重塑城市交通格局的同時,其本身也是一道道美麗風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之時,從高空俯瞰,有形如中國結的立交橋、有像飄逸綵帶的公路橋、有恰似半輪明月的跨江橋,每一座橋都美輪美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