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詩人、學者、作家在簡素書房共話馬鳴謙《唐詩洛陽記》新書分享會

簡介後半部分落腳於具體的人與事,將唐代著名詩人的詩歌作品與歷史事件穿插敘述,以詩人生活行跡與地理空間彼此印證,使讀者宛如夢迴大唐洛陽,經歷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學遊賞之旅

流寓經歷是什麼意思

2022年10月29日下午2:30,《唐詩洛陽記》新書首發暨讀者分享會在蘇州簡素書房成功舉辦。本書作者馬鳴謙和江蘇省詩詞學會副會長、原蘇州市詩詞學會會長魏嘉瓚,詩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車前子,詩人、出版人周公度,原吳門拍賣副總經理、文史學者魏向東,詩人、蘇州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茱萸,青年作家鄧安慶,文史作家何文斌等嘉賓到場進行分享,《詩話江南》主理人、電視製作人鄭文斌擔任分享主持,當代名詩人、名畫家、作家、教授、雜誌主編、文藝評論家、出版人、電視製作人、拍賣主理人、收藏家,身份各有不同,可謂群賢畢集、相談甚歡。還有各界書友到場,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聞一多先生曾說:懂得了詩的唐朝,才能欣賞唐朝的詩!詩的唐朝是宏大而浪漫的歷史背景,而唐朝的詩體現了時代的氣質與精神。

洛陽作為中國建都最早、經歷朝代最多、歷史最為久遠的都城,更是富有深厚的歷史積澱,素有“華夏之心”的美譽。圍繞唐詩與古都更是激發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文學想象,留下了大量賞心悅目、震古爍今的詩篇與文章。

究竟浪漫的唐詩、永恆的文學是怎樣彙集在洛陽這一空間座標之上,塑造流傳千古、感動人心的文學傳奇?

作家、詩人、譯者馬鳴謙與他的文學之友們一起,和大家聊聊《唐詩洛陽記》,聊聊關於浪漫的唐詩、古都的風貌文化與文學的時空想象間的關係。

詩人、學者、作家在簡素書房共話馬鳴謙《唐詩洛陽記》新書分享會

馬鳴謙,生於蘇州,祖籍浙江紹興,作家、詩人、譯者。著有長篇歷史小說《隱僧》《無門訣》《降魔變》等。小說創作外,也從事文學譯介,已出版奧登文集譯作三種,分別是《戰地行紀》 《奧登詩選:1927—1947》和《奧登詩選:1948—1973》,此外還譯出了狄更斯小說《雙城記》和《松尾芭蕉俳句全集》。近10年來潛心鑽研中國古典文學與藝術,計劃陸續寫成以唐代詩人杜甫、李商隱、白居易為主題的“詩人傳三部曲”。《唐詩洛陽記》2本正是小說三部曲的真實背景與歷史舞臺。

本書將時段定於隋唐,將空間定於洛陽,是一部體例獨特的唐代文學史話,試圖描繪一幅洛陽詩歌文學的全景圖。從引言開始,對洛陽都城史做了一次“速寫”,繼而轉入城市史、文學史、制度史的橫向軸線,嘗試破解唐詩得以繁榮的原因,回溯詩歌文學在隋唐之際的演變軌跡,探尋古都洛陽隱藏的文化密碼。後半部分落腳於具體的人與事,將唐代著名詩人的詩歌作品與歷史事件穿插敘述,以詩人生活行跡與地理空間彼此印證,使讀者宛如夢迴大唐洛陽,經歷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學遊賞之旅。

詩人、學者、作家在簡素書房共話馬鳴謙《唐詩洛陽記》新書分享會

詩人、學者、作家在簡素書房共話馬鳴謙《唐詩洛陽記》新書分享會

作者馬鳴謙在開場首先說道,這本書的文字型別比較跨界。它不是純粹的學院式的文學史。研究也不是我的專長,但是我在書裡邊用了很多的研究材料。另外一方面,這本書出來過後,榮新江老師也非常感興趣,第一時間就寄給了他。他在我國在西域史、古代都城史研究的一個奠基人,一個開山者,他重點研究了唐代兩個都城,長安和洛陽。90年代末,學界也學習了日本的優良學風,開設了讀書班這樣的研究模式。差不多有十來個人,他會帶著研究生和博士生一起來讀唐代的史料。不過,他們史學家做研究,史書是他們的重點的材料,也包括出土的文物和碑誌。我寫的角度跟他們不太一樣,我關注的重心是文學,材料大部分來自詩歌文學的選集、全集和別集,這是我主要抓取的材料。當中當然也採用了不少史籍材料。

按照搭好的框架來寫,慢慢這樣推展開來,材料太豐富,所以就剎不住車,越寫越多。後來想,反正只要不注水,還是認認真真的一章節一章節地寫。每個章節內又分出幾個小專題,這樣樣式是參考了施蟄存先生的《唐詩百話》。他也是一個一個小專題,只要在每個小環節談一個問題就可以了,和學術書或教科書不太一樣。將它們前後串聯起來,類似做一個拼圖,這個拼圖拼出來後,就有可能看到文學的全貌,看到唐代洛陽的全景影象。我希望能還原現場,聽到唐代詩人的聲音,看到城市空間的畫面,包括人的生活的畫面,所以這裡邊也有很多生活化的內容。

跟蘇州比較關聯的一點是洛陽跟蘇州很像,只是時空前後有時差。我們蘇州的繁榮還是從宋到明清,在明代進入鼎盛期,在文化上地位就很類似。洛陽在唐代一開始是唐高宗和武則天決定遷都過去,暫時地作為都城,這個時間並不長,洛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就是個陪都,第二首都。然後有很多分司官員,退休官員厭倦了長安的高壓力的政治氛圍,就會選擇定居洛陽。他們會治宅,也跟我們現在這樣,要購入房地產,就像很多新蘇州人來蘇州買房子一樣。白居易定居洛陽就很典型,他大概是透過朋友圈裡的楊汝士或楊漢公,透過中間人,購買了官員楊憑在洛陽履道坊的宅子。提前幾年買好,陸陸續續開始裝修,分司來洛陽入住過後,他就花了很多心思來造南園,造園在白居易的詩裡又非常多的記錄。

魏嘉瓚在分享會上表示,唐詩,流寓到蘇州的人比較多。所謂“蘇州刺史例能詩”,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都是流寓到蘇州的。唐代,嚴格說,我們蘇州就是晚唐陸龜蒙,不多。但是到宋朝的詩人,最起碼范仲淹范成大兩範是我們蘇州本土的,這都可以算得上大詩人了,對不對?流寓的人,到我們蘇州來,最起碼柳永這樣的大詞人,婉約派的,早年填過有關蘇州的詞。吳文英最起碼在蘇州做了將近十年的官。姜夔大家更知道了,晚年到石湖別墅看范成大,小紅淺唱我吹簫,還有一段佳話。恐怕還有一些,蘇東坡,賀鑄賀梅子……

車前子在分享中說道,其實讀這本書的話就有一種感覺,常常會遇到老朋友。遇到老朋友,你引的詩歌,你的什麼也比較熟悉,都是老朋友。但是在遇到老朋友的時候,他可能今天服裝不一樣了,他今天臉上的表情不一樣,或者觀念——就是你的註解、你的批評或者你的闡述不一樣,真的也會有一些很新的驚喜。只是我對這個書的名字一直有個想法。我覺得《唐詩洛陽記》可能叫《洛陽唐詩記》更好。因為《唐詩洛陽記》的話還是過於時間化了。這本書我把它當個空間看的。洛陽這個名詞,我就覺得,洛陽這麼大氣的,跟很多古蹟都可以聯絡起來,我覺得《洛陽唐詩記》可能更有趣。

詩人、學者、作家在簡素書房共話馬鳴謙《唐詩洛陽記》新書分享會

周公度在分享中表示,為什麼說從唐詩說到這一塊呢?又和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很大關係。我以前在西安的時候,我認為唐代的普通話它是西安話、長安話,實際上完全不是,它是洛陽話。唐代普通話是洛陽話的時候,剛才魏老師也說到中古音,也包括還有研究上古音的,其實用中古音再讀的話,它是另外一個調子。中古音讀唐詩,味更足。

茱萸在分享中表示,說洛陽和詩歌文化、和唐代的詩歌文化的一個關聯度,其實有個很重要的關聯度。它跟蘇州的情況不太一樣,它其實是一箇中心城市,它是大唐帝國的中心城市。它雖然是一個東都,而且它在整個唐代的290週年歷史當中,它一度是成為了可能是比唐長安還重要的城市,比如在武則天時代,在神都時代。那麼這樣一個城市的詩人以及在這個空間中展開的書寫,它為什麼會值得那麼多人去談論?那是因為這裡面涉及到當時的文學評價機制。它是一個文壇的中心,它是個話語的中心。比如唐代的蘇州,一個詩人他在蘇州成名了,他不意味著他在文壇成名了,因為蘇州在唐代它可能還是一個相對不那麼重要的,它只是東南的雄州,東南第一州,對吧?但是它在整個全國範圍內,它不形成整個文學評價機制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但是洛陽有,洛陽跟長安都有。這是一個。

剛才茱萸提到一個消渴症,糖尿病。因為我是在做馬老師《徵旅》,40萬字,是一個很厚,做出來應該是非常厚的一個長篇。馬老師在裡面做了一個考證,就是杜甫自己會看醫書,然後自己會給自己看病。馬老師就在這個《徵旅》裡面詳細地寫了杜甫如何找了一些史書,做哪些藥材,怎麼去治這個病,自己去琢磨,裡面就有這個藥單子。這是我當時在做馬老師的這個書的時候非常驚訝,而且非常敬佩的一個地方。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考證,因為這個東西完全要靠馬老師自己去琢磨這個東西,因為史書上並沒有這樣一個詳細的這麼藥單子。

詩人、學者、作家在簡素書房共話馬鳴謙《唐詩洛陽記》新書分享會

詩人、學者、作家在簡素書房共話馬鳴謙《唐詩洛陽記》新書分享會

分享結束後,現場還舉行了籤售活動,到場的讀者粉絲、各界學者文人反響強烈,活動圓滿成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