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單機遊戲
  • 2023-02-01
簡介田海在《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象》一書中提出,至少自宋代以來,關公崇拜者們的構建行為就是以一種準歷史的方式進行的——為關羽的故事和傳說增加真實性,要跟當地人對於某件事情的理解和地域發生的事實相結合,比如鹽池洪災、抗擊蠻夷、地方惡霸橫行,都

關公後邊什麼背景圖最好

原創 劉江索 硬核讀書會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武人姿態、紅色面龐、三綹長鬚和綠色長袍,是關羽在中國傳統故事中的典型形象要素。/視覺中國

手持青龍偃月刀,身傍赤兔馬——相信每個人對這樣的關羽形象都不會感到陌生。他先是一個經典的文學角色,而後逐漸走上受人崇拜的神壇。在關公崇拜的歷史演變中,一千個人心中似乎有一千個關羽。

從一介武將到一名聖人,關羽如何成為跨國界的精神信仰?今天的硬核讀書會帶你探究這個問題的答案。

作者 | 劉江索

在中國,關羽是盡人皆知的文學角色,關公崇拜亦遍及南北。

在過往的書面作品、畫像、戲劇表演和廟宇塑像中,構建關聖形象的關鍵性要素是他的武人姿態、紅色面龐、三綹長鬚和綠色長袍,他手持青龍偃月刀,身傍赤兔馬,身後往往有深受其信任的助手作陪,包括他的兒子關平和長相醜陋但極為忠誠的周倉。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關羽像。/Wiki

當意識到歷史人物關羽作為關公和關帝受到華人世界的廣泛崇拜時,我們發現自己對關羽卻是既熟稔又知之甚少。

因此,荷蘭漢學家田海對關公崇拜的研究讓很多人產生了興趣。

一位西方學者將如何理解關羽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又將如何理解關公這個被虛構出來的宗教神祇?

作為異國學者,他如何看待關公崇拜在中國本土宗教崇拜甚至東西方宗教崇拜中的位置?

在田海眼中,出生于山西解州的關羽生前並無舉世皆知的聲譽,他的神化自戰死於當陽後才開始——關公崇拜始於219年末220年初長江北岸的荊州,也就是他被殺害的地方。這反映了當時一種新興的崇拜型別,即人們會崇拜那些遭受暴力橫死而變成餓鬼的人。

神化後的關公曾被各種利益團體所收編。

唐朝時期,當陽城附近的玉泉寺僧人稱關公皈依佛教,是信眾的一員,並在寺中為其建造廟宇,和其捆綁,以此提升佛教在擁有本土崇拜的當地居民中的威望。

11世紀,關羽信仰的原型在他的故鄉解州逐漸成熟——死後,關羽才作為神重新回到了這片陌生的土地——這裡擁有巨大的鹽池,是國家重要產鹽地和政府重要收入來源,鹽交易也形成了穩定而龐大的鹽商群體,他們積累起可觀的財富,同時憂心於鹽池屢遭洪澇災害將財富稀釋。

由於民眾迷信洪澇的始作俑者是蛟龍,因此驅除邪魔、趕走蛟龍、解除鹽池災變成為關公早期的神祇功能。

在災難頻發、推崇驅邪活動的宋朝,道教科儀專家從“解州鹽池除蛟”的傳說中提取關公與邪魔戰鬥的精神核心,將其招募為驅除邪惡力量的“神將”,為自己的儀式加持。

在關公聲名鵲起的歷史中,國家、精英、重要利益集團即便對關公作出了某種程度上的主流解讀和利用,也沒有改變各地對關公的個體理解,地方社會亦沒有盲從於官方的正規化。

在全國各地,人們對關公仍保有豐富的理解,這讓關公發展成備受歡迎的萬能神祇,衍生出各種形象(雨神、財神、文士之神)以及武衛倫常、驅魔止暴的特點。

田海在《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象》一書中提出,至少自宋代以來,關公崇拜者們的構建行為就是以一種準歷史的方式進行的——為關羽的故事和傳說增加真實性,要跟當地人對於某件事情的理解和地域發生的事實相結合,比如鹽池洪災、抗擊蠻夷、地方惡霸橫行,都為關公發揮神性提供了現實資料和土壤,而關公崇拜因一直加入新的歷史元素得以豐富。

在中國之外,國際上對關公信仰的系統學術研究始於20世紀的日本。1982年到1984年在日本留學的田海無意接觸到這位東方神祇,那時研究中國民間信仰的人並不多,田海在卷帙浩繁的資料裡分身乏力,2006年,他在臺灣碰到大陸學者胡小偉,再一次對關公產生興趣,從2013年到2016年重新進行了研究。在為數不多的西方研究者中,田海作為局外人重新審視了關羽由凡入神的過程。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關羽:由凡入神的歷史與想象》

[荷蘭]田海 著,王健 尹薇 閆愛萍 屈嘯宇 譯

新星出版社,2022-2

以下是《新週刊》和田海的對談。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關羽的能力具有地方性

《新週刊》:學界對關羽崇拜的研究方向在數年間經過了怎樣的流變?研究重點和視角是如何變化的?哪些結論被提出後又被推翻?

田海:西方並沒有太多學者研究中國地方信仰。

中國大陸與中國臺灣再版了很多民間經卷,我們現在會更深入地研究地方社會的創造力,也就是他們對時代的挑戰與變化如何迴應和反省。透過史料我們會理解地方識字精英的心理。

我有些與傳統關公研究結論不同的看法。

首先,說關公崇拜是“民間信仰”並不準確,關公崇拜既是精英的又是民間的,既是皇帝(國家)的又是天地會的。

傳統中國有很多地方社會,每個信仰圈有其自身特點,江南、閩南、陝西文化圈信仰的內容都不同。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關帝廟。/視覺中國

地方文化從口頭文化開始,口頭文化可能影響文獻文化,文獻也會影響口頭,不過關公崇拜肯定不是因為某本三國小說而發展。

如果文獻影響口頭文化,識字率很高的江南應該有最早的關公崇拜。可實際情況絕非如此。

《新週刊》:關公和中國其他神祇信仰比起來,有何顯著特點?在中國有何特殊位置?

田海:關公既有特殊能力,也有難以觸達之處。

他的能力深具地方性,在北方能力很廣,在南方則有限。這最終取決於崇拜他的人祈求什麼樣的幫助。總之,他會用他的武力對付、消滅所有的“惡鬼”——由崇拜者決定誰是敵人誰是鬼。

在北方,關公會幫助農村地區下雨,農民們將其作為雨神崇拜,但在南方,這個能力就不那麼重要。

精英崇拜他源於他們相信關公對《春秋》《左傳》有特殊的瞭解,明末以後精英學子們還把他當作關夫子、武聖一樣對待。

《新週刊》:關公從橫死的惡鬼、佛教的護法、道教科儀的驅邪夥伴,到雨神、財神、文士之神,甚至與玉皇大帝比肩而立。你認為,哪些形象真正將關公崇拜推向了更廣泛的人群?和其他神祇相比,關公在中國各地廣被接受、歡迎的原因有哪些?從同時代講,為什麼不是劉備和張飛成神?從同為本土神祇講,為什麼不是二郎神和李靖影響更大?他身上的哪些功能和作用、哪些故事版本得到了擁戴?

田海:實際上,並非每個地區、每個團體都從一樣的角度信仰他。

在北方地區,我推斷關公與山西商人的關係很重要,關羽生在鹽池附近這一事實也很重要。

在後期的崇拜中,關公還具有抗擊敵人侵犯的重要屬性。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三國演義》(1994)劇照。

在江南、福建地區,他的主要功能就是對付倭寇(不同時期有不同敵人),之後又衍生出其他功能。

劉備與張飛沒有像關羽那樣有意義的出生地。從這個角度來看,關公的發跡完全是偶然的。崇拜較普遍的神都有這樣的地域屬性,比如二郎神與四川人、媽祖與莆田人(以後也是福建人),等等。

很多神的鵲起實際也很偶然:關羽生於鹽池附近,於是得到山西鹽商的崇拜;關羽的武力屬性,讓道教在科儀中利用他對付惡鬼;關羽看《左傳》讓文人尊奉他為武聖……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關公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樣

《新週刊》:渡邊義浩認為,關帝信仰固然是被國家權力和商業資本所共同推動建立的,但在清朝覆滅後,這一信仰能夠綿延至今,尤其是在海外華人社群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原因在於關羽身上體現出來的“義”。你提到,無論佛教、道教還是國家層面的力量,並不是關公崇拜得以加速發展的重要推手。你認為真正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助推力量是什麼?

田海:毫無疑問,國家和商人在關公崇拜的傳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此間尚存一些分析上的問題。

在中國古代,國家的力量終究是相當虛弱的,因為它在任何一個縣或州都沒有太多官員,因此,無論政府想推行什麼,都必須與包括紳士、商人在內的當地群體進行連線和溝通,僅靠自上而下強力推行,無法獲得太多地方支援。

在某些地區,國家會設立一些關公廟用來實行國家崇拜,但這些廟卻不具當地根基。這種情況下設立的廟宇建築可能會很花哨,會舉辦兩年一次的儀式,寺廟還會出現在當地的地名辭典中,但獲得的(民間)崇拜可能會很有限。

記載總會側重於國家參與的因素。可能,關公崇拜在帝國滅亡後還能延續下來,這證明國家在其中發揮的重要性也是有限的。

我通常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反饋迴路的相互影響系統。

換句話說,當地人無論出於什麼地方性的原因開始崇拜關公,他們都試圖從更高級別(精英群體和最終的國家層面)獲得支援。

國家能從這種認可中獲利,因為作為交換,當地人會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援國家。關公特別有用之處在於,他還可以與一些非常積極的、支援國家的價值觀聯絡在一起,比如正義和忠誠。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中國湖北荊州關帝廟。/圖蟲

《新週刊》:在關公崇拜的歷史演變中,一千個人心中似乎有一千個關羽。這一千個關羽最後有沒有化成“一個標準的關羽”?對關羽的標準化理解和認同,這件事存在嗎?

田海:我認為所有的宗教活動和其他種類的活動一樣,都具有個人或至少家庭維度(個人、家庭從神祇那裡是否獲得過支援的個體史和個人崇拜的原因)以及集體維度。

通常我們的證據有限,很難重建精確的組合,所以在我的書中,我指出了他可以提供什麼(功能),以及人們可以從中選擇什麼(加以信仰)。

創造一個單一的觀點是古代國家及其精英的利益,也是現代學者的利益,但我認為這並不代表當地的現實情況。

儘管關公有諸多神祇功能和形象,但似乎還有一些事務是他沒有覆蓋到的,比如迴應子嗣的祈求。

中國南方和北方在區域層面的崇拜上肯定也存在差異。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關公崇拜如何傳播

《新週刊》:關公崇拜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形成了影響,我曾在捷克的一座古堡裡看到關公的雕像。韓國、日本、東南亞的人也曾接納過關公。中國之外,其他地區和文化背景的人是如何理解關羽、接納關羽以及崇拜關羽的?

田海:關公崇拜在中國境外的傳播很有趣,但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跨國現象。換句話說,它在境外的傳播也主要取決於中國信徒的傳播。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日本大阪市關帝廟內的關羽神像。/Wiki

我認為這種崇拜是在壬辰戰爭(16世紀末發生在東亞地區的一場大戰,中、日、韓參戰三國的政治格局因此發生鉅變)中到達韓國的,但它並沒有受到廣泛歡迎。

同樣,它作為明朝忠臣知識分子文化(三國小說)的一部分傳到了日本,但也沒有發展起來。在東南亞,它傳播得很廣,可是遠沒有福建和廣東的其他本土宗教那麼廣泛遼遠。

我不記得關公是否在明末清初時期被身在長崎做生意的中國商人的廟宇裡供奉過,我在1983年和1984年去過那裡,但我記得媽祖在那裡更受重視。

即使這樣,這種崇拜也會成為海外華人崇拜的一部分,今天,你可能會在當地的中餐館裡發現作為財神的關公像,但那仍然是一個跨國現象。

《新週刊》:為什麼關公信仰沒有遭遇過重大的反對和毀壞,得以安穩地保留下來?他被利用來實現許多不同願望,似乎成為一種本土神祇裡的“萬金油”,關公崇拜是否經歷過指責和討伐?

田海:20世紀,關公崇拜實際經歷了很多磨難。許多中國人現在把他簡化為財神,或者只通過《三國演義》來看待他。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三國演義》(1994)劇照。

這個歷史人物(我們對他知之甚少)和他的宗教形象之間存在著實質性的差異。

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只是一個戰士,而不是戰略家或思想家。但也許他軍事失敗的事實使他成為敬拜的焦點更加有趣。他出生在解州鹽池附近是一個巧合,但這點也非常關鍵。

關公廟形成伊始,就恰好位於中國北方一個重要的通訊網路中,這是他作為神祇崛起的第一個關鍵因素。

一旦他有了一定的聲望,不同的群體就會在他備受傳播的歷史形象中找到足夠的資源和價值予以取用(即使是被誤讀誤傳的),他身上存有的暴力本性使他適合作為“惡魔的鬥士”,但最終也可能形成不同的形象。

《新週刊》:儘管關公呈現出很強烈的道德維度——忠誠和正義是他的兩個符號,但是人們卻忽略了他對漢帝國的背叛,而是強調他對聲稱繼承了漢朝正統的蜀國的忠誠。在關公崇拜和關羽史實裡,還有哪些類似的矛盾之處、和真實歷史有重大出入之處?

田海:這正是關鍵所在。

但他的肖像中幾乎所有的元素都沒有經過歷史證明。比如桃園宣誓、關羽的精確長相和服裝等。

他的屍體還被認為葬在兩個地方,頭顱在洛陽(沒有任何早期的證據),屍身在當陽(更有可能)。以他的後代為例,很多證據表明他們在關羽死後不久就被敵人復仇殺光,但還有許多聲稱是他後代的人。

不過,從關公崇拜的角度來看,這無關緊要。

本文首發於《新週刊》615 期

原標題: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關羽

作者:劉江索

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 END ·

作者丨劉江索

原標題:《從武將到聖人,關羽經歷了什麼?》

Top