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明代膠東官場奇聞:昌樂知縣被告發下獄,卻因此越級升為登州知府

簡介此事在《登州府志》中也有簡略記載,稱:“於子仁,湖廣武岡人,為昌樂知縣,坐誣

古代省長是不是太守

明初洪武一朝,諸事草創,制度未備,在官員任免方面,並無固定的出牌套路,時常會出現一些在後世看來比較奇特的用人舉動。在膠東半島範圍內,就能找到不少相應的案例,比如本文要介紹的主人公於子仁。

於子仁,

湖廣武岡州(武岡現屬湖南)人,

洪武乙丑科(洪武十八年)進士出身,大約在洪武二十九年上任登州府知府。

當時,明朝開國不久,進士還屬於稀缺人才。就此而言,於子仁擔任登州府知府並不算什麼稀奇事。不過,要說起他被提拔為知府的經過,那就稱得上是曲折奇特了。

明代膠東官場奇聞:昌樂知縣被告發下獄,卻因此越級升為登州知府

根據《明史》《明一統志》《皇明紀略》等史料的記載,於子仁考中進士之後,起初曾出任參軍府庶吉士(並非待在翰林院)。這個起點不可謂低,但後來不知為何,他卻被外放到山東昌樂縣任職,並且還不是當一把手的知縣,而是以“縣丞”的身份作為副手。

不過,於子仁克服了這種心理落差,他在縣丞任上兢兢業業,政績突出,得到了朝廷“賜金幣”的獎勵,並且隨即被提拔為昌樂知縣。

福兮禍所依。與縣丞相比,知縣的權力更大,但承擔的責任也要更多。更直白一點來說,就是更容易得罪人、風險更大了。果不其然,於子仁當上知縣不久,就被人收集材料告發。

明代膠東官場奇聞:昌樂知縣被告發下獄,卻因此越級升為登州知府

由於明太祖朱元璋堅持“重典繩群下,守令坐小過輒逮繫”,於子仁被告發後旋即下獄。這時,在一般人眼裡,他的仕途已宣告終結,能保全自身就是萬幸了。但就在這一節骨眼上,事情突然又出現了轉機。

對此,《明史》記載道:

“(洪武)二十九年,知縣靈璧周榮、宜春沈昌、昌樂於子仁,丞新化葉宗並坐事逮訊,部民為叩閽。太祖喜,立擢四人為知府。”

也就是說,於子仁下獄之後,有治下百姓聞訊專門從昌樂趕到京師(南京)為其伸冤。明太祖聽聞此事,感覺於子仁等人深得民心、當屬好官,於是不僅為其平反,還將之越級提拔為知府(明代知縣為正七品,知府為正四品,品級相差很大)。就這樣,於子仁便走馬上任成為登州府的知府。

此事在《登州府志》中也有簡略記載,稱:

“於子仁,湖廣武岡人,為昌樂知縣,坐誣。民赴京訴理。帝知其賢,擢登州知府。”

考慮到古代的交通、通訊條件(從昌樂縣到南京並非易事)和當時的法律制度(倘如作偽證則要受到處罰),能有人願意站出來替於子仁伸冤,多少能反映出他的為官品行吧(據《昌樂縣誌》,於子仁後來也入祀當地的名宦祠中)。

明代膠東官場奇聞:昌樂知縣被告發下獄,卻因此越級升為登州知府

於子仁究竟是因為什麼事情被誣告下獄?正史並無記載,野史倒是留下不少傳說。其中一種說法是與抓老虎有關。

相傳,某日其轄區內有人被老虎所傷,於是便告知官府。於子仁聽聞訊息之後,安排手下進山抓虎,但手下都不敢接這份差事。於子仁便寫下了兩道文牒,告訴手下“進山之後將文牒焚燒就有結果”。手下依言而行,而文牒焚燒之後,果然老虎就乖乖的現身,並跟隨對方來到衙門。隨後於子仁對著老虎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番,而老虎彷彿能聽懂他的話,原路返回山裡,從此不再為害地方。此事傳出之後,有的人感到佩服,而也有的人認為是“妖術”,就將之舉報到朝廷。於子仁因此下獄。

當然了,上述說法過於玄幻,恐怕並非實際情況。不過,於子仁本身奇特的仕途經歷,倒是有據可查的。

(本文作者:耳左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