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簡介在這個新的路徑中,特斯拉就是有品牌形象、有技術推動、有產業輔助,我們瞭解到BBA只是在燃油車市場中做出了成績,但在電動化市場中卻是一個小學生,自然在賣電動車這件事兒上,被特斯拉吊起來打

簡述汽車按用途分為哪幾種

在賣電動車這件事兒上,BBA無知的像個小學生,面對一份全新的高考試卷,手足無措。

在賓士EQ系列頻頻打折出售的同時,寶馬i3也開出來8折以內的價碼,相比之下奧迪的e-tron更為慘烈,多款車型隕落市場,打折也無人問津。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BBA的“集體陣亡”,代表一個新賽道秩序已經建立起來,人們買新能源的核心參考指標早已從傳統品牌轉向新品牌。

新能源這個全新的市場早在5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激烈的角逐,BBA在今年才開始後知後覺,落後也就成了必然。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01 市場感知不明顯

歐洲企業的市場感知非常不明顯,企業喜歡在自己的世界中設計產品,歐洲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在這個巨大市場中生存的企業第一會考慮自身企業文化和歐洲市場需求,設計和生產的產品歐洲理念更足一些。

在中國沒有研發中心的歐洲企業,其實在中國都沒有太多的市場份額,原因就是如此。

電動化時代中,歐洲企業也是在市場銷量達到600萬量級之後才開始做調整,充分體現了歐洲企業“後知後覺”的發展思維。

看到了新能源這個巨大的盤口,才開始在2022年瘋狂佈局電動化產品,不夠敏銳的嗅覺讓歐洲企業在這條路上非常落後。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02 技術發展方向不同

之所以嗅覺不明顯,核心根本是歐洲企業的技術發展路線都在傳統燃油車市場中,歐洲企業認為百年的技術沉澱在燃油車領域。

他們的專利,他們的供應鏈都在內燃機上,這些傳統的技術優勢讓他們在燃油車市場中擁有稱霸世界的能力。

換句話說,歐洲企業對電動車是很嗤之以鼻的,雖然他們是最早提出“淘汰內燃機”的企業,但他們的動作卻是最慢的。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一方面不知道怎麼造電動車,另一方面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撐,一個全新的賽道中讓他們從頭開始,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對於歐洲工程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所以我們來看,BBA的電動車都是在燃油車平臺上改造而來的,只是拿掉髮動機,換上電池這麼簡單,對於市場來說,這麼二流的產品自然不會有任何生存的空間。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03 企業比重不同

歐洲企業電動化緩慢的另一個原因則是“後顧之憂”,他們擁有龐大的燃油車產量,也就意味著每天他們需要應對繁瑣的燃油車生產需要,客訴需要以及研發需要。

新能源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份額外的工作,不僅僅需要研究三電系統,開拓新的市場,還要研發新的車機系統、自動化技術,全新的造車平臺也需要考慮,背後就是巨大的研發投入、資金投入。

電動化的轉型對於傳統企業來說,既需要砍掉傳統的內燃機份額,還要在新的領域中作全面突進,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頭疼的事情。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也可以說歐洲企業力不從心,難以應對電動化的艱鉅任務。

退一步來看電動車企業,他們則完全沒有這些壓力,生來就是電動化的企業,沒有傳統的造車包袱,可以全力以赴生產、設計、研發電動車,從0開始更讓他們有信心組建全新的供應商體系。

BBA聯手也賣不過特斯拉,為什麼強大的歐洲工業,造電車如此疲軟

比如說特斯拉,一開始就雄心壯志做電動車,矽谷和華爾街的技術、人才、資料、晶片、資金推動,讓其在電動化市場有著十幾年的發展歷程。

在這個新的路徑中,特斯拉就是有品牌形象、有技術推動、有產業輔助,我們瞭解到BBA只是在燃油車市場中做出了成績,但在電動化市場中卻是一個小學生,自然在賣電動車這件事兒上,被特斯拉吊起來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